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海洋化学资源同步练习(含解析) 鲁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下册


8.1海洋化学资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方法可用来淡化海水的是(  )
①蒸馏②过滤③多级闪急蒸馏法④使海水结冰脱盐⑤膜法⑥加入明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其名称或俗称对应正确的是
A. 熟石灰 B. 消石灰 C. 氢氧化铁 D. 纯碱
3.从浩瀚的海洋里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下图是实验室模拟海水淡化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淡化海水的原理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沸点不同
B.蒸发过程中,水分子获得能量,分子体积变大
C.延长导管可使冷凝效果更好
D.可以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得到的水是否为淡水
4.下列关于元素含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Fe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C.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 D.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a
5.2018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山东考察时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发展海洋科学技术,推动我省海洋强省建设。下列有关海洋的阐述中错误的是
A.海水中盐的质量分数约为3.5% B.世界上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膜法和热法
C.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钠元素 D.海底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6.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装置从海水中获取淡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海水中获取淡水是物理变化
B.该过程中水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该过程中用到蒸馏的方法
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
7.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溶液中间 B.加热前应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
C.冷却水应从d端口进入,c端口流出 D.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应该弃去
8.据报道,我国南海海底存在巨大的“可燃冰”分布带。“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CH4 H2O)。请结合初中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能燃烧,说明冰具有可燃性
B.“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在新世纪使用高效 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C.“可燃冰”由四种元素组成
D.“可燃冰”由CH4和H2O组成
二、实验题
9.实验室用的蒸馏水可以通过蒸馏自来水来制取。操作方法是在如图所示蒸馏烧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在确定各连接部位严密不漏气后,加热蒸馏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约蒸馏水后,停止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 、 。
(2)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应该是进出,不能进出的理由是 。
(3)细心观察发现:该装置明显少了一种支撑冷凝管的仪器,该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
A.三脚架 B.铁架台 C.泥三角 D.漏斗架
(4)实验中加入的沸石(或碎瓷片) (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三、综合应用题
10.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资源,利用海水中的镁盐可制取金属镁。通常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就能制得金属镁。
(1)①海水中原本就有氯化镁,为什么要先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盐酸得到氯化镁,原因是 。
②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制取金属镁,是将电能转化为 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测定某氯化镁溶液中MgCl2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取100g某氯化镁溶液于一只洁净的烧杯中,然后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至过量,烧杯内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g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当滴入NaOH溶液46g时(即图中A点),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②当滴入10%的NaOH溶液80g时(即B点)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该氯化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
四、填空与简答
11.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在我国南海储量很高。我国是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是CH4被H2O分子形成的笼包裹(如图),在海底低温和高压作用下形成的甲烷水合物,因其外观像冰且遇火可直接点燃,被称作“可燃冰”。1立方米可燃冰可释放出160~180立方米的天然气,其能量密度是煤的10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可燃冰深藏海底,但开采难度很大,原因之一是可燃冰极不稳定易爆炸,大量甲烷气体涌入大气层,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的温室教应。置换法是开采方法之一,将CO2液化后进入1500米以下的洋面,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沉入海底,因CO2较甲烷易于形成水合物,因而就可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置换出来。
(1)甲烷水合物称作“可燃冰”的原因是 。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可燃冰属于纯净物 B.开采可燃冰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C.可燃冰和冰的成分相同 D.二氧化碳水合物比可燃冰稳定
(3)可燃冰成分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与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 (写一条)。
12.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图中①是 池(填“蒸发”或“冷却”),操作a的名称是 。
(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利用涨潮将海水引入“贮水池”,海水成分几乎不变
B.在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结晶池中,由于风吹日晒,逐渐析出大量晶体
D.母液中不含氯化钠,含有其它化工原料,可制得多种化工产品
(3)工业上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生成NaHCO3晶体和NH4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2)海水中最多的物质 ;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4)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14.蒸馏法淡化海水中如何使冷凝效果更好:
(1)① ② ③ 。
(2)如何检验冷凝水是否为淡水:(氯离子的检验) 。化学方程式: 。
(3)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 、 。
《8.1海洋化学资源》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B B C B A B
1.D
【详解】①蒸馏,是把水从海水中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水,该方法能用来淡化海水;
②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而海水淡化是除去海水中的可溶性杂质,该方法不能用来淡化海水;
③多级闪急蒸馏法的原理是利用减压时水的沸点降低,使热盐水依次流经若干个压力逐渐降低的闪蒸室,逐级蒸发降温,再将水蒸气冷凝成水,该方法能用来淡化海水;
④使海水结冰脱盐,能将盐与水分开,能用来淡化海水,该方法能用来淡化海水;
⑤膜法淡化海水,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离子等其它粒子不能通过淡化膜,能用来淡化海水,该方法能用来淡化海水;
⑥加入明矾,能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不能除去水中溶解的氯化钠,该方法不能用来淡化海水;
故①③④⑤可用来淡化海水。
故选D。
【点睛】淡化海水就是将海水中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等)除去的过程。
2.C
【详解】A. 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的俗称是熟石灰、消石灰,此选项错误;
B. 的俗称是生石灰,此选项错误;
C. 的名称是氢氧化铁,此选项正确;
D. 的俗称是火碱、烧碱、苛性钠,的俗称是纯碱、苏打,此选项错误;
故选C。
3.B
