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复习题(含解答)


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复习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物理学上,牛顿第一定律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
A.用实验的方法直接得出来的
B.仅仅是靠推理得出来的
C.用数学方法推算出来的
D.有实验基础并用推理方法得出来的
如图所示,小刚遛狗时,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正僵持不动,如果绳子的质量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刚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绳拉狗的力小于狗拉绳的力
C.狗由于静止不动,所以没有惯性 D.小刚拉绳的力与绳拉狗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如图是小君同学在大课间活动时踢毽子的情景,毽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
以下对毽子上下飞舞时所受合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上升过程合力方向向上
B.最高点时合力为零
C.最高点时合力最小
D.上升过程合力大于下落过程合力
4.如图所示,小强用双桨在水中划动游船。为了使船头向左转,他应采用的划水方式是(    )
A.左、右桨同时向后划水 B.左、右桨同时向前划水
C.左桨向前划水,右桨向后划水 D.左桨向后划水,右桨向前划水
5.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50N将G=20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则墙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    )
A.50N,竖直向上 B.20N,竖直向上
C.20N,竖直向下 D.50N,竖直向下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如图所示的各图中惯性最大的是(    )
A. 滑雪运动员 B.静止的磁悬浮列车
C.飞奔的猎豹 D. 漂浮的氢气球
7.如图所示是停在地面的运送物资的志愿者车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货车的总重力和货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货车的总重力和货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货车的总重力和地面对货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货车的总重力和地面对货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凌晨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
点火发射,并与中国空间站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加速上升过程中(   )
A.动能减小 B.重力势能增大
C.机械能不变 D.机械能减小
9.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为10N的物体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此时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到C点停下来。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摩擦力等于10N
B.物体在AB段摩擦力大于5N
C.物体在BC段摩擦力等于5N
D.物体在BC段摩擦力小于5N
10 .如图所示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豪华邮轮之一“海洋魅力”号,长361m,宽66m,
满载时排水量达22.5万吨,满载时吃水深度达30m,可以搭载6360名游客。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g取,)( )
A.轮船匀速航行时,所受浮力方向竖直向下 B.轮船漂浮在海面上,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C.满载时船受到的浮力为 D.游客下船后船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
11. 如图所示,是南京红山动物园“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
关于比较它们俩运动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
①看台上的观众在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 ;
②由于兔子自恃奔跑能力强,比赛途中睡了一觉,
终点“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最先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③物理学中是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的运动快慢程度;
④物理学中是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兔子运动快慢程度.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④
12.如下图所示,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桌面上的P、Q两个物体,分别在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P的速度一定大于物体Q的速度
B.若,则物体P一定比物体Q表面粗糙
C.物体P受到的摩擦力可能等于物体Q受到的摩擦力
D.物体P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于物体Q对桌面的压力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3.“低碳环保,绿色出行”。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自行车的摩擦力总是阻碍车的前进
B.停止蹬车后,自行车会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骑行过程中紧急刹车,身体会向自行车前进的方向倾倒
D.骑自行车加速上坡时,后轮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向前
图为一种爬杆机器人,仅凭电池提供的能量,就能像人一样沿杆竖直向上匀速爬行,
机器人在此过程中(   )
A.所受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B.对杆的握力增大时,所受摩擦力增大
C.匀速爬行时,所受摩擦力不变 D.机器人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15.下列关于物体所受摩擦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物块在拉力F下沿粗糙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如果仅增大拉力F,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不变
B.图乙物体随着传送带一起加速水平向右运动,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图丙物体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D.图丁有两个大小为2N的水平力F同时作用在A、B物体上,使它们处于静止,
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零
16 .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17 .如图1所示,在立夏时节,有的地方会给孩子称体重,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俗称“立夏秤人”。
如图2所示,小孩和篮子的总质量为12kg,调整秤砣的位置,使秤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
(忽略绳重和杆重),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杆秤的悬挂点O是称量时的支点
B.该秤砣的质量为4kg
C.要使该杆秤的称量范围变大,应该换用质量更大的秤砣
D.若换称质量较大的孩子,当秤杆水平平衡后,秤砣的悬挂点在B点右边
三.填空题(共8小题)
