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x》,以下展示关于《江西省赣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江西省赣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2025年1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敦煌飞天壁画的传奇魅力,从它重见天日开始,就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在敦煌莫高窟中珍藏的这些珍宝,既是丝绸之路文化的精髓,也蕴藏着古人对“飞天”状态的神往。“飞天”并不是一个纯粹
2、的中国文化概念,敦煌飞天的形象,其实是古代中原文化、丝路文化与印度文化特征的结合,体现出浓郁的多元文明色彩。这些“飞天”元素从十六国时期到元代都存在,而不同时期的“飞天”形象也有差异。最早的北凉时期的“飞天”形象,并没有后来的轻盈感,壁画的线条看起来比较粗粝,北魏时期的“飞天”则增加了裙摆的飘逸感,已经出现了衣服的褶皱细节。隋唐时期,“飞天”艺术达到巅峰状态,仙气飘飘、灵动美妙的形象大量出现。尤其是唐代文化雍容华贵而大气开放,“飞天”形象也色彩斑斓,极具灵韵。从五代到宋代,再到元代,“飞天”艺术风格趋于保守与内敛,这与宋人“内倾型”审美风格有关。有趣的是,敦煌飞天里的形象,并没有外国神话中飞行
3、者常见的翅膀,它们能在视觉上给人以飞的感觉,在于“飞天”借助朵朵祥云、飘逸的裙装、复杂的褶皱等背景元素,这种“飞行方式”的能量,更像是来自人物本身的“气韵”,而不是借助外力:反观内在,通过提升内心的能量,来实现对外界环境的超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思维方式。在现实中,还真的有人尝试过“载人飞天”。有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万户飞天”的故事,但此事并无古籍记载,学术界对其历史真实性仍然存疑。不论其真实性与否,这个故事都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民族记忆,并将激励更多后人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精彩。目前在古籍中可以找到的关于“载人飞天”的记录,只有两次。一次发生在王莽时期,据汉书记载,王莽在征伐匈奴时,曾经招募各
4、种奇人,其中就有一个号称会飞的人。史书上说:“或言能飞,一日千里,可窥匈奴。莽辄试之,取大鸟翮为两翼,头与身皆著毛,通引环纽,飞数百步堕。”虽然创意很好,但即便在人身上绑上鸟的羽毛,也不可能让人真的飞起来。虽然这个人的飞行试验失败了,但他是中国的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尝试飞行的人,也算是无畏的先行者了。另一个“载人飞天”的事件,发生在北齐高洋时期。据资治通鉴记载,北齐的皇帝高洋十分残暴,曾经处死了很多人,但北魏有个叫黄元头的人,一度幸免于难。当时,高洋迫使他从高台乘风筝跳下,却不料黄元头真的做到了顺风飞行。不过,黄元头最后还是被杀掉了,但他的名字留在了史书上,并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增加了不少神秘元素。
5、在古代,“飞天”基本上只是艺术创作,在现实中,人类想飞向天空、探索宇宙,就必须借助科学的力量。但是,正是这些非凡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才激励着一代代人去探索未知的远方,就像远古先民面对一望无际的海洋,产生远航的冲动,我们在今天对于茫茫无际的宇宙,同样拥有探索的勇气。(摘编自黄西蒙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飞天”元素)材料二:千年飞天梦,世代鸿鹄志。勇于探索、志存高远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民族禀赋。早在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就写出天问一篇,发出了对宇宙奥秘的叩问,后又以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描绘自己遨游日月的畅想;唐代李白也有“欲上青天揽明月”“手可摘星辰”等直率而浪漫的追求。到了近代,更有毛
6、泽东同志一句“可上九天揽月”,激起亿万人民的凌云壮志。跨越数千年,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中华民族翱翔九天的飞天梦想却从未改变,探索宇宙、征服宇宙的鸿鹄之志也从未改变。磨剑七秩霜刃利,功不唐捐展锋芒。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从零起步,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再到如今神州十三号圆满完成任务,还有“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嫦娥五号”带回月球“特产”、羲和号带领中国进入探日时代不到七十载的时间,中国不断加速前进,将脚印从地球印到太空、从火星印到太阳。而这一切成就的背后,是无数的航天人以“十年磨一剑”的毅力深耕航天领域。既有宇航员们以极高的意志坚持高强度的训练,更有“北京明白”等地面航天人,以大国工匠的严谨创造和守护每一次的“航天时刻”。七秩磨一剑,中国航天功不唐捐,终于在今天的浩瀚宇宙展露霜刃锋芒。星辰大海无穷极,迈步更越新征程。宇宙无穷、星辰浩瀚,中国航天的征途没有尽头。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2024年,将统筹推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和载人月球探测两大任务。在更远的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