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考点精讲精练第十二讲 简单机械(答案)

2025年中考物理考点精讲精练
第十二讲 简单机械
考点1 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不动的点转动的硬棒。
2杠杆的五个要素:(1)支点(O):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2)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2)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动力臂(l1)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的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4.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F1)×动力臂(l1) = 阻力(F2)×阻力臂(l2)
5.生活中的杠杆: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杠杆分为三类:(1)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的杠杆是省力杠杆;(2)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的杠杆是等臂杠杆;(3)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的杠杆是费力杠杆。
使用省力杠杆的目的是为了省力,但要多移动距离;使用等臂杠杆既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方便做功;使用费力杠杆的目的是为了省距离。
【例题1】(2024年北京昌平区中考模拟题)如图所示是用瓶起子打开瓶盖的情境,开启过程中,可将瓶起子看作一个杠杆(忽略杠杆所受重力),用“O”表示支点位置,手施加的力为动力F1(方向垂直杠杆),杠杆所受阻力为F2(方向垂直杠杆),则下列选项中能表示该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解析】由图可知,用瓶起子打开瓶盖时,是绕着瓶起子最前面与瓶盖接触的一点旋转的,故该点为支点O;由力的作用效果可知,手对瓶起子的力是动力F1,方向垂直杠杆向上;瓶盖对瓶起子齿部的力为阻力F2,方向垂直杠杆向下,且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手对瓶起子的力小于瓶盖对瓶起子的力。
【答案】D
1.(2022年江苏淮安中考题)如图所示,用力打开夹子过程中,标注的夹子支点、动力、阻力正确的是【 】
A B C D
2(2024年四川成都中考题)如图甲,小孟书桌上的折叠式台灯由底座、立杆和灯头组成。如图乙所示,灯头OAB可视做绕O点转动的杠杆,A点是灯头的重心,小孟用拉力F将灯头拉至图示位置。请在图乙中画出:①灯头受到的重力G的示意图;②拉力F的力臂l.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3.(2024年四川宜宾中考题)如图是宜宾港一起重机正在吊起货物的情景,请在图中画出此时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4.(2021年四川眉山中考题)如图所示,利用杠杆AOB撬动重物M,O为杠杆支点,L1为杠杆的动力臂,现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
(1)作出杠杆动力F1的示意图; (2)作出重物M对杠杆压力F2的示意图。
【考点1针对训练题答案】1.A
2. 3. 4.
【例题2】(2024年云南中考题)实验小组通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来解释桔槔的使用原理。
图1
次数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1 2 12.0 1 24.0
2 2 5.0 1 10.0
3 3 10.0 2 15.0
4 3 12.0 3 18.0
(1)实验前,杠杆水平静止如图1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将杠杆左下角物块M取走后,不调节平衡螺母,杠杆 (选填“仍能”或“不能”)保持水平位置静止;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进行多次实验,数据记录如右表:
①分析表中的数据,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用表格中的字母表示)。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
②如图1乙,此时在右侧钩码下端加挂一个钩码,杠杆会 (选填“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3)桔槔是我国古代的取水工具,如图甲,在井边竖一根树权,架上一根横木,横木的一端绑上大石块,另一端系绳和水桶,简化图如图乙。若水桶盛满水后,为减小人向上提水的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 (选填“增大”或“减小”)石块的质量或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杠杆的支点;
图2
(4)图丙为桔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模型图,A处所吊水和水桶的总质量为m1,O处为支点,杠杆的质量为m0,重心在C处,B处所挂石块的质量为m2,AO=l1,OC=l0,OB=l2.请写出的表达式,l2= (用字母m0、m1、m2、l0、l1表示)。
【解析】(1)杠杆静止,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题图1甲中杠杆所受重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将物块M取走后,不调节平衡螺母,杠杆所受重力的作用线仍过支点,所以杠杆仍能保持在水平位置静止。
(2)①由表中数据可知,每一组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都和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相等,所以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 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所以重复进行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②设一个钩码所受的重力为G,在题图1乙右侧钩码下端加挂一个钩码,则有3G×0.12 m<3G×0.18 m,所以杠杆右端将下沉。
