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物理监测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4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通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5.写在试卷上和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意存高远,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树来”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B.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桥流”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C.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满天云不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D.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上青天”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2. 如图所示是某高速路上区间测速警示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警示牌上显示“120”的是该路段汽车的平均速度
B. 警示牌上显示“120”的是该路段汽车的最大平均速度
C. 小车通过该测速区间的时间不小于6min
D. 小车通过该测速区间的时间不超过10min
3. 小明在学习《声音是什么》时,有四个情景,其中研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 乒乓球被发声的音叉弹开 B. 声音在棉线中传播
C. 声音在水中传播 D.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4. “主动降噪”是一种减弱车内噪声的新方法。汽车里的麦克风将噪声进行收集,然后传送给行车电脑。通过运算之后,车内的扬声器就会发出和噪声完全相反波谱的声音,这样就会实现减弱噪声的目的。根据以上说明,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麦克风是噪声的声源
B. 此方法是在声音传播途中减弱噪声
C. 车内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是声源有规律振动产生的
D. 在空气中,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传播速度比噪声快
5. 如图甲所示为手机防窥膜结构图,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贴在手机屏幕上的效果如图乙所示,其原理类似百叶窗,只能透过一定角度的光线,结构简图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 此防窥膜贴在手机屏幕上,能防止上方的窥视
C. 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以适当地增大超细百叶窗间距
D. 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反射
6. 关于如图所示的反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50°时,反射角也是50°
B. 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
C. 如果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加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
D. 如果光沿着FO射入,反射光线将沿着OE射出
7. 如图所示,雨过天晴,小梦和家人及时排去自家蔬菜塑料大棚上低洼处的积水。需要及时排去积水的原因是( )
A. 低洼处的积水相当于平面镜,容易反射太阳光,减弱大棚内蔬菜的光合作用
B. 低洼处的积水相当于凸面镜,容易会聚太阳光,烧坏大棚内的蔬菜
C. 低洼处的积水相当于凹透镜,容易发散太阳光,减弱大棚内蔬菜的光合作用
D. 低洼处的积水相当于凸透镜,容易会聚太阳光,烧坏大棚内的蔬菜
8. 下列各种微观粒子尺度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 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 B. 分子、原子核、原子、质子
C. 分子、质子、原子、原子核 D. 原子、分子、原子核、质子
9. 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一个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时其质量发生改变
B. 同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测出的质量是不同的
C. 蜡烛点燃一会后温度会升高,但其质量不会改变
D. 同一物体无论在地球上什么地方,它的质量不会改变
10. 气凝胶是一种很轻的固体,如图所示。它是将硅胶快速萃取水分,随后与二氧化碳替换而成,其99%的成分是由气体组成的。气凝胶能经受超过1300℃的高温;18mm厚的一层气凝胶足以保护宇航员抵御零下130℃的低温;气凝胶又被称为“最佳海绵”,可以完全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气凝胶的隔热性较差 B. 气凝胶的密度很小
C. 气凝胶能耐高温 D. 气凝胶可用来净化水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題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选错的得0分,共12分)
11. 某同学沿平直的公路骑行,他从学校门口出发并开始计时,其位置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学校门口是位置坐标的原点
B. 段与段骑行方向相反
C. 在段,该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
D. 段的速度大小为
12.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其中竖直放置的光屏可以绕轴折转。实验时,让激光笔发射的一束激光沿着光屏E面斜射到水面O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B. 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C. 将光屏F面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则在光屏F面上不能看到折射光线
D. 为了更清晰地观察空气和水中的光路,可在空气中喷些烟雾,水里滴些牛奶
13. 某款广告投影灯及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它主要由光源、广告片和凸透镜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投影灯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B. 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以内
C. 为从不同角度看见地面上的广告图标,应选择光滑的地面
D. 若要在地面上得到清晰、更大的广告图标像,可适当减小镜头到广告片距离,增大投影灯离地距离
14. 某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内部盛有一定质量的水。将一总质量为152g的冰块(内含小石块)放入水中,冰块沉入水底,此时水面上升了1.2cm,如图所示。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中的水面又下降了0.1cm。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冰的密度ρ冰=0.9×103kg/m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冰块中纯冰的质量是100g
