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化学与社会 综合测试(答案) 2025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与社会(综合测试)——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
1.“助力健康中国行动常见疾病自我管理促进行动”项目针对公众常见用药误区,给出了安全用药建议。以下不符合安全用药的是( )
A.不盲目增减服药量 B.用药前要阅读药品说明书
C.随意改变服用次数 D.要在药品保质期内服用药品
2.某补钙药品的说明书中部分内容如图。正常情况下人体每日钙元素的适宜摄入量为800毫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药品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甲状腺肿大
B.每片药品可提供钙元素300毫克
C.钙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药品推荐用量为一次2片,一日3次
3.“重庆火锅”当选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首。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清洗用过的筷子并高温消毒 B.用甲醛溶液处理毛肚
C.在门窗紧闭的家里吃炭火火锅 D.吃清洗过的霉变苕粉
4.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科学家破解了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路径,有望低成本改善大范围人群的铁营养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玉米含淀粉等营养物质 B.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C.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D.该研究利于提高玉米的铁含量
5.下列与人体的生理活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无法消化吸收纤维素,所以食物中的纤维素对人体毫无意义
B.煤气中毒主要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
C.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每人每天都应当通过服用保健品补充各种营养素
D.低血糖发作时,吃馒头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6.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火箭成功发射。下列材料用途的对应性质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偏二甲肼作火箭燃料—可燃性
B.铝合金作火箭的骨架—密度大
C.碳纤维复合材料作飞船外壳—耐高温
D.特种橡胶制成太空服加压层—弹性好
7.化学变化创造物质。下列物品的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纵目面具 B.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蚕丝素纱单衣
C.“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的宣纸 D.“冰墩墩”的聚碳酸酯塑料外壳
8.POSS涂层是一种新型环保涂料,通过使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解决了喷涂过程中带来的污染问题,提升了产品的环保性。下列关于POSS涂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POSS涂层不溶于水
B.POSS涂层比油性涂料污染更大
C.POSS涂层耐磨性高
D.POSS涂层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小
9.已知1g氮元素大致相当于6.25g蛋白质。通过测定样品中氮元素的含量可以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部分测定过程如下:①样品;②。
某品牌奶粉部分营养成分表如表:
营养成分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脂肪 Ca
每100g奶粉含量 17.5g 61.2g 16.2g 0.55g
取100g该奶粉样品,测得的质量分别为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在人体内会转化为氨基酸,最终被人体全部吸收
B.该奶粉样品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7a:44b
C.若a=8.8g,则该奶粉样品中蛋白质的含碳量为8.8%
D.若b=3.4g,则该奶粉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与营养成分表中的基本一致
10.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的归纳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
A .化学与能源 ①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②氢氧燃料电池是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B .化学与生活 ①鉴别棉织物和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 ②活性炭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 .化学与健康 ①维生素起调节代谢,保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②碘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会引起人体甲状腺肿大
D .化学与材料 ①碳纤维可用作复合材料 ②酚醛塑料、涤纶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11.如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羊毛和涤纶可用灼烧、闻气味法区别
B.羊毛是合成纤维
C.该服装面料不耐高温
D.加入涤纶可增强面料的耐磨性
12.下列有关人体组成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除O、C、H、N四种元素外,人体中的其他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体液中
B.人体内常量元素有11种
C.由于微量元素的含量非常少,因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很小
D.人体内的O、C、H、N四种元素主要以水、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的形式存在
13.饥饱有度利健康,荤素搭配有营养。从营养平衡角度分析,下列表示健康成年人膳食中各种食物配置比例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14.目前大多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轻便、比能量高的锂电池驱动,生产锂电池时,可使用碳酸乙烯酯()作为电解液,并在电池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石墨烯(单层石墨)作导电剂来提高电池的性能,下列关于锂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酸乙烯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生产锂电池时添加石墨烯是利用了石墨烯的导电性
C.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锂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D.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丢弃,应回收再利用
1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随意丢弃聚乙烯塑料不产生污染
C.强热使煤焦化属于化学变化 D.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
二、填空题(本题5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6.湖南正在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预计到2025年,全省地级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让生活垃圾不再“一包扔”,助力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A. B. C. D.
