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答案)

横峰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
1.全卷满分70分,答题时间为6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S-32 Ca-40 Fe-56 Zn-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5每题1分,6~10每题2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传统工艺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编中国结 B. 捏面人 C. 扎风筝 D. 酿米酒
2. “化学”一词最早出于清朝的《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A 锡 B. 铝 C. 硅 D. 氧
3. 同学们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完成了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能成功检测空气中的几种污染物。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细微颗粒 B. 二氧化氮 C. 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硫
4.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添加酒精
C. 称取氯化钠 D. 倾倒液体
5. 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
B. 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撤离导管
C.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时,先注入稀盐酸,再放入大理石
D. 进行还原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再通入气体,这样节约资源
6. 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常温下为固体:五氧化二磷、汞、四氧化三铁
B. 单质:液氧、稀有气体、黄金
C. 氧化物:冰水混合物、过氧化氢溶液、氧化铜
D. 金属材料:生铁、铜、不锈钢
7.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9日,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在蛋白质研究的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下列有关丙氨酸[CH3CH(NH2)COOH]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丙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B. 丙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7
C. 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5.73%
D. 丙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8. 与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得到合成气(和),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还同时存在积碳反应和消碳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积碳反应为分解反应
B. 消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积碳反应和消碳反应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
D. 图2中温度为500 600℃时,催化剂表面积碳量增加的原因是生成的碳多于消耗的碳
9.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化学观念: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
B. 科学思维: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 科学探究与实践:将铁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探究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
D. 科学态度与责任:将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10.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B. 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钠粉末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
C. 向足量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
D. 将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分别滴入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选择和填充各1分,共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先在A、B、C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然后填充D选项使其符合题目要求。
11.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5G基站、新能源汽车和快充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以氮化镓(GaN)、碳化硅(SiC)、氧化锌(ZnO)、金刚石为四大代表,上述材料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有______
A.Ga B.Si C.N D.______(填符号)
1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或原子)的大小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氧气和液氧都有助燃性,说明同种分子________相同
13. 下表是某同学错题本中整理的部分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生活 B.现象描述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常作制冷剂——干冰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硫黄在氧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
C.性质与用途 D事实与解释
氦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 金刚石的硬度大——用来裁切玻璃 森林着火砍出隔离带——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铜可用作导线——铜具有________性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
14. 生活就是一本化学教科书,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便可发现化学无处不在,探究其乐无穷。请用你学过的知识填空。
(1)万年县神农源风景区有着奇特的地下溶洞景观,洞内钟乳石形态各异,在灯光的映照下宛如梦幻仙境。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为地下溶洞增添了神秘气氛,下列气体能作霓虹灯电光源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氢气 B. 氮气 C. 氖气 D. 二氧化硫
(2)景德镇被称为千年瓷都和中国瓷都。硫酸锶()常用于制陶器,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则锶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中硫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滕王阁内收藏了大量的历代名家字画,古代字画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因是________。
(4)滔滔赣江水,滋润赣鄱。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日常生活中常用于降低水硬度的净水方法是________。
15. 飞天梦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做过的梦,也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梦想。
(1)万户飞天:明代陶成道飞天时用黑火药(主要成分为硫、木炭和硝酸钾)作火箭燃料。黑火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卫星发射:1970年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入轨。制造卫星要用到铝合金材料,铝合金属于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铝合金之所以能作为航天材料,其中一个原因是铝的抗腐蚀性好,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________。
(3)嫦娥探月:2024年6月25日,我国“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携带1935.3克月球背面样品返回地球。嫦娥六号着陆点的月壤富集了钾、磷等,这里的“钾”“磷”指的是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单质”或“元素”)。
