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评价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90分)
评价等级: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第1~6题为单项选择题。第7、8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如图所示,小车被人推开后向前运动,最终停下了,对这一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D)
A.人对小车的推力越来越小
B.离开人手后的小车不受力的作用
C.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由于惯性,离开手后的小车继续向前运动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需要增大压强,有时候需要减小压强。下列所示的实例中,利用增大压强服务于我们生活的是(C)
A.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 B.滑雪板做得宽大
C.逃生锤的锤头很尖 D.铁轨铺在枕木上
3.连通器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所示的实例中,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C)
A.吸盘式挂衣钩 B.微小压强计
C.洗手间的下水管 D.活塞式抽水机
4.如图所示,以下与压强知识有关的实验,其中正确的是(C)
A.图甲实验,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B.图乙实验,压有砝码的桌子放在海绵上,砝码越轻,桌腿下陷越深
C.图丙实验,测出拉动注射器活塞时的拉力和活塞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图丁实验,在教室内可以用水代替汞做托里拆利实验
5.出色的足球运动员常会利用“香蕉球”破门得分。“香蕉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C)
A.足球在飞行过程中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足球在飞行过程中受惯性作用不断向内侧偏转
C.足球向内侧偏转是因为内侧空气流速大,外侧流速小
D.足球向内侧偏转是因为内侧空气流速小,外侧流速大
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甲液体的密度ρ甲与乙液体的密度ρ乙的大小关系是(A)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判断
7.(多项选择)2023年12月17日,2023~2024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首尔站男子5 000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以7:05.762的成绩夺得金牌。运动员过弯道的过程中对运动员分析正确的是(BC)
A.此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为零
B.减速过程中运动员的惯性不变
C.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D.蹬冰面时冰面不会对运动员施加力
8.(多项选择)某兴趣小组制作出如图甲所示的“浮力秤”,它是由浮体和外筒构成的,浮体包括小筒和秤盘,已知小筒的质量为40 g,底面积为20 cm2,可浸入水中的最大深度为20 cm,筒内装入100 g的细沙,秤盘的质量为10 g,外筒是足够高的、装有染色水的透明大筒,筒壁厚度可忽略不计。将被测物体放在秤盘上,质量示数标注在如图乙小筒对应刻度。(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浮力秤漂浮在水中时,浮力等于重力
B.浮力秤零刻度距小筒底部的距离为7.5 cm
C.该浮力秤称量物体的最大质量为0.55 kg
D.将染色水换成盐水可以增大该浮力秤的量程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9.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我国用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问天实验舱。火箭加速升空后,问天实验舱脱离火箭时,由于具有 惯性 ,能保持原有运动状态。
10.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工程,轮船需要经过五级船闸才能完成“跳大坝”的壮举,船闸利用了 连通器 原理。
11.如图是一款吸盘式吹风机架,使用时将吹风机架上的吸盘用力按在竖直墙上,排出其中的空气,这样就能利用 大气压 的作用使吸盘牢牢地“吸”在墙上。将吹风机放到架子上后,吸盘受到墙面的摩擦力会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2023年11月4日,中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正式命名交付,该邮轮满载排水量为13.62万吨,则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 1.362×109 N。(g取10 N/kg)
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3.如图,请画出物体A受到的重力及对斜面产生的压力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
14.如图,重为100 N的木块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画出木块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
15.如图甲所示,水中有一重为G的长方体金属块,现需要用吊机将其从水中匀速吊离水面,t1时刻金属块上表面开始露出水面,t2时刻金属块全部离开水面,直到离开水面一定的高度处,请在图乙坐标系中画出吊机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像。
答案:如图所示
四、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6.有一份汽车事故调查表明:在发生正面撞车时,如果系了安全带,可使死亡率减少57%,侧面撞车时可减少44%,翻车时可减少80%。安全带作为乘车时最有效的保护措施,被广泛使用。请用所学物理知识选择其中的一种情形进行解释为什么乘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
答案:汽车在发生碰撞时,人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而安全带就可以拉住人,从而保护人的安全。(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17.珍爱生命,严禁擅自下海游泳。海边的礁石比较潮湿,容易长有青苔而使礁石表面变得光滑,人在上面行走时很容易因脚“打滑”而倾倒。在水面下可能会有暗流或漩涡,人在其附近容易被卷入。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在长有青苔的礁石上行走时,容易因脚“打滑”向哪个方向倾倒
(2)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人在水面下遇到暗流或漩涡时,人在其附近容易被卷入水中
答案:(1)向后倾倒。
(2)相对于漩涡边沿,漩涡中心水的流速大压强小,外侧流速小压强大,形成一个向漩涡中心的压力差,从而使人被卷入漩涡中。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18题8分,第19、20题各10分,共28分)