(1)如图所示图标中,属于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_______(填序号)。
(2)在农村,人们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池中发酵可获得沼气,用作燃料,其中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3)合成材料的高速发展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废弃塑料垃圾带来的“白色污染”也日趋严重,请写出一条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建议: 。
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荔枝、香蕉、木瓜、菠萝被誉为岭南四大名果,尤以荔枝最为著名。下表列出的是每100 g荔枝主要营养成分数据。
营养成分 水 糖类 蛋白质 油脂 无机盐 X
质量 82 g 16.6 g 0.9 g 0.2 g 153.4 g 43 μg
(1)表中“X”指六类基本营养物质中的___________;
(2)这些营养成分中,能在人体消化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的是___________;
(3)吃下荔枝后,它所含的葡萄糖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生成________,同时放出能量。
18.豆浆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C、烟酸和铁、钙等矿物质,其中钙的含量比其他乳类还要丰富。
(1)豆浆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
(2)黄豆中含有的皂角素能引起人们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因此,喝不熟的豆浆对人体有害。但豆浆经烧熟煮透后,其中的有害物质即被破坏,这个过程发生的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小明同学通过化学课知道,人们误食重金属盐(如硫酸铜、氯化钡等)可通过喝大量豆浆的方法解毒。你认为下列______(填序号)饮品也可以达到同样的解毒目的。
①牛奶;②果汁;③蛋清;④矿泉水;⑤食盐水
19.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下列服装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纯棉帽 B.羊毛衫 C.涤纶运动裤
(2)贵州被业界专家称为“世界上最适合猕猴桃种植的地区之一”。修文猕猴桃是贵州有名的特产之一,猕猴桃中富含的有机营养素是___________。
(3)贵州已查明的黄金储量在150吨以上,居全国第12位。市场上可以将黄金打造成金首饰是利用金的___________性,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新冠疫情防疫期间,常用75%的酒精溶液消毒,但酒精在室内不能大面积喷洒,因为酒精遇明火易发生燃烧或爆炸,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明火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我国区域性雾霾天气日益严重,容易引发呼吸系统、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为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20.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主题为“极目楚天,共襄星汉”。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脚步驰而不息。
(1)空间站种菜。航天员在太空吃到了自己种的蔬菜。蔬菜能为航天员提供_______(写1种主要的营养素)。为使蔬菜枝叶茂盛,可以施用的一种化肥是_______(填化学式)。太空蔬菜在塑料网篮中种植,塑料属于_______(填字母)。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有机高分子材料 C.金属材料 D.复合材料
(2)固体火箭发射卫星。我国在海阳市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运载火箭将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刷新了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纪录。高氯酸铵、铝粉等是固体运载火箭的主要推进剂。发射时高氯酸铵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①X的化学式是_______。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②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太空燃烧实验。航天员在燃烧科学实验柜中以甲烷为燃料进行在轨点火燃烧实验,观察到甲烷火焰与地面上对照实验的火焰相比,显得短而圆,且微弱。
①制作燃烧科学实验柜的材料需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写1条)。
②从燃烧的条件分析,点火的作用是 。
③下列对燃烧实验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空间站甲烷燃烧,不需要氧气
B.空间站失重条件下燃烧产生的热气流向四周扩散,地面上热气流向上扩散
C.空间站失重条件下空气流动性差,甲烷燃烧的火焰比较微弱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2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21.维生素C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不同的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下面是小明同学运用学到的实验方法测定橙汁、果味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目的】测定不同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原理】
(1)维生素C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有机物,能与碘水反应,使碘水褪色。
(2)淀粉遇到碘水变________色。
【实验试剂】碘水、淀粉溶液、已知浓度的标准维生素C溶液、蒸馏水。
【实验过程】步骤1:在4支试管中分别盛有3.0 mL的下列物质:①蒸馏水;②标准维生素C溶液;③橙汁;④果味饮料。分别向4支试管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步骤2:用4支相同的胶头滴管分别向①~④试管中逐滴滴加碘水至刚好变色,并记录滴数。
【实验记录】试回答下列问题:
测定物质 ① ② ③ ④
滴入碘水的数量/滴 1 8 15 5
(1)你认为小明测定的两种饮料中________,的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
(2)有的同学认为测定物质标准维生素C溶液是多余的,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会影响测定结果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每次实验所用饮料的颜色不同 B.量取的被测试物质的体积不同
C.试管的大小不同 D.没有用同一规格的胶头滴管滴加碘水
【回顾与反思】实验中所用的淀粉溶液的作用是 。
22.实验室新购进一批导线。标签显示导线外皮是聚氯乙烯(一种塑料)。同学们想对这批导线的外皮进行探究。初步认识:
(1)聚氯乙烯属于______材料。(填字母)
A.无机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D.金属材料
实验探究:取一小块导线外皮,点燃。闻到刺激性气味,同学们想了解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于是进行探究。