18.同学们骑自行车上学,当停止用力蹬脚踏时,自行车仍然能向前运动,
这是由于自行车具有 的缘故;但自行车运动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
这是由于自行车受到了 的作用。
19 .如图所示,小九用不计重力的弹簧测力计拉着一物块A以1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则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当物块以2m/s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时,
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弹簧测力计用4.8N的力拉物块A在水平地面上前进时,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N。
20.在巴黎奥运会女子双人3米跳板决赛中,中国选手昌雅妮和陈艺文成功夺冠。
如图所示,两位运动员离开跳板后跃起的过程中,若忽略空气阻力,
则她们的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1.如图所示是中国姑娘李坚柔在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中夺金的场景,在滑行的过程中,
以李坚柔为参照物冰面是 的;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是 摩擦;
而我们平时划旱冰,旱冰鞋与水泥路面的摩擦是 摩擦。
22.重35000N 的直升飞机,悬停在空中,则直升飞机受到的空气作用力是 N,方向 ,
若直升飞机做匀速直线飞行,则直升飞机受到的是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23 .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
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    N;
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推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
则整体受到的摩擦力f2=   N,方向    。
如果推力F2增加至16N,则摩擦力f3=   N。
24.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物体。当测力计示数为1.5N时,物体静止,
物体受到摩擦力f=   N:当测力计示数为2.3N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受到摩擦力f=   N:当测力计示数变为3N时,物体受到摩擦力f=   N。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5.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 运动,
根据 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
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 。
你的理由是: ;
(3)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26.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表: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N/kg) 比值的平均值(N/kg)
物体1 0.1 0.99 9.9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1 9.7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
(2)在上表空白处填出比值的平均值;( )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 。
五.计算题(共2小题)
27.如图所示直升机在进行救援,施救人员从飞机上通过救援绳下落,施救人员自身质量为70kg,
匀速上升和匀速下降时人受到的空气阻力均为50N。已知g=10N/kg,求:
(1)飞机吊着施救人员悬空静止时,绳对施救人员身体的拉力;
(2)飞机吊着施救人员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时,绳对施救人员的拉力;
(3)飞机吊着施救人员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时,绳对施救人员的拉力。

28.科普阅读题,回答问题
汽车刹车之后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
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
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是以不同速度行驶时,
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速度(km/h) 反应距(m) 制动距(m)
40 7 8
50 9 13
60 11 20
80 15 34
100 19 54
① 汽车在正常行驶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 摩擦,刹车后,
由于 ,汽车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车轮会发热,
这是用(做功)的方法来增加车轮的内能.
② 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s.
③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 .
④ 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雨雪天气里注意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旁设置了“雨雪路滑,减速慢行”的警示牌,请简要说明这句话的物理道理 .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
" ()
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复习题解答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物理学上,牛顿第一定律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
A.用实验的方法直接得出来的
B.仅仅是靠推理得出来的
C.用数学方法推算出来的
D.有实验基础并用推理方法得出来的
【答案】D
【详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条件是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进行实验时,物体不受外力,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能得到的.所以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推理得到的。
故选D。
如图所示,小刚遛狗时,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正僵持不动,如果绳子的质量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刚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绳拉狗的力小于狗拉绳的力
C.狗由于静止不动,所以没有惯性 D.小刚拉绳的力与绳拉狗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
【详解】根据题意知道,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正僵持不动,说明小刚、绳子、狗这个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小刚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绳子拉狗的力和狗拉绳子的力是作用力和相互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故B错误;
惯性是物质的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故C错误;
小刚拉绳的力和绳拉狗的力,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如图是小君同学在大课间活动时踢毽子的情景,毽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
以下对毽子上下飞舞时所受合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上升过程合力方向向上
B.最高点时合力为零
C.最高点时合力最小
D.上升过程合力大于下落过程合力
【答案】D
