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精练01 运动的描述 力学单位制 物理学史(原卷+解析卷)——2025年浙江物理高考题号猜押题限时训练


小题精练01运动的描述 力学单位制 物理学史
公式、知识点回顾(时间:5分钟)
一、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
1.质点
(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
(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参考系
(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
(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
(1)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平均速度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
2.瞬时速度
(1)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失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2)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在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
(3)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
三、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1.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2)定义式:v=
(3)决定因素:v的大小由v0、a、Δt决定.
(4)方向:与位移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2.速度变化量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物理量,是过程量.
(2)定义式:Δv=v-v0.
(3)决定因素:Δv由v与v0进行矢量运算得到,由Δv=aΔt知Δv由a与Δt决定.
(4)方向:由Δv或a的方向决定.
3.加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2)定义式:a==
(3)决定因素:a不是由v、Δt、Δv来决定,而是由来决定.
(4)方向:与Δv的方向一致,由F的方向决定,而与v0、v的方向无关.
四、单位制的应用
1、推导物理量的单位:物理公式在确定各物理量的数量关系时,同时也确定了各物理量的单位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理量的单位.
2、单位制可检查物理量关系式的正误
根据物理量的单位,如果发现某公式在单位上有问题,或者所求结果的单位与采用的单位制中该量的单位不一致,那么该公式或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
五、物理学史
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
伽利略 意大利 1638年,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17 世纪); 发现了摆的等时性
牛顿 英国 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开普勒 德国 17世纪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卡文迪什 英国 1798年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布朗 英国 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库仑 法国 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密立根 美国 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e=1.6×10-19C
欧姆 德国 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奥斯特 丹麦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安培 法国 分子环形电流假说(原子内部有环形电流)
法拉第 英国 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的文明跨进了电气化时代
楞次 俄国 确定感应电流方向(楞次定律)
麦克斯韦 英国 总结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同时指出光就是一种看得见的电磁波
赫兹 德国 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托马斯 杨 英国 在实验室用小孔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泊松 法国 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泊松亮斑从反面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汤姆孙 英国 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葡萄干模型,从而敲开了原子的大门
卢瑟福 英国 进行了 α 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 m; 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
贝克勒尔 法国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查德威克 英国 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组成
居里夫妇 法国 发现了放射性更强的钋和镭
难度:★(易错) 建议时间:10分钟 正确率: /2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A D B C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D C C D A B D D
1.(2025 杭州一模)下列物理量没有单位的是(  )
A.电阻率ρ B.折射率n
C.静电力常量k D.万有引力常量G
【解答】解:A.根据可得:,根据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可知,电阻率的单位是Ω m,故A错误;
B.根据可知,折射率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故B正确;
C.根据可得:,根据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可知,静电力常量的单位是N m2/C2,故C错误;
D.根据可得:,根据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可知,万有引力常量的单位是N m2/(kg)2,故D错误。
故选:B。
