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按要求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2024八下·青山期中)2024年2月25日世乒赛团体赛在韩国釜山落幕,中国队男团女团双夺冠。如图所示为樊振东参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抽球时,球拍对球的力等于球对球拍的力
B.球离开球拍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球拍对球的推力
C.球拍将球击出时,没有改变乒乓球的运动状态
D.乒乓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不受任何作用力
【答案】A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A、抽球时,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与乒乓球对球拍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A正确。
B、乒乓球被球拍击出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故B错误。
C、球拍击球时,乒乓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改变,所以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C错误。
D、乒乓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3)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个是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一个是可改变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方向的改变。
(4)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所示,其中一个力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A.用手挤压弹簧
B.小铁球受到磁体的作用
C.撑杆被压弯
D.弓被拉开
【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A、用力压弹簧,使弹簧的形状发生变化。
B、小铁球受到磁体的作用,运动方向发生变化,即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C、撑杆跳运动员对竿的拉力,使撑杆的形状发生变化。
D、用力拉开弓,使弓的形状发生变化。
由此可知,B图中力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
故答案为:B。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3.(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甲、乙、丙、丁,是教材中给出的几种生活中的情景,判断正确的是
A.如图甲所示,线对灯的拉力与灯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B.如图乙所示,手推动木箱的过程中,木箱一共受到了两个力的作用
C.如图丙所示,向左推左边的小船,右边的小船向右退,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如图丁所示,引起跳板向下形变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员的重力
【答案】C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A、线对灯的拉力与灯的重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手推动木箱的过程中,木箱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一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向左推左边的小船,右边的小船向右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引起跳板向下形变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员的压力,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2)分析木箱受力情况进行判断。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2024八下·青山期中)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垂线利用了重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原理
B.为了把年画贴正,应将年画顺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
C.为了把年画贴正,应将年画移动使年画的竖直边与重垂线平行
D.为了把年画贴正,应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竖直边平行
【答案】C
【知识点】重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A、根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如果画框和重垂线是平行的,画框是竖直的,否则画框不竖直,故A错误。
BCD、为了把年画贴正,应调整年画,使年画的竖直边与重垂线平行,故C正确,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垂线是利用重物静止时线总是竖直下垂的原理制造的仪器。
5.(2024八下·青山期中)右图是某撑杆跳高运动员比赛时的照片,关于撑杆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对撑杆的力大于撑杆对运动员的力
B.运动员受到撑杆施加的重力
C.运动员的手和撑杆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
D.由于撑杆向下形变对运动员产生了向上的弹力
【答案】D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A、运动员对撑杆的力与撑杆对运动员的力是两个相互作用力,因此它们的大小相等,故A错误。
B、因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所以运动员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故B错误。
C、运动员握紧撑杆起跳时,撑杆与手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因此手与撑杆之间的摩擦属于静摩擦,故C错误。
D、被撑杆运动员压弯的杆,杆恢复原状时对运动员有弹力,且弹力的方向应向上,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当物体与接触面之间仅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并未产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称为静摩擦。
(4)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6.(2024八下·青山期中)由于不遵守交通法规酿成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国家加大了对违反交通法规的处罚力度。关于汽车安全行驶的规定和措施,结合右图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在雨雪天气行驶时,要保持足够的车距,是为了防止刹车时惯性带来的追尾事故
B.限制汽车最大行驶速度,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
C.安全带主要是在汽车突然启动时对驾乘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D.在汽车上安装安全气囊,是为了在汽车突然加速时防止撞击到车身上
【答案】A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雨雪天路面较滑,汽车行驶时要保持车距就是为了防止汽车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不能立即停下来而发生交通事故,故A正确。
B、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大小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
C、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在紧急刹车时人会前冲而带来的伤害,汽车突然启动时驾乘人员向后仰,安全带不起作用,故C错误。
D、汽车急刹车、急剧减速或前端发生严重撞击时,人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就会撞在前面较硬的物体上,对人身造成伤害。装有安全气囊系统的汽车,安全气囊在此时自动充气弹出,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对人的压强,避免造成人体伤害,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大小与质量有关。
7.(2024八下·青山期中)中国空间站里(重力的效果忽略不计)宇航员通过扶手控制自身的姿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间站里宇航员的惯性消失
B.宇航员要想从静止运动起来,可以通过对扶手施加力实现
C.宇航员离开扶手获得速度后,因不受力会慢慢停下来
D.宇航员对扶手的拉力与扶手对宇航员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知识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及其现象;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故A错误;
B.宇航员要想从静止运动起来,即运动状态改变,可以通过对扶手施加力,此时扶手对宇航员也会力的作用,从而使宇航员因到受力的作用会从静止运动起来,故B正确;
C.宇航员离开扶手获得速度后,因不受力会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宇航员对扶手的拉力和扶手对宇航员的拉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判断;
D.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8.(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所示,在武汉这次冰雪灾害面前,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志愿者们正在清理道路冰雪,他们采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是
A.戴防滑手套
B.在路面上铺防滑垫
C.穿鞋底粗糙的橡胶鞋
D.铲雪时握紧铲子,防止铲子滑落
【答案】D
【知识点】摩擦力的方向;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戴防滑手套,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B、在路面上铺防滑垫,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穿鞋底粗糙的橡胶鞋,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铲雪时握紧铲子,防止铲子滑落,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9.(2024八下·青山期中)篮球纳入武汉体育中考的测试选择项。打篮球可以训练脑部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控制体重与改变体形,深得中学生的喜爱。同学们在篮球训练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篮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B.篮球在上升、下降过程中,惯性大小在变化
