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滨湖学校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西安市滨湖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
(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Ca:40 Cl: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单质:氩气、液氧、铝粉
B. 铵态氮肥: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
C. 盐类:苛性钠、食盐、纯碱
D. 酸类:碳酸、硝酸、醋酸
2. 化学与环境保护、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B. 研发高效低毒农药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
C.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D. 蒸煮能完全清除霉变食物中的有害物质
3. 安全性与规范性是实验操作的两个重点,下列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测溶液pH
C. 蒸发氯化钠溶液 D. 读液体体积
4. 2025年春晚舞蹈《喜上枝头》展现了演员们穿着轻盈而鲜艳的服装,这让我们思考现代材料科学的进步。聚酯纤维(PET)因其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被广泛用于制作舞台服装。聚酯纤维是由对苯二甲酸(C8H6O4)和乙二醇为原料制成的,对于原料对苯二甲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苯二甲酸是有机物
B. 每个对苯二甲酸分子由8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C. 16.6g对苯二甲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与4.5g水中氢元素质量相同
D. 对苯二甲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8:3:32
5.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3O2:6个氧原子 B. Al3+的结构示意图:
C. 高锰酸钾中锰元素化合价:7+ D. 氯化镁的化学式:MgCl
6. 对比和归纳是学习化学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例 推理和归纳
A NaOH溶液、Ca(OH)2溶液均呈碱性 所以Cu(OH)2也呈碱性
B 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可做干燥剂 所以都可以干燥湿润的氨气和二氧化碳
C NaCl、NH4NO3、CuSO4属于盐 盐类物质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 浓盐酸和浓硝酸都有挥发性 则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
A. A B. B C. C D. D
7.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最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汽油和洗洁精均可除油污,因为两者均有乳化功能
B. 盐(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但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固体不一定是盐
C. 测定氢氧化钡溶液的pH,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导致测出的pH偏大
D. NH4NO3和KNO3都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均属于复合肥
8. 实验的方案设计是探究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下列操作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软水和硬水 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
B 鉴别CH4和H2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C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溶液 分别加入少量氯化钡,观察现象
D 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将铜丝分别浸入硫酸亚铁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观察铜丝表面是否有固体析出
A. A B. B C. C D. D
9. 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研究化学实验。利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探究中和反应时,测得溶液pH和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对实验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 e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B. 温度曲线从室温逐渐上升,说明该反应放热
C. 在滴入溶液的过程中,含量逐渐减少
D. a点、d点的溶液中溶质均是和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每空1分)
10.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乘组顺利入驻“天宫”,标志着我国空间站运营进入常态化阶段。
(1)航天员在太空有科学的“太空餐”以保证营养均衡。绿色蔬菜可以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_。
(2)舱外航天服分为三层,其中保温层通常由羊毛、丝绵和合成纤维絮片等保暖、质轻材料制成。检验丝绵是天然纤维还是合成纤维的方法是______。
(3)空间站内,会对实验中产生的废水进行电解,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1. 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官方吉祥物形象—“巳(si)升升”。这一萌态可掬的小蛇不仅蕴含了满满的中式美好寓意,还巧妙地融入了许多创新设计元素。“巳升升”的创作灵感源自甲骨文中的“巳”字,整条小蛇的造型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1)“巳升升”头部轮廓与脸颊上的螺旋形状来源于唐代地宫出土的银质鎏金如意。其表层的金在历经千年后依然金光闪耀的原因是______。
(2)“巳升升”眉眼取自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蛇形器的歧羽纹、臣字目。青铜属于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3)“巳升升”身上由景泰蓝工艺刻画背部缠枝纹。景泰蓝制作工艺能将28克金拉成65公里长的金丝,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______性;其在制作过程中将釉料涂在铜器表面,烧制后牢固附着于金属表面,既能够防止金属生锈又起到了美化装饰效果。其防锈原理是______。
(4)“巳升升”配色采用了鹦哥绿、品绿、青金石等中国传统色彩,这些色彩名称充满了化学内涵。鹦哥绿,也称“鹦鹉绿”,是中国传统色彩之一。品绿:由孔雀石研磨而成,孔雀石的主要成分Cu2(OH)2CO3中碳酸根离子符号是______。
12.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表示物质间能相互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C是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态的物质,D的溶液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E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1)D的化学式为______,E俗名是______。
(2)A→B属于反应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E→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3. NaCl、KNO3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见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 硝酸钾 20.9 31.6 45.8 64 110 169 246
