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物理学科结课质量检测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估测”是学习物理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估测数据与实际最符合的是( )
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 80cm B.体育测试用的篮球质量约为 50g
C.人体感觉舒适的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 55℃ D.中学生的脉搏 1s 跳动次数约为 60 次
2.下列关于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的理解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因为读错数据造成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叫作误差
B.测量错误通常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C.随着科技的进步,测量仪器将进一步改进,测量误差最终将被消除
D.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在分度值后多估读几位的方法
3.甲、乙两位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5s时,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
B.在10-20s,乙同学静止不动
C.在0-10s,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得快
D.在0-20s,乙同学的平均速度是 10m/s
4.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1kg 的水和 1kg 的冰的密度相同
B.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D.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甚至爬行的姿势撤离,是因为含有有害物质的空
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5.如图是人们采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松动的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的情景,这主要是利用了下列哪一个物体有惯性( )
A.凳子 B.手 C.锤柄 D.锤头
6.如图所示,是顾客乘商场的自动扶梯匀速上楼时的情景。关于乘客具有的机械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 B.动能不变, 机械能增加
C.动能增加, 重力势能不变 D.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7.起重机匀速吊起一重物,开始以 4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到某一高度,静止 2 s 后,又以 2
m/s 的速度匀速下降,在匀速上升、静止、匀速下降三个阶段中,钢丝绳的拉力( )
A.上升时最大 B.静止时为零 C.下降时最小 D.始终不变
8.如图所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图甲中物块沿粗糙斜面下滑
B.图乙中物块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
C.图丙中物块在拉力 F 的作用下沿粗糙斜面下滑
D.图丁中物块在拉力 F 的作用下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
9.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是( )
10.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 5 克。她记录了木块的质量最
38.2g。整理仪器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该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 )
A.33.2g B.43.2g C.31.8g D.35.8g
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9 分)
1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图甲:在机器的轴上安装滚动轴承
B.图乙:自行车刹车时,需用力捏紧车闸
C.图丙:汽车的轮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图丁: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手上涂防滑粉
12.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推木箱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B. 搬石头没搬动
C.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前进 D.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
13.关于力、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它们的三要素一定相同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
C.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磁铁吸引铁钉的同时,磁铁也一定受到了铁钉的吸引
三、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4 分)
14.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
或“B”),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15.两艘堪测船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而行,以其中一艘船为参照物,另一艘船是________(选
填“运动”或“静止”)的;到达勘测地,船上工作人员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
过4s后收到回波,若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则此处海水深度约为________ m。
16.两个质量相等、质地均匀的实心金属球甲和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1: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________;若把甲球截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并拿走一半,则甲剩余一半的密度 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如图所示是网球拍击打网球的瞬间,球拍的网线被球压弯的同时,网球也被压扁,此现
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的。
18.如图,桌子的边缘有一个斜面。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的底端 O 点后,小球将
沿________________条路线运动;如果小球恰好滑到 O 点时,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沿 ________________条路线运动。(选填"a”、“b”、“c"或“d”)。
19.如图所示,物体重 5N,一人用 20N 的力将它压在竖直墙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这时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共 37 分)
20.(6 分)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疾病治疗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为小康家额
定功率为 500W 的小型电中药锅,他的妈妈用它将锅中的 1kg 已煲好的药液从 25℃加热到
35℃,所用时间为 105s。已知c药液 =4.2×103 J/ (kg℃),求:
(1)药液吸收的热量;
(2)电中药锅的热效率。
21.(7 分)如图所示,冰壶运动被称为“冰上围棋”,比赛充满了智慧。冰壶比赛时,运动员有时要不断地擦冰,这是为了改变冰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此,小金和小明同学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行探究。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他们采用如图甲、乙所示方式,使木块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的是图_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方式,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
(2)如图甲,木块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____________N。
(3)按图甲的做法,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
摩擦力 f2 ,发现 f2 > f1。这说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_________。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更粗糙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f 3,发现f3 > f2。这说明接触面越_________ ,滑动摩擦力越大。
(4)冰壶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不断地擦冰,这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_________(选填
“减小”或“增大”)摩擦的,目的是使冰壶在冰面上运动的距离更_________一些。
22.小海和小川同学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猜想二: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海同学将质量为 m 的小钢球从斜槽的某高度 h 处由静止释放,钢球运动
到水平面时,将水平面上静止的木块撞出一段距离 s,如图所示,部分实验数据和现象记录
如下表。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_________ ;(选填字母)
A.钢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B.钢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C.木块被钢球撞击后的动能
(2)上述 3 次实验中,第_________次实验钢球滑到斜槽底端时动能最大;
(3)上述实验数据表明:_________相同的物体,_________越大,动能越大,这个结论可
用于解释汽车_________(选填“超速”或“超载”)带来的危害;
(4)如下图所示,为小川同学两次实验的示意图,钢球 A、B 的质量mA > mB ,下落高度
h A > hB ,木块滑行距离 s A > sB。他得出“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的结论,小海认为他的实验方法是错误的,理由是:没有控制钢球的_________相同。
23.(6 分)纯电动汽车具有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特点,备受人们的青睐。某型号电动汽
车在水平路面以 20 米/秒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 5×103 千瓦,求:
(1)经过 900 秒,电动汽车行驶的距离 s;
(2)电动机在 900 秒内对电动汽车做的功 W;
(3)电动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24.(8 分)如图 1 所示,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
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其主要原因是( )
A.能使影响二力平衡的第三个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3)小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
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他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_________(选填
“必须沿水平方向”“必须沿竖直方向”或“可以沿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_________(选填“适用”或“不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拓展】
(4)小明也自选器材继续研究二力平衡条件,设计如图 2 所示的 3 个实验方案(钩码质量均
为 50g),其中,能验证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 2 所示情况下,小明下一步的
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甲中水的体积是6×10-3m3 ,两容器中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求:(已知ρ酒精=0.8×103kg/m3, ρ铁=7.9×103kg/m3, ρ铝=2.7×103kg/m3)
(1)乙容器中酒精的体积;
(2)将质量为5.4kg 的实心铝块浸没在水中,质量未知的实心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发现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且液体均没有溢出,铁块的质量。
参考答案
1.A 2.B 3.B 4.D 5.D 6.B 7.D 8.D 9.A 10.C 11.BCD 12.AD 13.BD
14.B 3.10 15.静止 3000 16.3:1 不变 17.形状 相互 18.b c 19.5 竖直向上
20.(1)4.2×104J 80%
21.(1)甲 二力平衡 (2)2.8 (3)大 粗糙 (4)减小 远
22.A 3 运动速度 质量 超载 质量
23.(1)1.8×104m (1)4.5×109J (1)2.5×105N
24.(1)不能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2)A(3)可以沿任意方向 使用 (4)abc(5)用剪刀将卡片一剪为二
25.(1)7.5×10-3m3(1)3.9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