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高考模拟卷(五)(含解析)


2025年广东高考模拟卷(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Cl-35.5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文明史上,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从未间断的文明,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下列文物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
A.东汉青铜奔马“马踏飞燕” B.唐代“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C.秦“兵马俑” D.仅49g的西汉“直裾素纱禅衣”
2.化学和生活、科技、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华为公司自主研发麒麟990芯片采用7nm工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SiO2
B.“深海一号”母船海水浸泡区镶上铝基是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金属防腐原理
C.巴黎奥运会场馆使用的“碲化镉”光伏发电系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三元催化器”将汽车尾气中NO和CO转化为N2和CO2,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3.粤菜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时时推陈出新。下列有关创新粤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改良咸香鸡使用花椒油和黄栀子调配酱汁,其中花椒油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
B.“有米金猪”使用糯米与乳猪同烤,糯米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为淀粉
C.鲜茄汤酸汤牛肉香味浓郁,其中含有的大量蛋白质可在人体内水解为氨基酸
D.顺德脆瓜炒鱼榄清爽适口,所用的黄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4.化学处处呈现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己烷呈现对称美,分子中六个碳原子连接呈环,呈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B.S8分子呈现“皇冠”结构,分子中的硫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S8属于共价晶体
C.霓虹灯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锌片在AgNO3溶液中生成“银树”,反应中锌被氧化
5.将一块镀层破损的铁片置于海边潮湿环境中,一段时间后铁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由镀层流向铁 B.铁片凹陷深处产生了较多OH-
C.镀层的金属性比铁弱 D.对铁进行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
6.劳动是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向不同区域喷洒“84”消毒液消毒 NaClO具有强氧化性
B 葡萄酒中添加适量SO2 SO2可以漂白,防氧化
C 煮豆浆点卤水制作豆腐 胶体聚沉
D 医生用氢氧化铝给病人治疗胃酸过多 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
7.《神农本草经疏》中记载昆布有“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之功效,其有效成分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含有3种官能团 B.该有机物含卤原子碘,属于卤代烃
C.该有机物中不含手性碳原子 D.有机物能与烧碱反应,也能与盐酸发生反应
8.某实验小组欲检验茶叶样品中铁元素的含量,实验过程分为四步:①灼烧灰化→②硝酸溶解→③过滤取液→④滴加试剂检验铁元素含量。上述操作中未用到的仪器为
A. B. C. D.
9.某短周期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g的浓溶液可以与a或e发生反应生成c
B.b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具有皇冠形的空间结构
C.d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工业上实现的转化需要使用催化剂
10.下列陈述Ⅰ与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海水的pH一般在8.0~8.5范围内,呈弱碱性 浸泡在海水中的钢铁发生析氢腐蚀
B 盐卤可以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固析出 重金属盐类能使蛋白质变性
C 电负性: HF的酸性强于HCl
D 制糖工业中使用活性炭作为脱色剂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11.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mol C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不含)分子数为
