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信息卷(一)1英语试题于2025-03-11发布,目前衡中同卷答案网已经汇总了高三高考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信息卷(一)1英语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衡中同卷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高三高考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信息卷(一)1英语试题
高三高考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信息卷(一)1语文试题
7.如图所示,A、B为弹性竖直挡板,相距L=4m,A、B之间为水平导轨。一小球(可视为质点)自A板处开始,以v0=4m/s的速度沿导轨向B板运动,它与A、B挡板碰撞后瞬间均以碰前瞬间的速率反弹回来,且在导轨上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为使小球恰好停在两挡板的中间,这个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A.1.5m/s^2B.1m/s^2C.0.8m/s^2D.0.4m/s^2
5、高三高考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 ·模拟信息卷(一)1政治试题
A.地中海沿岸
B.红海沿岸
C.亚丁湾沿岸
D.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西亚石油输出
(2024·常德期中)读西亚及周边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石油输出线路甲、乙、丙的叙述,错误的是( )
5、高三高考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信息卷(一)1生物学试题
5、高三高考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信息卷(一)1历史试题
解析:向pH=2的稀硫酸中加水,溶液的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但溶液始终显酸性,pH不可能大于或等于7,A错误;向盛有一定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B错误;20 ℃时,向一定量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硝酸钾能继续溶解,当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再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再发生改变,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为0,C错误;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锌,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逐渐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D正确。
8.答案:C
解析:A、足量碳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燃烧,碳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由于碳燃烧消耗了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与消耗氧气的体积相同,故最后容器冷却至室温后,压强又恢复至原压强,故A错误;B、锌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化学方程式为,每65份质量的锌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会减小,待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故B错误;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和镁粉,由于盐酸完全相同,金属过量,则酸全部参与反应,最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由于镁的活动性大于锌,故镁反应的速度快,对应的曲线陡,反应时间短,故C正确;D、分别加热等质量的甲、乙两份固体制取氧气,甲为氯酸钾,乙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由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故乙反应速度快,先开始反应,乙中氯酸钾的质量小于甲,产生氧气的质量小,故最后甲产生氧气的质量应大于乙,故D错误。故选:C。
9.答案:D
10.答案:D
解析:向盛有Fe的烧杯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溶液,Fe会与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对应图中A点及A点前的曲线,Fe与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溶液,此时烧杯中含有可与溶液反应,而分析图象可知,A点后共发生了两个反应,说明Fe与溶液反应后,烧杯中还有Fe剩余,剩余的Fe与溶液也发生了反应,又由于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因此溶液先与剩余的Fe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对应图中的AB(A点,含B点);待Fe反应完全后,溶液再与Cu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对应图中的BC段(不含B点,含C点)。由上述分析可知,A点剩余的固体有Fe和Cu,它们的总质量为,A错误;AB段发生的是Fe与溶液的反应,B错误;C点时,Cu与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剩余固体中只含反应生成的Ag,且Ag的质量为,结合题干信息和上述分析可知,Fe的质量为11.2 g,一部分Fe与溶液反应生成Cu,生成的Cu又与溶液反应生成Ag,剩余的Fe与溶液反应生成Ag,相当于11.2gFe与溶液完全反应生成,则
解得,A错误,D正确。
5、高三高考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信息卷(一)1化学试题
5、高三高考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信息卷(一)1 英语试题
(3)
高三高考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信息卷(一)1数学答案
高三高考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信息卷(一)1物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