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三校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答案)

2025年3月九年级化学学情反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 64 Ag108 N14 O16 K39 Mn55 Zn65 H 1 C12 S 32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1-12每题2分,13-16每题3分,共36分。
1.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场景中主要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下列物质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反应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A. 氢氧化钙溶液 B. 浓硫酸 C. 浓盐酸 D. 氢氧化钠溶液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取体积 B. 闻药品气味
C. 添加酒精 D. 测溶液的
4.下列关于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 B.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C. 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于制铅笔芯
D.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霓虹灯
5.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以下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 B.
C. D.
6.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能量变化 B.资源节约
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煤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废旧金属回收利用 提倡使用乙醇汽油 实验后用剩药品放回原瓶
C.数字含义 D.环境保护
:两个一氧化碳分子:三氧化硫中含有个氧原子 :铁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重复使用塑料袋和塑料盒 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
7.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则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点然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
9.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有些人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涂抹下列厨房中的某物质能明显缓解不适,该物质是( )
A. 食醋 B. 花生油 C. 酱油 D. 面粉
10.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需要加入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 )
A. 和硫酸铜溶液 B. 和稀硫酸 C.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D. 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
11.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对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如图为某同学配制该氯化钠溶液的过程,结合图表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的溶解度
A. 图中搅拌可以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B. 图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 图中的溶液对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D. 图中的溶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钠晶体
12.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化学观念: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原子、分子和离子等
B. 科学思维: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则该物质一定含氢、氧两种元素
C. 科学探究与实践:向分别盛有水和酒精的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小粒碘,可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D. 科学态度与责任: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并回收废弃塑料等,控制“白色污染”
13.下列图像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方法错误的是。
A. 点燃 B.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15.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 此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1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B.NaCl溶液能够导电,则所有溶液都能导电
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溶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17.(6分)“水为食之先”,燔石篇中介绍了用明矾使河水变得清澈的技术。
明矾中铝离子的符号是 ______ ,甲池中小砂石的作用是 ______ ,乙池净水主要利用了木炭的 ______ 性。
净化后的水用于酿酒,本草纲目记载:“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瓶,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古法酿酒所用原理与现代净水方法中的 ______ 相似。
铁可以用作炊具是利用了 ______ 性。用长木棒挑松灶内木材堆后,火焰变旺,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6分)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著作,记载了制盐、冶金等场景。
Ⅰ制盐:
“西川有火井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
火井指的是天然气井,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在给釜中卤水加热时要不断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
Ⅱ采矿和冶炼锡:
锡是“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这五种金属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冶炼:“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气熔化”。涉及的反应之一是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锡砂主要成分为,难溶于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分)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披的为最早的火神,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祝融”号火星车,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持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火星车热控材料纳米气凝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火星车使用了新型镁锂合金材料,它的硬度比镁的硬度 ______填“大”“小”之一。
火星车上装了个“大翅膀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中含有硅,工业上制取硅的反应之一是,其中的化学式为 ______。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的“侯氏制碱法”,是向滤出晶体后的溶液中加入粉末,析出可用作肥料的。和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时,将和的饱和溶液均升温至,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无法判断”之一。
在时,将固体加入水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 ______ 填最简整数比。
当固体中含有少量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请说明提纯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钙奶中“钙”指的是__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加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长期使用的电水壶胆内结有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稀盐酸除去。请写出稀盐酸除水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普通灯泡中不用空气填充而是用稀有气体或氮气填充是出于什么考虑?________。
液化气灶上的支锅架具有“合适”的高度,是出于什么考虑?________,液化气燃烧时产生蓝色的火焰,若产生黄红色火焰或黑烟是因为:________。
三、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1.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碳中和”是指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通过森林碳汇和人工手段加以捕集、利用和封存,使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目前,捕集技术的关键是将从排放物中分离出来。分离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吸收法和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中的一种是用甲醇作溶剂进行吸收;另一种是用活性炭、沸石等对进行吸附性吸收。化学吸收法用氨水作为吸收剂。控制左右,采用喷氨技术吸收,生成碳酸氢铵。
