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五中学联片教研2024-2025下学期开学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开学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1.小亮在跑步过程中,若在前半程的速度为6.0m/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8m/s,则后半程的速度为(  )
A.3.6m/s B.4.0m/s C.4.2m/s D.5.0m/s
2.下列几种运动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地球围绕着太阳转 B.听音乐时,心情激动
C.“神舟”飞船在太空翱翔 D.“复兴号”列车在铁轨上高速行驶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C.发声体振动停止,声音也就消失 D.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声纹锁”运用声纹识别技术,能识别主人说出的“口令”并自动解锁,而当其他人说出同样的“口令”时却无法让锁打开。这种声纹锁是辨别声音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5.下列事例中,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是(  )
A.利用强超声波对金刚石等坚硬物品钻孔
B.超声波使液体微粒剧烈振动,加速溶质溶解
C.人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耳内鼓膜会破裂出血
D.母象与小象通过次声波交流
6.关于家庭常用水银体温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
C.使用前先用沸水给体温计消毒 D.使用前将水银柱甩到35℃以下
7.把从冰箱的冷冻室取出的﹣5℃冰块放入盛有足量冰水混合物的容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块的温度保持不变 B.冰块温度能升高到0℃,且能部分熔化
C.冰块的温度升高,容器中冰的总量保持不变 D.冰块温度能升高到0℃,容器中冰的总量变多
8.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雪糕上会冒出“白气” B.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室内,镜片上会“起雾”
C.北方的冬天树上会出现美丽的雾凇 D.冬天河面上的河水会结冰
9.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光在水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C.光不能传递信息 D.手影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
10.小滨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为确定蜡烛A的像,小滨拿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
B.小滨将图甲中的玻璃板以ab边为轴顺时针旋转时,蜡烛A的像将逆时针旋转
C.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平面镜与像之间,像就会被遮挡住
D.图乙中的玻璃板倾斜时,蜡烛A的像与蜡烛A仍关于玻璃板对称
11.如图,水面上方的激光笔沿与水平面成40°角的方向发出一束激光,经水面反射和折射后,分别在光屏和池塘底部形成B、C两个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角的大小为40°
B.光束OB的亮度比AO大
C.水面升高时,光屏上的光斑B向右移动
D.入射光束绕点O逆时针转动,光斑C将向右运动
12.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8cm B.一定大于8cm
C.可能小于8cm D.可能大于8cm
13.已知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16厘米的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若将物体移动到距焦点8厘米处,则此时成的像(  )
A.一定是等大的实像 B.一定是放大的虚像
C.可能是放大的实像 D.可能是缩小的实像
14.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150克的是(  )
A.一只鸡 B.一个苹果 C.一头大象 D.一枚大头针
15.把一石块浸没在盛满煤油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了10cm3的煤油。若将该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子中,则溢出水的体积和质量是(  )(ρ煤油=0.8×103kg/m3)
A.10cm3、1.2g B.8cm3、8g C.10cm3、10g D.12.5cm3、12.5g
16.关于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食盐质量时,发现砝码磨损,则测量结果偏大
B.称量小石块质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应向右移动游码
C.称量小铁块质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D.用量筒量取30mL水时,俯视读数,则测量结果偏小
17.下列有关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力只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B.力的三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
C.力总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会有力的作用效果出现
18.在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内,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个钩码时长度为6cm,挂2个相同的钩码时长度为7cm,挂4个相同的钩码时,弹簧测力计的伸长量是(  )
A.8 cm B.7 cm C.9 cm D.4 cm
19.下列物体中受到的重力约为1牛的是(  )
A.一只大象 B.中学生的书包 C.一罐可乐 D.两只鸡蛋
20.以下给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
A.在弯路上汽车匀速转弯 B.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C.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D.小孩沿不光滑的直滑梯匀速下滑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21.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大巴车,以车上的座椅为参照物大巴车是    的。已知相邻路灯杆之间的距离为30m,如果大巴车以72km/h的速度由第1根路灯杆行驶到第11根路灯杆,所需的时间为
   s。
22.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提到:“天将雨,琴弦缓”。琴声由弦的    产生的;环境潮湿时,琴弦振动变缓,琴声的音调变    。
23.在运输海鲜的过程中,为了保鲜,经常在海鲜周围放置一些干冰。打开海鲜包装箱时,发现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干冰    导致的,而“白雾”形成的过程中需要    热量。
24.图甲、乙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时的两种不同情境,其中图    是水正在沸腾时的现象。若水的沸点是98℃,则98℃的水    在沸腾。
25.雨后天晴的夜晚,部分路面上存有积水。为了避免踩到地上的积水,背着月亮走时应该走较   的地面。人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26.舞台上灯光流光溢彩,红、   、蓝是光的三原色,把它们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胖胖同学在黑暗的屋子里,用红色灯光照在白色上衣,蓝色裤子上,则裤子呈    色。