2.(2025 宁波校级模拟)下列几个单位中不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  )
A.N(牛) B.A(安) C.kg(千克) D.m(米)
【解答】解: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有米(m)、千克(kg)、秒(s)、安培(A)、开尔文(K)、摩尔(mol)和坎德拉(cd)。而牛顿是导出单位,不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2024 浙江模拟)某水下考古队在山东刘公岛的定远舰遗址将定远舰的一块铁甲起吊出水,铁甲长2.86米、宽2.60米、厚0.33米,重约18吨。在这则新闻中涉及了相关物理量及其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闻中涉及“长2.86米”中,米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三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物理学中所有的物理量都有单位
C.新闻中涉及“重约18吨”中,吨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可知:1N=1kg m/s2
【解答】解:A.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三个基本物理量是质量、长度、时间,米是长度的单位,并非基本物理量,故A错误;
B.物理学中并不是所有的物理量都有单位,例如动摩擦因数 μ 就没有单位,故B错误;
C.吨是质量的常用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吨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故C错误;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当m=1kg,a=1m/s2时,代入可得1N=1kg 1m/s2,故D正确。
故选:D。
4.(2024 金华模拟)恩力动力公司成功开发出使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及锂金属负极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成功制出了安时级ASSB电芯,它的实测能量密度达到300W h/kg。下列用国际单位制来表示能量密度的单位,正确的是(  )
A.m2 s﹣2 B.kg m2 s﹣2 C.m2 D.g m2 s﹣2
【解答】解:根据W=Pt,W=Fx,以及F=ma里面的单位关系有,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2024 东阳市三模)据报道,我国人造太阳高11米、直径8米、重达400吨,成功实现500万摄氏度持续放电101.2秒的成果,打破了世界纪录.在这则新闻中涉及了长度、质量、温度和时间及其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学基本物理量是长度、质量、力
B.kg、N、m/s都是导出单位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可知:1N=1kg m/s
D.新闻中涉及的“11米、400吨和101.2秒”中,米和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解答】解:A、力学基本物理量是长度、质量和时间,故A错误;
B、kg是基本单位,N、m/s是导出单位,故B错误;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ma可知:1N=1kg m/s2
故C错误;
D、新闻中涉及的“11米、400吨和101.2秒”中,米和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D正确。
故选:D。
6.(2024 浙江模拟)雷诺数Re是流体力学中表征流体的特征的数之一,它是一个无量纲量。已知雷诺数由四个变量决定,流体的流速v、流体的密度ρ、特征长度d,黏性系数μ。已知黏性系数μ的单位是Pa s,则下列雷诺数的表达式可能正确的是(  )
A.Re B.Re C.Re D.Re
【解答】解:ρ的单位是,v的单位是,d的单位是m。μ的单位Pa s。
A、经过计算可得的单位是,即Re有量纲,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经过计算可得的单位是1,即Re无量纲,符合题意,故B正确;
C、经过计算可得的单位是m,即Re有量纲,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经过计算可得的单位是,即Re有量纲,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B。
7.(2024 延边州一模)202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采用实验方法产生阿秒脉冲光的技术”,阿秒脉冲光是一种非常短的光脉冲,其持续时间在阿秒的量级,即10﹣18s,则(  )
A.阿秒是导出单位
B.阿秒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C.阿秒对应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量
D.阿秒对应的物理量是矢量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阿秒是10﹣18s,即阿秒是时间的一个单位,根据单位制的基本内容可知,时间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但阿秒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2024 宁波二模)物理关系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单位间的关系.如关系式U=IR既反映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V(伏)与A(安)和Ω(欧)的乘积等效.现有物理量单位:m(米)、s(秒)、
N(牛)、J(焦)、W(瓦)、C(库)、F(法)、A(安)、Ω(欧)和T(特),由他们组合成的单位都
与电压单位V(伏)等效的是(  )
A.J/C 和 N/C B.C/F 和 T m2/s
C.W/A 和 C T m/s D.Ω和 T A m
【解答】解:A、根据C可得:U,所以1V=1C/F,由U=Ed知:1V=1N/C m,故A错误。
B、根据C可得:U,所以1V=1C/F;由E知,1V=1Wb/s=1T m2/s,故B正确。
C、由P=UI得:U,则1V=1W/A.由E=BLv知:1V=1T m m/s,故C错误。
D、根据P可得:U,所以1V。
由F=BIL知:1N=1T A m≠1V,故D错误。
故选:B。
9.(2023 绍兴一模)2021年,浙江大学研究团队设计了一款能进行深海勘探的自供能仿生软体智能机器鱼。在测试中,该机器鱼曾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10900m深处,并在2500mA h电池驱动下,保持拍打45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900m”是路程
B.mA h是能量的单位
C.下潜过程中,该机器鱼的平均速度约为4m/s
D.万米海底的静水压接近于103个标准大气压
【解答】解:A、10900m是深度,机器鱼下潜的路程不是直线运动,故机器鱼下潜的路程要大于10900m,故A错误;
B、mA h是电量的单位,故B错误;
