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6.3焦耳定律课件(共25张PPT)+分层训练含答案

(共25张PPT)
第六章 电功率
第三节 焦耳定律
情 境 导 入
第三节
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这些用电器工作时的共同点是什么
情 境 导 入
感受生活
……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情境导入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就要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思考?
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新 课 探 究
第三节
焦耳定律
一、电流的热效应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1:
猜想2:
猜想3:
依据:
可能与导体的电阻有关
可能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有关
依据:
依据:
可能与通电时间有关
合理猜想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烫手
不烫手
why ?
现象:
电灯泡和导线通过的电流相同。
为什么电灯泡发烫,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结论:灯泡和导线的电阻不同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
着火了!
why ?
结论:用电器增多时,干路电流变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制定计划
探究实验:
实验方法:
实验目的:
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Q 跟电流大小I、电阻R 和通电时间t 的关系。
设计实验:
1. 如何在实验中展示出电流产生的热量Q 的多少?
2. 如何控制电流大小I 相同?
3. 如何控制电阻R 的大小不变?
4. 通电时间t 比较好控制。
控制变量法
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哪些因素有关?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电流通过导体产热,其中所产生的热量既看不见
也摸不着,如何测量呢?
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科学量
看得见、能测量的科学量
转化
转化
让电流产生的热量被气体吸收,通过观察气体的热膨胀(观察玻璃管内的水柱升降或者温度计示数大小)来测量。
观察电热的方法:
(转换法)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控制 I、R、t
1.如何控制电流相同?
让电阻串联
2.如何控制电阻大小相同?
用2个相同的电阻
返 回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演示
电阻丝
结论:
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时,阻值 大 的电阻产生的热量多。
探究一:产热多少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实验验证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
演示
电阻丝
结论:
在通电时间、电阻相同时,电流 大 的,产生的热量多。
探究二:产热多少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实验验证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演示
电阻丝
结论:
探究三:电热多少与通电时间的关系
在电流、电阻相同时,通电时间 长 的,产生的热量多。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在通电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在通电电流和电阻相同时,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1
2
3
实验分析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二、焦耳定律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单位:I-安 A,R-欧 Ω,
t-秒 s,Q-焦 J。
2.公式:Q = I2Rt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热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
思考: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若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增大到3倍时,它产生的热量增大到 倍。
9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非纯电阻电路:W总>Q放 (W总=UIt =W有用+Q放)
注意:
焦耳定律适用于任何用电器的热量计算,对只存在电流热效应的电路,即电流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也可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热量。
纯电阻电路:W总=Q放=Pt=UIt =—t=I2Rt
U2
R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三、电流热效应的利用和危害
1.电热的应用
(1)电热器:
利用电流做功将 能转换为 能的装置。
(2)电热器的原理:
利用电流的 制成的加热设备。
电热器主要组成部分是 。它是由电阻
率 熔点 的合金丝制成的加热设备。


热效应
发热体


纯电阻电路:W总=Q放=Pt=UIt =—t=I2Rt
U2
R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常见的电热的应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电热的防止与控制
电器线路板中,用铜箔或银箔作导线,可以减小导线电阻,避免电器温度过高
输电线用铝线或铜线作为芯线,是为了减小电热造成的能量损耗
用电器中装有风扇和散热窗,用来防止电热导致的温度过高烧坏用电器
非纯电阻电路:
W总=UIt
=W有用+Q放
W总>Q放
Q放 =I2Rt
课 堂 小 结
第三节
焦耳定律
学 以 致 用
第三节
焦耳定律
1.如图,甲、乙两透明密闭容器中都有一段电阻丝,内有质量相等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密闭容器中空气温度的变化。
(1)此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将此装置接到电源两端,通电一段时间,电流在 容器中产生的热量较多。
(2)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
再接入原电路,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
热量与 的关系。
电阻

