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九年级第八届名校联盟考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圣济总录》中记载一种养生药方:鸡子饼有清热解毒、健脾止痢等功效,材料有鸡蛋3个、面粉300g,盐少许。这张药方未涉及的营养物质是
A. 糖类 B. 无机盐 C. 维生素 D. 蛋白质
2. 《天工开物》记载了古法炼铁的技艺,下列是铁矿石提炼为生铁的过程,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深山采矿 B. 水碓碎石 C. 和泥做炉 D. 炉中熔炼
3. 2024年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开发利用新型清洁能源 B. 大量使用塑料袋,方便购物
C. 植树造林,加强大气监测 D. 将废书送到废品站回收
4. 门捷列夫是享有世界盛誉的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在化学中的主要贡献是
A. 提出了原子论 B. 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C. 参与测定了相对原子质量 D. 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5. 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锰、水 B. 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金、合成纤维
C.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刚石、氦气、 D. 混合物:甲烷、空气、石灰水
6. 过滤和蒸发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操作,这两种操作中都需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A. 试管 B. 烧杯 C. 玻璃棒 D. 酒精灯
7.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加热,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铜片 B. 镁条 C. 木炭 D. 红磷
8. 2024年12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千里水渠通南北,一泓清水泽万方”。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B. 水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物质
C.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D. 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
9. 甲醛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其化学式为HCHO,甲醛可以燃烧,其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
A B.
C. D.
10. 铯原子钟是一种利用铯原子微波辐射频率来测量时间的仪器,其精度非常高。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以及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铯属于金属元素 B. 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g
C. 铯原子核内有55个质子 D. 2个铯原子可表示2Cs
11.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某固体是否为碳酸盐 取样,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 除去CO中混有的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C 区分铜粉和炭粉 分别取样,加入稀硫酸
D 除去KCl固体中少量的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 A B. B C. C D. D
12. “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这里的“碱”是,其不仅可以浣衣同时还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肥料,下列化肥中与其分类相同的是
A. B. C. D.
13. 根据初中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B.
C. D.
14. 将1g镁和铝的混合粉末加入5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A. 10.6g B. 5.9g C. 5.8g D. 4.8g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碘元素被称为“智力元素”,幼儿缺碘会造成思维迟钝,碘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___________(选填“常量”或“微量”)元素;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16. 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丁物质属于单质,请在图中画出丁的微观粒子示意图___________。
(2)该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17.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___________℃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水中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时,向6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35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18. 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相关操作如图所示。
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量取水时,应选用的量筒的量程为___________(选填“50mL”“100mL”或“150mL”);在操作④中,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无误),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19. 等质量的和甲烷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_;10g甲烷和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50g白色沉淀,则原混合气体中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0.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A是红棕色固体;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易潮解,广泛用于制取肥皂;E的水溶液呈蓝色。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表示相互反应,“→”表示反应一步实现)。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D—E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 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生活现象。
(1)干冰能灭火,气态二氧化碳也能灭火。
(2)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成语“桂馥兰香”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
22. 下图是关于物质燃烧的探究实验。
(1)打开活塞,观察到水中的白磷开始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是什么?
(2)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3. 实验室里,我们通常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实验装置可从下列装置中选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A、B装置都可以作为发生装置,与A装置相比,B装置的优点是什么?
(3)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请写出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满的方法。
24.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金缕衣是由金丝将经过打磨的玉片连缀而成的,金能制作成金丝,是利用了金的___________性。
将过量铁粉加入一定质量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2)向所得滤渣中滴加过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3)过滤后滤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 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其俗名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 纯碱 B. 烧碱 C. 苏打 D. 小苏打
(2)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其实质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探究一定浓度的盐酸与熟石灰的反应,下图为随着反应物的加入溶液的pH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加入熟石灰的质量为___________(选填“a”“b”或“c”)g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②如果改用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的盐酸反应,若要使所得溶液的,则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应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g。
(4)为除去某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和,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提纯流程。
①写出X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②固体A中含有___________种物质。
③写出一个加入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实验室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100g该溶液放在烧杯中,逐滴滴加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请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河南省九年级第八届名校联盟考
化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题答案】
【答案】 ①. 铝##Al##铝元素 ②. 微量 ③. +6
【16题答案】
【答案】(1) (2)8:9
【17题答案】
【答案】 ①. t3 ②. ③. 15%
【18题答案】
【答案】 ①. ③⑤②④① ②. 100mL ③. 偏小
【19题答案】
【答案】 ①. CO ②. 2
【20题答案】
【答案】(1)HCl (2)CuSO4+2NaOH=Cu(OH)2↓+Na2SO4(合理即可)
(3)置换反应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题答案】
【答案】(1)干冰能灭火,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可使温度降低且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目的;
气态二氧化碳也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
(2)分子在不断运动
【22题答案】
【答案】(1)与氧气接触
(2)
【23题答案】
【答案】(1)
(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木条熄灭,则集满
【24题答案】
【答案】(1)延展 (2)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3)硝酸锌、硝酸亚铁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题答案】
【答案】(1)D (2)CO2+2NaOH=Na2CO3+H2O
(3) ①. a ②. 大于
(4) ① Ba(OH)2 ②. 四##4 ③. 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5)8%
解:设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