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调研测试八年级物理试题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计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约0.1s B.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km/h
C.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课本宽约18cm D. 西安12月平均气温约20℃
2. 运输食品时,为防止食品腐烂变质,我们可以利用干冰降温,这是因为 ( )
A. 蒸发吸热 B. 熔化吸热
C. 升华吸热 D. 液化吸热
3.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是( )
A. 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 B. 用手捂住耳朵
C. 马路上建造隔声板 D.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4. 一只小蜜蜂悬停在平静的湖面上方,它向下看,看到下方有一个与自己相同的“同伴”,于是它飞向湖面迎接“同伴”,在此过程中( )
A. “同伴”向它迎来 B. “同伴”离它而去 C. “同伴”逐渐变小 D. “同伴”真实存在
5. “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先生的中国梦。其实,“禾下乘凉梦”也包含着一定的物理知识,水稻下面可乘凉,说明水稻下面有阴影。下列现象的形成原因与其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一叶障目 B. 日晕现象
C. 杯弓蛇影 D. 海市蜃楼
6. 元旦晚会上,学生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汕尾渔歌中的《丰收归航》。关于表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演员们发出的声音由话筒振动产生 B. 不同演员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
C. 使用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改变歌声的音调 D. 表演者唱歌时用力将歌声变为了超声波
7. 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 “举杯邀明月”中的“明月”是光源
B. “一石击破水中天”,“天”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 “断涧迎风撒碎玉,雾雨当空飞彩虹”,诗句中的“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D.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游鱼细石”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8. 如图所示,小海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的激光笔进行实验,他将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白色纸板A、B立在平面镜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②号光线为蓝色
B. 红光的入射角为90°
C. 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纸板不需要垂直于平面镜放置
D. 将纸板B沿红光所在直线向后折,无法观察到反射光线,表明反射现象消失
9. 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A.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 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C.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D. 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10. 小明取来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分别用一只手握住一个放大镜来模仿望远镜,他通过两个透镜观察前面的物体,如图所示,调整两个透镜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靠近眼睛的透镜是物镜,靠近被观测物的是目镜
B. 用望远镜观察前面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
C. 两透镜中焦距较大的为目镜
D. 目镜能把物镜成的像放大
11. 如图所示是镜头下的西安大唐芙蓉园景区内的紫云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紫云楼在相机的影视传感器上所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B. 紫云楼位于摄像头焦距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
C. 小亮想把紫云楼拍大一点,相机离楼更近同时将相机的镜头向前伸
D. 摄像头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特点相同
12. 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B. 甲车的速度总是大于乙车的速度
C. 甲车到达800m所用时间大于乙车到达800m所用的时间
D. 前20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之比为4∶3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64分)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7小题,计22分)
13. 在音乐会演奏前,双簧管乐手发出A音,双簧管发出的声音通过______传递到人耳的,其他乐手都要以这个A音为基准对其乐器进行校音,这是利用了A音的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4. 如图所示,地铁站台内,站在自动扶梯上出站的乘客,相对于自动扶梯是________的,相对于站台地面是________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15.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瓶中装的是空气,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若将此装置放在电风扇下,液柱将________(以下两空均选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若在瓶子上敷块湿纱布,液柱将________移动。
16. 如图-1所示,在正在发声的喇叭上撒些小纸屑,看到小纸屑在跳动,说明发声体在________。如图-2所示是小明用易拉罐制成的简易针孔照相机,使用针孔照相机时,小孔对着________(选填“明亮”或“较暗”)的物体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进行观察,更容易看到物体的像。如图-3所示,将一张红色透明玻璃片放在一张白色纸板上面,若太阳光照射到玻璃片上,在白色纸板上主要呈现的颜色是________。
17. 如图所示是某酒店的机器人。机器与人能够用语言交流,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机器人能接收人体发出的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从而监测人体温度;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见机器人,说明它的表面发生了________反射。
18. 人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如图所示,物体A经过眼睛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这是 ______ 视眼(选填“近”或“远”)成像的情况图。要想成像在视网膜上,则物体A应该向 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如果不移动物体,也想成像在视网膜上,则应配戴 ______ 透镜做成的眼镜。
19.