B.1mol苯甲酸乙酯中采用杂化的C原子总数为
C.1mol Cu与过量浓硝酸反应,所得的分子数为
D.2mol甘油分子中含有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
1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的性质。已知实验中观察到②中溶液变浑浊,③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u电极上有气泡生成,且溶液pH降低
B.②中现象可说明硫的非金属性弱于氯
C.③中现象可说明被氧化
D.不能用盐酸酸化的溶液检验④中是否有生成
13.某种镁盐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阴离子结构如图所示,其中W、X、Y、Z、Q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Y原子价电子数是Q原子价电子数的2倍,W、Y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阴离子中一定含有配位键 B.X与Y的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相同
C.Q的氯化物属于分子晶体 D.沸点:
14.如图为铑(Rh)配合物催化醛酮氢化反应的机理示意图,1、2、3、4四步反应的焓变分别为、、、,R、、代表某特定基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B.若,则总反应放热
C.若步骤2的活化能最大,则该步骤为反应的决速步
D.若反应物分别为乙醛和,则反应产物为
15.NOx的排放来自汽车尾气,研究利用反应C(s)+2NO(g)N2(g)+ CO2 (g) △H=-34.0 kJ·mol-1,用活性炭可对其进行吸附。已知在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C和一定量的NO气体,保持恒压测得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能测得反应产生22g CO2,则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7.0kJ
B.达到平衡后增大活性炭的用量,平衡不移动
C.在950K~1000K之间,化学反应速率: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降低反应的△H
16.铁碳微电池法在弱酸性条件下处理含氮废水技术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作时H+透过质子交换膜由乙室向甲室移动
B.碳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NO+12H++10e-=N2↑+6H2O
C.处理废水过程中两侧溶液的pH基本不变
D.处理含NO的废水,若处理6.2 gNO,则有0.5 mol H+透过质子交换膜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17.(14分)化学小组探究不同盐对镁与水反应的影响。
(1)镁条与KHCO3溶液反应
序号 试剂 现象
I 镁条和H2O 微小气泡附着在镁表面,镁表面失去金属光泽
II 镁条和KHCO3溶液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①I中生成的气体为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镁条与H2O反应过程中生成的Mg(OH)2覆盖在镁条表面,导致反应缓慢。从沉淀溶解平衡的角度解释II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的主要原因: 。
(2)镁条与AgCl反应
序号 试剂 现象
III 4.5mL1mol·L 1KCl溶液和 0.5mL0.2mol·L 1AgNO3溶液 生成大量白色沉淀,得到浊液X。 过滤,得到无色滤液Y
IV 镁条和浊液X 镁表面变为黑色,有少量气泡生成
V 镁条和滤液Y 镁表面变为棕黑色,迅速产生气泡
资料:i.Ag不能溶于氨水,黑色难溶物Ag2O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ii.[Ag(NH3)2]+ Ag++2NH3,[Ag(NH3)2]+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
①补全Ag2O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Ag2O+□NH3·H2O=□[Ag(NH3)2]++□_______+□_______。
②IV中生成的黑色固体可能是Ag或Ag2O。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固体的成分:将反应后的镁条洗净,取表面的黑色固体置于浓氨水中放置一段时间,再向溶液中 (填实验操作与现象),证实固体是Ag不是Ag2O。
(3)对比实验I和V,对生成气泡速率不同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资料表明,滤液中Cl 能钻入Mg(OH)2膜,破坏Mg(OH)2对镁的覆盖。
假设2:Ag+能与Mg反应生成Ag,形成原电池,增大Mg与H2O反应的速率。
设计如下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验证。
序号 试剂 现象
VI 镁条、_______和0.6mLH2O 有少量气泡缓慢逸出
VII 镁条、 4.4mL1mol·L 1KCl溶液、0.1mLH2O和 0.5mL0.2mol·L 1KNO3溶液 有少量气泡缓慢逸出
①实验VI能够证实假设1,请补充横线上的试剂: 。
