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部分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3月名校模拟卷(二)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25年河南省重点中学名校模似试卷
化学(=)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考生应首先阅
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总,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0-16Na-23Mg-24
A1-27C1-35.5S-3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下列各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意。)
1.明朝发明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描述了制瓷工序,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烧裂矿石
B.粉碎矿石
C.淘洗矿粉
D.取泥制坯
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过氧化氢
B.空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3.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洁净的空气
C.氮气
D洁净的矿石
4.我国取回的月壤是极其珍贵的科学研究样本,研究发现,月壤中含有大量
安全无污染的核聚变原料He-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He-3的说法错误
的是
A.He-3属于一种新的元素
B.He-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
C.He-3原子中含有1个中子
D.He-3原子中含有2个电子
5,氧气能支持燃烧。下列物质在洁净的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是
生.红磷
B.木炭
.硫
D.光亮的细铁丝
6.正确进行实验操作是学好化学的基本技能,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NaOH固体

浓硫酸
0
A.测定溶液的pH值
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C.闸气味
D.稀释浓硫酸
7.河南省博物院藏2002年叶县春秋许灵公墓出土的蟠龙纹建鼓座,属于青铜器中的极品。
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青铜器硬度大于纯钢
B.青铜器属于合金
C,青铜器属于合成材料
D.青铜器抗腐蚀性强于纯铜
场=化学(】=第一贯{共四贯)烧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8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了一种转角菱方氮化硼晶体,轻薄如蝉翼,其能效相较于传统光学
晶体,提升了高达100倍至1万倍。下列关于氮化硼(BN)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氨原子和硼原子构成
B.氨化硼中的硼属于金属元素
C.硼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已知氨元素为-3价,则硼元素为+3价
9.喜欢化学的学生在家进行趣味实验。下列实验的目的无法达成的是
A.糢拟古人利用硝酸铵溶解制冰
B.用铅笔芯做导电实验
C.用观察颜色法区分铁片和铝片
D用白糖、小苏打、柠檬酸自制汽水
10.下列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不可能生成水的是
A.蜡烛
B.酒精
G.氢气
D.一氧化碳
11碳达峰和碳中和不仅关乎环境保护,还与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
下列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B.践行低碳行动,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目标
C.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
D.2030年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后,二氧化碳排放量会平稳下降
12.为达到“碳中和”的日标,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0H)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碳原子
○0+00
一定条件
●氧原子