C.假如正在上升的篮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篮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 A、篮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
B、篮球在上升、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B错误。
C、假如正在上升的排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由于球原来是运动的,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篮球将继续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排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根据篮球的受力情况判定其是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排球的运动状态。
(4)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
10.(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且v1A.F甲F乙>F丙
C.F甲=F乙【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 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 ,
那么它处于平衡状态,
它受到的拉力等于摩擦力,即:F甲=f甲,F乙=f乙;
因为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所以摩擦力不变,即f甲=f乙;
那么:F甲=F乙;
在木块上放一重物,那么它对水平面的压力增大,
那么它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即:f丙>f乙,
因为F丙=f丙,
所以:F丙>F乙;
即:F甲=F乙故选C。
【分析】(1)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它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11.(2024八下·青山期中)小明刚刚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中发现,自己走过较硬水泥路面和松软的泥土路面时留下的脚印深浅不同。在水泥路面留下的脚印比泥土路面的要浅很多。小明思考两次对路面的压强大小关系
A.水泥路面压强大 B.泥土路面压强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答案】C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站在地面上的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接触面积为两只脚的面积和,因此某人站在松软的泥地上和站在水泥地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由可知,两种情况下,此人对松软泥地的压强等于人对水泥地的压强。
故答案为:C。
【分析】 物理学中用压强来描述压力作用的效果,先比较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然后根据比较压强的关系。
12.(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所示,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在水平地面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速地迎面吹来,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模型相对于空气处于静止状态
B.提高风速,汽车模型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C.汽车模型设计为流线型可以增加迎风阻力
D.汽车模型上方的气体流速小,压强大
【答案】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A.汽车模型相对于空气的位置不断改变,即汽车模型是运动的,故A错误;
BD.提高风速,汽车模型上方的气体流速小,压强大,而下方空气流速小而压强大,于是汽车受到向上的支持力,那么汽车模型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故B正确,D错误;
C.汽车模型设计为流线型可以增减小迎风阻力,故C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判断;
BD.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判断;
C.根据流线型的特点判断。
13.(2024八下·青山期中)从百米浅海到万米深海,中国自主研制的潜水器有了质的飞跃。潜水器下潜到图中标注的对应深度,承受海水压强最大的是(  )
A.7103救生艇 B.蛟龙号 C.深海勇士号 D.奋斗者号
【答案】D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在海水中,物体所处的深度越大,则它受到的海水压强越大。根据图片可知,奋斗者号所处的深度最大,则它受到海水的压强最大。
故选D。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比较海水压强的大小。
14.(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和自制气压计,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托里拆利实验装置的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变大
B.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从1楼拿到10楼,玻璃管内水银柱会下降
C.自制气压计瓶内密封部分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D.自制气压计的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说明外界大气压变大了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只要外界大气压不变,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就不变,改变玻璃管的粗细、少许改变管的倾斜程度、将玻璃管轻轻上提一点、往水银槽中加些水银,这些都不会影响到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故A错误。
B、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把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从1楼拿到10楼,大气压减小,玻璃管内水银柱会下降,故B正确。
C、自制气压计瓶内密封部分的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故C错误。
D、自制气压计的玻璃管内水柱上升,说明大气压降低了,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影响托里拆利实验值的因素是外界大气压值,而与玻璃管的粗细、长短、以及水银槽中水银的多少无关。
(2)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3)气压计的原理是:瓶内气压等于瓶外气压与玻璃管内的水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外界气压增大,自制气压计的玻璃管内水柱高度降低。
15.(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剪刀有锋利的刃是为了减小压强
B.图乙中,将玻璃管竖直下压,下端管口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小
C.图丙中,墨水会被吸进钢笔的橡皮管中,利用了大气压强
D.图丁中,从纸条上方沿纸条吹气,此时纸条上方的气压大于下方的气压
【答案】C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 A、图甲中,剪刀有锋利的刃,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错误。
B、图乙中,将玻璃管竖直下压,液体的密度不变,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因此下端管口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大,故B错误。
C、图丙中,吸钢笔水时,先用手捏笔胆排除里面的空气,松手后笔胆内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墨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笔胆,故C正确。
D、图丁中,从纸条上方沿纸条吹气,因为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纸条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纸条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纸条就飘起来,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2)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在液体深度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3)大气压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气压差产生的压力差,常见的有吸管吸饮料、吸盘吸玻璃、注射器吸药液、钢笔吸墨水、活塞式抽水机抽水等。
(4)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6~24题,每空1分,共22分)
16.(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所示,用水平力轻轻推动矿泉水瓶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用等大的水平力轻推瓶盖,瓶子翻了。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选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瓶子翻了”,说明力改变了瓶子的   。
【答案】作用点;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解析】【解答】用水平力轻轻推动矿泉水瓶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用等大的水平力轻推瓶盖,瓶子翻了。两种情况,推力的作用点不一样,力的作用效果也不一样,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瓶子翻了”说明瓶子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由此说明力改变了瓶子的运动状态。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7.(2024八下·青山期中)小明利用饮料瓶、气球、瓶盖、吸管等制作了一个简易喷气小车,如图所示,拔掉吸管口的塞子,气球向左喷气,同时小车会向右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使小车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答案】相互;喷出的气体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气球向左喷气,同时小车受到气体的反作用,会向右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小车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喷出的气体。