C、机器鱼下潜的位移未知,所以平均速度无法获得,故C错误;
D、根据
p=ρgh
可知,1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10米水柱,所以万米海底的静水压接近于103个标准大气压,故D正确。
故选:D。
10.(2023 台州二模)奥地利物理学家J.Stefan发现黑体的单位表面积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能量为M=σT4,若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符号来表示比例系数σ的单位,下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由于物理量的单位也是遵循运算规则的,且由题可知,黑体的单位表面积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能量表达式为:M=σT4(M是能量)
代入国际单位,则比例系数σ的单位为: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1.(2024 杭州二模)1886年,赫兹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实验证实了法拉第的电磁场理论
C.实验可以说明电磁波是一种纵波
D.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实验,仍能观察到明显的火花放电
【解答】解:AB、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也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故A正确,B错误;
C、实验不能说明电磁波是横波还是纵波,且电磁波是横波,故C错误;
D、在真空环境下,里面没有电子,不能出现火花放电,故D错误。
故选:A。
12.(2024 宁波二模)在力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物理学的进步.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表述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伽利略首先建立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描述运动的概念
B.胡克提出如果行星的轨道是圆形,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C.卡文迪什是测量地球质量的第一人
D.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A、伽利略首先建立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描述运动的概念,故A正确;
B、胡克提出如果行星的轨道是圆形,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B正确;
C、卡文迪什利用扭秤实验测量了引力常量的大小,被称为是测量地球质量的第一人。故C正确;
D、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本题选与事实不相符的,故选:D。
13.(2025 宁波一模)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我国选手潘展乐以46秒40的成绩打破了由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夺得金牌。关于这场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6秒40”是指时刻
B.图中所示的2.01m/s指的是平均速度大小
C.潘展乐奥运会上100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2.1m/s
D.研究潘展乐划水技术动作时,不能把潘展乐看成质点
【解答】解:A.“46秒40”对应时间轴上的点,是指时间间隔,故A错误;
B.图中所示的2.01m/s是某时刻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故B错误;
C.常规游泳赛道的直线距离为50m,100m的赛程恰好是一个来回,位移为0,平均速度为0,故C错误;
D.研究潘展乐的泳姿时,潘展乐肢体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可以把其看作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14.(2025 宁波校级一模)在刚刚结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运会上各位运动员八仙过海各领风骚,下列几种关于比赛项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铅球比赛中,要研究运动员巩立姣的推球技术要领时,可以把她当成“质点”处理
B.短跑名将苏炳添的100m比赛成绩是9秒95,“9秒95”指的是“时刻”
C.男子标枪冠军徐家杰比赛成绩是84.54m,“84.54m”指的既不是标枪在空中运动的路程也不是标枪的位移大小
D.男子4×100米接力比赛中,由汤星强、谢震业、苏炳添、吴智强组成的奥运联合队在第8跑道以38秒50夺冠,则这支联合队在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零
【解答】解:A、在铅球比赛中,要研究运动员巩立姣的推球技术要领时,不能忽略巩立姣的肢体动作,不能把她当成“质点”处理,故A错误;
B、短跑名将苏炳添的100m比赛成绩是9秒95,“9秒95”指的是时间间隔,故B错误;
C、男子标枪冠军徐家杰比赛成绩是84.54 m,“84.54 m”指的是标枪在地面上的直线距离,既不是标枪在空中运动的路程也不是标枪的位移大小,故C正确;
D、男子4×100米接力比赛中,由汤星强、谢震业、苏炳添、吴智强组成的奥运联合队在第8跑道的起点和终点不同,位移不同,则这支联合队在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15.(2025 浙江一模)图为第33届巴黎夏季奥运会中的四个比赛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甲图中运动员的击球动作,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B.乙图为双人跳水,以其中一运动员为参考系,另一运动员近似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丙图中,中国队4×100米决赛跑出38秒06,38秒06是时间间隔
D.丁图中,400米自由泳比赛运动员的位移大小是400m
【解答】A.研究甲图中运动员的击球动作,不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否则无法观察其动作,故A错误;
B.乙图为双人跳水,两人的运动状态基本一致,以其中一运动员为参考系,另一运动员是静止的,故B错误;
C.丙图中,中国队4×100米决赛跑出38秒06,38秒06是时间间隔,故C正确;
D.丁图中,标准泳池的长度为50米,运动员完成400米需要游四个来回,最后又回到出发点,因此自由泳比赛的位移为0,故D错误。
故选:C。
16.(2024 金华模拟)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赛,潘展乐在长50m的标准泳池中游一个来回,前50米用时22.28秒,后50米用时24.12秒,最终以46秒40的成绩获得冠军。则(  )
