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1-5 ACADC
6-10 DBDDD
11. CD 12. B 13. AD 14.AD 15.AD
16. 第四周期,第 VIA 族 ACD > < 空 C O K
17、(1)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小于 2HCl+H2SO4
(3) 氧化 640mg/L
(4)SO2+2OH-=SO +H2O
(5)BaSO3
18. BC
② 4:3
)
19. (1)增大黄铁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 (1 分)
(2 分)
(2) 混入了杂质硝酸根离子(1 分)
(3) 2Fe3++Fe=3Fe2+ (1 分) SO2+2Fe3++2H2O= +2Fe2++4H+(2 分)
(4) 降低硫酸亚铁的溶解度,促使其结晶析出(1 分) 60 (1 分) 降温结晶(1 分)
(5)4Fe2++O2+8OH-=4FeOOH↓+2H2O(2 分)
20.(1)重新过滤 (1 分) (2) 溶液 (1 分) 除去杂质 及过量的 (1 分)
(3) 、 (各 1 分)(4)蒸发结晶(1 分)
(5) 500mL 容量瓶 (1 分) 5.9 (1 分) (6)②④(2 分)
S02+C1,+2H,0=
5S0,+2Mn0,+2H,0=2Mn2++5S0+4H
2NH,CI+CaOH,二CaCl,+2NH,↑+2H,0
高温
14FeS2+1102=
2Fe2O3+8S02高一化学阶段性检测B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C12O16N14S32C135.5Zn65Na23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
1、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酒、果脯中加入适量$O,以起到杀菌、抗氧化的作用
B.工业上制硝酸过程中,氨气的催化氧化属于氮的固定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中涉及的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2、下列现象或事实中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C.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中0岁
D.二氧化疏和HS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次1
3、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8gD20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
B.将2.24LNH通入足量水中,得到的NH,H0分子数为0.1N
C.1molS02与足量0,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S0,分子数为N
D.28gN2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28NA
4、己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变黑。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
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使蔗糖变黑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
H20
B.若A为铁,则一定量的A与足量X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完全
h
C.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一定可观
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A
D.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加热、常压、使用催化剂
试卷第1页,共10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幕在用的扫猫APP
5、某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氧化还原反应与反应条件的关系:
实验
操作及现象
在钥粉中加入NaSO,溶液,加热,没有明显现象
b
在铜粉中加入稀硫酸,加热,没有明显现象
在铜粉中加入98.3%浓硫酸,加热,缓慢反应,最终溶液变蓝色
在实验b中加入双氧水,溶液变蓝色:在实验a中加入双氧水,溶液不变蓝色
在实验b中通入空气,发现溶液逐渐变蓝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实验a可知,还原性:Na>Cu
B.Cu和H,O2反应需要酸性环境
C.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D.实验e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0u+4H+0,合2Cu2“+2H,0
6、工业上用粗盐(含Ca+、Mg2+、SO子等杂质)为主要原料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和化肥NHCl,
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通入通入
NaHCO,晶体
加热
纯碱
粗盐除杂
饱和
气体气体
溶液
食盐水
系列操作
NHCI
溶液
◆母液
A.对粗盐溶液除杂可依次加入Na2CO、NaOH、'BaCl2,再加入盐酸调节溶液pH
B.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的气体为C02,后通入的气体是氨气
C.流程图中的系列操作也可以精简为蒸发结晶
D.从如图所示工业流程中可推知Na2CO,的溶解度大于NaHCO,
试卷第2页,共10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猫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