(3)水桶盛满水后,水桶和水整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人对它向上的拉力、绳子对它向上的拉力,为减小人向上提水的拉力,应增大绳对其向上的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可以增大石块的重力,也可以向左移动杠杆的支点。
(4)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AO×m1g=OC×m0g+OB×m2g,代入数据可得l1×m1g=l0×m0g+l2×m2g,解得
【答案】(1)平衡 仍能 (2)①F1l1=F2l2 A ②右端下沉 (3)增大 左 (4)
1.(2024年江苏镇江中考题)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处于竖直方向,他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稍稍超过量程。为了完成实验,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
A.钩码的数量适当增加
B.钩码的位置适当左移
C.弹簧测力计转到图中虚线位置
D.弹簧测力计位置适当向左平移
2.(2024年云南中考模拟预测题)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OB∶AB=2∶1,在A点挂一个120N物体,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杆水平平衡拉力为 N;若拉力F沿逆时针方向转动30°,杠杆仍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024年黑龙江哈尔滨中考题)杆秤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如今中药房仍在使用。如图所示,已测得刺五加药材质量是120g,其中OB=3OA,若不计杆秤自重,则秤砣的质量约为 g.接下来要测30g的人参片需要将秤砣向B点的 (选填“左”或“右”)侧移动。
4.(2024年山东淄博中考题)同学们利用蜡烛、细铁丝、杯子等制作了一个蜡烛“跷跷板”,如图甲。一端烛油滴下时,此端就上升,两端交替上下。为了寻找上述现象的原因,同学们用铁架台、杠杆(已在水平位置平衡)、质量相等的钩码等器材进行以下探究。
(1)图乙中杠杆水平平衡,分别改变一侧钩码的个数或悬挂位置,发现杠杆不再平衡。
小聪认为: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是力的大小和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小明认为: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是力的大小和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为判断谁的观点正确,同学们利用图丙中水平平衡的杠杆(OD>OA=OC)进行实验,保持B处悬挂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不变。
实验次数 动力F1/N a 阻力F2/N b
1 1.0 10 2.0 5
2 1.5 5 0.5 15
3 2.0 15 1.5 20
①把A处悬挂的钩码改挂在C处,发现杠杆不再平衡。与A处相比,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②把A处悬挂的钩码改挂在D处,发现杠杆仍保持平衡,这两种情况下 的距离不变;③由此初步判断 的观点是正确的;
(2)明确影响因素后,同学们利用图乙的器材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设计的表格中。
①表格中a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②分析表中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③若在图乙中杠杆两侧钩码下端各加挂一个钩码,杠杆 端下沉;
(3)交替上下的蜡烛“跷跷板”,一端烛油滴下时,此端上升。原因是 。
【考点1针对训练题答案】 1. D 2. 180 变大 3. 40 右 4. (1)①不变 ②支点到力的作用线 ③小明 (2)①动力臂l1/cm ②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③左 (3)此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变小
【例题3】(2024年四川广元中考题)图甲中是用来压制饺子皮的“神器”,压皮时压杆可视为一个杠杆,图乙是其简化示意图。图中O为支点,F2为压动杠杆时作用在B点的阻力。请在乙图中画出:阻力臂l2、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
【解析】过支点作力F2的作用线的垂线,垂线段即为阻力臂l2;
杠杆所受阻力F2和F2的力臂都不变,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F1和动力臂l1的乘积等于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不变。要使作用在A点的动力最小,动力臂必须最大。把支点O和A点的连线作为动力的力臂,动力臂最大,对应的动力最小。
连接OA,作OA的垂线即最小动力的力臂;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作用在杠杆上产生的效果相反,则动力F1的方向垂直于OA向下。
【答案】
1.(2024年贵州遵义中考模拟预测题)如图所示,OAB为一可绕O点自由转动的轻质杠杆,OA垂直于AB,AB长度为30cm,OA长度为40cm,在OA中点C处挂一质量为1kg的物块,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则最小的力F是 N,我们可以把杠杆分为省力杠杆、等臂杠杆、费力杠杆,此杠杆是 。(g=10N/kg)
甲 乙
2.(2024年河南洛阳中考二模题)如图甲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我国古代用来舂米的舂,图乙是其示意图,杠杆在该位置平衡。请在图乙中作出脚在点施加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及阻力臂l2.