活动一:探究聚氯乙烯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
【查阅资料】①聚氯乙烯由C、H、三种元素组成;
②无水遇水由白变蓝;
③碱石灰为和固体的混合物;
④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
【实验方案】称取125g导线外皮碎屑样品,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具体步骤如下:点燃酒精灯前先通干燥的氧气,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加热,使样品在装置A中燃烧,熄灭酒精灯,完全燃烧后,继续通入干燥的氧气直至装置完全冷却。整个实验过程中没有出现黄绿色气体。(假设气体产物均完全被吸收)
【实验分析】
(2)点燃酒精灯前,先通干燥的氧气目的是 。
(3)装置B中出现 现象,证明聚氯乙烯完全燃烧生成了水。C、D中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聚氯乙烯完全燃烧还产生了 ,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反思】
(4)下列有关上述探究活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装置B、C顺序不可颠倒,否则无法检验产生的
B.将装置C中液体换作溶液,对实验结论无影响
C.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和进入D,影响实验结果
(5)聚氯乙烯燃烧有刺激性气味,因此,不能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废弃塑料制品。请你写出一条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 。
四、计算题(本题1小题,共4分)
23.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我国在有序推广车用乙醇汽油使用上取得进展。以秸秆为原料生产纤维素燃料的反应是把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进而生产乙醇(),其中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反应方程式为:。
计算每生产46t乙醇,理论上需要葡萄糖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服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者医嘱的药量服用,不能擅自增减服药量,A正确。在使用药物之前,应该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B正确。要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品的剂量和服用时间等,C错误。不能服用过期的药品,要留意药品的保质期,定期清理过期药品,D正确。
2.答案:B
解析:该药品可补充钙元素,预防骨质疏松和佝偻病,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故A错误;每片药品可提供钙元素的质量为,故B正确;钙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故C错误;如果药品按照一次2片,一日3次服用,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而正常情况下人体每日钙元素的适宜摄入量为800毫克,故D错误。
3.答案:A
解析:清洗用过的筷子并高温消毒,有利于防止疾病传染,A做法合理;甲醛有毒,所以不能用甲醛溶液处理毛肚,以防危害人体健康,B做法不合理;当氧气不足时,木炭不充分燃烧会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所以在家中吃炭火火锅时不能紧闭门窗,要注意通风,C做法不合理;霉变苕粉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即使清洗过也不能食用,以防危害人体健康,D做法不合理。
4.答案:B
解析: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5.答案:B
解析: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吸附有害物质;我们每天应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素,而不是靠吃保健品;馒头中的淀粉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转化成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而葡萄糖水人体可直接吸收。
6.答案:B
解析:由于偏二甲肼具有可燃性,所以可作火箭燃料,A不符合题意;由于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抗腐蚀等优良性能,所以铝合金可作火箭的骨架,B符合题意;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高温等优良性能,所以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作飞船外壳,C不符合题意;由于特种橡胶具有弹性好、耐高温等优良性能,所以可用特种橡胶制成太空服加压层,D不符合题意。
7.答案:D
解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青铜是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蚕丝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聚碳酸酯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8.答案:B
解析:A、POSS涂层是一种新型环保涂料,通过使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说明了POSS涂层不溶于水,故A说法正确;B、通过使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解决了喷涂过程中带来的污染问题,说明了POSS涂层比油性涂料污染更小,故B说法错误;C、POSS涂层的耐磨性高,故C说法正确;D、使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解决了喷涂过程中带来的污染问题,提升了产品的环保性,说明了POSS涂层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小,故D说法正确。故选:B。
9.答案:D
解析:A、蛋白质在人体内会转化为氨基酸,最终不会被人体全部吸收,故A错误;B、奶粉中有糖类、脂肪等含碳物质,无法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奶粉样品中碳元素质量,故B错误;C、若a=8.8g,则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则该奶粉样品的含碳量为,故C错误;D、若b=3.4g,则氮元素的质量为,已知1g氮元素大致相当于6.25g蛋白质,则该奶粉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为2.8g×6.25g=17.5g,则该奶粉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与营养成分表中的基本一致,故D正确。故选:D。
10.答案:A
解析:A.①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短时间无法恢复再生,是不可再生能源,正确。②氢氧燃料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错误。不完全正确。
B.①鉴别棉织物和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棉织物有烧纸气味,毛织物有烧焦羽毛气味,正确。②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吸附性,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正确。完全正确。
C.①维生素起调节代谢,保持身体健康的作用,正确。②碘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会引起人体甲状腺肿大,正确。完全正确。