【详解】A.毽子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空气阻力,合力方向向下,故A错误;
B.上升到最高点时,毽子的速度瞬间为0,此时毽子只受到重力作用,合力不为零,故B错误;
C.上升到最高点时,此时毽子只受到重力作用,合力为重力大小;下落过程合力等于重力与空气阻力之差;所以最高点时合力不是最小,故C错误;
D.上升过程合力等于重力与空气阻力之和,下落过程合力等于重力与空气阻力之差,故上升过程合力大于下落过程合力。故D正确。
故选D。
4.如图所示,小强用双桨在水中划动游船。为了使船头向左转,他应采用的划水方式是(    )
A.左、右桨同时向后划水 B.左、右桨同时向前划水
C.左桨向前划水,右桨向后划水 D.左桨向后划水,右桨向前划水
【答案】C
【详解】AB.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当左、右桨同时向后或向前划水时,船将向前或向后运动,故AB不符合题意;
C.当左桨向前划水,右桨向后划水时,左桨受到向后的力,右桨受到向前的力,船头向左转,故C符合题意;
D.当左桨向后划水,右桨向前划水时,左桨受到向前的力,右桨受到向后的力,船头向右转,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50N将G=20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则墙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    )
A.50N,竖直向上 B.20N,竖直向上
C.20N,竖直向下 D.50N,竖直向下
【答案】B
【详解】物体在竖直墙面上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墙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
由于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因此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如图所示的各图中惯性最大的是(    )
A. 滑雪运动员 B.静止的磁悬浮列车
C.飞奔的猎豹 D. 漂浮的氢气球
【答案】B
【分析】根据“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如图所示的各图中惯性最大的是”可知,本题考查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根据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就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就小进行分析.
【详解】上面四幅图中,A. 滑雪运动员;B. 静止的磁悬浮列车;C. 飞奔的猎豹;D. 漂浮的氢气球;磁悬浮列车的质量最大,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就大,惯性大小和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7.如图所示是停在地面的运送物资的志愿者车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货车的总重力和货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货车的总重力和货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货车的总重力和地面对货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货车的总重力和地面对货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C
【详解】AB.货车的总重力和货车对地面的压力,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也不是平衡力,AB错误;
CD.货车的总重力和地面对货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货车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C正确,D错误。
故选C。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凌晨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
点火发射,并与中国空间站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加速上升过程中(   )
A.动能减小 B.重力势能增大
C.机械能不变 D.机械能减小
【答案】B
【详解】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是势能和动能的总和,所以机械能增大,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为10N的物体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此时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到C点停下来。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摩擦力等于10N
B.物体在AB段摩擦力大于5N
C.物体在BC段摩擦力等于5N
D.物体在BC段摩擦力小于5N
【分析】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拉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
【解答】解:AB、物体在AB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则拉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所以fAB=F=5N,故AB错误;
CD、在BC段物块做减速运动,因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还是5N,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0 .如图所示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豪华邮轮之一“海洋魅力”号,长361m,宽66m,
满载时排水量达22.5万吨,满载时吃水深度达30m,可以搭载6360名游客。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g取,)( )
A.轮船匀速航行时,所受浮力方向竖直向下 B.轮船漂浮在海面上,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C.满载时船受到的浮力为 D.游客下船后船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
【答案】C
【详解】A.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故A错误;
B.轮船漂浮在海面上,所受浮力等于轮船的重力,故B错误;
C.满载时排水量达22.5万吨,则满载时船受到的浮力为,故C正确;
D.因为轮船一直漂浮在水面,浮力等于重力,当游客下船后,船的总重力变小,所以浮力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11. 如图所示,是南京红山动物园“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
关于比较它们俩运动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
①看台上的观众在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 ;
②由于兔子自恃奔跑能力强,比赛途中睡了一觉,
终点“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最先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③物理学中是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的运动快慢程度;
④物理学中是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兔子运动快慢程度.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详解】解答:开始比赛后,看到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说明了在相同的时间内,兔子通过的路程要大于乌龟通过的路程,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得出的结论.而裁判员判定乌龟获胜,是根据跑到终点时,乌龟用的时间较短;是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时间得出的结论.在物理学中,一般根据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平均速度)来判断运动的快慢.故选A.