18.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将同一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通过实验,小明发现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 (选填“小”或“大”),速度减小得越 慢 (选填“快”或“慢”),运动的距离越远。
(2)小明根据实验结果推理: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且水平面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 匀速直线运动 。
(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的研究,笛卡尔在伽利略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尔的观点有什么不足 没有涉及静止物体的运动规律 。
19.小刚游泳时发现,人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的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大。于是他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他设计并完成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并将详细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物块下表面所处深度h/cm 0 1 2 3 4 5 6 7 8 9
弹簧测力计 示数F/N 4.6 4.2 3.8 3.4 3.0 2.6 2.2 2.2 2.2 2.2
物块所受浮力 F浮/N 0 0.4 0.8 1.6 2.0 2.4 2.4 2.4 2.4
(1)表格中所缺数据为 1.2 ,请在图乙中画出浮力大小F浮与物块下表面所处深度h之间的关系图像。
(2)分析上述实验,请解释人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时浮力为什么会变大 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 。
(3)由图B和表中数据可知,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300 Pa。(ρ水=1.0×103kg/m3,g取10 N/kg)。
(4)为了继续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他应该采取的操作是 将物块浸没在装有盐水的杯中,与图D中物块在同一高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图D比较 。
答案:(1)如图所示
20.早餐吃完鸡蛋后,小明将几个蛋壳按不同方式放置在桌面上拍打,发现有的蛋壳“脆弱”,有的蛋壳“坚硬”。他想蛋壳能够承受压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于是找来了一张大的纸板模拟蛋壳进行探究。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1: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可能与纸板的形状有关。
猜想2: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可能与纸板的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在这张大纸板上分别裁出两张大小为
40 cm×10 cm的小纸板A、B和一张大小为40 cm×20 cm的小纸板C,并准备了弹簧测力计、两个相同的木块、若干重物。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一:将纸板A用两木块支撑起来,如图2甲,在中间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此时重物的重力G1(如图1所示);
步骤二:保持两木块的距离不变,将纸板B弯成拱形,如图2(乙),在拱形纸板的上面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重物的重力G2;
步骤三:保持两木块的距离不变,将纸板C用两木块支撑起来,如图2(丙),在纸板的中间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重物的重力G3;
图1 图2 图3
(1)由图1可知,G1= 2.2 N。
(2)比较数据发现G2>G1,可以验证猜想1是 正确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利用上述结论,小明对水库大坝的形状进行设计,设计的三种大坝形状俯视图如图3所示,最合理的设计图是 ② (填
序号)。
(3)比较G3与 G1 可验证猜想2。
(4)小明受步骤二现象的启发又提出新的猜想:拱形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可能与拱形纸板拱起的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该猜想,请你帮助小明在上述操作的基础上继续设计实验方案:
步骤四:在这张大纸板上再裁出一张40 cm× 10 cm的小纸板D, 改变两木块的距离 ,在拱形纸板的上面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重物的重力G4。比较实验数据G4与G2的大小,从而验证该猜想。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及过程或文字说明,若只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
21.如图所示是某公司研制出的一种“会飞的汽车”。该汽车的质量为600 kg,地面最大行驶速度可达150 km/h,空中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00 km/h,在地面上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是车重的,静止在地面上时,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约为1 200 cm2。(g取
10 N/kg)求:
(1)该汽车在空中以最大行驶速度匀速行驶0.1 h通过的距离。
(2)在地面上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
(3)该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解析:(1)该汽车在空中以最大行驶速度匀速行驶0.1 h通过的距离
s=vt=200 km/h×0.1 h=20 km。
(2)汽车的重力G=mg=600 kg×10 N/kg=6 000 N,
汽车受到的阻力f=G=×6 000 N=1 200 N,
因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汽车受到的牵引力F牵=f=1 200 N。
(3)该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F=G=6 000 N,
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S=1 200 cm2=0.12 m2,
该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p===5×104 Pa。
答案:(1)20 km (2)1 200 N (3)5×104 Pa