【详解】A、图中装置是利用了蒸馏的方法,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沸点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蒸发过程中,水分子获得能量,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水分子体积不变,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导管延长后,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时间,空气温度低,可以起到冷凝效果,延长导管增强冷凝效果,故选项说法正确;
D、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钠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可以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得到的水是否为淡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4.B
【详解】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元素符号为Al,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符合题意;
C、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不符合题意;
D、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A、海水中富含盐类,盐的质量分数约为3.5%,不符合题意;
B、世界上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膜法和热法,不符合题意;
C、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符合题意;
D、海底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A、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过程中,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水分子的大小不变,符合题意;
C、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过程中,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该过程用到蒸馏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的种类不变,故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
【详解】A、蒸馏操作需要用温度计控制馏分的沸点,所以应将温度计水银球放在蒸馏瓶的支管口。A错误;
B、蒸馏需要加热至沸腾,为防止液体暴沸,需要加沸石,可用适量碎瓷片代替沸石。B正确;
C、冷却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使冷凝效果更好,所以冷却水应从d端口进入,c端口流出。C正确;
D、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不纯,应该弃去。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8.B
【详解】A、可燃冰可以燃烧是因为含有甲烷,冰是液态水,水不具有可燃性,故A错误;
B、现在利用的化石燃料已经接近枯竭,可燃冰的使用将开辟新的能源种类,故B正确;
C、根据可燃冰的化学式可以看出,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C错误;
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不是甲烷和水的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B。
【点睛】首先要对需要研究的物质进行充分的分析,然后结合考查的知识点进行逐一的判断。
9.(1) 酒精灯 锥形瓶
(2)冷凝效果不好
(3)B
(4)不是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仪器B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应该是 b 进 a 出,这样可使水蒸气与冷水充分接触,冷凝效果好,不能 a 进 b出的理由是:冷凝效果不好;
(3)该装置明显少了一种支撑冷凝管的仪器,可用铁架台支撑冷凝管。
故选B;
(4)实验中加入的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不是催化剂。
10.(1) 富集提纯氯化镁 化学 MgCl2Mg+Cl2↑
(2) MgCl2、NaCl 解:由图可知,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80g时,恰好完全反应,
设该氯化镁溶液的溶质质量为x。
x=9.5g
则该氯化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5%,
答:该氯化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5%。
【详解】(1)①海水中原本就有氯化镁,但是氯化镁含量低,且含有杂质,故先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盐酸得到氯化镁,原因是:富集提纯氯化镁;
②电解熔融状态氯化镁制取金属镁,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Mg、Cl,生成物中含Mg,故生成物中还应含Cl,故还生成了氯气,故该反应为氯化镁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镁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Mg+Cl2↑;
(2)①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由图像看出,加入NaOH溶液46g时(即图中A点),烧杯中的氯化镁没有完全反应,此时,烧杯中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镁和氯化钠,化学式为:MgCl2、NaCl;
②见答案。
11.(1)外观像冰且遇火可直接点燃
(2)ABC
(3)
(4)燃烧产物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他合理即可)
【详解】(1)从文中“因其外观像冰且遇火可直接点燃,被称作可燃冰”可知,甲烷水合物称作“可燃冰”的原因是外观像冰且遇火可直接点燃。
(2)A. 根据“可燃冰是CH4被H2O分子形成的笼包裹”可知,可燃冰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错误。
B. 根据“大量甲烷气体涌入大气层,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的温室教应”可知,开采可燃冰可能加剧温室效应。错误。
C. 可燃冰是甲烷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所以成分不同。错误。
D.从 “CO2较甲烷易于形成水合物,因而就可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置换出来”可知,二氧化碳水合物比可燃冰稳定。正确。
故选:ABC。
(3)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4)从“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可知,与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燃烧产物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他合理即可。
12.(1) 蒸发 过滤
(2)AC
(3)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详解】(1)图中①是蒸发池;
操作a是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方法,该操作的名称是过滤;
(2)A.利用涨潮将海水引入“贮水池”,海水成分几乎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结晶池中,由于风吹日晒,逐渐析出大量晶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其中含氯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C;
(3)工业上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生成NaHCO3晶体和NH4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13.(1)Al
(2)H2O
(3)N2
(4)Ca(OH)2
【详解】(1)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O、Si、Al、Fe,故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2)海水中最多的物质是水,化学式为:H2O;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填:N2;
(4)氢氧化钙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Ca(OH)2。
14.(1) 将小试管放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 增加导管的长度 在导管上包裹上湿冷的毛巾
(2) 向冷凝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明显现象,说明是淡水;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不是淡水
(3) 膜法(反渗透法) 热法(多级闪急蒸馏法)
【详解】(1)蒸馏法淡化海水中如何使冷凝效果更好:①将小试管放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②增加导管的长度;③在导管上包裹上湿冷的毛巾;④改用冷凝管等方法。
(2)氯离子的检验用硝酸银溶液,氯化钠能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硝酸钠,检验冷凝水是否为淡水的方法是:向冷凝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明显现象,说明是淡水;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不是淡水;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膜法(反渗透法)、热法(多级闪急蒸馏法、低温多效蒸馏法)等。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第二学期浙江省初中名校发展共同体九年级模拟考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下一篇:河北省石家庄地区2024-2025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性测试物理试卷(B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