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I、II两卷。第I卷(选择题共45分),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第II卷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守碧水蓝天广饶,塑山河锦绣华章。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 绿色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 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
C. 节约能源—日光充足时随手关灯
D. 富磷生活污水无毒—直接排入河流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治疗贫血,可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B. 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
C. 治疗胃酸过多,可服用含的药物 D. 预防佝偻病,可适当摄入氟元素
3.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熟石灰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 铅锑合金的熔点高,可在家庭电路中制作保险丝
C. 铁制品具有导热性,可以做炊具 D. 稀盐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金属除锈
4. 下列食物的近似pH分别是:苹果为2.9~3.3,蕃茄为4.0~5.0,牛奶为6.3~6.6,玉米粥为6.8~8.0。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适宜吃的食物是
A. 苹果 B. 蕃茄 C. 牛奶 D. 玉米粥
5.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液中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B. 升温可以使所有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 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D.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6. 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洁净无锈的铁钉对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一周后观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③对比可知铁生锈需要水
B. ②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C. ③中铁钉的甲、乙、丙三处,甲处锈蚀最严重
D. 探究发现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空气和水(或水蒸气)直接接触
7. 下列跨学科实践活动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家庭大清洁:用洗洁精去除油污 洗洁精发生了乳化作用
B 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制作“铜树” 发生反应:
C 用气泡水机加压,向糖水中注入制得碳酸饮料 一定条件下,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D 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测量炼铁厂附近空气中含量 属于空气污染物
A. A B. B C. C D. D
8.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酸雨的小于7,但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
B. 碳酸盐能和酸反应产生气体,则能和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 和都是有咸味的盐,所以可以用代替作食用盐
D.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9. 将一个新鲜的带壳(主要成分)生鸡蛋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可观察到鸡蛋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并“跳起舞”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若将稀盐酸换成纯碱溶液也会出现相同现象
C. 鸡蛋壳表面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D. 向烧杯里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10. 实验小组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为氢氧化钠溶液
B. 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C. 所示溶液中的的质量不断增加
D. 能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11. 海水淡化常用太阳能蒸馏方法,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海水淡化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 海水淡化的原理与实验室过滤的操作相同
C. 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会变大
D. 海水淡化获得的淡水属于溶液
12. 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g、30g、30g固体M,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的溶解度:乙>甲
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C. 甲、乙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
D. 甲、丙烧杯中一定都为不饱和溶液
13. 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和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观察现象
B 除去气体中少量的 将混合气体点燃
C 除去溶液中的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D 检验稀盐酸中是否混有 取样,加入溶液,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14. 将一定量锌粉加入盛有AgNO3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搅拌,滤渣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滤渣中有Zn和Ag B. 金属活动性:Zn>Ag
C. 滤液中含Zn(NO3)2和AgNO3 D. 上述过程中只发生置换反应
15. 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B.验证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C.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硬度大小 D.比较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A. A B. B C. C D. 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16. 研途皆风景,学中见天地。某初中今年四月份举行了春季研学活动,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研学乘坐的是电动客车。同学们就新能源展开讨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
A.太阳能 B.地热能 C.氢能 D.天然气
②科学家提出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光照条件下分解水,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催化剂
B.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无毒,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
C.该反应可以节约化石燃料
D.燃料电池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途经麦地时,同学们观察到某地块的小麦因缺肥导致叶子发黄并倒伏了一部分。这块麦地需要施用的复合肥是________。