故答案为:相互;喷出的气体。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加力的是施力物体,承受力的是受力物体。
18.(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所示,在桌面上摆放了一摞棋子,沿水平方向用力迅速击打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受到   的作用,落到下面棋子的   (选填“前方”、“后方”或“正上方”)。
【答案】重力;正上方
【知识点】重力的方向;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受到击打的棋子沿水平方向飞出,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下面的棋子正上方。
故答案为:重力;正上方。
【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19.(2024八下·青山期中)在自行车中,有许多结构的设计应用了物理知识。如图所示,车把的表面设计得粗糙不平,这有利于增大手与车把之间的   摩擦力;在水平路面上正常骑行时,自行车后轮对地面摩擦力的方向   ;车座设计得比较宽大,这是为了   。
【答案】静;水平向后;(增大受力面积),减少压强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人骑自行车时,手与车把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车把的表面设计得粗糙不平,这有利于增大手与车把之间的静摩擦。
在水平路面上正常骑行时,自行车后轮作为主动轮,是施力物体,因轮子受力驱动,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有向后移动的趋势,故此后轮所受的摩擦力水平向前。
因为自行车后轮对地面摩擦力与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方向相反,所以自行车后轮对地面摩擦力水平向后。
车座设计得比较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故答案为:静;水平向后;减小压强。
【分析】(1)当物体与接触面之间仅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并未产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称为静摩擦。
当物体与接触面之间已产生相对运动,且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相对滑动,这种摩擦称为滑动摩擦。
当物体与接触面之间并未直接接触,中间隔有可滚动的物体,如滚珠、圆柱或滚针等,或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自由滚动,这种摩擦称为滚动摩擦。
(2)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据此判断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然后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判断自行车后轮对地面摩擦力的方向。
(3)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20.(2024八下·青山期中)图甲是商场里常用的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图乙记录了小明乘坐电梯的s-t图象。则他搭乘垂直电梯受到的支持力大小   搭乘自动扶梯受到的支持力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小明站在自动扶梯上时,脚底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选填“为零”或“不为零”),随自动扶梯到达扶梯口时,若不小心,会由于   向前倾倒。
【答案】等于;为零;惯性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由图乙可知,小明在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上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小明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电梯对小明的支持力等于重力。
站在水平匀速直线运动的自动扶梯上时,球鞋与扶梯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即小明站在自动扶梯上时,脚底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零。
在运动的扶梯上,当运动到扶梯口时脚被绊住,脚的速度变慢,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速度,所以会向前倾倒。
故答案为:等于;为零;惯性。
【分析】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力即为平衡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同一物体上。
只有当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才会产生摩擦力。
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叫做惯性。
21.(2024八下·青山期中)质量为40kg的小船静止在水面上,它除了受到重力之外,还受到另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的大小等于   N,这个力的方向是   。
【答案】400;竖直向上
【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小船受到的重力为G=mg=40kg×10N/kg=400N。
因为小船受重力和浮力作用静止在水面上,受到的是平衡力。浮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即方向是竖直向上。故该船除了受到重力之外,还受到另一个竖直向上的400N 的浮力作用。
故答案为:400;竖直向上。
【分析】(1)已知小船的质量,根据公式G=mg求出物体的重力。
(2)根据小船静止在水面上,受到的是平衡力。由于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因此二力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由此可判断另一个力。
22.(2024八下·青山期中)我国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跨世纪工程。三峡大坝上、下游水位差最高可达113m,上游的船只如何平稳驶向下游?工程师们设计了船闸并解决了这个问题。船闸由闸室和上、下游闸门以及上、下游阀门组成,如图所示。轮船从闸室进入下游前,要关闭阀门   和闸门   ,打开阀门   ,此时闸室和下游构成连通器。
【答案】A;C;B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如果船要由闸室驶往下游,应先关闭上游阀门A和闸门C,打开下游阀门B,此时闸室与下游水道构成了一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构成一个连通器。
故答案为:A;C;B。
【分析】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当连通器内装入同种液体,液体不流动时,液面会保持相平,船闸工作过程中,闸室分别跟上游和下游形成连通器,用来调节水面落差,使船通行。
23.(2024八下·青山期中)物理小妙招,生活更精彩。图甲中,用圆纸筒穿过购物袋的提手提重物就不勒手,这是通过增大   来减小压强;图乙是自制简易蛋黄分离器,挤压矿泉水瓶,让瓶口贴近蛋黄,松开手蛋黄被吸进瓶子里,这是利用   的作用。
【答案】受力面积;大气压(力)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用圆纸筒穿过购物袋的提手提重物就不勒手,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由于瓶子受挤压,瓶内的空气被挤出,使瓶子内的压强小于瓶子外的压强,在外界大气压和瓶内压强差的作用下,蛋黄被压入瓶内。
故答案为:受力面积;大气压。
【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瓶内的空气被挤走,气压减小,这样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蛋黄就被压进瓶子里。
24.(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所示,水能从a、b两个相同的小圆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   有压强;b孔中的水喷得更远,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此时,用手封住瓶口,水面高于a孔时,能够观察到小孔b向外出水,而小孔a由于   已停止出水。
【答案】侧壁;增加(或增大);大气压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水能从小孔喷出,说明谁对容器壁有压强。水喷的越远,压强越大,则深度越深压强越大。b孔的水流出说明大气压小于b处水的压强,a孔处大气压大于水的压强,所以水不会从a孔流出。
故答案为:侧壁;增大;大气压。
【分析】液体具有流动性,则液体对容器壁有压强;液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则对容器底有压强。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和密度有关。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5~28题,共19分)
25.(2024八下·青山期中)小明和小聪要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
(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得铝块所受拉力大小为   N;他提出利用图甲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小聪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拉力和重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无法测量   力的大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2)小明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当卡片平衡时,小明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卡片不能平衡,这样做是证实   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3)小明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下一步的做法是:   ;
(4)小聪在进行探究时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他发现当左盘和右盘放置相同的砝码时,木块静止不动;当将图甲中的铝块放入左盘,右盘放三个重1N的相同砝码时木块仍静止不动,这是由于   。
【答案】(1)3.4;重
(2)不在同一直线上
(3)用剪刀将卡片剪开
(4)木块和桌面间存在摩擦力
【知识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解析】【解答】(1)①根据甲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示数为3.4N;
②当物体在测力计上静止时,它受到的拉力和重力相互平衡。如果不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那么就不能测量出物体的重力。
(2)小明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当卡片平衡时,小明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卡片不能平衡,这样做是证实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3)小明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下一步的做法是:用剪刀将卡片剪开;
