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化学肥料同步练习(含解析) 科粤版(2024)化学九年级下册


8.5化学肥料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倡导无纸化办公,提倡节约资源 B.研发新能源汽车,降低汽油消耗
C.推广使用脱硫煤,减少酸雨形成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2.下列做法符合“守护清洁美丽湖北”倡议的是
A.废水不经处理排放 B.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3.河南是农业大省,作为全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化肥的需求巨大.下列哪种化肥可以通过外观直接鉴别出来
A.过磷酸钙 B.尿素 C.碳酸钾 D.氯化铵
4.工业上使用氨气(NH3)生产含氮化肥,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是H2 B.CO2属于空气污染物
C.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使用含氮化肥
5.实验室里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酒精和白醋 闻气味 尝味道
B 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锌块 用磁铁吸引 分别滴加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盐酸和稀硫酸
C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取样,分别滴入石蕊 取样,分别通入CO2
D NH4NO3和KCl 取等量样品,溶解于等量水中测温度 加熟石灰研磨
A.A B.B C.C D.D
6.空气和水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明矾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B.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
C.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可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D.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施用化肥越多越好
B.凡施用过化肥和农药的蔬菜都会危害健康
C.提倡将农家肥与化肥混合施用
D.为使养分还田,提倡秸秆就地焚烧
8.NH4NO3是种常见的化肥,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下列有关NH4NO3的认识,错误的是
A.组成: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一3价和+5价
B.性质:与NaOH、K2SO4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C.用途:可用作氮肥,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
D.储存:不能受潮或者暴晒,结块时不要用铁锤砸碎
二、科学探究题
9.化肥和农药对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但也会带来环境问题,如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与土壤盐碱化相关的项目式探究活动。
任务一:土壤盐碱化的成因
(1)土壤的盐碱化是由不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的。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下列化肥属于氮肥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KCl B.NaNO3 C.CO(NH2)2 D.Ca(H2PO4)2
任务二:土壤酸碱性的测定
(2)配制土壤样品浸出液,用pH试纸测定,如pH>7,则浸出液显 性。
任务三:引起土壤盐碱化的物质的确定
(3)某地土壤盐碱化可能有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两种引起。教师模拟盐碱化土壤样品浸出液。
【查阅资料】BaCl2易溶于水,且溶液呈中性。
【提出问题】样品中的钠盐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2SO4 猜想三 。
【实验探究】取少量浸出液加入试管中: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向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含
2 向实验1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 含Na2SO4
【实验分析】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同学们得出猜想三正确。
三、填空与简答
10.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多数化工生产都有催化剂参与。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即使在高温、高压下,氮气与氢气的化合反应仍然进行得十分缓慢,而采用以铁为主体的催化剂,能使反应物在相对低的温度下较快发生反应。人类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再生产含氮化肥,显著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有效保证了粮食安全。
(1)根据上述短文,合成氨需要的反应物是 和 。
(2)以铁为主体的催化剂与传统条件相比,优点是_______(填字母)。
A.反应物在相对低的温度下能较快发生反应
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会增多
(3)合理使用由氨生产的含氮化肥的作用是 。
11.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出来的是 。
(2)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 。
12.不合理施用化肥导致氮、磷过剩,不仅造成化肥的流失,而且还给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不合理施肥还造成农产品硝态氮(硝酸盐)超标,威胁人类的健康。
(1)文中画线部分不包括______。
A.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 B.湖泊水库、沿海水体富营养化
C.近海赤潮频繁发生 D.水土大量流失
(2)农产品硝态氮超标,可能是由于施加了______化肥引起的。
A.氯化铵 B.尿素 C.硝酸钾 D.草木灰
(3)农民甲在购买化肥时,向公司咨询讲到关于他耕种的农田土壤呈酸性,因此前一阶段向农田中撒了一些熟石灰来改良土壤。针对这种情况,你认为经理建议该农民最好选购(2)中谈及的哪一种化肥? (填化学式)
(4)目前,“用肥越多,收成越好”的想法在农民中广泛存在,针对农民的这种想法,你的建议是 。