点睛: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是作答此题的关键:(1)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多少,用时越多,运动越慢.(2)利用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经过路程越长,运动越快.(3)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的快.
12.如下图所示,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桌面上的P、Q两个物体,分别在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P的速度一定大于物体Q的速度
B.若,则物体P一定比物体Q表面粗糙
C.物体P受到的摩擦力可能等于物体Q受到的摩擦力
D.物体P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于物体Q对桌面的压力
【答案】B
【详解】A.P和Q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与力的大小无关,无法判断它们的速度大小关系,故A错误;
BC.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P=fP=5N,FQ=fQ=3N,物体P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物体Q受到的摩擦力; P、Q两物体分别放在同一桌面上,若mP=mQ,因为压力F=G,则对桌面压力相同,而fP>fQ,所以P的比Q粗糙,故B正确,C错误;
D.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两个因素有关,fP>fQ,可能是因为P的压力大也可能是其接触面更粗糙,故D错误。
故选B。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3.“低碳环保,绿色出行”。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自行车的摩擦力总是阻碍车的前进
B.停止蹬车后,自行车会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骑行过程中紧急刹车,身体会向自行车前进的方向倾倒
D.骑自行车加速上坡时,后轮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向前
【分析】(1)自行车用力蹬而前进时,自行车前轮是从动轮,后轮是主动轮,主动轮为自行车前进提供动力;当自行车滑行时,自行车前轮、后轮都是从动轮;
因为是后轮驱动,所以后轮受到地面对它向前的摩擦力,而前轮不是驱动轮,被后轮推着前进,相对地面向前运动,受到地面对它向后的摩擦;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4)自行车行驶时,后轮相对地面向后运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解答】解:A、用力蹬自行车前进时,后轮相对于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因此后轮所受的摩擦力向前,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故A错误;
B、停止蹬车后车会停下来,是因为车子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这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B错误;
C、紧急刹车时,小明的下半身随车停止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小明会向前倾,故C正确;
D、用力踩动脚踏板使自行车前进时,自行车后轮给地面一个力,地面给后轮一个力,推动车前进。车行驶过程中,相对地面,后轮有向后运动,受到地面向前的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CD。
图为一种爬杆机器人,仅凭电池提供的能量,就能像人一样沿杆竖直向上匀速爬行,
机器人在此过程中(   )
A.所受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B.对杆的握力增大时,所受摩擦力增大
C.匀速爬行时,所受摩擦力不变 D.机器人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D
【详解】AD.机器人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在竖直向上匀速爬行时,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与重力平衡,即二力为一对平衡力,所以所受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故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BC.机器人在竖直向上匀速爬行时,处于平衡状态,则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始终相等,重力不变,所以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D。
15.下列关于物体所受摩擦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物块在拉力F下沿粗糙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如果仅增大拉力F,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不变
B.图乙物体随着传送带一起加速水平向右运动,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图丙物体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D.图丁有两个大小为2N的水平力F同时作用在A、B物体上,使它们处于静止,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零
【分析】(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
(2)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4)应用整体法对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力的平衡条件求出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
【解答】解:A、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因此仅增大拉力,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则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不变,故A正确;
B、物体随着传送带一起加速水平向右运动,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因此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故B错误;
C、物体没有被推动,说明物体静止,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故C错误;
D、把A、B看成一个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向左的拉力F和向右的拉力F,由于两拉力大小相等,所以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地面的摩擦力为0,故D正确。
故选:BC。
16 .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答案】BD
【详解】A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和乙队对甲队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B正确;
CD.以甲、乙整体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受到的外力只有两个摩擦力,甲队获胜是因为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7 .如图1所示,在立夏时节,有的地方会给孩子称体重,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俗称“立夏秤人”。
如图2所示,小孩和篮子的总质量为12kg,调整秤砣的位置,使秤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
(忽略绳重和杆重),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杆秤的悬挂点O是称量时的支点
B.该秤砣的质量为4kg
C.要使该杆秤的称量范围变大,应该换用质量更大的秤砣
D.若换称质量较大的孩子,当秤杆水平平衡后,秤砣的悬挂点在B点右边
【答案】ACD