(4)小聪在进行探究时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他发现当左盘和右盘放置相同的砝码时,木块静止不动;当将图甲中的铝块放入左盘,右盘放三个重1N的相同砝码时木块仍静止不动,这是由于木块和桌面间存在摩擦力。
【分析】(1)①根据甲图确定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示数。
②根据重力的测量原理解答;
(2)根据“同一直线”的条件分析解答;
(3)将一个卡片变成两个,每个卡片上各受一个拉力,松手后如果卡片保持静止状态,那么说明两个力不一定在同一物体上;否则,就说明两个拉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4)当铝块在桌面上静止时,虽然左右两个拉力不等,但是桌面会对铝块产生静摩擦力,此时三个力平衡,据此分析解答。
26.(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方体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
(1)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使木块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原理可知,此时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   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有的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如果要做这项研究,你认为实验操作时,应该   。
(4)丙实验中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此时木块对砝码作用力的示意图。
【答案】(1)二力平衡
(2)乙、丙
(3)将图甲中木块侧(竖直)放,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拉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读数,并与图甲比较
(4)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使木块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此时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故可得出结论: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要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只改变接触面积大小,故将甲图中木块侧放(或立放),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并读数,与图甲比较。
(4)木块对砝码有向上的支持力,方向向上,大小等于砝码向下的重力,故木块对砝码的作用力的示意图如下: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2)乙、丙;
(3)将图甲中木块侧(竖直)放,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拉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读数,并与图甲比较。
(4)见上图。
【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据此分析回答。
(3)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要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只改变接触面积大小,据此分析。
(4)砝码与物块间无相对运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砝码对木块有向下的压力,木块对砝码有向上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7.(2024八下·青山期中)下图是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因素”的实验过程。
(1)图中所示压强计中的U形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使用前需检查装置是否漏气,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观察到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接着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如图甲、乙、丙所示,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密度相同时,   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为了更好的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利用如图丁所示的装置进行改进实验,当注入水和盐水的深度相同时,若橡皮膜向左凸起,则隔板左侧的液体是   。
【答案】(1)不是;不漏气
(2)深度
(3)水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1)图中所示压强计左边有橡皮密封,而连通器两端开口,所以图中的U形管不是连通器。
使用前需检查装置是否漏气,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没有明显变化则表明漏气,如果观察到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不漏气。
(2)如图甲、乙、丙所示,液体密度相同,深度越深,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当注入水和盐水的深度相同时,若橡皮膜向左凸起,表明右边的液体产生的压强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则隔板左侧的液体密度较小,左侧是水。
故答案为:(1)不是;不漏气;(2)深度;(3)水。
【分析】(1)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是通过橡皮膜来感知压强的,通过橡胶管中气体压强的变化来改变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若液体压强计气密性差,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
(2)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的关系时,控制液体深度不变;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关系时,控制密度不变。
(3)由橡皮膜朝向确定压强大小,根据p=ρgh分析,实验过程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28.(2024八下·青山期中)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的实验时,利用小桌、海绵、砝码和铅笔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甲、乙、丙三次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发生   (选填“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来体现的,我们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甲、乙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是否有关。
(3)课后小明分别采用图丁所示的①②两种方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其中图   的方法不合理,理由是   。
【答案】(1)形变;可以
(2)压力(大小)
(3)①;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知识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1)海绵容易发生形变,通过海绵形变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我们一般选择海绵、泡沫塑料、沙子等较易发生形变物体作为受力面,所以,如果用沙子代替海绵做此实验,则仍然可以完成本次实验。
(2)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乙图中压力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故可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为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当控制压力大小不变,而①图中铅笔竖直放置时,由于铅笔的重力会导致下面手指受的压力增大,即没有控制压力相等,所以图①方法不合理。
故答案为:(1)形变;可以;(2)压力;(3)①;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分析】(1)压力作用效果通过容易发生形变的物体发生形变大小来反映,物体形变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3)一个物理量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探究物理量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9、30题,共14分)
29.(2024八下·青山期中)一箱某品牌酱油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其包装箱上标识的相关名词含义如下:“规格”是每瓶内酱油的体积×包装箱内酱油的瓶数;“净重”是包装箱内所装酱油的总质量;“毛重”是包装箱及其内部所有物品的总质量;“体积”是包装箱的长度×宽度×高度。请根据包装箱上标识的内容,通过计算回答:
(1)该箱内所装酱油的密度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这箱酱油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1)解:酱油的体积:
酱油的总质量:
酱油的密度:
(2)解:对地面的压力:
受力面积:
对地面的压强: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包装箱上的净含量和包装箱内每瓶酱油的体积,利用密度的公式得到酱油的密度。
(2)水平地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求出其大小。
求出底面积(受力面积),利用得到这箱酱油对地面的压强。
30.(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所示为一款居家置景的一柱状鱼缸(缸底有小石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其内圆底面积为,外圆底面积为,鱼缸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在鱼缸内加入质量为42kg的水后鱼缸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求:
(1)质量为42kg的水的重力。
(2)鱼缸(含缸底小石子)的重力。
(3)在鱼缸内放入几条鱼,游到A点处鱼受到水的压强。
【答案】(1)解:水的重力:
(2)解:鱼缸对地面的压力:
在水平地面上:
(3)解:A处的深度:
A处鱼受到的压强: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G=mg计算水的重力。
(2)利用计算鱼缸(含缸底小石子)的重力。
(3)由图求出鱼在A点处的深度,利用p=ρgh求出鱼受到水的压强。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按要求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2024八下·青山期中)2024年2月25日世乒赛团体赛在韩国釜山落幕,中国队男团女团双夺冠。如图所示为樊振东参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抽球时,球拍对球的力等于球对球拍的力
