重庆市渝北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渝北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下期九年级第一学月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Fe-56 Ni-59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24年12月4日,中国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节日习俗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贴春联 B. 穿新衣 C. 放鞭炮 D. 挂灯笼
2.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下列行为符合该理念的是
A. 大量施用农药,减少作物病虫害 B. 直接排放工厂废气,降低生产成本
C. 推广使用脱硫煤,减少酸雨的产生 D. 焚烧垃圾,保持环境干净整洁
3.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归纳错误的是
A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电光源 B.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作净水剂
C. 干冰升华吸热,可作制冷剂 D. 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4. 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 植物油和水 B. 碘和汽油 C. 高锰酸钾和汽油 D. 面粉和水
5. 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蔗糖溶于水,固体消失——分子体积变小
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氢化氢——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6. 配制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量筒 B. 胶头滴管 C. 玻璃棒 D. 蒸发皿
7. 构建化学观念是化学素养目标。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 守恒观:2g氢气与lg氧气充分反应后能生成3g水
B. 分类观:钢、生铁都属于混合物
C. 结构观:碳单质中的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差异,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元素观:铜锈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可推测铜生锈与空气中的CO2有关
8. 钐是一种稀土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钐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六周期 B. 钐原子质量是150.4
C. 钐原子核外电子数是62 D. 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值为2
9. 善于观察是学好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显著升高
B. 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的铜
C. 探究分子运动实验中,酚酞溶液变红
D. 用铜片刻画黄铜片,可以在黄铜片上留下划痕
10. 实验室常用稀硫酸和锌制取氢气。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锌粒 B. 配制稀硫酸
C. 回收锌粒 D. 检验氢气的纯度
11. 如图是火箭推进器中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2
B. 图中有两种氧化物
C.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保持不变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2. 石蕊是从地衣植物中提取的一种色素,其化学式为C7H7O4N,石蕊除了可以用于化学实验,还可以用于医药,具有清热、化痰、凉肝、止血的功效。下列有关石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从宏现上看:石蕊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
B. 从微观上看:每个石蕊分子中含有7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
C. 从变化上看: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D. 从质量上看:石蕊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
13. 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或操作
A 验证Cu、Ag、Fe活动性 铜丝、银丝和铁丝分别与稀盐酸反应
B 除去铜粉中的锌粉 加入足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C 除去CO2中的CO 通入O2点燃
D 鉴别N2和空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A. A B. B C. C D. D
14. 如表是和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小明用其中一种物质(X)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水蒸发忽略不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温度/℃ 20 40 60
溶解度/g 31.6 63.9 110
88.0 103 125
A. X为 B. ③中溶液为X的不饱和溶液
C. ④中溶液的质量为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②=③>④
15.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镁粉、锌粉 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 分别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中不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向装有一定量二氧化锰的烧杯里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2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3分)
16.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稀盐酸。“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NaClO+2HCl=NaCl+X↑+H2O,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上述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
(2)标出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
17. 2024年中国顺利实现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
(1)铜制导线及铜质电路主板将电池、行车电脑及汽车部分零部件连接成高度协调的运行系统,说明铜具有优良的_______性。
(2)生产汽车还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铁。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石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中,体现氧化性的物质是______。(填物质名称)
(3)铝合金具有更轻的重量和更高的强度,是近年来在汽车制造中逐渐得到应用的车架材料。铝合金车架相较于钢铁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理由是______。(用文字表示)