22.为实施流花11-1油田二次开发,中国工程师需要将导管架从陆地工厂运至海洋指定位置。
①工程师将导管架装载在驳船上,静止时驳船排开海水的体积为8×
104 m3,如图甲所示。
②驳船将导管架运至海洋指定位置后,导管架被推入海中,如图乙
所示。
③驳船和导管架完全分离后,静止时空驳船排开海水的体积为5×
104 m3,如图丙所示。
已知导管架的体积为3.3×104 m3,取ρ海水=1.1×103 kg/m3,g取
10 N/kg。求:
(1)导管架受到重力大小。
(2)导管架和驳船完全分离后,导管架最终静止时受到浮力大小。
解析:(1)当导管架在驳船上时,整体漂浮,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算出浮力大小为F浮1=ρ海水gV排1=1.1×103 kg/m3×10 N/kg
×8×104 m3=8.8×108 N;
当驳船和导管架完全分离后,空驳船受到的浮力为F浮2=ρ海水gV排2=
1.1×103 kg/m3×10 N/kg×5×104 m3=5.5×108 N;故导管架的重力等于两次重力之差即等于两次浮力之差,为G=F浮1-F浮2=8.8×108 N-
5.5×108 N=3.3×108 N。
(2)导管架的质量m===3.3×107 kg,其密度为ρ==
=1×103 kg/m3,因为ρ<ρ海水,所以导管架会漂浮。漂浮时,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故浮力大小为3.3×108 N。
答案:(1)3.3×108 N (2)3.3×108 N期中评价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90分)
评价等级: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第1~6题为单项选择题。第7、8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如图所示,小车被人推开后向前运动,最终停下了,对这一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对小车的推力越来越小
B.离开人手后的小车不受力的作用
C.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由于惯性,离开手后的小车继续向前运动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需要增大压强,有时候需要减小压强。下列所示的实例中,利用增大压强服务于我们生活的是( )
A.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 B.滑雪板做得宽大
C.逃生锤的锤头很尖 D.铁轨铺在枕木上
3.连通器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所示的实例中,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吸盘式挂衣钩 B.微小压强计
C.洗手间的下水管 D.活塞式抽水机
4.如图所示,以下与压强知识有关的实验,其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实验,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B.图乙实验,压有砝码的桌子放在海绵上,砝码越轻,桌腿下陷越深
C.图丙实验,测出拉动注射器活塞时的拉力和活塞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图丁实验,在教室内可以用水代替汞做托里拆利实验
5.出色的足球运动员常会利用“香蕉球”破门得分。“香蕉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在飞行过程中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足球在飞行过程中受惯性作用不断向内侧偏转
C.足球向内侧偏转是因为内侧空气流速大,外侧流速小
D.足球向内侧偏转是因为内侧空气流速小,外侧流速大
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甲液体的密度ρ甲与乙液体的密度ρ乙的大小关系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判断
7.(多项选择)2023年12月17日,2023~2024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首尔站男子5 000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以7:05.762的成绩夺得金牌。运动员过弯道的过程中对运动员分析正确的是( )
A.此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为零
B.减速过程中运动员的惯性不变
C.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D.蹬冰面时冰面不会对运动员施加力
8.(多项选择)某兴趣小组制作出如图甲所示的“浮力秤”,它是由浮体和外筒构成的,浮体包括小筒和秤盘,已知小筒的质量为40 g,底面积为20 cm2,可浸入水中的最大深度为20 cm,筒内装入100 g的细沙,秤盘的质量为10 g,外筒是足够高的、装有染色水的透明大筒,筒壁厚度可忽略不计。将被测物体放在秤盘上,质量示数标注在如图乙小筒对应刻度。(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浮力秤漂浮在水中时,浮力等于重力
B.浮力秤零刻度距小筒底部的距离为7.5 cm
C.该浮力秤称量物体的最大质量为0.55 kg
D.将染色水换成盐水可以增大该浮力秤的量程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9.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我国用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问天实验舱。火箭加速升空后,问天实验舱脱离火箭时,由于具有 ,能保持原有运动状态。
10.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工程,轮船需要经过五级船闸才能完成“跳大坝”的壮举,船闸利用了 原理。
11.如图是一款吸盘式吹风机架,使用时将吹风机架上的吸盘用力按在竖直墙上,排出其中的空气,这样就能利用 的作用使吸盘牢牢地“吸”在墙上。将吹风机放到架子上后,吸盘受到墙面的摩擦力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2023年11月4日,中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正式命名交付,该邮轮满载排水量为13.62万吨,则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 N。(g取10 N/kg)
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3.如图,请画出物体A受到的重力及对斜面产生的压力示意图。
14.如图,重为100 N的木块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画出木块的受力示意图。
15.如图甲所示,水中有一重为G的长方体金属块,现需要用吊机将其从水中匀速吊离水面,t1时刻金属块上表面开始露出水面,t2时刻金属块全部离开水面,直到离开水面一定的高度处,请在图乙坐标系中画出吊机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像。
四、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6.有一份汽车事故调查表明:在发生正面撞车时,如果系了安全带,可使死亡率减少57%,侧面撞车时可减少44%,翻车时可减少80%。安全带作为乘车时最有效的保护措施,被广泛使用。请用所学物理知识选择其中的一种情形进行解释为什么乘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