B.球离开球拍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球拍对球的推力
C.球拍将球击出时,没有改变乒乓球的运动状态
D.乒乓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不受任何作用力
2.(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所示,其中一个力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A.用手挤压弹簧
B.小铁球受到磁体的作用
C.撑杆被压弯
D.弓被拉开
3.(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甲、乙、丙、丁,是教材中给出的几种生活中的情景,判断正确的是
A.如图甲所示,线对灯的拉力与灯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B.如图乙所示,手推动木箱的过程中,木箱一共受到了两个力的作用
C.如图丙所示,向左推左边的小船,右边的小船向右退,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如图丁所示,引起跳板向下形变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员的重力
4.(2024八下·青山期中)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垂线利用了重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原理
B.为了把年画贴正,应将年画顺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
C.为了把年画贴正,应将年画移动使年画的竖直边与重垂线平行
D.为了把年画贴正,应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竖直边平行
5.(2024八下·青山期中)右图是某撑杆跳高运动员比赛时的照片,关于撑杆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对撑杆的力大于撑杆对运动员的力
B.运动员受到撑杆施加的重力
C.运动员的手和撑杆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
D.由于撑杆向下形变对运动员产生了向上的弹力
6.(2024八下·青山期中)由于不遵守交通法规酿成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国家加大了对违反交通法规的处罚力度。关于汽车安全行驶的规定和措施,结合右图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在雨雪天气行驶时,要保持足够的车距,是为了防止刹车时惯性带来的追尾事故
B.限制汽车最大行驶速度,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
C.安全带主要是在汽车突然启动时对驾乘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D.在汽车上安装安全气囊,是为了在汽车突然加速时防止撞击到车身上
7.(2024八下·青山期中)中国空间站里(重力的效果忽略不计)宇航员通过扶手控制自身的姿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间站里宇航员的惯性消失
B.宇航员要想从静止运动起来,可以通过对扶手施加力实现
C.宇航员离开扶手获得速度后,因不受力会慢慢停下来
D.宇航员对扶手的拉力与扶手对宇航员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8.(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所示,在武汉这次冰雪灾害面前,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志愿者们正在清理道路冰雪,他们采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是
A.戴防滑手套
B.在路面上铺防滑垫
C.穿鞋底粗糙的橡胶鞋
D.铲雪时握紧铲子,防止铲子滑落
9.(2024八下·青山期中)篮球纳入武汉体育中考的测试选择项。打篮球可以训练脑部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控制体重与改变体形,深得中学生的喜爱。同学们在篮球训练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篮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B.篮球在上升、下降过程中,惯性大小在变化
C.假如正在上升的篮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篮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10.(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且v1A.F甲F乙>F丙
C.F甲=F乙11.(2024八下·青山期中)小明刚刚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中发现,自己走过较硬水泥路面和松软的泥土路面时留下的脚印深浅不同。在水泥路面留下的脚印比泥土路面的要浅很多。小明思考两次对路面的压强大小关系
A.水泥路面压强大 B.泥土路面压强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12.(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所示,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在水平地面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速地迎面吹来,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模型相对于空气处于静止状态
B.提高风速,汽车模型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C.汽车模型设计为流线型可以增加迎风阻力
D.汽车模型上方的气体流速小,压强大
13.(2024八下·青山期中)从百米浅海到万米深海,中国自主研制的潜水器有了质的飞跃。潜水器下潜到图中标注的对应深度,承受海水压强最大的是(  )
A.7103救生艇 B.蛟龙号 C.深海勇士号 D.奋斗者号
14.(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和自制气压计,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托里拆利实验装置的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变大
B.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从1楼拿到10楼,玻璃管内水银柱会下降
C.自制气压计瓶内密封部分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D.自制气压计的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说明外界大气压变大了
15.(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剪刀有锋利的刃是为了减小压强
B.图乙中,将玻璃管竖直下压,下端管口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小
C.图丙中,墨水会被吸进钢笔的橡皮管中,利用了大气压强
D.图丁中,从纸条上方沿纸条吹气,此时纸条上方的气压大于下方的气压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6~24题,每空1分,共22分)
16.(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所示,用水平力轻轻推动矿泉水瓶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用等大的水平力轻推瓶盖,瓶子翻了。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选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瓶子翻了”,说明力改变了瓶子的   。
17.(2024八下·青山期中)小明利用饮料瓶、气球、瓶盖、吸管等制作了一个简易喷气小车,如图所示,拔掉吸管口的塞子,气球向左喷气,同时小车会向右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使小车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18.(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所示,在桌面上摆放了一摞棋子,沿水平方向用力迅速击打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受到   的作用,落到下面棋子的   (选填“前方”、“后方”或“正上方”)。
19.(2024八下·青山期中)在自行车中,有许多结构的设计应用了物理知识。如图所示,车把的表面设计得粗糙不平,这有利于增大手与车把之间的   摩擦力;在水平路面上正常骑行时,自行车后轮对地面摩擦力的方向   ;车座设计得比较宽大,这是为了   。
20.(2024八下·青山期中)图甲是商场里常用的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图乙记录了小明乘坐电梯的s-t图象。则他搭乘垂直电梯受到的支持力大小   搭乘自动扶梯受到的支持力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小明站在自动扶梯上时,脚底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选填“为零”或“不为零”),随自动扶梯到达扶梯口时,若不小心,会由于   向前倾倒。
21.(2024八下·青山期中)质量为40kg的小船静止在水面上,它除了受到重力之外,还受到另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的大小等于   N,这个力的方向是   。
22.(2024八下·青山期中)我国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跨世纪工程。三峡大坝上、下游水位差最高可达113m,上游的船只如何平稳驶向下游?工程师们设计了船闸并解决了这个问题。船闸由闸室和上、下游闸门以及上、下游阀门组成,如图所示。轮船从闸室进入下游前,要关闭阀门   和闸门   ,打开阀门   ,此时闸室和下游构成连通器。
23.(2024八下·青山期中)物理小妙招,生活更精彩。图甲中,用圆纸筒穿过购物袋的提手提重物就不勒手,这是通过增大   来减小压强;图乙是自制简易蛋黄分离器,挤压矿泉水瓶,让瓶口贴近蛋黄,松开手蛋黄被吸进瓶子里,这是利用   的作用。
24.(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所示,水能从a、b两个相同的小圆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   有压强;b孔中的水喷得更远,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此时,用手封住瓶口,水面高于a孔时,能够观察到小孔b向外出水,而小孔a由于   已停止出水。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5~28题,共19分)
25.(2024八下·青山期中)小明和小聪要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
(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得铝块所受拉力大小为   N;他提出利用图甲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小聪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拉力和重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无法测量   力的大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2)小明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当卡片平衡时,小明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卡片不能平衡,这样做是证实   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3)小明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下一步的做法是:   ;