A.“46秒40”指的是时刻
B.研究潘展乐的技术动作时可以将他看成质点
C.潘展乐比赛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2.16m/s
D.潘展乐前50米的平均速度大于后50米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A、“46秒40”表示时间间隔,不是时刻,时刻是时间点,故A错误;
B、研究潘展乐的技术动作时,大小形状不能忽略,不可以将他看成质点,故B错误;
C、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潘展乐游完100m的位移为0,故平均速度为0,故C错误;
D、潘展乐前50米的时间较短,后50米的时间较长,所以前50米的平均速度大于后50米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17.(2022 浙江模拟)2020年1月15日,在北京首钢园区滑冰馆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少年组女子500米决赛中,黑龙江省运动员闫僮瑶以45秒188获得金牌。闫僮瑶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个项目的冠军,取决于她在500米中(  )
A.平均速率大 B.到终点的瞬时速度大
C.起跑时的瞬时速度大 D.平均速度大
【解答】解:A、短道速滑500米决赛的轨迹是弯道;闫僮瑶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个项目的冠军,说明她在滑完500米的路程用时最短,所以她的平均速率最大,故A正确;
BCD、短道速滑500米决赛的轨迹是弯道,不说平均速度大,也不代表她在某时刻的速度就一定大。故BCD错误,
故选:A。
18.(2024 浙江模拟)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km,某次节假日大桥全程限速70km/h。某人驾驶小型汽车通过大桥全程时用时40min,则(  )
A.“70km/h”为平均速度
B.计算行车时间时汽车可视为质点
C.此过程中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6km”
D.此次驾车过程肯定没有超速行驶
【解答】解:A.“70km/h”是最大速度,为瞬时速度,故A错误;
B.计算行车时间时,汽车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视为质点,故B正确;
C.此过程中汽车做曲线运动,路程大于位移大小,36km是路程,故C错误;
D.全程时间:,平均速率为:70km/h,由于无法判断汽车每时刻的速度大小,所以无法判断此次驾车过程是否有超速行驶,故D错误;
故选:B。
19.(2024 嘉兴模拟)
如图所示,小朱坐动车从北京前往直线距离1300km外的重庆,小陈从武汉乘船沿长江而上至重庆。两人均于2024年2月10日下午5点整到达重庆。则两人去重庆的过程中(  )
A.平均速度相同
B.“1300km”是小朱运动的路程
C.“2024年2月10日下午5点整”为时间间隔
D.研究两人的平均速度时可将各自交通工具视为质点
【解答】解:A.两人的位移方向不同,则平均速度一定不同,故A错误;
B.“1300km”是小朱运动的位移,故B错误;
C.“2024年2月10日下午5点整”为时刻,故C错误;
D.研究两人的平均速度时可将各自交通工具视为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20.(2024 镇海区校级模拟)下列有关质点和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观看花滑运动员的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B.当物体体积很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
C.研究运动物体时,选择不同物体作参考系,对运动的描述都是一样的
D.研究太阳系各行星的运行,选择太阳比选择地球作为参考系更好
【解答】解:A、质点是理想化模型,只有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可忽略不计时才能把物体看作质点,观看花滑运动员运动员的动作时,不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故A错误;
B、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不是看物体的体积和质量大小,而是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故B错误;
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的描述是不一样的,故C错误;
D、应选择使运动的描述更简单的物体作为参考系,选择太阳更容易描述行星的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
小题精练01运动的描述 力学单位制 物理学史
公式、知识点回顾(时间:5分钟)
一、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
1.质点
(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
(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参考系
(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
(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
(1)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平均速度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
2.瞬时速度
(1)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失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2)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在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
(3)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
三、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1.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2)定义式:v=
(3)决定因素:v的大小由v0、a、Δt决定.
(4)方向:与位移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2.速度变化量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物理量,是过程量.
(2)定义式:Δv=v-v0.
(3)决定因素:Δv由v与v0进行矢量运算得到,由Δv=aΔt知Δv由a与Δt决定.
(4)方向:由Δv或a的方向决定.
3.加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2)定义式:a==
(3)决定因素:a不是由v、Δt、Δv来决定,而是由来决定.
(4)方向:与Δv的方向一致,由F的方向决定,而与v0、v的方向无关.