(4)长驻天宫:2023年我国“天宫空间站”实现了长期有人值守,我国迈入空间站时代。空间站内“人造空气”与地球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其中可供航天员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
16. 2024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以水促和平”。水是人类生命活动和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某化学实践小组的同学们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了解水组成的揭秘史
(1)在拉瓦锡的实验中,高温条件下将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制枪管,水与铁发生反应,枪管内壁有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生成,同时得到了“易燃空气”,即氢气。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反应:________。
任务二:进行水的净化
根据某河水的情况,小组同学决定利用所学知识,自制净水器对其进行净化。
【材料准备】同学们收集到的物品有软塑料瓶、棉花,纱布、活性炭、细沙、小卵石、小刀、吸管、烧杯等。
【设计方案】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净水器。
【进行实验】
(2)①根据方案中的装置,用小刀去掉软塑料瓶瓶底,在软塑料瓶中从上到下依次放入小卵石、细沙、活性炭、棉花,每种物质间用纱布隔开,每放一层都稍稍压实,瓶盖上打孔,插入一小段吸管。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将河水从净水器上方倒入,在下方放一个烧杯。
【观察现象】吸管处有水流下,接在烧杯中的水无色透明。
【反思评价】
(3)为使净水效果更好,你的建议是________(写一条)。
任务三:探究水的组成
图2是兴趣小组利用注射器改装的电解水实验装置。两支注射器排尽空气后,均吸取水,接通电源。
(4)电解水时,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目的是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两支注射器内均有气泡产生,经过检验,得知装置中正、负极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推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________两种元素组成的。
【证据推理】结合实验现象推算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5)已知电解水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和正、负极产生气体的________,可计算出水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结合氢、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进一步推算出结果。
17. 某金属板中含有金属、、(镍,银白色金属)、。下图是回收金属的流程。已知:。
(1)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____。
(2)写出滤液②中的金属阳离子符号:________。
(3)滤渣③中回收的金属是________;滤液③中加入适量铁粉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写其中1个)。
(4)、、、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8.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装置C制或,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用该装置制取氧气韵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与空气很接近且不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反应非常剧烈,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
19. 燃烧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创造美好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某项目小组的同学以“家用燃料”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之旅。
【项目一】燃烧是如何发生的
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燃烧的生成物有毒有害。
(1)图1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与图1装置相比,利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
【项目二】家用燃料的合理使用
(一)燃烧燃料为了取暖
(2)同学们经过走访调查,了解到从前人们把煤制成蜂窝煤(如图)后燃烧会更加充分,请你从充分燃烧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
(3)在家庭中使用煤(含碳量95%左右)取暖时,由于烟囱通风不畅,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生成一氧化碳的原因:________。
(二)燃烧燃料为了照明
诗人陆游曾记载:“书灯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可省油之半”。夹瓷盏是省油灯,用棉线作灯芯,上层盏内盛油,下层盏内盛水。
(4)下层盏内盛水能达到省灯油的目的,原理是________。
【项目三】家用燃料的变迁和未来
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到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下:
(5)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75%和82.3%,通过该数据分析,用等质量的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作燃料,天然气更环保的理由是________。
(6)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燃料使用更便捷
B. 固体燃料燃烧得更充分
C. 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0.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把稀盐酸分五次加入,完全反应后测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稀盐酸质量/g 25 25 25 25 25
烧杯内剩余物质质量/g 39.9 638 X 111.6 136.6
(1)表格中X数值为________。
(2)完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
(3)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很大,下列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二氧化碳会导致酸雨 B. 二氧化碳有毒
C. 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 D. 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
横峰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5每题1分,6~10每题2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B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选择和填充各1分,共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先在A、B、C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然后填充D选项使其符合题目要求。
【11题答案】
【答案】 ①. A ②. Zn
【12题答案】
【答案】 ①. B ②. 化学性质
【13题答案】
【答案】 ①. C ②. 导电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
【14题答案】
【答案】(1)C (2) ①. +2 ②. 1:2
(3)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4)煮沸
【15题答案】
【答案】(1)N2 (2) ①. 混合物 ②. 铝常温下和氧气结合为致密的氧化铝保护了铝
(3)元素 (4)氧气
【16题答案】
【答案】(1)
(2)吸附有毒有色等物质
(3)可以增加过滤层的数量或使用更细的过滤材料
(4) ①. 增强导电性 ②. 氢、氧 (5)质量
【17题答案】
【答案】(1)过滤 (2)Fe2+
(3) ①. 银 ②. ##
(4)Fe>Ni>Cu>Ag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8题答案】
【答案】(1)分液漏斗
(2) ①. A ②.
(3) ①. 控制反应速率 ②. (4)CE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 现象明显且无污染
(2)可燃物与空气充分接触,燃烧更充分
(3)
(4)降低了灯油的温度,减缓了灯油的挥发速度,减少了灯油的消耗
(5)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较少 (6)B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0题答案】
【答案】(1)87.7
(2)4.4g (3)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x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4)AB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5年中考数学一模猜题卷(四川省甘孜州专用)—2025年全国各地市最新中考数学模拟考试(含答案)

下一篇:2025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