分离后的与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的产率除受浓度、温度、压强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催化剂质量分数的影响如图。我国科学家们撰文提出“液态阳光”概念,即将太阳能转化为可稳定存储并且可输出的燃料,实现燃料零碳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后的世界,每天的阳光将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热、电,还有可再生燃料
森林碳汇主要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吸收并固定的过程,该反应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
活性炭、沸石等可作吸附剂,则其可能具备的结构特点是 。
写出用与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由图可知,质量分数为 时,甲醇的产率最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
A.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碳单质 B.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碳排放
C.碳中和指的是没有碳排放 D.“液态阳光”将实现燃料零碳化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22.(6分)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液反应的过程,并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和图。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图中的数值最接近______填“”、“”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图中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和;
B.取图中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图中所示溶液中的质量不断增加;
D.图中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点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______色。
23.(8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装置收集的氧气也不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连接、可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装置若改用作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小明同学设计以下方案,请补全他的操作或现象。
小明同学的操作是:往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关闭弹簧夹用手捂住锥形瓶中上部,若气密性良好他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其实验室制取原理是 固 稀。要制取该气体,应选择发生装置_____,并选用____处理尾气防止污染填字母序号。
A.水 稀硫酸 氯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24.化学小组利用含铜废电路板回收金属铜并对回收过程中的条件控制进行探究。
注: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稀硫酸与的混合溶液可以将转变为;
受热易分解为和。
在实验室中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使用时的玻璃棒下端应放在过滤器内的 ______上。
“溶解”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溶解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置换”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除杂”时需要保持强制通风并禁止明火,原因是 ______。
化学小组为了研究“溶解”时适宜的反应条件,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编号 烧杯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溶解的金属 的质量
粉碎后的含铜废电路板 稀硫酸与的混合溶液
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反应 ______对溶解的的质量的影响。
实验溶解的的质量比实验的小,主要原因是 ______。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25.(4分)炒菜时加入料酒和食醋,炒出的菜别具香味,其原因之一是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试计算:
乙酸乙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6.(8分)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称量粉末状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量取稀硫酸分三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生成氢气的质量
试求:
的数值_________。
第三次实验结束后,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
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报告查询:登录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
2025年3月九年级化学学情反馈
22. (1) (2) (3) (4) ( 5)
姓名: 班级:
考场/座位号: 23. (1) 、
贴条形码区
注意事项 (2)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
条形码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 (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 、 (3)
留痕迹。
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
无效。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时,必须用2B铅笔,并描浓。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4) 、
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五.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没空1分,共计8分)
一.选择题(1-12题每题2分,13-16题每题3分,共计36分)
24. (1) 、 ( 2)
1 [A] [B] [C] [D] 5 [A] [B] [C] [D] 9 [A] [B] [C] [D] 13 [A] [B] [C] [D]
2 [A] [B] [C] [D] 6 [A] [B] [C] [D] 10 [A] [B] [C] [D] 14 [A] [B] [C] [D]
( 3)
3 [A] [B] [C] [D] 7 [A] [B] [C] [D] 11 [A] [B] [C] [D] 15 [A] [B] [C] [D]
4 [A] [B] [C] [D] 8 [A] [B] [C] [D] 12 [A] [B] [C] [D] 16 [A] [B] [C] [D]
(4) (5)①
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没空1分,共计24分) ②
17.(1)
六.计算题(25题4分,26题8分)
(2)① ② 、
( ) 25. (1) ( 2) 18. 1 (2)
(3) (4)
26. (1) (2)
19. (1)① ② ③ ( 2)① ② ③
(3)
20. (1) (2) (3)
(4) 、
三.科普短文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没空1分,共计6分)
21. (1) (2) (3) 、
( 4)
四.实验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没空1分,共计14分)
{#{QQABCYAEogAAAABAAQgCAwnyCkCQkBGAAYoOQAAYMAAAAQFABAA=}#}2025年3月化学学情反馈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6分。
1.B 2.A 3. B 4.C 5.B 6.D 7.C 8.D 9.A 10.C 11.B 12.B 13.B 14.A 15.A 16.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下同)
17. 过滤不溶性杂质 吸附 蒸馏 导热 木材接触了更多的空气
18.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卤水溅出。
质子数不同;
19. 大 等于 :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20.元素

防止灯丝或钨丝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保证锅受外焰加热 液化气燃烧不充分
三、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1.化学 疏松多孔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22.

23
试管内的空气未排除干净就开始收集气体、集气瓶中的水没有装满。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气体集满。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与速率
长颈漏斗下端的管中会有一段水柱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24.引流 三层滤纸 固体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氢气有可燃性,氢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受热可能爆炸 时间 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受热分解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25.:;。
26

解:根据表格可知,稀硫酸与黄铜样品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设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为 ,
则该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25 年 3 月九年级化学学情反馈
探究可燃 验证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 64 Ag108 N14 O16 K39 Mn55 Zn65 H 1 C12 S 32
C. 物燃烧需
质量
D.