D.①碳纤维可用作复合材料,正确。②酚醛塑料(塑料)、涤纶(合成纤维)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正确。完全正确。
故选A。
11.答案:B
解析: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涤纶灼烧时无此气味,A正确;羊毛属于天然纤维,B错误;由标签信息中“中温熨烫、不超过150 ℃”可知,该服装面料不耐高温,C正确;涤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其耐磨性好,所以加入涤纶可增强面料的耐磨性,D正确。
12.答案:C
解析:微量元素含量少,但对人体有极其重要的作用,C说法错误。
13.答案:A
解析:健康成年人每日应摄入的食物中由多到少依次为谷类、果蔬类、鱼肉类、蛋奶类、油脂类。故选A。
14.答案:A
解析:碳酸乙烯酯属于有机物,但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不属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5.答案:B
解析:随意丢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强热使煤焦化会产生焦炉煤气、焦炭、煤焦油等,属于化学变化。
16.答案:(1)C
(2)
(3)以布袋替代塑料袋
解析:(1)A图标是禁止吸烟标志;B图标是禁止鸣笛标志;C图标是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D图标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C。
(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为。
(3)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建议有以布袋替代塑料袋、废弃塑料制品回收利用、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
17.答案:(1)维生素
(2)蛋白质
(3)二氧化碳和水
解析:(1)由题表可知,表中列出的营养物质包括水、糖类、蛋白质、油脂、无机盐,故X为维生素。
(2)蛋白质能在人体消化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
(3)吃下荔枝后,它所含的葡萄糖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
18.答案:(1)植物蛋白、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C等
(2)化学
(3)①③
19.答案:(1)C
(2)维生素
(3)延展;物理变化
(4)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5)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解析:(1)纯棉和羊毛属于天然材料;涤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答案为:C;
(2)猕猴桃中富含的有机营养素是维生素;故答案为:维生素;
(3)市场上可以将黄金打造成金首饰是利用金的延展性,这一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延展;物理变化;
(4)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常用75%的酒精溶液消毒,但酒精在室内不能大面积喷洒,因为酒精遇明火易发生燃烧或爆炸,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明火起到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答案为: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5)我国区域性雾霾天气日益严重,容易引发呼吸系统、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为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合理化建议有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等;故答案为:
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20.答案:(1)维生素;;B
(2)①;+7

(3)①防火
②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③BC
解析:(3)①航天员在燃烧科学实验柜中以甲烷为燃料进行在轨点火燃烧实验,则制作燃烧科学实验柜的材料需具有的性质是防火、耐高温等。②从燃烧的条件分析,点火后温度升高,所以点火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③空间站甲烷燃烧,也需要氧气;空间站失重条件下燃烧产生的热气流向四周扩散,火焰显得短而圆且微弱,地面上热气流向上扩散,火焰呈锥状;空间站失重条件下空气流动性差,氧气得不到很好补充,火焰比较微弱。
21.答案:【实验原理】(2)蓝
【实验记录】(1)橙汁(或③)
(2)不是多余的,因为测定标准维生素C溶液是确定维生素C含量的标准,以便估算出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
(3)ABD
【回顾与反思】确定维生素C是否与碘水完全反应
解析:【实验记录】(1)由于标准维生素C溶液的颜色刚好变色需要滴加8滴碘水,而③中饮料需要15滴,④中饮料需要5滴,说明③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
(2)由于是对比实验,一定要有实际的参照物,还需控制好变量。
【回顾与反思】当碘水消耗掉维生素C时,若再增加碘水时,碘水就会和淀粉反应使淀粉溶液变蓝。
22.答案:(1)B
(2)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物质影响实验结果
(3)无水由白变蓝;氯化氢和二氧化碳;、
(4)AC
(5)回收再利用(合理即可)
解析:(1)聚氯乙烯是一种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选B;
(2)实验时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物质影响实验结果;
(3)根据“无水遇水由白变蓝”可知,装置B中出现无水由白变蓝现象,证明聚氯乙烯完全燃烧生成了水;
氯化氢气体与水形成盐酸,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C、D中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聚氯乙烯完全燃烧还产生了氯化氢和二氧化碳;
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气体从溶液中通过会带出部分水蒸气,装置B、C顺序不可颠倒,否则无法检验产生,正确;
B、与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将装置C中液体换作溶液,将对二氧化碳存在无法检验,对实验结论有影响,错误;
C、碱石灰为和固体的混合物,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和进入D,影响实验结果,正确。
故选AC;
不能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废弃塑料制品。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有:回收再利用(合理即可)。
23.答案:90t
解析:解:设理论上需要葡萄糖的质量为x
答理论上需要葡萄糖的质量为90t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一次月考测试模拟练习卷(测试范围:Modules 1~3)(原卷版+解析版含听力原文及音频)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下一篇: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三中学(五四制)2024-2025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