13.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完成下面问题:①氯化铵②浓硫酸③氢氧化钠④干冰⑤熟石灰⑥碳酸氢钠
(1)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2)常用作焙制糕点的是 ;
(3)能干燥气体的物质是 ;
(4)能作氮肥的是 。
14.化肥的种类及作用
(1)氮肥——叶:使作物 , , 。常见的氮肥有尿素(有机肥) 、硝酸铵 、碳酸氢铵 等。含氮量最高的的氮肥是尿素,含氮量最高的铵态氮肥是硝酸铵。
(2)磷肥——根:促进作物 , 。常见的磷肥有磷矿粉 等。
(3)钾肥——茎:使作物 ,增强 和 的能力。常见的钾肥有氯化钾 、草木灰 等。
(4)复合肥料:能同时提供给作物几种养分。如硝酸钾 、磷酸二氢铵 。
《8.5化学肥料》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A C D D C B
1.D
【详解】A、倡导无纸化办公,提倡节约资源,可以减少砍伐森林,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合理;
B、研发新能源汽车,降低汽油消耗,可以减少汽油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B合理;
C、推广使用脱硫煤,减少酸雨形成,可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C合理;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虽然可以增加粮食产量,但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污染,不利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不合理。
故选:D。
2.B
【详解】A、废水不经处理排放,会造成水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不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详解】过磷酸钙是灰白色的,硫酸钾、氯化铵、尿素均是白色晶体,故通过外观直接鉴别出来过磷酸钙;
故选:A。
4.C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变,反应前:C:1,O:2,N:2,H:6,反应后有C:1,O:1,N:2,H:4,则X中含有2H和O,则为H2O;错误;
B、空气的成分中有二氧化碳,则CO2不是空气污染物;错误;
C、氨气中H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号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正确;
D、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合理使用含氮化肥;错误;
故选C。
5.D
【详解】A、方法一:取样品,闻气味,有酸味的是白醋,有芳香味的是白酒,可以鉴别,故错误;方法二:实验室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故错误;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方法一:磁铁可以吸引铁块,但不能吸引锌块,可以鉴别,故正确;方法二: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锌块,分别滴加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变量不唯一,不能鉴别,故错误;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方法一: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变红色,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石蕊变蓝色,可以鉴别,故正确;方法二:二氧化碳和盐酸不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无明显现象,则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取样,分别通入CO2,溶液都是无色的,无法鉴别,故错误;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方法一: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钾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故NH4NO3和KCl,取等量样品,溶解于等量水中测温度可以鉴别,溶液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无变化的是氯化钾,可以鉴别,故正确;方法二:熟石灰和硝酸铵反应会释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钾和熟石灰不反应,则加熟石灰研磨可以鉴别,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硝酸铵,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钾,可以鉴别,故正确;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6.D
【详解】A、加入明矾后,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大颗粒难溶性杂质,加快难溶性杂质的沉降,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物质的含量,所以明矾不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故选项错误;
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约占21%,故选项错误;
C、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后,残留的化肥和农药会污染水体,故选项错误;
D、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C
【详解】A、化肥应合理使用,使用过多会污染环境,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化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物质,只要合理使用不会危害人体健康,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农家肥营养元素多,时间长,但肥效慢,低,化肥肥效快,对环境有危害,两者综合施用可以提高肥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D、秸秆就地焚烧能够产生大量的污染环境的物质,该种方法不宜提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8.B
【详解】A、硝酸铵由和构成,的化合价为+1价,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的化合价为-1价,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所以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价和+5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氨气和水,但硝酸铵不能与硫酸钾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可用作氮肥,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故选项说法正确;