3.(2023年辽宁丹东中考题)如图所示,用轻质撬棒撬动地面上的石头,O是撬棒的支点,F2是阻力。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D点的最小动力F1、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第3题图 第4题图
4.(2024年广州中考题)如图甲,质量不计的晾晒架钩在支撑物上,挂上衣服后,晾晒架可看成以O为支点的杠杆,图乙是其简化图,晾晒架上A、B、C、D四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1)B、C、D是挂衣处,同一件衣服挂在B时,A点受到的支持力最小,请说明理由: ,若衣服重为3.6N,则此支持力最小值为 N;
(2)请在图乙中:①画出B点受到衣服的拉力F;②画出拉力F的力臂l.
【考点1针对训练题答案】1. 4 省力杠杆 2.
3. 4.(1)同一件衣服挂在B时,阻力一定,阻力臂最小,动力臂一定,因此动力最小 4 (2)如图。
【例题4】(2024年四川攀枝花中考二模题)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的中点处悬挂重为11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为 N.保持F的方向始终与OA垂直,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轻质杠杆OA的中点处悬挂重为110N的物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力F的大小
力F的力臂为支点O到力F作用线的垂线段;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保持F的方向始终与OA垂直,则动力F的力臂都是lOA,即力F的力臂保持不变;该过程中,动力臂不变,阻力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即阻力不变,由图可知阻力臂会变小,所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F会变小。
【答案】 55 变小
1.(2024年北京九年级开学考试题)(多选题)小文同学锻炼时,双脚并拢,脚尖O触地,脚后跟踮起,手掌支撑在竖直墙壁上,手臂水平,A为人体重心所在位置,此时墙壁对手掌的支撑力F如图所示,不计墙壁对手掌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支持力F的力臂大于重力的力臂
B.若小文同学质量为50kg,则墙壁对人的支撑力一定小于200N
C.增大脚尖与墙壁的距离,手臂仍然水平支撑在墙壁上,则F将变大
D.重力力臂的大小不会随着脚尖与墙壁距离的变化而改变
2.(2023年江苏连云港中考题) 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 g,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2个钩码,B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在A、B两处再各加1个钩码,那么【 】
A. 杠杆仍水平平衡
B. 杠杆的左边向下倾斜
C. 杠杆的右边向下倾斜
D. 将A处的钩码向左移动一格,杠杆仍能水平平衡
3.(2022年百色中考广西题)如图所示,轻质细杆可绕竖直墙上的O点转动,末端挂一个重为150N的物体,拉力F沿水平方向,当θ=45°时,拉力F=     N.若保持拉力沿水平方向,让细杆顺时针缓慢旋转到图中虚线位置,则拉力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
4.(2024年江苏扬州中考题)如图所示,小明坐在座椅上,伸小腿时,小腿绕膝关节上固定点O转动,股四头肌群收缩提供动力F1.
(1)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l1.