守恒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1-12 每题 2 分,13-16 每题 3 分,共 36 分。 与氧气接
定律
1.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场景中主要含化学变化的是 ( ) 触
A.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C.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能量变化 B.资源节约
2.下列物质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反应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①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②煤燃烧是将化 ①废旧金属回收利用② 提倡使用乙醇
A. 氢氧化钙溶液 B. 浓硫酸 C. 浓盐酸 D. 氢氧化钠溶液
学能转化成内能 汽油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③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③实验后用剩药品放回原瓶
C.数字含义 D.环境保护
① 2 :两个一氧化碳分子② 3:三氧化硫中含 ①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②重复使用塑
A. 读取体积 B. 闻药品气味 有 3 个氧原子 料袋和塑料盒
③ 2+: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③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
7.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则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添加酒精 D. 测溶液的 C. 点然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2前一定要验纯
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4.下列关于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C. 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
A. 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 B.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9.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有些人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涂抹下列厨房中的某物质能明显缓解
C. 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于制铅笔芯 不适,该物质是( )
D.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霓虹灯 A. 食醋 B. 花生油 C. 酱油 D. 面粉
5.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以下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10.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需要加入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 )
A. 和硫酸铜溶液 B. 和稀硫酸 C.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D. 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
11.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溶液对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
验证铁、 效果。如图为某同学配制该氯化钠溶液的过程,结合图表信息,
探究
A. B. 铜、银三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分子
种金属的
运动
活动性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60 80 90 100
的溶解度/ 35.7 35.8 36.0 36.3 36.6 37.3 38.4 39.0 39.8
九年级化学 第 1页,共 5页
{#{QQABCYAEogAAAABAAQgCAwnyCkCQkBGAAYoOQAAYMAAAAQFABAA=}#}
A. 图①中搅拌可以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1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B. 图②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A.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C. 图②中的溶液对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B.NaCl 溶液能够导电,则所有溶液都能导电
D. 图②中的溶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钠晶体
12.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A. 化学观念: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原子、分子和离子等 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溶液
B. 科学思维: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则该物质一定含氢、氧两种元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4 分。
17.(6 分)“水为食之先”,《燔石篇》中介绍了用明矾使河水变得清澈的技术。C. 科学探究与实践:向分别盛有 5 水和 5 酒精的两支试管中各加入 2 小粒碘,可探究影
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D. 科学态度与责任: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并回收废弃塑料等,控制“白色污染”
13.下列图像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中,正确的是( )
向稀盐 向一定质量
酸中加 的硝酸银溶
A. 水时溶 B. 液中加入铜
液的变 粉时溶液质
化 量的变化
电解水 (1)明矾中铝离子的符号是 ______ ,甲池中小砂石的作用是 ______ ,乙池净水主要利用了木
时,生成 加热分解
炭的 ______ 性。
C. 气体间 D. 一定质量
的质量 的高锰酸 (2)净化后的水用于酿酒,《本草纲目》记载:“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瓶,蒸令气上。……其清如
关系 钾 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①古法酿酒所用原理与现代净水方法中的 ______ 相似。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方法错误的是( )。 ②铁可以用作炊具是利用了 ______ 性。用长木棒挑松灶内木材堆后,火焰变旺,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2( )——点燃 B. 2(2)——通过灼热的铜网
18.(6 分)《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著作,记载了制盐、冶金等场景。
C. 2( 2)——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 (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15.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1: 1
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 此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九年级化学 第 2页,共 5页
{#{QQABCYAEogAAAABAAQgCAwnyCkCQkBGAAYoOQAAYMAAAAQFABAA=}#}
Ⅰ.制盐:
“西川有火井……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
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
(1)火井指的是天然气井,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在给釜中卤水加热时要不断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
Ⅱ.采矿和冶炼锡:
(3)锡是“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这五种金属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4)冶炼:“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气)熔化”。涉
① 1℃时,将 4 和 的饱和溶液均升温至 2℃,则 2℃ 4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及的反应之一是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锡砂(主要成分为 2,难溶于水),写出该反应的
______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无法判断”之一)。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 2℃时,将 40 4 1 固体加入 60 水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
19.(6 分)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的质量之比为 ______ (填最简整数比)。
(1)“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披的为最早的火
③当 4 固体中含有少量 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4 ,请说明提纯的原理:
神,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祝融”号火星车,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持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20.(6 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钙奶中“钙”指的是__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2)加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长期使用的电水壶胆内结有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稀盐
①火星车热控材料 纳米气凝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酸除去。请写出稀盐酸除水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火星车使用了新型镁锂合金材料,它的硬度比镁的硬度 ______(填“大”“小”之一)。 (3)普通灯泡中不用空气填充而是用稀有气体或氮气填充是出于什么考虑?________。
③火星车上装了 4 个“大翅膀(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中含有硅,工业上制取硅的反 (4)液化气灶上的支锅架具有“合适”的高度,是出于什么考虑?________,液化气燃烧时产生
应之一是 22 + = + 4 ,其中 的化学式为 ______。 蓝色的火焰,若产生黄红色火焰或黑烟是因为:________。
(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的“侯氏制碱法”,是向滤出 3晶体后的 三、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 分。
4 溶液中加入 粉末,析出可用作肥料的 4 。 4 和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 21.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图所示。 “碳中和”是指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通过森林碳汇和人工手段加以捕集、利用和封存,使排放到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目前, 2捕集技术的关键是将 2从排放物中分离出来。分离
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吸收法和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中的一种是用甲醇作溶剂进行吸收;另一
种是用活性炭、沸石等对 2进行吸附性吸收。化学吸收法用氨水( 3 2)作为吸收剂。控
九年级化学 第 3页,共 5页
{#{QQABCYAEogAAAABAAQgCAwnyCkCQkBGAAYoOQAAYMAAAAQFABAA=}#}
制 30℃左右,采用喷氨技术吸收 2,生成碳酸氢铵。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离后的 2与2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 3)和水, 3的产率除受浓度、温度、压 (2)仪器 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强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催化剂 质量分数的影响(如图)。我国科学家们撰文提出“液态阳光” (3)图 3 中 的数值最接近______(填“6”、“12”或“16”);
概念,即将太阳能转化为可稳定存储并且可输出的燃料,实现燃料零碳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展。今后的世界,每天的阳光将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热、电,还有可再生燃料! A.图 2 中 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和 ;
B.取图 2 中 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图 2 中 → 所示溶液中 的质量不断增加;
D.图 3 中 → 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5) 点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______色。
23.(8 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1)森林碳汇主要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 2吸收并固定的过程,该反应将太阳能转化
为 能。
(2)活性炭、沸石等可作吸附剂,则其可能具备的结构特点是 。
(3)写出用 2与2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由图可知, 质量分数为 时, 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醇的产率最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 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的氧气也不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A.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碳单质 B.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碳排放 (2)连接B、D可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B装置若改用C作
C.碳中和指的是没有碳排放 D.“液态阳光”将实现燃料零碳化 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4 分。 (3)为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小明同学设计以下方案,请补全他的操作或现象。
22.(6 分)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 1 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液反 小明同学的操作是:往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关闭弹簧夹用手捂住锥
应的过程,并用 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 2 和图 3。 形瓶中上部,若气密性良好他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硫化氢(2 )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其实验室制
取原理是 (固) + 2 4 (稀) = 4 +2 ↑。要制取该气体,应选择发生装置_____,
并选用____处理尾气防止污染(填字母序号)。
A.水 .稀硫酸 .氯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24.化学小组利用含铜废电路板回收金属铜并对回收过程中的条件控制进行探究。
九年级化学 第 4页,共 5页
{#{QQABCYAEogAAAABAAQgCAwnyCkCQkBGAAYoOQAAYMAAAAQFABAA=}#}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20 20 20
生成氢气的质量( ) 0.04 0.02
试求:
(1) 的数值_________。
注:①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2)第三次实验结束后,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
②稀硫酸与22的混合溶液可以将 转变为 ; (3)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4
③22受热易分解为2和2。
(1)在实验室中进行该操作 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使用时的玻璃棒下端应放在过滤器内
的 ______上。
(2)“溶解”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 2 4 +22 = 4 + 22。溶解时可观察到的实验
现象是 ______。
(3)“置换”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4)“除杂”时需要保持强制通风并禁止明火,原因是 ______。
(5)化学小组为了研究“溶解”时适宜的反应条件,进行如下探究。
烧杯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 反应温反应时 溶解的金属
实验编号
粉碎后的含铜废电路板 稀硫酸与22的混合溶液 度 间 的质量
30 100 400 10 0.54
30 100 600 10 0.42
30 100 400 5 0.25
①实验 、 的目的是探究反应 ______对溶解的 的质量的影响。
②实验 溶解的 的质量比实验 的小,主要原因是 ______。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2 分。
25.(4 分)炒菜时加入料酒和食醋,炒出的菜别具香味,其原因之一是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
的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482),试计算:
(1)乙酸乙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7.6 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6.(8 分)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称量 10 粉末状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量取 60 稀硫酸分三
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
九年级化学 第 5页,共 5页
{#{QQABCYAEogAAAABAAQgCAwnyCkCQkBGAAYoOQAAYMAAAAQFABAA=}#}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5年中考英语单词复习go-hotel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下一篇: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2024-2025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