(4)小聪在进行探究时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他发现当左盘和右盘放置相同的砝码时,木块静止不动;当将图甲中的铝块放入左盘,右盘放三个重1N的相同砝码时木块仍静止不动,这是由于   。
26.(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方体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
(1)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使木块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原理可知,此时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   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有的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如果要做这项研究,你认为实验操作时,应该   。
(4)丙实验中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此时木块对砝码作用力的示意图。
27.(2024八下·青山期中)下图是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因素”的实验过程。
(1)图中所示压强计中的U形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使用前需检查装置是否漏气,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观察到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接着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如图甲、乙、丙所示,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密度相同时,   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为了更好的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利用如图丁所示的装置进行改进实验,当注入水和盐水的深度相同时,若橡皮膜向左凸起,则隔板左侧的液体是   。
28.(2024八下·青山期中)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的实验时,利用小桌、海绵、砝码和铅笔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甲、乙、丙三次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发生   (选填“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来体现的,我们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甲、乙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是否有关。
(3)课后小明分别采用图丁所示的①②两种方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其中图   的方法不合理,理由是   。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9、30题,共14分)
29.(2024八下·青山期中)一箱某品牌酱油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其包装箱上标识的相关名词含义如下:“规格”是每瓶内酱油的体积×包装箱内酱油的瓶数;“净重”是包装箱内所装酱油的总质量;“毛重”是包装箱及其内部所有物品的总质量;“体积”是包装箱的长度×宽度×高度。请根据包装箱上标识的内容,通过计算回答:
(1)该箱内所装酱油的密度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这箱酱油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0.(2024八下·青山期中)如图所示为一款居家置景的一柱状鱼缸(缸底有小石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其内圆底面积为,外圆底面积为,鱼缸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在鱼缸内加入质量为42kg的水后鱼缸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求:
(1)质量为42kg的水的重力。
(2)鱼缸(含缸底小石子)的重力。
(3)在鱼缸内放入几条鱼,游到A点处鱼受到水的压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A、抽球时,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与乒乓球对球拍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A正确。
B、乒乓球被球拍击出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故B错误。
C、球拍击球时,乒乓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改变,所以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C错误。
D、乒乓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3)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个是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一个是可改变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方向的改变。
(4)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解答】A、用力压弹簧,使弹簧的形状发生变化。
B、小铁球受到磁体的作用,运动方向发生变化,即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C、撑杆跳运动员对竿的拉力,使撑杆的形状发生变化。
D、用力拉开弓,使弓的形状发生变化。
由此可知,B图中力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
故答案为:B。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3.【答案】C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A、线对灯的拉力与灯的重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手推动木箱的过程中,木箱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一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向左推左边的小船,右边的小船向右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引起跳板向下形变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员的压力,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2)分析木箱受力情况进行判断。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答案】C
【知识点】重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A、根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如果画框和重垂线是平行的,画框是竖直的,否则画框不竖直,故A错误。
BCD、为了把年画贴正,应调整年画,使年画的竖直边与重垂线平行,故C正确,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垂线是利用重物静止时线总是竖直下垂的原理制造的仪器。
5.【答案】D
【知识点】弹力
【解析】【解答】A、运动员对撑杆的力与撑杆对运动员的力是两个相互作用力,因此它们的大小相等,故A错误。
B、因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所以运动员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故B错误。
C、运动员握紧撑杆起跳时,撑杆与手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因此手与撑杆之间的摩擦属于静摩擦,故C错误。
D、被撑杆运动员压弯的杆,杆恢复原状时对运动员有弹力,且弹力的方向应向上,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当物体与接触面之间仅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并未产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称为静摩擦。
(4)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6.【答案】A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雨雪天路面较滑,汽车行驶时要保持车距就是为了防止汽车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不能立即停下来而发生交通事故,故A正确。
B、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大小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
C、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在紧急刹车时人会前冲而带来的伤害,汽车突然启动时驾乘人员向后仰,安全带不起作用,故C错误。
D、汽车急刹车、急剧减速或前端发生严重撞击时,人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就会撞在前面较硬的物体上,对人身造成伤害。装有安全气囊系统的汽车,安全气囊在此时自动充气弹出,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对人的压强,避免造成人体伤害,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大小与质量有关。
7.【答案】B
【知识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及其现象;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故A错误;
B.宇航员要想从静止运动起来,即运动状态改变,可以通过对扶手施加力,此时扶手对宇航员也会力的作用,从而使宇航员因到受力的作用会从静止运动起来,故B正确;
C.宇航员离开扶手获得速度后,因不受力会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宇航员对扶手的拉力和扶手对宇航员的拉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判断;
D.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8.【答案】D
