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常见的酸和碱同步练习 (含解析)人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下册


10.2常见的酸和碱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测溶液
C.量取液体 D.称量固体
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B.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电光源 D.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3.下列物质中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钙 C.生石灰 D.浓盐酸
4.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B.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C.稀硫酸可用来除铁锈 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5.有关氢氧化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中含原子团 B.易溶于水 C.为蓝色固体 D.属于氧化物
6.浓硫酸可以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的原因是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浓硫酸是液体 D.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
7.氢氧化钠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易溶于水且溶解时可放出大量的热
B.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再涂稀盐酸
C.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仅能发生物理反应
D.氢氧化钠可用作CO2、HCl、NH3等气体的干燥剂
8.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A.氧化钙、消石灰、CaO B.氯化氢、盐酸、HCl
C.碳酸钙、熟石灰、CaCO3 D.氢氧化钠、烧碱、NaOH
二、实验题
9.如图实验所示是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研究。
(1)滴加稀盐酸前,烧杯中的溶液呈 色,随着稀盐酸不断滴入,溶液变为无色。为探究反应后稀盐酸是否过量,不可选用的试剂有 (填序号)
A.Cu(OH)2 B.锌粒 C.碳酸钠 D.紫色石蕊溶液 E.AgNO3溶液
(2)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中和反应是 的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3)图2中c点表示的含义是 ;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
(4)图3是NaOH和稀HCl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科学探究题
10.家用燃料的变迁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我国居民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柴草、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发展历程。探究小组开展相关项目式活动。
任务一:认识燃烧条件
(1)钻木取火(如图1),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 。
任务二:调控燃烧
(2)探究小组以纯柴油(D100)、含乙醇10%(DE10)、20%(DE20)、30%(DE30)的柴油为研究对象,探究乙醇部分替代柴油,燃烧时能否减少CO排放量。乙醇掺混比例和柴油机转速对CO排放的影响实验数据如图2,可得到结论 (答一点)。
任务三:燃料多样化
甲醇(CH3OH)是全球公认的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捕集工业废气中的CO2与“绿氢”合成甲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出路之一。探究小组对甲醇燃烧产物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甲醇燃烧产物有哪些
【查阅资料】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猜想与假设】
(3)猜想一:CO2、H2O;
猜想二:CO、H2O;
猜想三:
【实验探究】
将甲醇在一定量O2中的燃烧产物依次通过如下图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B、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 (填实验现象)。
(5)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装置F的作用是 ;
【得到结论】猜想三成立。
(6)在此实验中,甲醇燃烧使用O2而非空气的原因是 。
四、综合应用题
11.青少年看书、写字一定要爱护眼睛,台灯是在光线不足时常用的照明用具。