(1)如图-1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发生折射,请作出大致的折射光线。
(2)如图-2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3)如图-3所示,请你将图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保留作图痕迹)。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计22分)
20. 按要求填空。
(1)如图-1所示,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
(2)如图-2所示为小明跑完40m的路程所用的时间________s;
(3)如图-3所示,实验中取两支大小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蜡烛,将一支蜡烛固定在玻璃板前方,另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并寻找合适位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比较像的亮度”“确定像的虚实”或“替代蜡烛的像”),当后面蜡烛与前方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能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了。
21. 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像可知,水沸腾前温度不断升高,沸腾过程温度_____;进一步分析可知,第一次所用水的质量较________。
22. 同学们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次数 物距/cm 焦距/cm 像距/cm
1 15.0
5.0 7.5
2 8.0 17.1
3 10.0 30.0
(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________的点。由图-1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2)如图-2所示,小刚用图-1中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0.0cm处,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像是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某同学用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像距________。
②实验中,凸透镜三次成像都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第________次实验所成的像最大。
23. 在研究“气泡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在细玻璃管中注入水,管中留一个小气泡,将玻璃管翻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气泡的运动快慢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跟气泡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跟玻璃管与水平面的倾角有关。
为了便于研究,他在玻璃管上做上记号A、B,测出气泡经过AB段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1)实验中,除刻度尺、秒表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为_______;气泡通过AB段的路程为________cm。
(2)实验中,为便于测量________,应设法使管内气泡运动得________(选填“快”或“慢”)一些。
(3)老师建议小明同一个倾角的情况下需要做3次实验,测出3次气泡经过AB段的时间并取其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气泡运动的快慢随倾角的变化关系:气泡大小相同时,当倾角变大,________。
(5)若用上述器材探究气泡的运动快慢与气泡长度的关系,则需要控制________相同。
四、综合题(共3小题,计20分)
24. 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如图所示,是某司机在行驶时从倒车镜中看到的情景。现在看到的汽车是在平面镜中成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从倒车镜中看到A侧的转向灯闪烁(打左转向灯是车向左转弯,右侧同理)。则该司机判断后面的车准备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转向。
(2)笛声2s通过的路程。
25. 冰箱具有食品保鲜等功能,以下为对冰箱中热现象的探究。
(1)制作如图-1所示的冻豆腐时,将一块豆腐放入冰箱的______(选填“冷冻”或“冷藏”)室内。两天后普通豆腐就变成冻豆腐了。解冻后切开,发现冻豆腐内有很多小孔,这是因为豆腐内的水遇冷先______成冰,解冻后冰又______成水造成的;
(2)如图-2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在工作时利用制冷剂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边。冷凝器里的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并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把从冰箱内带出来的热放出;
(3)冷凝器中的管做成图中的形状,其目的是______。
26. 高铁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小明计划从太原坐火车去西安游玩,通过官网查询耗时最短高铁列车时刻表后,他提出了几个问题:
站序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停留时间
01 太原南 — 08:20 —
02 临汾西 09:38 09:40 2分钟
03 运城北 10:13 10:15 2分钟
04 西安北 11:20 — —
D2507次和谐号
(1)很多高铁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此时系统的摄像机镜头其实相当于凸透镜,它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2)太原南到西安北的路程是567km,列车从太原南驶往西安北的平均速度;
(3)以第(2)问中的平均速度计算,理论上临汾西到西安北高铁线路的距离;
(4)若你从盐湖打车去运城北站,打算乘同一趟列车与小明一起前往西安,路上看到标志牌如图所示,最快还需多久可以到达运城北站?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调研测试八年级
物理试题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计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64分)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7小题,计22分)
【13题答案】
【答案】 ①. 空气 ②. 音调
【14题答案】
【答案】 ①. 静止 ②. 运动
【15题答案】
【答案】 ①. 热胀冷缩 ②. 不 ③. 向左
【16题答案】
【答案】 ①. 振动 ②. 明亮 ③. 红色
【17题答案】
【答案】 ①. 信息 ②. 红外线 ③. 漫
【18题答案】
【答案】 ①. 远 ②. 左 ③. 凸
【19题答案】
【答案】(1) (2)
(3)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计22分)
【20题答案】
【答案】(1)高 (2)8
(3) ①. 相同 ②. 替代蜡烛的像
【21题答案】
【答案】(1)自下而上
(2)91 (3) ①. 不变 ②. 少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最小、最亮 ②. 10.0
(2) ①. 左 ②. 缩小
(3) ①. 越大 ②. 实 ③. 3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量角器 ②. 80.0
(2) ①. 时间 ②. 慢
(3)减小实验误差 (4)运动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5)玻璃管与水平面的倾角
四、综合题(共3小题,计20分)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虚 ②. 左
(2)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冷冻 ②. 凝固 ③. 熔化
(2) ①. 汽化 ②. 吸收 ③. 液化
(3)增加散热表面积,加快热量的散失
【26题答案】
【答案】(1)会聚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