(4)氢气是一种清洁高效能源,未来汽车工业有望向氢能源方向转型,Mg2Cu是一种能够储存氢能源的材料。根据如图写出储氢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18.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以及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水和溶液。
(1)实验室中通常使用蒸馏水进行实验,蒸馏水属于______。(填“软水”或“硬水”)
(2)电解水时,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可以增强导电性。一段时间后,若a试管产生2mL气体,则同时b试管中产生______mL气体,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2实验中,对比______(填序号)中的现象可知,铁的锈蚀与水有关。试管②中的蒸馏水经过煮沸可以除去水中的氧气,从气体溶解度的角度分析其原理:______。
19.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
(2)t1℃时,将15克甲加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t3℃时,等质量甲、乙、丙分别配制成恰好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最大的是______。(填“甲”、“乙”或“丙”)
(4)若要从甲和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晶体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5)如图2所示,t2℃时,一木块漂浮于甲溶液中(底部有未溶解的甲,已知甲溶液的密度与浓度成正比),当温度改变时,发现木块下沉(仍处于漂浮状态),则温度的变化是______(填“升温”或“降温”)。
20. 某工厂生产高锰酸钾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先将MnO2和KOH固体转化为相应的熔融物,再进入步骤Ⅱ反应的目的是______。
(2)步骤Ⅱ中氮气______(填“是”或“不是”)该反应的生成物。
(3)步骤Ⅲ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______转化为化学能。
(4)步骤Ⅲ所得高锰酸钾溶液经水浴加热蒸发等操作可以得到高锰酸钾晶体,蒸发时温度不宜过高,理由是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5)该流程中KOH可循环利用,步骤Ⅲ中产生的KOH质量_________(填“>”“<”或“=”)步骤Ⅰ中参与反应的KOH质量。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
2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O2、H2均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序号)。
(3)若用装置C盛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则CO2从______(选填“a”或“b”)导管进入,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4)操作D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5)如图2,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会引燃起白磷,理由是______。
22.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城市的废旧电器是一座“金属矿山”,某废旧电器中含有锌、铜、镍(化合价通常为+2)三种金属,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从中回收金属铜和镍,做了如下的探究。
已知:硫酸镍溶于水呈绿色。
实验一:探究锌、铜、镍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提出猜想】兴趣小组结合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提出了以下猜想。
(1)猜想①:Zn>Ni>Cu;猜想②:Zn>Cu>Ni;猜想③:______。
【进行实验】兴趣小组进行了如表的实验。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方案
现象
无明显现象
结论 猜想①成立
(2)实验Ⅰ的现象为______。
(3)小华认为不需要实验______(填序号),也能证明猜想①成立。
(4)同学们讨论下列试剂组合______(填序号)也能验证Zn、Ni、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A. 锌片、铜片、硫酸镍溶液 B. 锌片、硫酸铜溶液、镍片
C. 铜片、镍片、硫酸锌溶液、稀硫酸 D. 硫酸锌溶液、硫酸镍溶液、铜片
实验二:从含有锌、铜、镍三种金属的废旧电器中回收铜和镍
【设计方案】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流程。
(5)溶液B中的溶质有ZnSO4、______(填化学式)。
(6)溶液B加入锌粉后,溶液质量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5分)
23. 某小组同学通过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模拟水基型灭火器的灭火原理。他们称取20g含有杂质的NaHCO3样品与100g质量分数为7.3%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1)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2)若用36.5%的浓盐酸加水配制成该实验所用稀盐酸,计算需要加的水的质量。
渝北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下期九年级第一学月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Fe-56 Ni-59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B
二、填空2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3分)
【16题答案】
【答案】(1)Cl2 (2)
(3)、
【17题答案】
【答案】(1)导电 (2) ①. ②. 氧化铁
(3)常温下,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内部铝进一步氧化
(4)
【18题答案】
【答案】(1)软水 (2) ①. 1 ②. 增大
(3) ①. ①③ ②.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19题答案】
【答案】(1)甲=乙>丙
(2)1∶6 (3)丙
(4)降温结晶 (5)降温
【20题答案】
【答案】(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反应更快、更充分
(2)不是 (3)电能
(4)
(5)<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
【21题答案】
【答案】(1)长颈漏斗
(2)B (3) ①. a ②.
(4)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5)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到白磷的着火点,从而引燃白磷
【22题答案】
【答案】(1)Ni>Zn>Cu
(2)镍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
(3)Ⅲ (4)AC
(5)NiSO4、H2SO4
(6)增大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5分)
【23题答案】
【答案】(1)解: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z,
,x=11.7g;
,y=8.8g;
,z=16.8g;
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8%。
(2)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若用36.5%的浓盐酸加水配制成该实验所用稀盐酸,设需要加的水的质量为w,
36.5%×(100g-w)=100g×7.3%
解得w=80g
答:需要加水的质量为80g。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东省枣庄市2025届高三模拟考试(二模)物理试卷(答案)

下一篇: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漫湾镇中学2024-2025高一(下)3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