(1)图中序号标示的材料一共分为 类。
(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箱,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具有良好的 性。
(3)铝比铁活泼,铝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 ,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为验证铁、铜、铝的活动性顺序,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不同方案,都达到了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有铝片、铁片、铜片、硫酸铝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操作
①方案一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方案二中选择的是 溶液(写化学式)。
③军军同学将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一种溶液中,该溶液中的溶质在物质分类上和前两位同学所用的试剂不同,也达到了实验目的,请写出该方案中能发生的任一化学方程式 ,而判断铝、铁活动性强弱依据的现象是 。
五、填空与简答
12.将生锈的铁钉,加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观察到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后有气泡产生
(1)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现有①一氧化碳 ②金刚石 ③氮气 ④氧气 ⑤氢氧化钙几种物质,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制作钻石的是 ;
(2)具有可燃性并通常用于冶炼金属的是 ;
(3)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
(4)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的是 ;
(5)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14.《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许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物质的认识和应用的事例,如:
硝石:“硝质与盐同母,大地之下潮气蒸成,现于地面。”
石灰:“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黏合。”
(1)文中石灰指氧化钙,可通过反应制备,此反应属于 (填写反应的基本类型);
(2)水调黏合过程中,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写出生成物在农业上的用途 (任写一点)。
15.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又白又硬。这是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厕所清洁剂和炉具清洁剂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炉具清洁剂中含有 ,利用其与油脂反应的性质达到去除油污的目的。而厕所清洁剂因含有某些物质,呈强 (填“酸”或“碱”)性,能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
16.纯净的浓盐酸是 色有 气味: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在瓶口会看到 ,说明浓盐酸具有 性,所以要 保存。
《10.2常见的酸和碱》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B C B A B A D
1.C
【详解】A. 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此选项错误;
B. 测定溶液的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此选项错误;
C. 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此选项正确;
D. 有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称量,不能放在纸上,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不能放在纸上称量,此选项错误。
故选C。
2.B
【详解】A、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A错误;
B、生石灰用于食品加热是因为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是利用的化学性质,故B正确;
C、稀有气体作电光源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的物理性质,故C错误;
D、固体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是因为固体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B。
3.C
【详解】A.浓硫酸是液体,且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故选项A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钙没有干燥作用,不能用作干燥剂,故选项B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是氧化钙俗称,是常用的干燥剂,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
D.浓盐酸没有干燥作用,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故选项D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4.B
【详解】A.浓硫酸腐蚀性较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塞不会有白雾产生,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稀硫酸能与三氧化二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说法正确,不符合题;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浓硫酸的性质和用途,理解浓硫酸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5.A
【详解】A.氢氧化钙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组成中含原子团,正确;
B.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错误;
C. 氢氧化钙是白色固体,错误;
D. 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氢氧化钙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而属于碱,错误。
故选:A。
6.B
【详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故选B。
7.A
【详解】A、氢氧化钠易溶于水且溶解时可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故A正确;
B、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再涂硼酸,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水潮解,发生物理变化;也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氢氧化钠能与CO2、HCl发生反应,不能干燥CO2、HCl,故D错误。
故选A。
8.D
【详解】A、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化学式CaO,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不符合题意;
B、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不是氯化氢的俗名,氯化氢化学式HCl。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是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化学式CaCO3,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名。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化学式NaOH。符合题意;
故选D。
9.(1) 红 E
(2)放热
(3) 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Na+、H+
(4)NaOH+HCl=NaCl+H2O
【详解】(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够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滴加稀盐酸前,烧杯中的溶液呈红色,故填红;
A 氢氧化铜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溶于水溶液呈蓝色,如盐酸过量,加入氢氧化铜后溶液呈蓝色,选项正确;
B 锌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产生气泡,如盐酸过量,加入锌粒后产生气泡,选项正确;
C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泡,如盐酸过量,加入碳酸钠后产生气泡,选项正确;
D 盐酸呈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如盐酸过量,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选项正确;
E 硝酸银既能够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也能够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无法判断稀盐酸是否过量,选项错误;
故填E。
(2)由图可知,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温度逐渐上升,说明中和反应是放热的反应,故填放热。
(3)中和反应是放热的反应,图2中c点表示溶液的温度最高,放热最多,其的含义是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故填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由图可知,b点处加入的稀盐酸过量,溶液中含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稀盐酸,则其中含有的阳离子有Na+、H+,故填Na+、H+。
(4)由图可知,其中的反应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NaOH+HCl=NaCl+H2O。
10.(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当转速一定,其他条件不变时,燃料中乙醇含量越多,CO的排放量越少或转速一定,其他条件不变时,纯柴油排放的CO最多或转速一定,其他条件不变时,含乙醇30%的柴油排放的CO最少或当乙醇含量相同时,柴油机转速越大,CO排放越多
(3)CO、CO2、H2O
(4)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紫红色)
(5) Ca(OH)2+ CO2=CaCO3↓+ H2O 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
(6)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干扰实验
【详解】(1)钻木取火说明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故填: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据图2可得到的结论有:当转速一定,其他条件不变时,燃料中乙醇含量越多,CO的排放量越少或转速一定,其他条件不变时,纯柴油排放的CO最多或转速一定,其他条件不变时,含乙醇30%的柴油排放的CO最少或当乙醇含量相同时,柴油机转速越大,CO排放越多。故填:当转速一定,其他条件不变时,燃料中乙醇含量越多,CO的排放量越少或转速一定,其他条件不变时,纯柴油排放的CO最多或转速一定,其他条件不变时,含乙醇30%的柴油排放的CO最少或当乙醇含量相同时,柴油机转速越大,CO排放越多。
(3)根据题意及猜想一、猜想二,可得猜想三为CO、CO2、H2O。故填:CO、CO2、H2O。
(4)D中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D中实验现象是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紫红色)。故填: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紫红色)。
(5)澄清石灰水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 CO2=CaCO3↓+ H2O。由于一氧化碳有毒,有可燃性,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为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实验过程中用了装置F。故填:Ca(OH)2+ CO2=CaCO3↓+ H2O;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
(6)为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干扰实验,在此实验中,甲醇燃烧使用O2而非空气。故填: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干扰实验。
11.(1)三/3
(2)延展性
(3) 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层,隔绝金属铝与氧气的进一步接触
(4) Fe+CuSO4=FeSO4+Cu
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FeSO4 (或) 产生气泡的快慢
【详解】(1)金属单质及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①铁螺丝钉、②铝箔反光片、④铜质插头都属于金属材料;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塑料灯座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所以图中序号标示的材料一共分为三类,故填:三或3;
(2)利用金属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把金属铝制成箔片,故填:延展性。
(3)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层,隔绝金属铝与氧气的进一步接触;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反应是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4)①由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时可用“两盐夹一金”的方法可知,方案一中选用的溶液是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金属选用的是铁片,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该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故填:Fe+CuSO4=FeSO4+Cu;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②由验证三种的活动性可用“两头取金中间取盐”的方法可知,方案二中选择的溶液是硫酸亚铁的溶液,化学式是:FeSO4,故填:FeSO4;
③由于这三种金属中只有铝和铁排在氢前,即只有这两种金属可以和稀酸溶液反应,而且由于铝在铁前,因此和酸溶液反应时锌的速率快,铜不与酸反应.由于该溶液中的溶质在物质分类上和前两位同学所用的试剂不同,所以选择的溶液可以是稀盐酸,将大小、形状相同的三种金属分别放入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盐酸中,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判断铝、铁活动性强弱依据的现象是产生气泡的快慢,故填:(或);产生气泡的快慢。
12.(1)
(2)
【解析】略
13.(1)②
(2)①
(3)④
(4)③
(5)⑤
【详解】(1)用于钻石的是金刚石,故填②;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故填①;
(3)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可以用于医疗急救,故填④;
(4)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的是氮气,故填③;
(5)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氢氧化钙,故填⑤。
14.(1)分解反应
(2)中和酸性土壤
【详解】(1)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显碱性,可以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在农业上的用途有中和酸性土壤。
15.(1)
(2) 氢氧化钠/NaOH 酸
【详解】(1)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又白又硬,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利用其与油脂反应的性质达到去除油污的目的;
而厕所清洁剂因含有某些物质,呈强酸性,能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
16. 无 刺激性 白雾 挥发 密封
【详解】浓盐酸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敞口放置会挥发出溶质氯化氢,与空气中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形成白雾,从而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为了防止浓盐酸因挥发而导致浓度下降,要密封保存。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三轮冲刺训练函数型应用题(含解析)

下一篇:译林版(2024)七年级下册unit 3 My hometown单词英汉互译(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