【详解】A.支点是杠杆发生作用时绕着转动的点,该杆秤的悬挂点O是称量时的支点,故A正确;
B.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代入数据可得
解得该秤砣的质量
故B错误;
C.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所以要使该杆秤的量程变大,应该换用质量更大的秤砣,故C正确;
D.若换称下一个体重较大的孩子,秤砣和篮子重力都不变,作用在杠杆A点的力变大,动力臂不变,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臂会变大,所以调到水平平衡后秤砣的悬挂点应在B点右边,故D正确。
故选ACD。
三.填空题(共8小题)
18.同学们骑自行车上学,当停止用力蹬脚踏时,自行车仍然能向前运动,
这是由于自行车具有 的缘故;但自行车运动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
这是由于自行车受到了 的作用。
【答案】 惯性 摩擦力
【详解】[1]同学们骑自行车上学,当停止用力蹬脚踏时,由于自行车具有惯性,自行车仍然能向前运动。
[2]由于自行车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自行车运动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9 .如图所示,小九用不计重力的弹簧测力计拉着一物块A以1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则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当物块以2m/s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时,
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弹簧测力计用4.8N的力拉物块A在水平地面上前进时,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N。
【答案】 2.8 不变 2.8
【详解】[1]物块A以1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它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如图,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8N,则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2.8N。
[2]当物块以2m/s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时,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
[3]若弹簧测力计用4.8N的力拉物块A在水平地面上前进时,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2.8N。
20.在巴黎奥运会女子双人3米跳板决赛中,中国选手昌雅妮和陈艺文成功夺冠。
如图所示,两位运动员离开跳板后跃起的过程中,若忽略空气阻力,
则她们的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减小 增大 不变
【详解】[1]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两位运动员离开跳板后跃起的过程中,因为在上升过程中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与运动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速度减小,而质量不变,所以动能减小。
[2]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运动员在跃起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不断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增大。
[3]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等,本题中只有重力势能)的总和。由于忽略空气阻力,在整个过程中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没有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机械能不变。
21.如图所示是中国姑娘李坚柔在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中夺金的场景,在滑行的过程中,
以李坚柔为参照物冰面是 的;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是 摩擦;
而我们平时划旱冰,旱冰鞋与水泥路面的摩擦是 摩擦。
【答案】 运动 滑动 滚动
【详解】[1]冰面相对于李坚柔向后运动,则以李坚柔为参照物,冰面是运动的。
[2]李坚柔鞋底的冰刀与冰面之间相对运动,所以它们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
[3]旱冰鞋的轮子在地面上滚动,是滚动摩擦。
22.重35000N 的直升飞机,悬停在空中,则直升飞机受到的空气作用力是 N,方向 ,
若直升飞机做匀速直线飞行,则直升飞机受到的是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答案】 35000 竖直向上 平衡力
【详解】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空气作用力和飞机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平衡力特点可知空气作用力等于重力35000N,方向竖直向上,飞机做匀速直线飞行,则直升飞机是平衡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23 .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
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    N;
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推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
则整体受到的摩擦力f2=   N,方向    。
如果推力F2增加至16N,则摩擦力f3=   N。
【分析】此题应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求出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接触面积无关。
【解答】解: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A、B都受平衡力,木块B在水平方向不受拉力,因此B所受的摩擦力为0N;将A、B看做一个整体,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则整体受到的摩擦力f1=F1=12N;
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整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也不变,因此整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也不变,则此时的摩擦力f2=12N,摩擦力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
当拉力增大到16N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大小也不变,则整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仍然为12N。
故答案为:0;12;水平向左;12。
24.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物体。当测力计示数为1.5N时,物体静止,
物体受到摩擦力f=   N:当测力计示数为2.3N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受到摩擦力f=   N:当测力计示数变为3N时,物体受到摩擦力f=   N。
【分析】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判断;滑动摩擦力大小只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由此得到拉力为3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解答】解:用1.5N拉力去拉物体却没有拉动,此时物体有了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物体和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由于物体静止,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二力大小是相等的,则此时摩擦力大小为1.5N;