②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4)实验IV中没有出现大量气体的可能原因是 。
18.(14分)氮化钼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从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MoS、、)中提取钒和钼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焙烧后各金属转化为对应金属的含氧酸盐(、等);
② ;;
③的溶解度(单位为g/100g水)为0.48(20℃)、1.32(40℃)、2.42(60℃)。
回答下列问题:
(1)中V的化合价为 。已知Mo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ⅥB族,其核外电子排布与第四周期同族元素相似,写出其简化电子排布式: 。
(2)“焙烧”时空气从炉底鼓入,同时将废催化剂与共同研磨后的混合物从炉顶投料,目的是 。“焙烧”生成的、气体经过 (填“”“NaOH”或“”)溶液处理后,可通入“沉铝”工序反应池中进行反应。
(3)已知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大于时可视为沉淀完全,则“沉铝”时铝元素恰好完全沉淀时的pH为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关于“沉钒”工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高温有利于晶体析出 B.提高的浓度有利于晶体析出
C.温度超过50℃时可能导致溶液中逸出的氨增多 D.实际生产中,“沉钒”时间越长越好
(5)用“沉钼”得到的四钼酸铵与六亚甲基四胺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氮化钼,其一个结构单元如图所示,则氮化钼的化学式为 。一个氮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氮原子数目为 ,若晶胞密度为且该结构单元可视为正方体,则晶胞棱长为 nm(写出计算式)。
19.(14分)天然气(含CH4、CO2、H2S等)的脱硫和重整制氢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用Fe2O3干法脱硫涉及的反应如下:
Fe2O3(s)+3H2S(g)Fe2S3(g)+ 3H2O(g) △H1;Fe2O3(s)+3H2S(g)FeS(g)+ S(g)+ 3H2O(g) △H2
2Fe2S3(s)+3O2(g)2Fe2O3(g)+ 6S(g) △H3;4FeS(s)+3O2(g)2Fe2O3(g)+ 4S(g) △H4
反应2H2S(g)+ O2(g)2H2O(g)+ 2S(g)的△H5= (写出一个代数式即可)。
(2)用NaOH溶液湿法脱硫时H2S和CO2同时被吸收。
①湿法脱硫后的吸收液中主要存在以下平衡:S2-+H2OHS-+OH-,CO+H2OH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升高温度,溶液中c(OH-)增大 B.加少量水稀释,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加
C.通入少量HCl气体,增大 D.c(Na+)+c(H+)=c(OH-)+2c(S2-)+2c(CO)
②写出H2S和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的Ka1=1.3×10-7、Ka2=7.1×10-13,H2CO3的Ka1=4.2×10-7、Ka2=5.6×10-11)
(3)H2S和CH4的重整制氢涉及的反应如下:
a.2H2S(g)S2(g)+ 2H2(g) b.2H2S(g)+CH4(g)CS2(g)+4H2(g)
①设为相对压力平衡常数,其表达式写法:在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用相对分压代替浓度。气体的相对分压等于其分压(单位为kPa)除以(=100kPa)。反应a的相对压力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②反应a、b的在400~1000℃范围内随T的变化如下图。反应a、b均为 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③在恒压100kPa下按组成为n(H2S):n(CH4):n(Ar)=1:1:4.7 通入混合气体,测得平衡状态下H2、S2的收率和H2S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Ⅰ.计算T1温度下H2的收率 。
已知:H2的收率=,S2的收率=
Ⅱ.从800℃升温到1000℃过程中,反应a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
20.(14分)千金藤素具有抗肿瘤、抗疟疾、抑菌、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制备其关键中间体(I)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化合物A的名称为 ;化合物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
(2)反应②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则化合物ⅰ为 。
(3)芳香化合物x为ⅱ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中4组峰的面积之比为6∶2∶1∶1,x的结构简式为 (写出一种)。
(4)根据化合物D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主要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有机物 反应类型