(2)小腿从图示位置缓慢伸至水平位置,阻力臂的变化情况是 ,动力的变化情况是 。
【考点1针对训练题答案】1.ABC 2. C 3. 150 变大
4.(1) (2)变大 变大
【例题5】(2024年山东临沂中考题)2023年9月24日,中国组合邹佳琪/邱秀萍在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夺冠,斩获杭州亚运会首金。如图所示,赛艇的桨可视为杠杆,下列工具正常使用时,与桨属于同类杠杆的是【 】
A.筷子 B.瓶起子 C.核桃夹 D.榨汁器
【解析】赛艇的桨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由杠杆原理知,动力大于阻力,是费力杠杆。
筷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是费力杠杆;
瓶起子、核桃夹、榨汁器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
【答案】A
1.(2024年黑龙江牡丹江中考题)下列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镊子 B.天平 C.瓶起子 D.核桃夹
2.(2024年山东青岛中考题)如图所示,小明用手提起哑铃,这一动作从生物学的视角,可以认为桡骨在肱二头肌的牵引下绕着时关节转动;从物理学的视角,可以认为是一个杠杆在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杠杆的支点为A点
B.此杠杆的阻力是哑铃受到的重力
C.此杠杆是一个费力杠杆
D.肱二头肌的收缩距离大于哑铃的移动距离
3.(2024年山东菏泽中考题)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人运送巨木的劳动情境示意图。结合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抬巨木时众人越靠近支架越省力 B.只把悬绳向左移动一定距离更利于抬起巨木
C.在抬起巨木时横杆是省力杠杆 D.支架下端垫有底面积较大的石块是为了减小压力
第3题图 第4题图
4.(2024年四川乐山中考题)从物理学角度来看, 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因动力臂比阻力臂长,可以实现“四两拨千斤”。我国传统衡器“杆秤”是一种杠杆,要使如图所示的秤杆在水平方向平衡 端移动。
【考点1针对训练题答案】1. A 2. C 3. C 4. 省力 应将秤砣向右
考点2 滑轮
滑轮属于杠杆类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原理工作。
1.定滑轮: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定滑轮是一个支点在滑轮中心、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轮半径的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轴和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动滑轮是动力臂等于二倍阻力臂的省力杠杆。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拉动物体,不但可以省力,还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要多移动距离。
使用滑轮组拉动物体时,有几段绳子和动滑轮连接,动力作用点(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就是被拉动物体移动距离的几倍,动力作用点(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就是被拉动物体移动速度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例题6】(2024年黑龙江牡丹江中考题)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使其在10s内匀速上升4m.物体的重力为10N,动滑轮的重力为2N,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动滑轮可以省距离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为4m/s
C.拉力的大小为5N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8m
【解析】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
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4m,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由图可知,和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物体所受的重力为G物=10N,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G动=2N,
绳子自由端所受的拉力为
【答案】D
1.(2024年天津中考题)高高的旗杆矗立在操场上。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关于该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动滑轮 B. 利用它可以省力
C. 利用它可以省距离 D. 利用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2024年云南中考题)如图所示,美丽乡村建设的工地上,工人使用一个 (选填“定”或“动”)滑轮匀速提升重300N的建筑材料(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人的拉力为 N.
第2题图 第3题图
3.(2024年山东东营中考一模题)如图,A物体重200N,在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右运动10s,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动滑轮移动的距离为 m.
4. (2023年湖南常德中考题)如图所示小明组装了甲、乙两种滑轮用来提升同一物体,G物=200 N (不计绳重、轮重和摩擦),要使物体竖直匀速提升2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甲=200 N,并向上移动4 m
B. F甲=100 N,并向上移动2 m
C. F乙=200 N,并向上移动1 m
D. F乙=400 N,并向上移动1 m
【考点2针对训练题答案】1. D 2. 定 300 3. 5 1 4. D
【例题7】(2025年广东中考一模题) 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得直直的,如图甲采用坠砣牵引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图乙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工作原理图,其中定滑轮可以________(选填“改变力的方向”或“省力”),图乙中______(选填“A”或“B”)为定滑轮。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总重40000N的坠砣,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摩擦,输电线P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N.
【解析】图乙所示的输电线牵引装置是滑轮组。A是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B是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大小。两段钢绳和动滑轮相连,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摩擦,输电线对动滑轮轴的拉力等于坠砣对钢绳拉力的二倍。
坠砣对钢绳的拉力F=G坠砣=40000N,输电线P端受到的拉力FP=2F=2×40000N=80000N.