氯化钠 35.8 36 36.3 36.4 37.0 38.4 39.8
(1)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__。
(2)20℃时,称取50g硝酸钾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此溶液升温至6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精确到0.1%)
(3)如图所示,试管内是底部有少量KNO3固体的KNO3溶液。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内KNO3溶液的质量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 湖滨化学兴趣小组想从化学实验室的废液桶(含大量FeSO4、CuSO4及少量不溶性杂质)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X是______,废液加入过量的金属X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加入溶液Y后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
15.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即Ca(OH)2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1)反应①中若把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反应③可以选用盐是______(填字母序号),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A.NaNO3 B.CuCl2 C.Ba(NO3)2 D.KNO3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每空1分)
1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Ⅰ.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方法是必备的化学素养。
(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要通过平稳气流制取一瓶较纯净的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从A-E中选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若用装置F收集CO2时,气体应从装置的______(选填“m”或“n”)口处通入。
Ⅱ.在化学实验中Y型管的使用能增强实验的对比性,增添实验的趣味性。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Y型管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进行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4)图1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5)图2所示实验中,一段时间后,缓慢倾斜Y型管,将右侧稀硫酸部分倒入左侧,依据______(填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Zn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6)图3所示实验中,根据Y型管左右两侧现象对比,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17. 湖滨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时,将稀盐酸滴加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实验一】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如图1所示。
可说明试管中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二】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如图2所示。将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燃烧匙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但有同学认为该现象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______。
(3)【实验三】探究图1实验中反应进行的程度?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小湖同学取少量图1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镁条 若______ 稀盐酸过量
小滨同学取少量图1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稀盐酸过量
【实验反思】
(4)小湖同学的步骤中镁条可以用下列哪些物质______替换,也能检验稀盐酸过量。
A. pH试纸 B. 氧化铜 C. 纯碱 D. 氢氧化铜
(5)另有同学提出小滨同学的做法不正确,其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四、计算与分析题(共1小题,共5分)
18. 某兴趣小组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未知浓度的盐酸,同学们为了测量这瓶盐酸的真实浓度,取一定量石灰石,向其中滴加瓶中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石灰石中其他成分均不与稀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石灰石的质量 加入稀盐酸质量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
32g 100g 127.6g
请计算:
(1)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g。
(2)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西安市滨湖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每空1分)
【10题答案】
【答案】(1)维生素 (2)灼烧、闻气味
(3)
【11题答案】
【答案】(1)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2)金属 (3) ①. 延展 ②. 隔绝空气和水
(4)
【12题答案】
【答案】(1) ①. Ca(OH)2 ②. 纯碱或苏打
(2)分解反应 (3)
【13题答案】
【答案】(1)37.0g
(2) ①. 饱和 ②. 33.3%
(3)减小
【14题答案】
【答案】(1) ①. 铁 ②.
(2)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3)蒸发结晶
【15题答案】
【答案】(1)溶液变蓝
(2)
(3) ①. B ②. 产生蓝色沉淀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每空1分)
【16题答案】
【答案】(1)酒精灯 (2) ①. BC ②.
(3)m (4)气球变鼓,左侧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右侧润湿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5)右侧无明显现象,而左侧产生大量气泡
(6)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②.
(2)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也能使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 (3)有气泡产生 (4)ABCD
(5)
四、计算与分析题(共1小题,共5分)
【18题答案】
【答案】(1)4.4 (2)解:设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7.3%。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五中学联片教研2024-2025下学期开学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答案)

下一篇:山西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2月考前适应性测试启航卷(一模)政治PDF版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