B. 冰块中纯冰的体积是110cm3
C. 冰块中石块的质量是62g
D. 冰块中石块的密度是3.1×103kg/m3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5. 小明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他测得的数据为12.8cm,则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m,测量时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cm。该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当环境温度下降时,它会发生收缩现象,则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时,测得的数据与夏季的测量结果相比将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16. 2003年,_________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之一;2004年中国启动_________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2021年,“天问一号”探测器(如图甲)成功登陆_________,“祝融号”(如图乙)开始工作;同一年,我国又成功将“浚和号”太阳探测科学技术实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
17. 如图将红、绿、________三种色光照在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用红色激光笔照射外层无色透明、内层绿色透明的双层气球,观察到绿色气球爆破,说明红光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穿过无色透明气球,绿色气球爆破说明光具有________。
18. 坐在教室后排的小强看不清黑板上的字,需要走到讲台前才能看清,由此判断,他的眼睛可能患上了_________,远处物体所成的像在他的视网膜的_________。可以戴隐形眼镜来娇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9. 小明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选择了甲乙丙三种物质制成的四个物体1、2、3、4,分别测出了这四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将四组数据描成点在图a坐标系中,并将它们的密度与体积关系图像画在图b坐标系中,请你结合这两个图像判断,物质乙制成的是物体___________(1、2、3、4:友情提醒:答案可能不止一个),物体4是由物质___________(甲/乙/丙)组成的。图b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
四、作图阅读题(20小题3分,21小题6分,共9分)
20. 甲图是我国的敦煌塔式光热电站。它由12000面“定日镜”围绕吸热塔组成,每面镜子能追踪太阳并把阳光反射到塔顶的吸热器上。乙图是某个时刻太阳光经某定日镜反射后,照射到吸热器的光路图,请画出该定日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双耳效应
人们利用两只耳朵听声音时,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分辨出声音是由哪个方向传来的,从而大致确定声源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在人们的左前方有一个声源,由于左耳离声源较近,声音就首先传到左耳,然后才传到右耳,产生了“时间差”;声源距两耳的距离差越大,时间差就越大。两耳之间的距离虽然很近,但由于头颅对声音的阻隔作用,声音到达两耳的音量就可能不同,产生了“声级差”;当声源在两耳连线上时,声级差最大可达到25分贝左右。不同波形的声波绕过人头部的能力是不同的,频率越高的声波,衰减就越大;于是人的双耳听到的音色就会出现差异,也就是“音色差”。
(1)闭眼同学能辨别其他同学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______不同;
(2)若右耳听到声音的声级和左耳听到的相同,则声源可能在人的______(选填“正前方”“左前方”或“右前方”);
(3)单耳失聪的残障人士仅凭听觉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准确地判断声源的位置;
(4)下列不是由于双耳效应达到的效果的是______;
A. 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
B. 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
C. 有时将头旋转一定角度后可以更准确判断声源位置
D. 舞台上的立体声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5)图乙是一个模拟人耳的声音接收装置,在声源缓慢远离接收装置的过程中(始终处在“双耳”的连线上),“双耳”接收到声音的时间差值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五、实验探究题(22小题8分,23小题8分,24小题8分,共24分)
22.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短暂时间的工具。如图甲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打点计时器。通电时,振针每秒上下振动50次,每次在小车带动的纸带上打下一个点,每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是,通过研究纸带上各点就可以分析小车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来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他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纸带固定在小车上,然后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先启动打点计时器,再让小车带动纸带从斜面上某一位置由静止下滑,得到一条与小车相连的纸带如图丙所示。
(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_____;除了打点计时器,还应该准备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2)如果想只通过改变长木板的倾斜程度使纸带上的点变得稀疏一些,应使长木板的倾斜程度再______(选填“大”或“小”)一些;
(3)根据打点计时器的特点可知,物体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的时间为______,又由图丙可知,AC两点的距离为______,所以物体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4)分析图丙可知,该物体做的是______(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23. 小亮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亮在上午第二节课后(9:30左右),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亮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小亮将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点燃蜡烛,调节蜡烛和光屏的高度,让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3)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他推测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_________,此时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将烛焰置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在透镜另一侧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若将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蜡烛的左侧(图中虚线处),如图乙所示,则此时人眼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烛焰的像;