【答案】改变力的方向 A 80000N
1.(2024年甘肃白银中考题)将物体A、B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B恰好匀速下降,已知A重60N,B重10N,则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 N;若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刚好使A在原来的水平面上匀速向左运动,则拉力F大小为 N.(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
2.(2024年四川广元中考题)假期间,小明随爸爸去建筑工地劳动体验。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材料,当提升的材料重力为300N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为75%,则动滑轮的重力为 N;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N,则该滑轮组能提起材料的最大质量为 kg.(空气阻力、摩擦力及绳重不计,g取10N/kg)
3.(2024年山东威海中考题)利用简单机械设计健身器材,要求如下:始终竖直向下匀速拉动拉环,拉力大小范围为200-400N;拉力在竖直方向移动的最大距离为0.6m时,配重在竖直方向移动的距离不超过2m;配重质量为15kg(杠杆、滑轮、绳子、拉环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滑轮组绳子长度足够长)。下列方案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
A B C D
4.(2024年陕西中考题)工人向下拉绳来提升重物。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考点2针对训练题答案】1. 20 40 2. 100 90 3. D 4.
考点3 斜面和轮轴
1.斜面:斜面是省力机械,但要多移动距离。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小越省力。
2.轮轴:由具有共同转动轴的大轮和小轮组成的简单机械。通常把大轮叫做轮,小轮叫作轴。轮轴可以看作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支点在轮轴的轴线上,若动力作用在轮边缘,阻力作用在轴边缘,利用轮轴拉动物体可以省力,轮半径是轴半径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例题8】(2024年湖北十堰中考一模题)如图所示是用螺丝刀拧螺丝的情景。手柄 (选填“粗”或“细”)一些的螺丝刀用起来更省力;用力转动螺丝刀的过程中,对螺丝刀 (选填“没有”或“有”)做功。
【解析】由轮和轴组成,能绕共同的轴线转动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轮轴是一种省力机械,支点在轴心;用螺丝刀拧螺丝时相当于一个轮轴,支点在轴心线,手对手柄的力是动力,螺丝刀手柄越粗,轮半径越大,动力臂越大,越省力。
用力转动螺丝刀的过程中,螺丝刀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对螺丝刀做了功。
【答案】粗 有
1. (2022年甘肃武威中考题)如图所示,现在很多地方设有轮椅专用通道,为残疾人通行提供方便。它实际上就是简单机械中的   (选填“杠杆”、“滑轮”或“斜面”);属于   (选填“省力”、“费力”或“省功”)机械。
2.(2024常州武进区中考模拟题)如图甲所示是某风景区的盘山公路,盘山公路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________,利用它可以省力,图乙和图丙所示为生活中常见的两种钉子,其中与盘山公路利用的力学原理相同的是图______(选填“乙”或“丙”)。
3.(2024年辽宁本溪明山区中考模拟题)如图甲是我国周代初期发明的一种取水工具“辘轳”。它的摇柄属于简单机械中的_________ (选填“省力”或“费力”)机械;如图乙,若想提物体时更省力可以适当增加_______(选填“A”或“B”)的长度。
4.(2023年广东中考题)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农业生产汲水装置——辘轳,沿用至今。题图甲是一种辘轳,由具有共同转动轴的大轮和小轮组成。提水时,用力使大轮转动,小轮随之转动并缠绕井绳,提起水桶。
(1)图甲所示,辘轳可视为不等臂杠杆,为方便提水,它是按照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来设计的。用辘轳提水的某时刻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它的支点是“A”、“B”或“C”中的 点。
(2)设大轮与小轮的半径比为3:1,水桶受到的总重力为90N.使周长为3m的大轮转动一圈,水桶匀速上升,井绳对水桶做功 J;若要使辘轳静止在图乙所示位置,作用在C点最小的力应为 N.(不计井绳的粗细和自重)
(3)图丙所示水龙头开关的设计也应用了同样的原理,为了更省力,开关应选用 (选填“①”或“②”)。
【考点3针对训练题答案】 1. 斜面 省力 2. 斜面 乙 3. 省力 B 4. (1)省力 B (2)90 30 (3)①
考点4 机械效率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利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作有用功(W有用);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作额外功(W额外);总共做的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叫做总功(W总),W总=W有用+W额外.