A. B. C. D.
(3)某同学午餐准备了自热火锅,部分说明书如图所示
①其中盒盖、内盒、外盒为聚丙烯塑料,属于________材料。
②料包中的牛肉富含的营养成分主要为________。
③自热原理为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17.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________℃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丙物质的溶解度;
(2)图中A点表示乙物质在℃时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若甲的浓溶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采用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4)将℃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
A. 蒸发溶剂 B. 降低温度 C. 增加溶质 D. 升高温度
(5)将℃时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
(6)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仪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氯化钠溶液中的微观粒子有________(填粒子符号)。
②上图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它是________。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取用一半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18. 豆腐是一种营养丰富又历史悠久的传统美食,豆腐的制作过程如图所示:
点浆时需要用到凝固剂,传统豆腐用的是石膏(含多种物质,主要成分为硫酸钙)或盐卤(主要成分为氯化镁),属于盐类凝固剂。凝固剂添加量对豆腐的品质有影响。将大豆泡发后,与水按的比例磨成豆浆,以为例,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1)图中X操作为_______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所需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_。
(2)“煮浆”可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海水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的流程。
①步骤Ⅰ中,为了降低工业生产的成本,试剂X应选择表格中的________。
试剂
价格(元/吨) 2400 5300 850 5500
步骤Ⅱ中,在获取的中加入试剂________(填化学式)进行酸化。
②用海水提取粗盐后的母液来制取比海水更好,其理由是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添加的越多,豆腐的保水性越好
B. 石膏是一种纯净物
C. 虽然豆腐营养丰富,但仍不宜多吃
19. 金属材料,我们应该从多角度了解。
I、金属冶炼
(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淘洗铁砂”“生熟炼铁”“锤锻成钢”等钢铁冶炼技术,“生熟炼铁”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锤锻成钢”中生铁高温锻打成钢,碳元素含量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现代工业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炼铁,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实验,实验装置见下图:
①实验中玻璃管里氧化铁粉末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实验前:A、先“通入”与B、先“开始加热”的顺序是________(填“AB”或者“BA”),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③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
II、金属活动性
(3)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试管B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小莉认为省略上述实验中________(填字母),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20.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已知一瓶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探究活动(每种方案或实验的1、2号试管中,都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无色溶液);
探究一:鉴别酸溶液与碱溶液
【设计实验】
(1)为鉴别哪一瓶是酸溶液,哪一瓶是碱溶液,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方案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
探究二:探究两瓶溶液的溶质成分
【提出问题】两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成分各是什么?
【设计实验】小华为鉴别两瓶溶液的溶质成分,分别向1、2号试管中加入的试剂及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所加试剂 镁条 溶液 溶液 溶液
现象 1号试管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2号试管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蓝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获得结论】
(2)1号试管中的溶质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以上四个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个实验的现象即可证明2号试管中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的是________(填实验序号)。
【讨论质疑】
(3)小强对实验二2号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现象提出质疑,大家一致认为2号试管中的原溶液已变质,则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探究三: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溶质成分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猜想二:
【设计实验】
(4)请完善下面的表格。
实验方案及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步骤一:取瓶中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________
步骤二:取步骤一中的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 溶液变红色
【获得结论】
(5)猜想________成立。
反思评价】
(6)小明认为可用溶液代替步骤一中的溶液进行实验,大家一致认为此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21. 石头纸是以碳酸钙为主要原料,以有机高分子材料为辅料制得的一种介于纸张和塑料之间的新型材料。为测定某款石头纸中碳酸钙的含量,某兴趣小组取石头纸燃烧后的灰烬并加入足量的10%的稀盐酸利用传感器测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并转化为二氧化碳质量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秒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质量/g 0.018 0.027 0.068 0.135 0.260 0.378 0.486 0.550 0.550
结合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结合表中数据,计算该石头纸中碳酸钙的含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至0.1%)
(3)查阅的资料知,①石头纸中碳酸钙的含量为80%左右;②一般来说,碳酸钙在700℃以上能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实验结果与实际含量存在较大误差。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B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ABC ②. D (2)B
(3) ①. 有机合成材料 ②. 蛋白质 ③.
【17题答案】
【答案】(1)
(2)不饱和 (3)降温结晶 (4)B
(5)100 (6) ①. 、、 ②. 烧杯 ③. 10%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过滤 ②. 漏斗
(2)
(3) ①. 氢氧化钙## ②. ③. 母液中氯化镁的浓度更高 (4)AB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化学 ②. 降低
(2) ①. 红色变为黑色 ②. 检验的生成 ③. AB ④.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⑤. ⑥. CO
(3) ①.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气泡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②. 置换 ③. BD##C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20题答案】
【答案】(1)C (2) ①. ②. 实验四
(3)
(4) ①. 产生白色沉淀 ②. 酚酞
(5)一 (6)溶液会引入氢氧根离子,影响对氢氧化钠的检验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21题答案】
【答案】(1)40% (2)解设: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答:石头纸中碳酸钙的含量约为62.5%。
(3)碳酸钙受热分解(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