17.珍爱生命,严禁擅自下海游泳。海边的礁石比较潮湿,容易长有青苔而使礁石表面变得光滑,人在上面行走时很容易因脚“打滑”而倾倒。在水面下可能会有暗流或漩涡,人在其附近容易被卷入。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在长有青苔的礁石上行走时,容易因脚“打滑”向哪个方向倾倒
(2)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人在水面下遇到暗流或漩涡时,人在其附近容易被卷入水中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18题8分,第19、20题各10分,共28分)
18.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将同一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通过实验,小明发现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选填“小”或“大”),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运动的距离越远。
(2)小明根据实验结果推理: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且水平面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 。
(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的研究,笛卡尔在伽利略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尔的观点有什么不足 。
19.小刚游泳时发现,人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的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大。于是他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他设计并完成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并将详细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物块下表面所处深度h/cm 0 1 2 3 4 5 6 7 8 9
弹簧测力计 示数F/N 4.6 4.2 3.8 3.4 3.0 2.6 2.2 2.2 2.2 2.2
物块所受浮力 F浮/N 0 0.4 0.8 1.6 2.0 2.4 2.4 2.4 2.4
(1)表格中所缺数据为 ,请在图乙中画出浮力大小F浮与物块下表面所处深度h之间的关系图像。
(2)分析上述实验,请解释人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时浮力为什么会变大 。
(3)由图B和表中数据可知,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Pa。(ρ水=1.0×103kg/m3,g取10 N/kg)。
(4)为了继续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他应该采取的操作是 。
20.早餐吃完鸡蛋后,小明将几个蛋壳按不同方式放置在桌面上拍打,发现有的蛋壳“脆弱”,有的蛋壳“坚硬”。他想蛋壳能够承受压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于是找来了一张大的纸板模拟蛋壳进行探究。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1: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可能与纸板的形状有关。
猜想2: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可能与纸板的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在这张大纸板上分别裁出两张大小为
40 cm×10 cm的小纸板A、B和一张大小为40 cm×20 cm的小纸板C,并准备了弹簧测力计、两个相同的木块、若干重物。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一:将纸板A用两木块支撑起来,如图2甲,在中间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此时重物的重力G1(如图1所示);
步骤二:保持两木块的距离不变,将纸板B弯成拱形,如图2(乙),在拱形纸板的上面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重物的重力G2;
步骤三:保持两木块的距离不变,将纸板C用两木块支撑起来,如图2(丙),在纸板的中间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重物的重力G3;
图1 图2 图3
(1)由图1可知,G1= N。
(2)比较数据发现G2>G1,可以验证猜想1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利用上述结论,小明对水库大坝的形状进行设计,设计的三种大坝形状俯视图如图3所示,最合理的设计图是 (填
序号)。
(3)比较G3与 可验证猜想2。
(4)小明受步骤二现象的启发又提出新的猜想:拱形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可能与拱形纸板拱起的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该猜想,请你帮助小明在上述操作的基础上继续设计实验方案:
步骤四:在这张大纸板上再裁出一张40 cm× cm的小纸板D, ,在拱形纸板的上面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重物的重力G4。比较实验数据G4与G2的大小,从而验证该猜想。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及过程或文字说明,若只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
21.如图所示是某公司研制出的一种“会飞的汽车”。该汽车的质量为600 kg,地面最大行驶速度可达150 km/h,空中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00 km/h,在地面上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是车重的,静止在地面上时,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约为1 200 cm2。(g取
10 N/kg)求:
(1)该汽车在空中以最大行驶速度匀速行驶0.1 h通过的距离。
(2)在地面上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
(3)该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2.为实施流花11-1油田二次开发,中国工程师需要将导管架从陆地工厂运至海洋指定位置。
①工程师将导管架装载在驳船上,静止时驳船排开海水的体积为8×
104 m3,如图甲所示。
②驳船将导管架运至海洋指定位置后,导管架被推入海中,如图乙
所示。
③驳船和导管架完全分离后,静止时空驳船排开海水的体积为5×
104 m3,如图丙所示。
已知导管架的体积为3.3×104 m3,取ρ海水=1.1×103 kg/m3,g取
10 N/kg。求:
(1)导管架受到重力大小。
(2)导管架和驳船完全分离后,导管架最终静止时受到浮力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