① 新制Cu(OH)2,加热
② 加成反应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化合物A易与水形成氢键,故易溶于水
B.反应③中,存在C、O原子杂化方式的改变
C.反应④过程中,有π键的断裂与形成
D.化合物E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6)参照上述路线,以、ⅲ(一种二溴代烃)为主要原料合成流程中的物质H,基于你的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①原料ⅲ为 (写结构简式)。
②相关步骤涉及芳香醇转化为芳香醛的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反应条件)。
参考答案
1.C
【详解】A.青铜奔马属于合金材料,不是硅酸盐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
B.银壶属于金属材料,不属硅酸盐,故B不符合题意;
C.兵马俑是陶土烧制而成,属于硅酸盐材料,故C符合题意;
D.素纱禅衣属于蚕丝和纤维制品,是有机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
2.B
【详解】A.华为公司自主研发麒麟990芯片采用7nm工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Si,而不是SiO2,A错误;
B.“深海一号”母船海水浸泡区镶上铝基,形成了原电池,铝是负极,是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金属防腐原理,B正确;
C.巴黎奥运会场馆使用的“碲化镉”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错误;
D.“三元催化器”将汽车尾气中NO和CO转化为N2和CO2,没有减少碳元素的排放量,与实现碳中和的要求无关,D错误。
3.A
【详解】A.花椒油属于植物油,是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故A错误;
B.糯米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为淀粉,故B正确;
C.牛肉中含有的大量蛋白质可在人体内水解为氨基酸,故C正确;
D.黄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故D正确。
4.D
【详解】A.环己烷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则分子中6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可能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故A错误;
B.S8是由S8分子形成的分子晶体,故B错误;
C.霓虹灯中充入惰性气体,在高压电场下电子被激发,然后在回到基态的过程中释放出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被荧光粉吸收发出可见光,所以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呈C错误;
D.锌片在硝酸银溶液中生成“银树”的反应为锌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银河硝酸锌,反应中锌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D正确。
5.C
【详解】A.由图可知,铁片被腐蚀,说明铁做负极,电子由铁流向镀层金属,故A不选;
B.铁皮作负极,失电子产生较多的Fe2+,即铁皮凹陷处产生较多的Fe2+,故B不选;
C.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之一就是由两活性不同的电极,由图可知,铁片被腐蚀,说明铁做负极,所以镀层金属的金属性比铁弱,故选C;
D.如果镀层金属的金属性别铁强,则铁为正极,镀层为负极,则为栖牲阳极保护阴极,但本题中镀层金属的金属性比铁弱,不属于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故D不选。
6.B
【详解】A.“84”消毒液消毒,涉及的化学知识是NaClO具有强氧化性,A正确;
B.葡萄酒中添加适量,涉及化学知识是SO2能杀菌,具有还原性,防氧化,不是利用其漂白性,B错误;
C.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蛋白质水溶液是胶体,豆浆中含蛋白质,则煮豆浆点卤水制作豆腐涉及胶体聚沉,C正确;
D.胃酸是HCl,用氢氧化铝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AlCl3,故氢氧化铝可中和过多胃酸,D正确。
7.D
【详解】A.该有机物含有4种官能团羟基、碘原子、氨基、羧基,A错误;
B.卤代烃中只含有碳原子、氢原子和卤原子或只含有碳原子和卤原子,该有机物中除含有碳原子、氢原子和碘原子外,还含有氧原子和氮原子,所以该有机物不属于卤代烃,B错误;
C.手性碳原子是连接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该有机物中含有手性碳原子,即和氨基相连的碳原子,C错误;
D.该有机物中含有氨基,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含有羧基,能与烧碱反应,D正确。
8.A
【详解】A为蒸发皿,B为烧杯,C为胶头滴管,D为漏斗。①所需仪器为酒精灯、坩埚、坩埚钳、三脚架、泥三角;②所需仪器为烧杯、玻璃棒;③所需仪器为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④所需仪器为胶头滴管、试管,故A符合题意。
9.C