四、单位制的应用
1、推导物理量的单位:物理公式在确定各物理量的数量关系时,同时也确定了各物理量的单位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理量的单位.
2、单位制可检查物理量关系式的正误
根据物理量的单位,如果发现某公式在单位上有问题,或者所求结果的单位与采用的单位制中该量的单位不一致,那么该公式或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
五、物理学史
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
伽利略 意大利 1638年,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17 世纪); 发现了摆的等时性
牛顿 英国 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开普勒 德国 17世纪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卡文迪什 英国 1798年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布朗 英国 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库仑 法国 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密立根 美国 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e=1.6×10-19C
欧姆 德国 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奥斯特 丹麦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安培 法国 分子环形电流假说(原子内部有环形电流)
法拉第 英国 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的文明跨进了电气化时代
楞次 俄国 确定感应电流方向(楞次定律)
麦克斯韦 英国 总结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同时指出光就是一种看得见的电磁波
赫兹 德国 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托马斯 杨 英国 在实验室用小孔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泊松 法国 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泊松亮斑从反面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汤姆孙 英国 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葡萄干模型,从而敲开了原子的大门
卢瑟福 英国 进行了 α 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 m; 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
贝克勒尔 法国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查德威克 英国 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组成
居里夫妇 法国 发现了放射性更强的钋和镭
难度:★(易错) 建议时间:10分钟 正确率: /2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025 杭州一模)下列物理量没有单位的是(  )
A.电阻率ρ B.折射率n
C.静电力常量k D.万有引力常量G
2.(2025 宁波校级模拟)下列几个单位中不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  )
A.N(牛) B.A(安) C.kg(千克) D.m(米)
3.(2024 浙江模拟)某水下考古队在山东刘公岛的定远舰遗址将定远舰的一块铁甲起吊出水,铁甲长2.86米、宽2.60米、厚0.33米,重约18吨。在这则新闻中涉及了相关物理量及其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闻中涉及“长2.86米”中,米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三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物理学中所有的物理量都有单位
C.新闻中涉及“重约18吨”中,吨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可知:1N=1kg m/s2
4.(2024 金华模拟)恩力动力公司成功开发出使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及锂金属负极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成功制出了安时级ASSB电芯,它的实测能量密度达到300W h/kg。下列用国际单位制来表示能量密度的单位,正确的是(  )
A.m2 s﹣2 B.kg m2 s﹣2 C.m2 D.g m2 s﹣2
5.(2024 东阳市三模)据报道,我国人造太阳高11米、直径8米、重达400吨,成功实现500万摄氏度持续放电101.2秒的成果,打破了世界纪录.在这则新闻中涉及了长度、质量、温度和时间及其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学基本物理量是长度、质量、力
B.kg、N、m/s都是导出单位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可知:1N=1kg m/s
D.新闻中涉及的“11米、400吨和101.2秒”中,米和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6.(2024 浙江模拟)雷诺数Re是流体力学中表征流体的特征的数之一,它是一个无量纲量。已知雷诺数由四个变量决定,流体的流速v、流体的密度ρ、特征长度d,黏性系数μ。已知黏性系数μ的单位是Pa s,则下列雷诺数的表达式可能正确的是(  )
A.Re B.Re C.Re D.Re
7.(2024 延边州一模)202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采用实验方法产生阿秒脉冲光的技术”,阿秒脉冲光是一种非常短的光脉冲,其持续时间在阿秒的量级,即10﹣18s,则(  )
A.阿秒是导出单位
B.阿秒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C.阿秒对应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量
D.阿秒对应的物理量是矢量
8.(2024 宁波二模)物理关系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单位间的关系.如关系式U=IR既反映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V(伏)与A(安)和Ω(欧)的乘积等效.现有物理量单位:m(米)、s(秒)、
N(牛)、J(焦)、W(瓦)、C(库)、F(法)、A(安)、Ω(欧)和T(特),由他们组合成的单位都
与电压单位V(伏)等效的是(  )
A.J/C 和 N/C B.C/F 和 T m2/s