D、NH4NO3是一种常见的化肥,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所以不能受潮或者暴晒,结块时不要用铁锤砸碎,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9.(1)BC
(2)碱
(3) Na2CO3、Na2SO4 碳酸钠/Na2C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BaCl2+Na2SO4=2NaCl+BaSO4↓
【详解】(1)A、KCl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A错误;
B、NaNO3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正确;
C、CO(NH2)2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正确;
D、Ca(H2PO4)2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D错误;
故选:BC。
(2)配制土壤样品浸出液,用pH试纸测定,如pH>7,则浸出液显碱性;
(3)某地土壤盐碱化可能有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两种引起,根据已知猜想,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2SO4 ,则猜想三为Na2CO3、Na2SO4;
实验1:向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即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说明含碳酸钠;
实验2:向实验1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实验1中过量对的稀盐酸可检验并完全除去碳酸钠,根据实验结论含硫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则可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2中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2NaCl+BaSO4↓。
10.(1) 氮气 氢气
(2)A
(3)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有效保证了粮食安全
【详解】(1)由短文在合成氨工业中,即使在高温、高压下,氮气与氢气的化合反应仍然进行得十分缓慢可知,合成氨需要的反应物是氮气和氢气。
(2)A.由短文采用以铁为主体的催化剂,能使反应物在相对低的温度下较快发生反应可知,以铁为主体的催化剂与传统条件相比,优点是反应物在相对低的温度下能较快发生反应,此选项正确;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
故选A。
(3)由短文人类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再生产含氮化肥,显著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有效保证了粮食安全可知,合理使用由氨生产的含氮化肥的作用是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有效保证了粮食安全。
11.(1)磷矿粉
(2)碳酸氢铵/NH4HCO3
【详解】(1)氯化铵、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是白色晶体,硫酸钾属于钾肥,也是白色固体,磷矿粉属于磷肥,是灰白色粉末,根据颜色可以将磷矿粉区分出来;
(2)碳酸氢铵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有气体产生的是碳酸氢铵。
12.(1)D
(2)C
(3)K2CO3
(4)根据农作物的需要,测土配方,合理施肥(合理即可)
【详解】(1)A、过多的化肥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
B、过多的化肥会会使湖泊水库、沿海水体富营养化;
C、化肥中的营养元素,会使近海赤潮频繁发生;
D、过多的施用化肥与水土流失无关;
故选D;
(2)含有“硝态氮”的物质有“硝酸钾、硝酸铵、硝酸钠钙、硝酸钙”等等硝酸类化工原料内。所以农产品硝态氮超标,可能是由于施加了硝酸钾化肥引起的,故选C;
(3)土壤呈酸性,而且向农田中少了一些熟石灰来改良土壤,所以要用呈碱性的草木灰来中和,碳酸钾的化学式为:K2CO3;
(4)化肥过多使用会带来污染,所以在农业生产中要根据农作物的需要,测土配方,合理施肥。
13.(1)Ca(OH)2
(2)NaHCO3
(3)H2SO4
(4)NH4Cl
【详解】(1)熟石灰为氢氧化钙的俗称,能和酸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化学式为Ca(OH)2。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可用于发酵,则常用作焙制糕点,化学式为NaHCO3。
(3)浓硫酸和氢氧化钠都具有吸水性,但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于干燥CO2气体,只能用浓硫酸,化学式为H2SO4。
(4)氯化铵中只含氮、磷、钾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化学式为NH4Cl。
14.(1) 茎、叶生长茂盛 叶色浓绿 提高植物蛋白质的含量 氯化铵 硝酸钠 氨水
(2) 生长 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过磷酸钙
(3) 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 抗病虫害 抗倒伏能力 硫酸钾 碳酸钾
(4) 磷酸氢二铵 磷酸二氢钾
【详解】(1)氮肥——叶:使作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的含量。常见的氮肥有尿素(有机肥)氯化铵、硝酸铵、硝酸钠、碳酸氢铵、氨水等。含氮量最高的的氮肥是尿素,含氮量最高的铵态氮肥是硝酸铵。
(2)磷肥——根: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常见的磷肥有磷矿粉、过磷酸钙等。
(3)钾肥——茎:使作物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的能力。常见的钾肥有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碳酸钾等。
(4)复合肥料:能同时提供给作物几种养分。如硝酸钾、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钾。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2024-2025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物理试题(答案)

下一篇:湖南省长沙一中新华都学校2025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