【分析】由价一类二维图知该元素为S。g为,a为,b为S,c为SO2,f为SO3,d为亚硫酸,h为硫酸盐,e为亚硫酸盐。
A.硫酸的浓溶液可以与或亚硫酸盐发生反应生成SO2,故A正确;
B.b为S单质,S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具有皇冠形的空间结构,故B正确;
C.d为,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故C错误;
D.d为,工业上实现的转化需要催化剂,故D正确。
10.D
【详解】A.海水呈弱碱性,则浸泡在海水中的钢铁发生吸氧腐蚀,A错误;
B.盐卤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固析出是蛋白质的盐析现象,与重金属盐类能使蛋白质变性无关,B错误;
C.HF的酸性弱于HCl,C错误;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因此制糖工业中使用活性炭作为脱色剂,D正确。
11.B
【详解】A.硫酸浓度会随反应进行变稀,不能与C完全发生反应,由反应可知,生成的气体分子数小于,A错误;
B.1个苯甲酸乙酯分子中含有7个采用杂化的C原子,故1mol苯甲酸乙酯中采用杂化的C原子总数为,B正确;
C.由、可知,所得的分子数小于,C错误;
D.1个甘油分子中含有11个极性共价键,则2mol甘油分子中含有的极性共价键数量为,D错误。
12.A
【分析】由图可知,①中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氯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铜电极为阴极,水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②中氯气与氢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盐酸和硫沉淀;③中氯气将溶液中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与溶液中硫氰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氰化铁,使溶液变为红色,后氯气将溶液中硫氰酸根离子氧化,导致溶液褪色;④中氯气与硫代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盐酸和硫酸。
A.Cu电极上发生反应,Cu电极上有气泡生成,且溶液pH升高,A错误;
B.②中溶液变浑浊说明被氧化生成S单质,证明硫的非金属性弱于氯,B正确;
C.③中溶液先变红说明先被氧化为,随后溶液褪色说明也被氧化,C正确;
D.盐酸酸化的溶液中含有,具有氧化性,可以将氧化,若④中有剩余则会造成干扰,故不能用盐酸酸化的溶液检验④中是否有生成,D正确。
13.D
【分析】由图可知,W、X、Y、Z、Q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L中Y形成共价键的数目为2,则Y为O元素或者S元素,由于Y、Z、Q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所以Y不是S元素,Y为O元素;Y原子价电子数是Q原子价电子数的2倍,Q核电荷数大于O元素,Q为Al元素;X形成共价键的数目为4,核电荷数小于O元素,X为C元素;W核电荷数小于O元素,形成一个价键,为H元素;Z核电荷数大于O元素,小于Al元素,形成一个价键,Z为F元素。
A.铝原子的价电子数为3,只能形成3个共价键,由阴离子结构可知,阴离子中铝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则离子中一定含有配位键,故A正确;
B.碳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2,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4,则碳原子和氧原子的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均为2,故B正确;
C.氯化铝是熔沸点低的分子晶体,故C正确;
D.甲烷和四氟化碳都是分子晶体,空间结构均为正四面体,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四氟化碳,分子间作用力小于四氟化碳,沸点低于四氟化碳,故D错误。
14.B
【详解】A.在步骤1中参加反应,在步骤4中又生成,由反应机理知为该反应的催化剂,A正确;
B.由总反应焓变知,根据盖斯定律,若,则,总反应吸热,B错误;
C.活化能最大,说明反应此时反应速率较慢,此步骤为反应的决速步,C正确;
D.由题图可推断该反应原理是:,若反应物分别为乙醛和,则反应产物为,D正确。
15.D
【详解】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时,放出的热量为34.0kJ,则反应生成22g二氧化碳时,放出的热量为×34.0kJ/mol=17.0kJ,故A正确;
B.达到平衡后,增大浓度为定值的活性炭的用量,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故B正确;
C.由图可知,1000K时一氧化氮的转化率最大,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950K~1000K之间反应未达到平衡,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C正确;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但反应的焓变ΔH不变,故D错误。
16.C
【分析】在原电池反应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根据电极微粒变化及元素化合价判断电极正负极、离子移动方向,并书写相应的电极反应式。
A.由图可知电池工作时,碳电极是正极,H+会由负极移向正极,即H+由乙室通过质子交换膜向甲室移动,A正确;