U

0氢原子
A.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B.该反应中,涉及的物质类别有氧化物、单质、有机物
C.该反应中甲、乙的微粒个数比为1:1
出气口
D.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5%
13.小红在周未用生活用品自制供氧器(如图所示)。若使其发挥实际作
固定胶带
用,可在左瓶中放置的药品是
A.高锰酸钾
B.石灰石和稀盐酸
一水
C.锌粒和稀硫酸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14将镁、铝分别放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的两溶液质量仍相等,则
反应的镁与铝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
A.1:1
B.8:11
C.12:9
D.32:33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地壳含量最高的金属是
;构成金刚石的微粒名称是
16.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溶解度g
(1)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
90
大”或“减小”)。
(2)将a,℃时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溶质
50
的质量关系为甲
(选填“大子”“等于”或“小
于”)乙0
42温度/℃
数出化学(二)兰第二页(共四页)张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化 学
注意事项:
1 . 答出其他合理答案,请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2 . 没有特别要求写化学式的,写化学式或名称均得分。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14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4 分。下列各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意。)
1 . A 【解析】A. 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故为化学变化。其他选项均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化。故选 A。
2 . B 【解析】空气中有氧气,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构成过氧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分
子中含有的是氧原子,不是氧分子。故选 B 。
3 . C 【解析】氮气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因此为纯净物;海水、空气、矿石均由多种物质组成,
为混合物。故选 C。
4 . A 【解析】由图可知,该原子的质子数为 2 , 中子数为 1 , 核外电子数为 2。 因为质子数为
2 , 该原子为氦原子,归类为氦元素,故 A 错误。故选 A。
5 . A 【解析】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 A 符合题意;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故 B 不符合题意;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故 C 不符合题意;D. 细铁
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6 . C 【解析】A. 操作会污染试剂;B. 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应该在玻璃器皿 中称量;C 正确;
D. 应该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故选 C。
7 . C 【解析】青铜器属于金属材料,不是合成材料,故 C 错误。故选 C。
8 . D 【解析】A. 氮化硼由氮化硼分子构成,氮化硼分子由氮原子和硼原子构成,故 A 错误;
B . 氮化硼中的硼属于非金属元素,故 B 错误;C . 硼元素和氮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 :1 , 元
素质量比为 11 :14 , 故 C 错误;D.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之和为零,因此,已知氮元素
为 - 3 价,则硼元素为 + 3 价,故 D 正确。故选 D。
9 . C 【解析】A. 硝酸铵溶解于水的过程是吸热过程,降温,可制冰,故 A 正确;B. 铅笔芯的
主要成分为石墨,石墨具有导电性,故 B 正确;C. 铁片和铝片均为银白色,无法采用观察颜
色法区分二者,故 C 错误;D. 用白糖、小苏打、柠檬酸自制汽水是正确的。故选 C。
10 . 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A、B、C. 可燃物均含有氢元素,
燃烧后均有水生成;D. 一氧化碳不含氢元素,不可能生成水。故选 D。
11 . A 【解析】A .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植树造林有助于吸收二氧化
碳,不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 A 错误;B . 践行低碳行动,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目标,故 B 正确;C . 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
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 自 身产
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
的有效手段,故C 正确;D.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2030 年我
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后,二氧化碳排放量会平稳下降,故 D 正确。故选 A。
12. C 【解析】A. 甲物质为CO2 ,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2 + 16 ×2 = 44 , 故 A 正确;B. 该反应中,
甲、丁为氧化物,乙为单质,丙为有机化合物,故 B 正确;C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
故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1 :3 , 故 C 错误;D . 丙中碳元素的
质量分数为 故 D 正确。故选 C 。
13 . D 【解析】因为该装置制取的是氧气,排除 B、C 选项,又因为该装置不需要加热,故排除
A。故选 D。
14 . B 【解析】将 Mg、Al 分别投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溶液的质量仍相
等,说明溶液增加的质量相等,即加入的金属质量减去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 因为金
属与足量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比固定,即每生成 1 份质量的氢气,必定消耗镁的质量
为 12 份,消耗铝的质量为9 份。 由此可知,当将 12 份质量的镁与9 份质量的铝加入足量
的稀硫酸中后,溶液质量分别增加 11 份和 8 份。若要使二者溶液质量增加相等,只需 11
×8 与 8 ×11 , 即彼此乘以对方增加的质量,获得二 者的最小公倍数质量。如此可知,加
入镁的质量为 12 ×8 , 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1 ×8;加入铝的质量为 9 ×11 , 其生成氢气的
质量为 1 ×1 1 。因此,镁、铝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 8 :11 。故选 B 。
二、填空题( 本题包括6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16 分)
15 . Al 或铝 碳原子
16 . (1) 增大 (2) 等于 (3)20%
【解析】(2)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在 a1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由此可知,等质量
的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相等的。 当升温至 a2 ℃ , 二者的溶解度均增大,但溶
质未发生改变,故溶质的质量仍相等。(3) 根据题意可知,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饱
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已知 a2 ℃时,乙的溶解度为50 g,设加
入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x , 可得等量关系为
44 g) ×x , 解得 x = 20% 。
17 . 3 仰视取水或氯化钠中含有杂质( 合理即可 ↑ +
Cl2 ↑
【解析】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 g ×6% = 3 g。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要么是取
水多了,要么是氯化钠少了。只要体现这两个原因中的任意一个即可。
18 . (1) Mg ( OH) 2 (2) NaOH 和 Na2 CO3 (3 ) BaCl2 + Na2 SO4 = 2NaCl + BaSO4 ↓ 或
2NaOH + MgCl2 = Mg ( OH) 2 ↓ + 2NaCl 或 CaCl2 + Na2 CO3 = 2NaCl + CaCO3 ↓ 或
BaCl2 + Na2 CO3 = 2NaCl + BaCO3 ↓或 HCl + NaOH = NaCl + H2O 或 2HCl + Na2 CO3
=2NaCl + H2 O + CO2 ↑( 写出其中任一个即可)
【解析】(1) 由2NaOH + MgCl2 = Mg(OH) 2 ↓ + 2NaCl 可知沉淀的化学式为 Mg(OH) 2 。
(2) 加入过量的 BaCl2 、NaOH 和 Na2 CO3 后,BaCl2 被 Na2 CO3 除掉,剩余的杂质就只有过
量的 NaOH 和 Na2 CO3 。(3) 只需要生成物有氯化钠即可。
19. 2 g
【解析】( 解法1)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均不变,丁烷中不含氧元素,所以参加
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中所含的所有氧元素的质量和。
( 解法2) 因为氢元素只存在丁烷和水中。列关系式:C4H 10—5H2O , 由水的质量可计算参
加反应的丁烷的质量,而后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不变,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
质量总和减去丁烷的质量,即可得出氧气的质量。
↑ + O2 ↑ (2)CO2 CO2 + 2NaOH= Na2CO3 + H2O
【解析】(1) 因为甲为最常见的溶剂,证明甲为水。所以乙、丁为氢气和氧气( 不论顺序)。
(2) 因为丙、丁均为碳酸盐,推知甲为二 氧化碳,乙为一氧化碳。 丙为纯碱,化学式为
Na2 CO3 。所以,甲生成丙的反应就是氢氧化钠变质的反应。
三、简答题( 本题包括4 个小题,共10 分)
21 . (1) 温度升高,丙三醇分子间隔变大。( 1 分)
(2) 水吸热,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 分)
22 . (1) 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1 分)
(2) 分别将铜丝与锡丝放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或将锡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 合理即可)。( 1 分)
【解析】(2) 根据锡位于氢前,铜位于氢后,可以选择加入酸中,锡与酸反应生成气体,铜
不与酸反应。或者,根据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
出来的原理,将锡放入铜的化合物溶液中。

(2) 蒸发( 1 分) 氮( 1 分)
24 . (1) 燃烧放热提供热能或生成还原剂 CO。( 1 分)
【解析】(3) 注意条件是“高温”。
四、综合应用题( 共10 分)
25 . (1) 糖类( 1 分)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 ( 1 分)
(2) 生石灰与水反应或 CaO + H2O = Ca(OH) 2 ( 1 分) 铁粉生锈时消耗氧气( 1 分)
(3) 小苏打( 1 分) Ca(OH) 2 + K2CO3 = 2KOH + CaCO3 ↓ ( 1 分) 食醋( 1 分)
【解析】(3)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化合反应,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属于复
分解反应。 因为松花蛋中含有碱,所以有涩味。需要酸来中和,故选择食醋。
(4) 解:设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x。
HCl + NaOH= NaCl + H2O( 1 分)
36 . 5 40
25g ×7. 3% 100 gx
x =2% ( 1 分)
答: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2%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2024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天立春雨学校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详解)

下一篇:湖南省长沙市湘郡培粹实验中学2024-2025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