2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质的m﹣V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当甲、乙两物质体积相同时,   的质量较大;乙物质的密度为    kg/m3;图线的倾斜程度越大,物质的密度越    。
28.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毽子被踢出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空中飞舞的毽子质量将    ;这个毽子质量为10g,它的重力的大小是    N(g取10N/kg)。
29.跳水运动员跳起后能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运动员具有    ,最终跳水运动员落到水中是因为运动员受到了    的作用。
三.作图题(共6分,每小题3分)
30.根据透镜的折射规律,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31.如图所示,小车重150N,在A点受到大小为30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试作出这个力的图示。
四.实验探究题(共13分,每空1分)
32.(7分)小东与小刘同学看到酸奶很粘稠,怀疑是添加增稠剂或其它原料导致的。于是他们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了某品牌酸奶的密度。
小东在测烧杯和酸奶总质量的过程中,发现放上最小砝码后,指针如图甲所示,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使天平平衡;
(2)小东使用天平测量质量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   g;然后他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酸奶体积为   cm3;接着测出烧杯的质量为28.4g,计算酸奶的密度为   g/cm3;
(3)小刘发现小东测体积时,由于酸奶比较粘稠,容易粘在量筒壁上流不下去,造成测量的酸奶密度偏
   ;
(4)小刘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他在第(3)步中,不再利用量筒测体积,而是改用针筒(如图丁)从烧杯中抽取体积为V的酸奶,请你帮他写出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步骤   ,则酸奶密度表达式为ρ=   。
33.(6分)某兴趣小组用如图1装置探究弹簧(橡皮筋)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已知两根橡皮筋长度和材料相同,粗细不同。
(1)实验时,在弹簧和橡皮筋下方挂上不同质量的钩码,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和橡皮筋的伸长量,并绘制拉力(F)与伸长量(Δl)的图像(如图2),其中图线Ⅱ为弹簧的图线。由图可知:拉力越大,弹簧(或橡皮筋)的伸长量    。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    。粗橡皮筋的实验图像是图2中的    图线。
(2)若用实验中的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为了保证刻度分布均匀,则该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是    N。(3)如图3,小明用图线Ⅰ所对应的橡皮筋制作测力计,步骤如下:
①不挂钩码时,在回形针上端位置标上“0”刻度线;
②挂上重5N的钩码,在回形针上端位置标上“5”刻度线;
③用刻度尺测出0~5N刻度线之间的距离,等分标出其它刻度线。
若用此测力计进行测量,除“5N”外,其它测量值将    ;若测量值为2N,则准确值为    N。
五.简答题(共3分)
34.(3分)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为了控制噪声的影响,人们采取的措施有:在靠近住宅区的高架桥两侧安装隔音板,在靠近小区的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将住宅窗户的玻璃换成中空玻璃等。请你说说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什么?
六.计算题(共18分,每小题6分)
35.“区间测速”是道路限速监控采用的一种方式,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出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超速。某一区间点A、B相距47km,限速100km/h,司机驾驶汽车即将通过这一区间测速路段。汽车从监测点A开始以11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6min,为避免超速,司机把车速降到9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了剩下的路程。
(1)司机前6min通过的路程;
(2)司机通过剩下路程所用的时间;
(3)司机通过A、B区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司机是否超速?
36.夏季天气炎热,人们爱喝清凉爽口的冰镇饮料,有的同学说玻璃瓶装饮料放入冰箱中有一定的危险性,饮料结冰之后玻璃瓶会破裂,这是真的吗?小明同学取来一个600mL的空玻璃瓶装满水。(,)
(1)求瓶中水的质量;
(2)如果这些水全部结成冰,求冰的体积(保留一位小数);
(3)为了使水全部结成冰后,不至于把玻璃瓶胀破,求冷冻前至少应该从装满水的瓶子中倒掉多少克的水?
37.在工业设计等领域,常将3D打印用于制造模型。某同学选用某种塑料来打印自己设计的作品,这种塑料的体积为20cm3时,质量为21g。若用该材料打印出来作品的质量为52.5g,求打印出来作品的:
(1)这种塑料的密度。
(2)所消耗塑料的体积。
(3)所受到的重力大小。
答案
1-5 BBDCD 6-10 DDCDD 11-15 DACBC 16-20 ABDDD
21.静止;15; 22.振动;低; 23.升华;放出; 24.乙;不一定; 25.亮;直线传播
26.绿;黑; 27.甲;0.5×103;大; 28.运动状态;不变;0.1; 29.惯性;重力
30.
31.
32.(1)向右移动游码;(2)59.2;28;1.1;(3)大;(4)用天平测量出剩余酸奶和烧杯的质量m2;
33.(1)越长;正比;Ⅰ;(2)4;(3)偏小;3
34.在靠近住宅区的高架桥两侧安装隔音板,在靠近小区的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将住宅窗户的玻璃换成中空玻璃,它们的共同点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5.(1)司机前6min行驶的时间:t1=6min=0.1h,
司机前6min通过的路程:s1=v1t1=110km/h×0.1h=11km;
(2)汽车行驶剩下的路程s2=s﹣s1=47km一11km=36km,
司机通过剩下路程所用的时间;
(3)司机通过A、B区间所用时间t=t1+t2=0.1h+0.4h=0.5h,
司机通过A、B区间的平均速度,
由于94km/h<100km/h,所以司机没有超速。
36.(1)瓶中水的体积V=600mL=600cm3
水的密度ρ水=1.0g/cm3,
根据ρ=知,水的质量m=ρV=1.0g/cm3×600cm3=600g;
(2)水全部结成冰质量不变,则冰的质量m冰=m=600g;
冰的密度ρ冰=0.9×103kg/m3=0.9g/cm3,
冰的体积。
(3)为了使水全部结成冰后,不至于把玻璃瓶胀破,玻璃瓶中冰的体积应为600cm3,则冰的质量;
根据结冰过程质量不变,故倒出水的质量Δm=m﹣m冰'=600g﹣540g=60g。
37.(1)这种塑料的密度据ρ===1.05g/cm3;
(2)所消耗塑料的体积V′==50cm3;
(3)所受到的重力大小G=m′g=52.5×10﹣3kg×10N/kg=0.525N。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Unit4 My friends 语法填空专练(含答案解析)-2024-2025七年级英语下册单元重难点高频易错题专练(冀教版2024)

下一篇:陕西省西安市滨湖学校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