电流
学 以 致 用
第三节
焦耳定律
2.两个电阻R1和R2,且R1<R2,把它们接到同一电源上,要使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最多,就应该( )
A.只用R1 B.只用R2
C.R1和R2串联 D.R1和R2并联
D
学 以 致 用
第三节
焦耳定律
3.甲、乙两段实心铁导体的电阻值相等,甲导体比乙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小。将它们如图所示串联在电路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甲、乙导体升高的温度,正确的是( )
A.甲导体的温度升高的多
B.乙导体的温度升高的多
C.甲、乙导体升高的温度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C
学 以 致 用
第三节
焦耳定律
4.小明仔细观察家中的电视机、电风扇、白炽灯和节能灯四种电器,发现它们上面都标有“220 V 40 W”的字样,若它们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的时间,则产生的热量最多的是( )
A.电视机 B.电风扇 C.白炽灯 D.节能灯
C
学 以 致 用
第三节
焦耳定律
5.当1 A的电流通过阻值为50 Ω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为250 J,
则电阻丝通电的时间为 s。
5
6.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里,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是因为电炉丝的 比导线大得多,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在 相同时,电炉丝产生了更多的热量。
电阻 
电流与通电时间课时分层训练(十九) 焦耳定律
知识点一 电流的热效应与什么因素有关
1.下列用电器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 )
A.电饼铛 B.电脑
C.电视机 D.电冰箱
2.如图为“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第2题图
A.图甲可探究电流热效应与电压的关系
B.图乙可探究电流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
C.用 U 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反映产生热量的多少
D.图乙容器中的电阻产生的热量一样多
知识点二 焦耳定律
3.(2023·青岛检测)下列关于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根据Q=I2Rt可知,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
B.根据Q=I2Rt可知,在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
C.根据Q=UIt可知,相同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无关
D.根据Q=t可知,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少
4.一根阻值为50 Ω的电阻丝,往其两端加上100 V的电压时,通电1 min产生的热量为 1.2×104 J,电阻丝消耗的电功率为 200 W。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 V,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为0.2 A,电压表示数为2 V。求:
第5题图
(1)R2两端的电压;
(2)R2的电阻;
(3)通电1 min后电流通过R2产生的热量。
解:(1)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2两端的电压
U2=U-U1=3 V-2 V=1 V。
(2)由I=可得,R2的电阻
R2===5 Ω。
(3)通电1 min后电流通过R2产生的热量
Q2=I2R2t=(0.2 A)2×5 Ω×60 s=12 J。
知识点三 电流热效应的利用和危害
6.(2023·聊城检测)下列实例属于防止电流热效应产生危害的是( D )
A.养鸡场使用电热孵化器孵小鸡
B.家里使用电饭锅煮饭
C.小明妈妈用电熨斗熨衣服
D.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小孔
7.(2023·湖南怀化一模)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第7题图
A.实验探究中用到了转换法,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反映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B.必须把甲、乙两装置接在电压相同的电源两端,实验结论才具有科学性
C.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选择乙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右边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更大
D.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选择甲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左边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更大
解析: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使容器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从而导致U形管中的液面发生变化,故虽然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故A正确;实验中不需要控制两装置的电源电压相同,故B错误;“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需要控制两容器中的电阻相同,仅改变通过两容器中电阻的电流大小,乙装置中右边两个15 Ω电阻并联后再与左边一个15 Ω的电阻串联,通过左边容器中15 Ω电阻的电流是干路电流,通过右边容器中15 Ω电阻的电流是支路电流,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由Q=I2Rt可知,左、右两边容器中的电阻阻值相同,通过左边容器中15 Ω电阻的电流大于通过右边容器中15 Ω电阻的电流,则通电一段时间,左边容器中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更多,所以左边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更大,故C错误;“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需要控制通过两容器中电阻的电流大小相同,仅改变两容器中的电阻大小,甲装置左边10 Ω的电阻与右边15 Ω的电阻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相同,由Q=I2Rt可知,右边容器中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更多,所以右边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更大,故D错误。
8.一根电阻丝的阻值为R,用四种方法分别将电阻丝接在电压为U或2 U的电源上,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在相同时间内虚线框里的电阻丝产生的总热量最多的是( D )
 
A         B
 
C         D
9.如图甲所示,两电热丝R1与R2并联,R1=20 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流表A1和电流表A2表盘指针均指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
第9题图
A.R1∶R2=5∶1
B.电源电压是10 V
C.R2的电功率是20 W
D.R1工作2 min产生的热量为600 J
【创新运用】
10.小彬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为3 V,电阻R1=30 Ω,R2=20 Ω,两气球相同。闭合开关后,密闭烧瓶内等量的空气被加热,他观察到 甲 (选填“甲”或“乙”)气球先鼓起来。电路通电1 min,R2产生的热量为 4.32 J。
第10题图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5年河南高考模拟卷(一)(含解析)

下一篇: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