当F增大到2.3N时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是2.3N,滑动摩擦力也是2.3N;
拉力增大到3N时,物体做加速运动,但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还是2.3N。
故答案为:1.5;2.3;2.3。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5.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 运动,
根据 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
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 。
你的理由是: ;
(3)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错误 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详解】(1)[1][2]为测量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要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拉力的大小。
(2)[3][4]结论是错误的,因为甲乙两图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相同,因此无法研究摩擦力大小和压力大小的关系;要研究摩擦力和压力大小的关系,必须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把乙图中的毛巾面换成木板面。
(3)[5]甲、丙两图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木块与接触面的压力相同,接触面越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小,或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所以可得结论: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6.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表: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N/kg) 比值的平均值(N/kg)
物体1 0.1 0.99 9.9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1 9.7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
(2)在上表空白处填出比值的平均值;( )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 。
【答案】 天平 弹簧测力计 9.8 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详解】(1)[1] [2] 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需要测量质量和重力,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弹簧测力计。
(2)[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平均值为
(3)[4]从表中的数据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不变,所以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五.计算题(共2小题)
27.如图所示直升机在进行救援,施救人员从飞机上通过救援绳下落,施救人员自身质量为70kg,
匀速上升和匀速下降时人受到的空气阻力均为50N。已知g=10N/kg,求:
(1)飞机吊着施救人员悬空静止时,绳对施救人员身体的拉力;
(2)飞机吊着施救人员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时,绳对施救人员的拉力;
(3)飞机吊着施救人员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时,绳对施救人员的拉力。

【答案】(1)700N;(2)750N;(3)650N
【详解】解:(1)飞机吊着施救人员悬空静止时,绳对施救人员身体的拉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拉力大小
(2)飞机吊着施救人员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时,竖直向上的绳对施救人员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与竖直向下的重力、阻力使飞机处于平衡状态,则拉力大小
(3)飞机吊着施救人员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时,竖直向上的绳对施救人员的竖直向上的拉力、阻力与竖直向下的重力使飞机处于平衡状态,则拉力大小
答:(1)飞机吊着施救人员悬空静止时,绳对施救人员身体的拉力700N;
(2)飞机吊着施救人员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时,绳对施救人员的拉力750N;
(3)飞机吊着施救人员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时,绳对施救人员的拉力650N。
28.科普阅读题,回答问题
汽车刹车之后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
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
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是以不同速度行驶时,
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速度(km/h) 反应距(m) 制动距(m)
40 7 8
50 9 13
60 11 20
80 15 34
100 19 54
① 汽车在正常行驶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 摩擦,刹车后,
由于 ,汽车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车轮会发热,
这是用(做功)的方法来增加车轮的内能.
② 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s.
③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 .
④ 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雨雪天气里注意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旁设置了“雨雪路滑,减速慢行”的警示牌,请简要说明这句话的物理道理 .
【答案】 滚动摩擦 惯性 0.66 汽车的速度 雨雪路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减小.汽车制动后,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摩擦力越小越不易停下来,所以要减速慢行.
【详解】(1)汽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时,车轮和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刹车后,由于惯性,汽车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2)反应时间:t1==0.63s,
t2==0.18×10 3×3600s≈0.65s,
t3=≈0.183×10 3×3600s≈0.66s
t4==0.1875×10 3×3600s≈0.68s,
t5==0.19×10 3×3600s≈0.68s,
该司机反应时间大约是:t==0.66s
(3)由表中数据可知:速度由40km/h到100km/h,对应的制动距离由8m到54m,
故知:行驶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长,因此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汽车的速度.
(4)雨雪路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减小.
汽车制动后,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摩擦力越小越不易停下来,所以要减速慢行.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3.2.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课件+学案+练习共3份)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下一篇:Unit 5 Signs核心语法专项练(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