B.碳电极为正极,在甲室中转化为N2,所以电极反应式为,B正确;
C.当转移10 mol e-时甲室溶液中消耗12 mol H+,但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只有10 mol,因此,甲室溶液中c(H+)减小,溶液的pH不断增大,C错误;
D.处理含的废水时,根据电子守恒可知关系式为:,透过质子交换膜的H+与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处理6.2 g(其物质的量是0.1 mol)时,电池中有0.5 mol H+透过质子交换膜,D正确。
17.(1)Mg+2H2O=Mg(OH)2+H2↑(2分)KHCO3溶液中的与OH-反应(),降低溶液中OH-浓度,促使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右移,破坏覆盖层,使镁与水持续反应(2分)
(2) (2分)加入稀硝酸酸化,若加入氨水时黑色固体不能溶解,加入硝酸酸化后固体溶解(2分)
(3)4.4mL 1 mol/L KCl溶液(2分)Cl 破坏Mg(OH)2膜的作用有限,而Ag+的原电池效应是主因,即Ag+与Mg反应生成Ag,形成原电池,加速反应(2分)
(4)浊液X中AgCl为沉淀,Ag+浓度极低,无法有效形成原电池,导致反应速率较慢(2分)
【分析】化学小组探究不同盐对镁与水反应的影响,镁条与H2O反应过程中生成的Mg(OH)2覆盖在镁条表面,KHCO3溶液中的与OH-反应,降低溶液中OH-浓度,促使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右移,破坏覆盖层,使镁与水持续反应,以此解答。
(1)①I中生成的气体为H2,则Mg和H2O反应生成H2和Mg(OH)2,化学方程式是:Mg+2H2O=Mg(OH)2+H2↑;
②镁条与H2O反应过程中生成的Mg(OH)2覆盖在镁条表面,导致反应缓慢。从沉淀溶解平衡的角度解释II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的主要原因为:KHCO3溶液中的与OH-反应(),降低溶液中OH-浓度,促使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右移,破坏覆盖层,使镁与水持续反应。
(2)①Ag2O与氨水反应生成,NH3·H2O提供配体NH3和反应介质,离子方程式为:;
②Ag2O可溶于氨水生成,加入硝酸酸化会破坏络离子,释放Ag+并生成AgNO3,没有固体剩余。Ag不能溶于氨水,取表面的黑色固体置于浓氨水中放置一段时间,仍然有固体存在,再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固体溶解,说明固体是Ag,而非Ag2O。
(3)①实验VI需模拟滤液Y中Cl-的浓度,实验III中AgNO3与KCl反应后,Cl-剩余浓度为0.88 mol/L,接近1 mol/L,则实验VI应该加入4.4mL 1 mol/L KCl溶液;
②实验VII中即使含Cl 和,仍仅有少量气泡,说明Cl 破坏Mg(OH) 膜的作用有限,而Ag 的原电池效应是主因,即Ag+与Mg反应生成Ag,形成原电池,加速反应。
(4)滤液Y中可能残留少量Ag+(或Cl 浓度更高),而浊液X中Ag+几乎被完全沉淀为AgCl,无法显著促进反应,故答案为:浊液X中AgCl为沉淀,Ag+浓度极低,无法有效形成原电池,导致反应速率较慢。
18.(1) (1分)(分)
(2)增加固体与气体的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提高反应速率及原料利用率(2分)(1分)
(3)8.38(2分)
(4)BC(2分)
(5) (2分)4(1分) (2分)
【分析】根据题中信息①可知,熔砂为对应金属元素的含氧酸盐,即Na2MoO4、NaVO3、NaAlO2,加水浸出,浸出液中含有Na2MoO4、NaVO3、NaAl(OH)4、Na2CO3,加入过量二氧化碳,“沉铝”中发生、,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氯化铵,发生,然后加入硝酸铵、硝酸发生沉钼。
(1)由中N的化合价为、H的化合价为、O的化合价为可推出V的化合价为;第四周期ⅥB族元素为Cr,其价层电子排布式为,则由相似性可推知Mo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其简化电子排布式为。
(2)研磨后的混合物从炉顶投料,空气从炉底鼓入,目的是增加固体与气体的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提高反应速率及原料利用率;“沉铝”步骤需要的是,需要将混合气体中的除去,故应该选用溶液除杂。
(3)“沉铝”时的反应为,,当时,解得,即。
(4)A.由已知信息,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高温不利于析出,故A错误;
B.提高的浓度可以增大溶液中的,促进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减少的溶解,有利于析出,故B正确;
C.温度过高,铵盐会加速分解,导致溶液中逸出的氨增多,故C正确;
D.工业生产中,要考虑经济效益,不宜长时间沉钒,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5)由均摊法可知,1个结构单元中含8×4个Mo原子、2个N原子,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以体心处的氮原子分析,其周围距离最近的氮原子数目为4;1个结构单元的质量为,设结构单元棱长为anm,则有,解得。
19.(1)ΔH1+ΔH3或ΔH2+ΔH4(2分)
(2) AB(2分)H2S+Na2CO3=NaHS+NaHCO3(2分)
(3) (2分)吸热(2分)20%(2分)逆(2分)