【知识点】摩擦力的方向;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戴防滑手套,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B、在路面上铺防滑垫,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穿鞋底粗糙的橡胶鞋,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铲雪时握紧铲子,防止铲子滑落,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9.【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 A、篮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
B、篮球在上升、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B错误。
C、假如正在上升的排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由于球原来是运动的,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篮球将继续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排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根据篮球的受力情况判定其是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排球的运动状态。
(4)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
10.【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 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 ,
那么它处于平衡状态,
它受到的拉力等于摩擦力,即:F甲=f甲,F乙=f乙;
因为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所以摩擦力不变,即f甲=f乙;
那么:F甲=F乙;
在木块上放一重物,那么它对水平面的压力增大,
那么它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即:f丙>f乙,
因为F丙=f丙,
所以:F丙>F乙;
即:F甲=F乙故选C。
【分析】(1)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它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11.【答案】C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站在地面上的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接触面积为两只脚的面积和,因此某人站在松软的泥地上和站在水泥地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由可知,两种情况下,此人对松软泥地的压强等于人对水泥地的压强。
故答案为:C。
【分析】 物理学中用压强来描述压力作用的效果,先比较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然后根据比较压强的关系。
12.【答案】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A.汽车模型相对于空气的位置不断改变,即汽车模型是运动的,故A错误;
BD.提高风速,汽车模型上方的气体流速小,压强大,而下方空气流速小而压强大,于是汽车受到向上的支持力,那么汽车模型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故B正确,D错误;
C.汽车模型设计为流线型可以增减小迎风阻力,故C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判断;
BD.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判断;
C.根据流线型的特点判断。
13.【答案】D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在海水中,物体所处的深度越大,则它受到的海水压强越大。根据图片可知,奋斗者号所处的深度最大,则它受到海水的压强最大。
故选D。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比较海水压强的大小。
14.【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只要外界大气压不变,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就不变,改变玻璃管的粗细、少许改变管的倾斜程度、将玻璃管轻轻上提一点、往水银槽中加些水银,这些都不会影响到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故A错误。
B、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把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从1楼拿到10楼,大气压减小,玻璃管内水银柱会下降,故B正确。
C、自制气压计瓶内密封部分的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故C错误。
D、自制气压计的玻璃管内水柱上升,说明大气压降低了,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影响托里拆利实验值的因素是外界大气压值,而与玻璃管的粗细、长短、以及水银槽中水银的多少无关。
(2)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3)气压计的原理是:瓶内气压等于瓶外气压与玻璃管内的水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外界气压增大,自制气压计的玻璃管内水柱高度降低。
15.【答案】C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 A、图甲中,剪刀有锋利的刃,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错误。
B、图乙中,将玻璃管竖直下压,液体的密度不变,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因此下端管口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大,故B错误。
C、图丙中,吸钢笔水时,先用手捏笔胆排除里面的空气,松手后笔胆内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墨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笔胆,故C正确。
D、图丁中,从纸条上方沿纸条吹气,因为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纸条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纸条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纸条就飘起来,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2)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在液体深度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3)大气压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气压差产生的压力差,常见的有吸管吸饮料、吸盘吸玻璃、注射器吸药液、钢笔吸墨水、活塞式抽水机抽水等。
(4)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16.【答案】作用点;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解析】【解答】用水平力轻轻推动矿泉水瓶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用等大的水平力轻推瓶盖,瓶子翻了。两种情况,推力的作用点不一样,力的作用效果也不一样,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瓶子翻了”说明瓶子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由此说明力改变了瓶子的运动状态。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7.【答案】相互;喷出的气体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气球向左喷气,同时小车受到气体的反作用,会向右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小车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喷出的气体。
故答案为:相互;喷出的气体。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加力的是施力物体,承受力的是受力物体。
18.【答案】重力;正上方
【知识点】重力的方向;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受到击打的棋子沿水平方向飞出,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下面的棋子正上方。
故答案为:重力;正上方。
【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19.【答案】静;水平向后;(增大受力面积),减少压强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人骑自行车时,手与车把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车把的表面设计得粗糙不平,这有利于增大手与车把之间的静摩擦。
在水平路面上正常骑行时,自行车后轮作为主动轮,是施力物体,因轮子受力驱动,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有向后移动的趋势,故此后轮所受的摩擦力水平向前。
因为自行车后轮对地面摩擦力与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方向相反,所以自行车后轮对地面摩擦力水平向后。
车座设计得比较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故答案为:静;水平向后;减小压强。
【分析】(1)当物体与接触面之间仅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并未产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称为静摩擦。
当物体与接触面之间已产生相对运动,且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相对滑动,这种摩擦称为滑动摩擦。
当物体与接触面之间并未直接接触,中间隔有可滚动的物体,如滚珠、圆柱或滚针等,或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自由滚动,这种摩擦称为滚动摩擦。
(2)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据此判断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然后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判断自行车后轮对地面摩擦力的方向。
(3)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20.【答案】等于;为零;惯性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由图乙可知,小明在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上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小明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电梯对小明的支持力等于重力。
站在水平匀速直线运动的自动扶梯上时,球鞋与扶梯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即小明站在自动扶梯上时,脚底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零。
在运动的扶梯上,当运动到扶梯口时脚被绊住,脚的速度变慢,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速度,所以会向前倾倒。