C.W/A 和 C T m/s D.Ω和 T A m
9.(2023 绍兴一模)2021年,浙江大学研究团队设计了一款能进行深海勘探的自供能仿生软体智能机器鱼。在测试中,该机器鱼曾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10900m深处,并在2500mA h电池驱动下,保持拍打45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900m”是路程
B.mA h是能量的单位
C.下潜过程中,该机器鱼的平均速度约为4m/s
D.万米海底的静水压接近于103个标准大气压
10.(2023 台州二模)奥地利物理学家J.Stefan发现黑体的单位表面积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能量为M=σT4,若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符号来表示比例系数σ的单位,下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11.(2024 杭州二模)1886年,赫兹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实验证实了法拉第的电磁场理论
C.实验可以说明电磁波是一种纵波
D.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实验,仍能观察到明显的火花放电
12.(2024 宁波二模)在力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物理学的进步.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表述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伽利略首先建立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描述运动的概念
B.胡克提出如果行星的轨道是圆形,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C.卡文迪什是测量地球质量的第一人
D.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13.(2025 宁波一模)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我国选手潘展乐以46秒40的成绩打破了由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夺得金牌。关于这场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6秒40”是指时刻
B.图中所示的2.01m/s指的是平均速度大小
C.潘展乐奥运会上100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2.1m/s
D.研究潘展乐划水技术动作时,不能把潘展乐看成质点
14.(2025 宁波校级一模)在刚刚结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运会上各位运动员八仙过海各领风骚,下列几种关于比赛项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铅球比赛中,要研究运动员巩立姣的推球技术要领时,可以把她当成“质点”处理
B.短跑名将苏炳添的100m比赛成绩是9秒95,“9秒95”指的是“时刻”
C.男子标枪冠军徐家杰比赛成绩是84.54m,“84.54m”指的既不是标枪在空中运动的路程也不是标枪的位移大小
D.男子4×100米接力比赛中,由汤星强、谢震业、苏炳添、吴智强组成的奥运联合队在第8跑道以38秒50夺冠,则这支联合队在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零
15.(2025 浙江一模)图为第33届巴黎夏季奥运会中的四个比赛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甲图中运动员的击球动作,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B.乙图为双人跳水,以其中一运动员为参考系,另一运动员近似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丙图中,中国队4×100米决赛跑出38秒06,38秒06是时间间隔
D.丁图中,400米自由泳比赛运动员的位移大小是400m
16.(2024 金华模拟)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赛,潘展乐在长50m的标准泳池中游一个来回,前50米用时22.28秒,后50米用时24.12秒,最终以46秒40的成绩获得冠军。则(  )
A.“46秒40”指的是时刻
B.研究潘展乐的技术动作时可以将他看成质点
C.潘展乐比赛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2.16m/s
D.潘展乐前50米的平均速度大于后50米的平均速度
17.(2022 浙江模拟)2020年1月15日,在北京首钢园区滑冰馆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少年组女子500米决赛中,黑龙江省运动员闫僮瑶以45秒188获得金牌。闫僮瑶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个项目的冠军,取决于她在500米中(  )
A.平均速率大 B.到终点的瞬时速度大
C.起跑时的瞬时速度大 D.平均速度大
18.(2024 浙江模拟)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km,某次节假日大桥全程限速70km/h。某人驾驶小型汽车通过大桥全程时用时40min,则(  )
A.“70km/h”为平均速度
B.计算行车时间时汽车可视为质点
C.此过程中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6km”
D.此次驾车过程肯定没有超速行驶
19.(2024 嘉兴模拟)
如图所示,小朱坐动车从北京前往直线距离1300km外的重庆,小陈从武汉乘船沿长江而上至重庆。两人均于2024年2月10日下午5点整到达重庆。则两人去重庆的过程中(  )
A.平均速度相同
B.“1300km”是小朱运动的路程
C.“2024年2月10日下午5点整”为时间间隔
D.研究两人的平均速度时可将各自交通工具视为质点
20.(2024 镇海区校级模拟)下列有关质点和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观看花滑运动员的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B.当物体体积很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
C.研究运动物体时,选择不同物体作参考系,对运动的描述都是一样的
D.研究太阳系各行星的运行,选择太阳比选择地球作为参考系更好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5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数学卷(二)试卷 (含解析)

下一篇:【2025中考化学一轮考点梳理精讲(人教)】主题2 重难突破10 化学用语(原卷版+解答版+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