【详解】(1)①Fe2O3(s)+3H2S(g)Fe2S3(g)+ 3H2O(g) △H1,②Fe2O3(s)+3H2S(g)FeS(g)+ S(g)+ 3H2O(g) △H2,③2Fe2S3(s)+3O2(g)2Fe2O3(g)+ 6S(g) △H3,④4FeS(s)+3O2(g)2Fe2O3(g)+ 4S(g) △H4,根据盖斯定律,方程式2H2S(g)+ O2(g)2H2O(g)+ 2S(g)可以由得到,或者由,则△H5=或;
(2)①A.这两个平衡体系,均为水解平衡,且属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解,c(OH-)增大,故A正确;
B.加水稀释,促进水解,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加,故B正确;
C.加入少量盐酸,促使平衡向右进行,c()减小,c()增大,推出减小,故C错误;
D.利用电荷守恒有,c(Na+)+c(H+)=2c(S2-)+c(HS-)+2c()+c()+c(OH-),故D错误;
答案为AB;
②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推出电离出H+能力强弱:H2CO3>H2S>>HS-,硫化氢与碳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S+Na2CO3=NaHS+NaHCO3;
(3)①根据相对压力平衡常数的定义,反应a的相对压力平衡常数表达式=;
②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根据图像可知,lg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反应a、b均为吸热反应;
③Ⅰ.设初始n(H2S)=n(CH4)=1mol,由S2的收率和H2S的转化率可得:平衡时,n(H2S)=0.68mol,n(S2)=0.02mol,根据碳原子守恒:n(CH4)+n(CS2)=1mol,根据氢原子守恒:2n(H2S)+2n(H2)+4n(CH4)=1.36mol+2n(H2)+4n(CH4)=6mol;根据硫原子守恒:n(H2S)+2n(S2)+2n(CS2)=0.68mol+2n(CS2)+0.04mol=1mol;解得n(H2)=0.6mol,氢气的收率为20%;
Ⅱ.根据图2可知,从800℃升温高1000℃时,S2的收率降低,S2的物质的量降低,即反应a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20.(1)邻甲基苯酚 (1分)羟基、醚键(1分)
(2)甲醛(1分)
(3)或(2分)
(4) (1分)氧化反应(1分)氢气,催化剂、加热(1分)
(5)D(2分)
(6)CH2Br2 (2分)2+O22+2H2O(2分)
【分析】
由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与一碘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则ⅰ为甲醛;铜做催化剂条件下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与H3C-NO2先发生加成反应、后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与锌、盐酸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则ⅱ为;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1)由结构简式可知,的名称为邻甲基苯酚,的官能团为羟基和醚键;
(2)由分析可知,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则ⅰ为甲醛;
(3)由分析可知,化合物ⅱ的结构简式为,ⅱ的同分异构体芳香化合物x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x分子中含有酯基,核磁共振氢谱中4组峰的面积之比为6∶2∶1∶1的结构简式为、;
(4)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的醛基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和水;分子中含有的醛基和苯环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5)A.A中由酚羟基,能与水形成氢键,故易溶于水,A正确;
B.反应③中是醛的加成反应,C和O从sp2杂化,变成sp3杂化,B正确;
C.反应④中C=O变成C=C,有π键的断裂和形成,C正确;
D.化合物E()中,苯环与相连的原子通过单键相连,可以旋转,不一定共面,D错误;
答案选D。
(6)由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以、CH2Br2为主要原料合成流程中的物质H的合成步骤为与CH2Br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铜做催化剂条件下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与H3C-NO2先发生加成反应、后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与铁、盐酸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①由分析可知,原料ⅲ的结构简式为CH2Br2;
②由分析可知,芳香醇转化为芳香醛的反应为铜做催化剂条件下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22+2H2O。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含解析)

下一篇: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同步练习)(无答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