2.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符号η表示。
(1)计算公式:η=W有用/W总.
(2)理解: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例题9】(2024年山东淄博中考题)在“观察滑轮的使用”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20cm(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重力是3.6N
B.图乙中弹簧测力计上升20cm
C.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物重的一半
D.图甲中滑轮的机械效率比图乙中的高
【解析】图甲中的滑轮的轴固定不动,是定滑轮,不计绳重和摩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显示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绳子对物体的拉力,等于测力计的示数。由图甲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4N;
图乙中的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是动滑轮,两段绳子和动滑轮相连(n=2),将物体匀速提升20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距离s=nh=2×20cm=40cm;
不计绳重和摩擦,弹簧测力计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等于测力计的示数,为,由于动滑轮所受的重力未知,因此无法判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物重的关系;
不计绳重和摩擦,图甲中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图乙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则.
【答案】D
1.(2024年青海中考题)如图甲所示,工作人员正在组装神舟飞船。用图乙所示的电动滑轮将质量为2吨的飞船部件在10s内匀速提升2m,电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g取10N/kg),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电动滑轮的总功为5×104J
B.飞船部件的重力为2×103N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
D.电动滑轮的功率为5×104W
2.(2024年山东德州中考题)如图甲所示,虚线框内是两个滑轮连成的滑轮组,工人利用该滑轮组,用200N竖直向上的拉力F,将物体匀速提高3m,物体和绳子自由端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动滑轮重12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5m/s
B.工人做的有用功为360J
C.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D.拉力F的功率为100W
3.(2024年四川巴中中考题)图甲所示的塔吊是施工建设中最常见的设备,其结构可简化为图乙所示的滑轮组模型。已知物体质量为300kg,在绳子自由端施加1250N拉力,物体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10s。求:
(1)绳子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2)拉力的功率;
(3)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2024年山东日照中考题)港口装载货物时,经常通过斜面将货物拉到甲板上。如图甲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体重为800N的工人用300N竖直向下的拉力将重500N的货物从斜面底端拉到顶端。货物沿着斜面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工人的鞋底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约为500cm2,不计滑轮的摩擦和绳子的重力。求:
(1)拉动货物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强;
(2)货物在0~10s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3)货物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考点3针对训练题答案】 1. A 2. C
3.(1)图中的滑轮组中和动滑轮相连接的绳子段数n=3,绳子拉力端移动的速度
,由v=s/t得,绳子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2)拉力F的功率;
(3)拉力所做的总功,
有用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 (1)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
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工人对地面的压强为p=F压/S
(2)由v=s/t得,,货物0-5s通过的路程为
货物5-10s通过的路程为
货物0-10s运动的路程为
货物0-10s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3)工人所做的有用功
工人所做的总功为
由W=Fs得,货物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例题10】(2024年山东济宁中考题)小明将木板一端置于水平桌面上,另一端与量角器组装成斜面(如图所示),按以下步骤进行了实验:
①选3个物体A、B和C,分别测出它们的重力大小;②将斜面倾角(木板与桌面夹角)调成5°,分别将物体A、B、C放置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用压力传感器分别测出它们对木板的压力大小;③将斜面倾角先后调成10°和15°,重复步骤②。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斜面倾角 5° 10° 15°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物体 A B C A B C A B C
重力大小/N 10.0 20.0 30.0 10.0 20.0 30.0 10.0 20.0 30.0
压力大小/N 9.96 19.92 29.88 9.85 19.70 29.55 9.66 19.32 28.98
(1)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对木板(斜面倾角为15°)压力的示意图,要求包含力的三要素;
(2)若研究同一物体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可选择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3)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可知:不同物体静止在同一斜面上时,物体对木板的压力与该物体重力的比值 ;
(4)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可知,同一物体静止在不同斜面上时,斜面倾角越大,物体对木板的压力与该物体重力的比值 (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5)斜面作为一种简单的机械,在生活中常有应用。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质量为30kg的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了1m,升高了30cm,斜面的机械效率为90%,则该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N.(取g=10N/kg)
【解析】(1)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作用在斜面上,方向垂直于斜面并指向斜面;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当斜面倾角为15°时,A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9.66N.
