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培优班3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化学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B A B D B C A D B C A B A
16.(共14分,每空2分)
(1)BD (2)B
(3) 作正极材料
(4) Mg Al -3e-+ 4OH- = [Al(OH)4]-
(5)
17. (共14分,每空2分)
(1) 共价 (2)
(3)O2 提高NO转化率 (4) c (5)CO32- + 2NO2 = NO2- +NO3- +CO2
18. (共14分,每空2分)
(1)ABD (2)浓硫酸
(3) 除去Cl2中的HCl 干燥管(或球形干燥管)
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丙装置导致磺酰氯水解;吸收未反应的和,防止污染空气
(4)2MnO4- + 16 H+ + 10 Cl- = 2Mn2+ + 5Cl2↑ + 8 H2O (5)61.1%
19. (共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① 0.005 (1分) ②实验1 使用了催化剂 ③0.855 ④
(2)
(3)① ②NH3与O2反应生成了NO
催化剂
4NH3+502
4N0+6H20蕲春一中2025年春季高一培优班3月月考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光纤通信是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通信技术,目前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已投入使用。光纤通信的光导纤维是由下列哪种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的
A. 二氧化硅 B. 陶瓷 C. 玻璃 D. 单晶硅
2. 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说法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不匹配的是
A. 焰色试验产生紫色光——钾盐可用作紫色烟花的原料
B.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葡萄酒中添加作为抗氧化剂
C. 碳具有还原性——用活性炭做房屋除甲醛的材料
D. SiC硬度很大——可用作砂轮的磨料
3. Zn片和Cu片组成如图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Zn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 电流由Cu片经导线流向Zn片
D. 若电路中通过0.2 mol 电子,正极析出6.4 g 铜
4. 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B. 、、
C. 、、 D. 、、
5. 下列民俗、诗句、谚语等包含吸热反应的是
A. 民间焰火之最——确山打铁花 B.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 (石灰)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6. 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氮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已取得很多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氮化硅可做高温结构陶瓷,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 侯氏制碱法以、、、NaCl为原料制备
C. 合成氨技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类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问题
D. 工业上通过和反应产生NO等一系列反应过程生产
7. 下列物质间转化关系(部分转化略去了反应条件)正确的是
A.
B.
C 粗硅硅
D.
8.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烷燃料电池中,理论上每消耗0.1 mol甲烷,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
B. 5.6 g铁粉与足量1 mol/L的溶液充分反应,产生的氢气的分子数目为
C. 标准状况下,2.24 L与1.12 L充分反应,生成的分子数目小于
D. 1.7 g 完全溶于1 L所得溶液,微粒数目为
9.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说法错误的是
A. 图1用酒精灯加热使焦炭与二氧化硅反应可以制粗硅
B. 图2可用作少量氨气的尾气吸收装置
C. 图3装置可以除去中的少量HCl
D. 图4关闭活塞K,从a处加水可检验装置气密性
10. 2016 年IUPAC将第117号元素命名为Ts(中文名“石田”,音tián),Ts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s 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
B.Ts 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
C.Ts 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D.中子数为176的Ts,其核素符号是
11.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与有关的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图1:喷泉实验 B. 图2:干燥 C. 图3:收集 D. 图4:制备
12. 现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某原电池工作时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量筒的规格为1000 mL,电极材料是铁片和铜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b电极材料是铁片
B. 电流经a流向b
C. 若用浓硝酸代替稀硫酸,溶液中的最终会移向铜片一极
D. 当量筒中收集到672 mL气体时,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6 mol
13. 反应N2(g)+3H2(g)2NH3(g),起始时按1∶3的投料比充入和,在恒压绝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 体系的温度不再变化
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相同时间内,生成键的数目与断开键的数目相等
D. 容器内气体的浓度之比
14. 对于反应2NO(g)+2H2(g)→N2(g)+2H2O(g),科学家根据光谱学研究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2NON2O2 快速平衡
第二步:N2O2+H2→N2O+H2O 慢反应
第三步:N2O+H2→N2+H2O 快反应
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总反应速率主要由第三步决定
B.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惰性气体Ar,总反应速率减小