(5)若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甲不变,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未画出),这时需要将蜡烛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6)由于实验时间较长,烛焰的像即将超出光屏的上边缘,这时我们可以只向上适当移动_________(选填“蜡烛”或“凸透镜”),就可以再次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若小亮将光具座左侧抬高,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使像回到光屏中央。
24.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测量物体的密度。第一组的小明选取适量某种每一个都完全相同的实心小球进行如下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台面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_,静止时指针偏右,应向_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2)把50个这种小球放在左盘中,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此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些小球的总质量为_________;
(3)向量筒中加入体积为的水,然后向水中逐个缓慢投入小球,水不褪出,小球沉入水底。投入50个小球时,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这些小球的总体积为________;
(4)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这种小球的密度为_________;
(5)第二组的小红采用了如下方法测量材质不同的另一种实心小球(每个小球均相同)的密度。
①调节托盘天平至平衡后,左盘放适量小球,右盘放烧杯并往其中加水,直至天平平衡;
②左盘中减少个小球,从烧杯逐渐取水倒入空量筒中,天平恢复平衡时,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对应的刻度值为;
③向量筒中逐个缓慢投入小球,水不溅出,小球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投入个小球时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对应的刻度值为;
④若水的密度用表示,写出用表示小球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
六、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 手机导航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地方便,只要你手机开启了定位,输入你要去的目的地,它就能给你推荐不同的路线,有时间、路程,如果选择高速,还有预估的高速通行费用等。小明一家春节假期从烟台自驾回济宁老家看望爷爷奶奶。爸爸通过手机导航选定回去的路线,如图所示是导航提供的几条路线。
路线一:全程600公里,预计用时5小时42分,高速费用约257元;
路线二:全程593公里,预计用时5小时57分,高速费用约234元;
路线三:全程596公里,预计用时6小时16分,高速费用约219元,途中要下高速。
(1)按照路线一的路程和时间,全程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整数)?
(2)若选择路线一,全程汽车的实际平均速度为,则到达济宁的实际耗时比导航显示的所用时间长多少分钟?
(3)若小明一家选择路线二。他们从早上8:30出发,汽车的定速巡航设为,以此速度匀速行驶了3小时后,在服务区吃饭并休息了45分钟,若他们想要当天16:00之前到达济宁西收费站,接下来的路程,汽车的平均速度至少要多少(保留整数)?
(4)如果你是小明,你选择哪条路线?说出你的理由。
26. 春节临近,南陵县公安机关加大了查处“酒驾”的力度,因为酒后驾驶会严重影响驾驶员对车辆的驾驶,对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我国法律规定:当驾驶员每100mL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 mg,小于80 mg的驾驶行为,就属于饮酒驾驶;当驾驶员每 100ml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的驾驶行为,就属于醉酒驾驶。生活中的白酒主要由酒精和水混合勾兑而成。白酒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是指在温度为20℃的100mL白酒中所含酒精的体积,如40°白酒表示 100mL白酒由40mL的酒精和60mL的水混合而成。请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酒精的密度为 0.8×103kg/m3)
(1)一瓶体积为500 mL40°白酒所含酒精的体积是多少 cm3
(2)在温度为20°C时,一瓶体积为500 mL的40°白酒密度是多少 kg/m3
(3)一个质量为60 kg的人体,血液总量约为4000 mL,该人只要喝了多少mL的 40°白酒就会达到饮酒驾驶的标准 (设人饮酒后酒精全部进入血液,且血液总体积不变)。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物理监测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題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选错的得0分,共12分)
【11题答案】
【答案】BD
【12题答案】
【答案】ACD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CD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5题答案】
【答案】 ①. 0.128 ②. 1 ③. 偏大
【16题答案】
【答案】 ①. 杨利伟 ②. 月球 ③. 火星
【17题答案】
【答案】 ①. 蓝 ②. 可以 ③. 能量
【18题答案】
【答案】 ①. 近视眼 ②. 前方 ③. 大于
【19题答案】
【答案】 ①. 2、3 ②. 丙 ③. 乙的质量
四、作图阅读题(20小题3分,21小题6分,共9分)
【20题答案】
【答案】
【21题答案】
【答案】(1)音色 (2)正前方
(3)不能 (4)A
(5)不变
五、实验探究题(22小题8分,23小题8分,24小题8分,共24分)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刻度尺
(2)大 (3) ①. 0.04 ②. 1.60 ③. 0.4
(4) ①. 变速直线运动 ②.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同
【23题答案】
【答案】(1)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
(2)让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3) ①. ②. 缩小
(4)能 (5)左
(6) ①. 蜡烛 ②. 不可以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零刻度线处 ②. 左
(2)21.6 (3)5
(4)4.32 (5)
六、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题答案】
【答案】(1)105km/h
(2)18min (3)107km/h
(4)略
【26题答案】
【答案】(1)200cm3;(2)092×103kg/m3;(3)2.5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