(2)研究同一物体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应选择同一物体放在同一斜面上,改变斜面倾角,测出压力大小进行比较,所以可选择实验序号1、4、7或2、5、8、或3、6、9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3)分析比较1、2、3(或4、5、6或7、8、9)三组数据,A、B、C三个不同物体静止在同一斜面上,物体对木板的压力与该物体所受重力的比值都相等。
(4)分析比较序号1、4、7(或2、5、8、或3、6、9)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同一物体静止在不同斜面上时,斜面倾角越大,物体对木板的压力越小,由于物体所受重力不变,则物体对木板的压力与该物体所受重力的比值越小。
(5)拉力F做的有用功为
由得,拉力F做的总功为,由W总=W有+W额得,
额外功为
由W=Fs得,该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答案】(1) (2)1、4、7(或2、5、8或3、6、9) (3)都相等 (4)越小 (5)10
1. (2023年山东枣庄中考题)提高机械效率可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对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的意义,某科技创新小组根据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对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I: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有关
猜想Ⅱ: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
猜想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提物体的重力有关
根据猜想,运用如图甲、乙、丙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 次数 钩码的 重力G/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 0.1 0.80 0.3 83.3%
2 4 0.1 1.50 0.3 88.9%
3 4 0.1 1.25 0.4
4 4 0.2 1.50 0.6 88.9%
 
(1)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________缓慢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是利用了图____的装置完成的,它的机械效率η=_____.
(3)比较2、4两次实验数据,可验证猜想Ⅰ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通过比较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5)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
2.(2024年四川眉山中考题)如图是小龙“测量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斜面粗糙程度相同。他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定拉力F,将重6N的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测得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做功为3J B. 物体受到摩擦力为1.5N
C. 在匀速拉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D. 若以2m/s的速度匀速拉动物体,斜面机械效率仍为75%
3. (2022年海南中考题)小明发现公共场所为残障人士设计的无障碍通道是斜面,且不同的斜面通道的倾斜程度有所不同,这引发了小明对斜面的兴趣.他想了解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否与倾斜程度有关,便与实验小组的小伙伴们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1)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
(2)请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3)准备动手实验时,有小伙伴提出,斜面的机械效率还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则他们要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否与倾斜程度有关时,应当保持________不变,这里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
4. (2023年黑龙江绥化中考题)如图所示,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利用图2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钩码规格相同、动滑轮个数越多重力越大)
实验次数 钩码重力G/N 提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0.3
2 8 0.1 3.2 0.3 83.3%
3 8 0.1 2.0 0.5 80.0%
(1)在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一次实验中,如图1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机械效率是   (精确到0.1%)。
(3)由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
(4)由    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5)在第三次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如图2丁所示改变绳端拉力方向,测得的滑轮组机械效率将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考点4针对训练题答案】 1.(1)匀速 (2)丙 80% (3)错误 (4)1、2 (5)越低 2. D 3. (1)弹簧测力计 刻度尺 (2)如下表
(3)斜面粗糙程度 控制变量法
4.(1)匀速 (2)1.8 74.1% (3)使用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4)2、3 (5)偏低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小学英语人教版(PEP)(2024)小升初英语语法专项练习题 综合 (含解析)

下一篇:5.4第 3 课时二次函数 y=a(x-h)2 +k的图像和性质作业设计(同步练习)(无答案)2024-2025九年级下册青岛版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