C.N2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N2O2是中间产物
D.若第一步反应ΔH<0,则升高温度,v正减小,v逆增大
15. 一定温度下,N2O5在四氯化碳溶液(100mL)中发生分解反应:2N2O5 4NO2 + O2。在不同时刻测量放出的O2体积,换算成N2O5浓度如下表:
t/s 0 600 1200 1710 2220 2820 x
c(N2O5)/mol L-1 1.40 0.96 0.66 0.48 0.35 0.24 0.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推测上表中的x为3930
B. 0~600s,生成NO2的平均速率为2.0×10-4 mol L-1 S-1
C. 反应到2820s时,放出O2的体积为22.4 L(标准状况)
D. 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N2O5)= 2 v逆(NO2)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共14分)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请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冷敷袋在日常生活中有降温、保鲜和镇痛等多种用途。冷敷袋的作用原理可以是______。
A. 放热的化学变化 B. 吸热的化学变化 C. 放热的物理变化 D. 吸热的物理变化
(2)硝酸铵和水合碳酸钠是常用的一种冷敷袋所盛装的主要物质,请从(1)的选项中找出其对应的主要工作原理______[对应填(1)中选项的标号]。
(3)冬天使用的“热敷袋”是利用原电池原理产生热量,主要成分是铁屑、碳粉和少量的NaCl、水等。“热敷袋”在启用前用塑料袋使之与空气隔绝;启用时打开塑料袋轻轻揉搓,就会放出热量。碳粉的作用是__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铝电极在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组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1 Mg、Al 稀盐酸 偏向Al
2 Mg、Al NaOH溶液 偏向Mg
实验1中正极材料为______;实验2中负极反应式为______。
(5)
宇宙飞船上使用了一种新型装置,其构造如上图所示。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
17. (共14分)氨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为合成氨以及氨氧化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图。
写出氨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氨属于_____________(“离子”,“共价”)化合物。
写出氧化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A的化学式是________,向吸收塔中通入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工业生产中为了盛装大量浓硝酸,可选择________(填标号)作为罐体材料。
a.铜 b.铂 c.铝 d.镁
(5)为避免硝酸生产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人们开发了用Na2CO3溶液吸收和用NH3还原等方法处理NO2。写出用Na2CO3溶液吸收N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共14分)实验室利用合成磺酰氯(),并对和HClO的酸性强弱进行探究。
Ⅰ.磺酰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实验室可利用与在活性炭作用下反应,制取少量的,,该反应放热,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省略)。
已知的熔点为-54.1℃,沸点为69.1℃,遇水能发生剧烈的水解反应,并产生白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则下列试剂组合中不合适的是______。
A. 18.4 mol·L的硫酸和Cu B. 铁和浓硫酸
C. 70%的硫酸和固体 D. 碳和浓硫酸反应
(2)装置乙和丁中可以使用同一种试剂,该试剂______(填名称)。
(3)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4)庚仪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5)若反应中消耗的氯气体积为896 mL(已转化为标准状况,足量),最后得到纯净的磺酰氯3.3 g,则磺酰氯的产率为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19. (共13分)学习与研究氮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1)某小组依据反应2NH3(g) N2(g)+3H2(g)在恒容容器中进行了如表三个实验,和的起
始浓度均为0,反应物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表:
实验 序号 0min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50min 60min
1 600℃ 1.0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2 6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3 600℃ 1.0 0.75 0.54 0.43 0.43 0.43 0.43
①实验1在10~20min内,______mol L min。
②在0~20min内,实验1比实验2的反应速率快,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③在实验3中,反应到达平衡时,______mol L。
④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恒容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发生上述反应,气体起始压强为,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总压强为p,请用、p来表示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______。
(2)含NO烟气需要处理后才能排放。湿法氧化法处理含NO烟气。酸性条件下,用作氧化剂将NO氧化为,并放出热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有氧条件下,NO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被还原为.
①在钒基催化剂()作用下的脱硝反应机理如图3所示,按,与一定量混合投入反应容器,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按上述图中、NO和的比例进行催化脱硝反应。反应一定的时间,和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4所示。超过200℃后,NO转化率急剧下降,而的转化率仍维持较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答案)

下一篇: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