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22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物
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1.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和托卡马克模拟器进行交互,可能让人类提前实现可控核聚变。已
知氘和氚的核聚变反应方程式为H+H→He+X,核反应中释放出Y射线。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X是中子
B.氘和氚的核聚变反应吸收能量
C.Y射线源于核外电子的能级跃迁
D.H核的比结合能大于He核的比结合能
2,2024年9月27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一实践十九号卫
星。如图所示,实践十九号卫星和中国空间站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卫星轨道半径
小于空间站轨道半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的发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B.卫星的线速度大于空间站的线速度
实我十九号卫星
C.卫星的运行周期大于空间站的运行周期
中四空间站
D.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空间站的向心加速度
物理试题第1页(共6页)
3.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由真空从P点射人玻璃球经折射后分解为a、b两束单色光。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a光频率大于b光频率
B.a光在玻璃球中传播时间大于b光在玻璃球中传播时间
C.若α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b光也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D.a、b两束光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b光干涉条纹间距更大
4.图()为记载于《天工开物》的风扇车,它是用来去除水稻等农作物子实中杂质的木制传统
农具。风扇车的工作原理可简化为图(b)模型:质量为m:的杂质与质量为m2的子实仅
在水平恒定风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从同一位置P静止释放,若m1小于m2,杂质与子实受
到的风力大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一
A.杂质与子实在空中做曲线运动
水平风力
B.杂质与子实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4
nn7777n7
C.杂质与子实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
图(a)
田(b)
D.杂质落地点与P点的水平距离小于子实落地点与P点的水平距离
5.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L1、L2、L、L4按图示电路连接,圆形区域内部存在垂直纸面向外
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均匀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灯泡L2的电流方向为b到a
B灯泡L,的亮度逐渐增大
C.灯泡L2的亮度最暗
D.灯泡L,的亮度最亮
6.如图所示,在粗糙绝缘水平地面上关于O点对称的M、N两点分别固定两个相同的正点
电荷,在MO连线上的P点静止释放一个带正电的绝缘小物块(可视为点电荷)后,小物
块向右运动至最右端Q点(Q位于ON间未画出)。以O点为原点沿水平地面向右建立x
轴,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点。小物块加速度a、动能Ek、电势能E,、动能和电势能之和E
随x轴坐标变化正确的是
0
D成都市2022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思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1.A
2.B
3.C
4.B
5.D
6.D
7.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
题目要求。全部进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AD
9.AC
10.BD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11.(6分)
(1)S(1分)
左边(1分)
(2)a(2分)
(3)×1k(2分)
12.(10分)
)号2分:②2分:
(3)=(2分)>(2分):(4)B(2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8分。
13.(10分)
解:(1)设乒乓球发生形变前的体积为V,乒乓球经历等温变化过程,由波意耳定律得:
5
poV=pI(GV)
(2分)
6
解得:p1=50
(1分)
(2)I、分析题意可知该过程为等容变化过程,由查理定律得:
PP:
TT:
(2分)
6T:
解得:p:=5T,P
(1分)
Ⅱ、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
△U=(-W)+Q
(2分)
△U=C(T,-T:)
(1分)
物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解得:W±Q一C(T,一T:)
(1分)
(其它合理解法参佩分)
14.(12分)
解:(1)从A到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R (1-cos53")+(-qE)R(1-cos53)=2m-0
(2分)
解得:vg=2m/s
(1分)
(2)设小滑块P经过B时,其受到轨道的支持力为N,则,
N十qE-mg=mR
(1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F。=N
(1分)
解得:Fg=3.6N
(1分)
(3)设水平向右为正方向,P,Q碰擅后的速度分别为1、D:,由弹性碰擅得:
mUs=mU1十Mv:
(1分)
muMo!
1
(1分)
解得:1=1.2m/s1=3.2m/s
设P、Q碰撞后在水平地面上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则:
μ(mg-qE)=ma1
(1分)
uMg =Ma
(1分)
假设碰后经过t时间达到共同速度v共,由运动学公式得:
vI-at=v:-a:t
(1分)
由分析可得v共>0,说明共速时P、Q均未停止,假设成立,则P、Q碰后的最大距离为:
d。=十”4,-十
2
2
解得:dm=0.5m
(1分)
(其它合理解法参恩给分)
15.(16分)
解,(1)水平向右
(2分)
(②)接通电淑聪同流过MN的电流为1,则:1。一是
(1分)
此时金属棒MN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BI。L-f=mao
(2分)
物理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