故答案为:等于;为零;惯性。
【分析】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力即为平衡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同一物体上。
只有当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才会产生摩擦力。
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叫做惯性。
21.【答案】400;竖直向上
【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小船受到的重力为G=mg=40kg×10N/kg=400N。
因为小船受重力和浮力作用静止在水面上,受到的是平衡力。浮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即方向是竖直向上。故该船除了受到重力之外,还受到另一个竖直向上的400N 的浮力作用。
故答案为:400;竖直向上。
【分析】(1)已知小船的质量,根据公式G=mg求出物体的重力。
(2)根据小船静止在水面上,受到的是平衡力。由于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因此二力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由此可判断另一个力。
22.【答案】A;C;B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如果船要由闸室驶往下游,应先关闭上游阀门A和闸门C,打开下游阀门B,此时闸室与下游水道构成了一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构成一个连通器。
故答案为:A;C;B。
【分析】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当连通器内装入同种液体,液体不流动时,液面会保持相平,船闸工作过程中,闸室分别跟上游和下游形成连通器,用来调节水面落差,使船通行。
23.【答案】受力面积;大气压(力)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用圆纸筒穿过购物袋的提手提重物就不勒手,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由于瓶子受挤压,瓶内的空气被挤出,使瓶子内的压强小于瓶子外的压强,在外界大气压和瓶内压强差的作用下,蛋黄被压入瓶内。
故答案为:受力面积;大气压。
【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瓶内的空气被挤走,气压减小,这样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蛋黄就被压进瓶子里。
24.【答案】侧壁;增加(或增大);大气压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水能从小孔喷出,说明谁对容器壁有压强。水喷的越远,压强越大,则深度越深压强越大。b孔的水流出说明大气压小于b处水的压强,a孔处大气压大于水的压强,所以水不会从a孔流出。
故答案为:侧壁;增大;大气压。
【分析】液体具有流动性,则液体对容器壁有压强;液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则对容器底有压强。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和密度有关。
25.【答案】(1)3.4;重
(2)不在同一直线上
(3)用剪刀将卡片剪开
(4)木块和桌面间存在摩擦力
【知识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解析】【解答】(1)①根据甲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示数为3.4N;
②当物体在测力计上静止时,它受到的拉力和重力相互平衡。如果不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那么就不能测量出物体的重力。
(2)小明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当卡片平衡时,小明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卡片不能平衡,这样做是证实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3)小明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下一步的做法是:用剪刀将卡片剪开;
(4)小聪在进行探究时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他发现当左盘和右盘放置相同的砝码时,木块静止不动;当将图甲中的铝块放入左盘,右盘放三个重1N的相同砝码时木块仍静止不动,这是由于木块和桌面间存在摩擦力。
【分析】(1)①根据甲图确定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示数。
②根据重力的测量原理解答;
(2)根据“同一直线”的条件分析解答;
(3)将一个卡片变成两个,每个卡片上各受一个拉力,松手后如果卡片保持静止状态,那么说明两个力不一定在同一物体上;否则,就说明两个拉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4)当铝块在桌面上静止时,虽然左右两个拉力不等,但是桌面会对铝块产生静摩擦力,此时三个力平衡,据此分析解答。
26.【答案】(1)二力平衡
(2)乙、丙
(3)将图甲中木块侧(竖直)放,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拉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读数,并与图甲比较
(4)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使木块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此时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故可得出结论: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要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只改变接触面积大小,故将甲图中木块侧放(或立放),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并读数,与图甲比较。
(4)木块对砝码有向上的支持力,方向向上,大小等于砝码向下的重力,故木块对砝码的作用力的示意图如下: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2)乙、丙;
(3)将图甲中木块侧(竖直)放,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拉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读数,并与图甲比较。
(4)见上图。
【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据此分析回答。
(3)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要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只改变接触面积大小,据此分析。
(4)砝码与物块间无相对运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砝码对木块有向下的压力,木块对砝码有向上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7.【答案】(1)不是;不漏气
(2)深度
(3)水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1)图中所示压强计左边有橡皮密封,而连通器两端开口,所以图中的U形管不是连通器。
使用前需检查装置是否漏气,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没有明显变化则表明漏气,如果观察到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不漏气。
(2)如图甲、乙、丙所示,液体密度相同,深度越深,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当注入水和盐水的深度相同时,若橡皮膜向左凸起,表明右边的液体产生的压强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则隔板左侧的液体密度较小,左侧是水。
故答案为:(1)不是;不漏气;(2)深度;(3)水。
【分析】(1)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是通过橡皮膜来感知压强的,通过橡胶管中气体压强的变化来改变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若液体压强计气密性差,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
(2)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的关系时,控制液体深度不变;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关系时,控制密度不变。
(3)由橡皮膜朝向确定压强大小,根据p=ρgh分析,实验过程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28.【答案】(1)形变;可以
(2)压力(大小)
(3)①;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知识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1)海绵容易发生形变,通过海绵形变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我们一般选择海绵、泡沫塑料、沙子等较易发生形变物体作为受力面,所以,如果用沙子代替海绵做此实验,则仍然可以完成本次实验。
(2)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乙图中压力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故可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为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当控制压力大小不变,而①图中铅笔竖直放置时,由于铅笔的重力会导致下面手指受的压力增大,即没有控制压力相等,所以图①方法不合理。
故答案为:(1)形变;可以;(2)压力;(3)①;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分析】(1)压力作用效果通过容易发生形变的物体发生形变大小来反映,物体形变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3)一个物理量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探究物理量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9.【答案】(1)解:酱油的体积:
酱油的总质量:
酱油的密度:
(2)解:对地面的压力:
受力面积:
对地面的压强: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包装箱上的净含量和包装箱内每瓶酱油的体积,利用密度的公式得到酱油的密度。
(2)水平地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求出其大小。
求出底面积(受力面积),利用得到这箱酱油对地面的压强。
30.【答案】(1)解:水的重力:
(2)解:鱼缸对地面的压力:
在水平地面上:
(3)解:A处的深度:
A处鱼受到的压强: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G=mg计算水的重力。
(2)利用计算鱼缸(含缸底小石子)的重力。
(3)由图求出鱼在A点处的深度,利用p=ρgh求出鱼受到水的压强。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安徽省2025年中考模拟示范卷[AH](一)1英语试题

下一篇:安徽省2025年中考模拟示范卷[AH](一)1英语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