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开学考化学参考答案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A D C B C D C D
序号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D B D A
16.(14分)
(1)树状分类法(1分)
(2)H2SO4(或HNO3等)(1分) NaOH(或KOH等)(1分)
Na2SO4(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等)(1分)
(3)2NaOH+CO2=Na2CO3+H2O(2分)(答案不唯一)
(4)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2分)
(5)①⑤(2分) ③④(2分) (6)丁达尔效应(2分)
17.(13分)(除标记每空2分)
CaCO3+2H+=Ca2++H2O+CO2↑或Mg(OH)2+2H+=Mg2++2H2O
Fe+2H+=H2↑+Fe2+
+OH-=H2O+
低 (1分) AD 还原 氧气会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少,消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减少
18.(14分)(每空2分)
② ① ③
(1)1.339g·L-1 (2)30g·mol-1 (3)1∶7 (4)81.7%
19.(14分) (除标记外每空2分)
(1) 少量铁屑(1分)
(2) 滴加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不变,再滴加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KSCN(1分) 防止Fe2+被氧化
烧杯、漏斗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开学考
高一年级化学试题
说明:1.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卷Ⅱ答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
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S 32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下列古文或诗词的解读错误的是
A.“野火烧不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曾青得铁则为铜”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C.“纷纷灿烂如星陨, 喧豗似火攻”,呈现的就是金属元素的焰色
D.“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表达了分类的观点
2. 月球土壤富含硅、氧、铁、钛、铝、钙等元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e2O3属于酸性氧化物 B.属于碱性氧化物
C.属于金属氧化物 D.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和氨水都是非电解质
B.NH3、CO2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液态HCl、固态NaCl 均不导电,所以均是非电解质
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和熔化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4.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NH4HCO3 = NH4+ + HCO3- D.
5.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分子式为恢复了磁性。“钴酞菁”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的血红素与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直径比钠离子小
B. 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C. 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D. “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6. 物质的转化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甲、乙、丙所代表的物质不符合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A.Na2SO4 NaOH Na2CO3 B.CuO H2O
C.Na2CO3 NaCl D.FeCl2 Fe FeSO4
7. 下列给定条件下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中:、、、
B. 溶液中:、、、
C. 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中:、、、
D. 某透明溶液中:、、、
8.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5
B.2.0的CuCl2溶液中含4个Cl﹣
C.常温常压下,共含0.2NA个原子的和混合气体,其体积大于2.24L
D.2.3g与含0.01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02
9.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B.钠与水反应:
C.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HCO+ Ca2++ OH-=CaCO3↓+ H2O
D.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2H++ SO+ Ba2++ 2OH-= BaSO4↓ + 2H2O
10.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除去Cl2中的HCl气体
B.用图2所示装置蒸发食盐溶液
C.用图3所示装置验证Na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D.用图4比较Na2CO3、NaHCO3的稳定性
11. 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生产活动与相应化学原理解读均正确的是
选项 生产活动 化学原理
A 钠蒸气充入灯泡中制成钠灯,常用于公路照明 钠单质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B 用氯化铁溶液刻蚀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C 在钢铁厂的生产中,炽热的铁水或钢水注入模具之前,模具必须干燥处理 高温时铁与水会发生置换反应
D 氧化铝作耐高温材料 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
A.A B.B C.C D.D
12. 已知反应6HCl(浓)+KClO3 = 3Cl2↑+KCl+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KClO3是氧化剂
B. 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原子的个数比为5∶1
C. 盐酸表现还原性和酸性
D. 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为
13. 配制450mL1.00mol/L的NaCl溶液,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5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等
B.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③①④⑤②
C.用电子天平称量NaCl固体的质量为29.25g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配得的NaCl溶液浓度偏高
14.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除去MgO固体中Al2O3,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B.除去FeCl3溶液中FeCl2,通入适量的Cl2
C.除去CO2气体中HCl,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洗气、干燥
D.除去NaCl溶液中Na2CO3,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15. KIO3常用作食盐中的补碘剂,可用“氯酸钾氧化法”制备,该方法的第一步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生22.4L(标准状况)时,反应中转移
B.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
C.可用石灰乳吸收反应产生的制备漂白粉
D.可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食盐中的存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总共55分)
16.(14分)I.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如图所示)。
(1)图中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的名称是 。
(2)以Na、K、H、O、C、S、N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填在表中②③⑥的后面。
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式 ①HCl ② ③ ④Fe(OH)3 ⑤Na2CO3 ⑥ ⑦CO2 ⑧Na2O ⑨NH3 ⑩H2O2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实验室制备④的胶体的具体操作方法 。
Ⅱ.上述物质中:①液态氯化氢; ②二氧化碳; ③碳酸钠溶液; ④氢氧化铁胶体; ⑤Na2O固体;⑥NH3 回答下列问题:
(5)上述六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 (填序号,下同),上述状态下能导电的有 。
(6)区分③和④的简单方法是 。
17.(13分)Ⅰ.用离子方程式表达下列应用或现象
(1)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实验室中可以用盐酸将其除去(任写一个即可) 。
(2)向KHSO4溶液中加入铁粉 。
(3)向含 NH4HCO3的溶液中加入等量的 NaOH溶液,反应完全后,滴加CaCl2稀溶液。
若有沉淀生成,则NH4HCO3与NaOH的离子反应可能为 。
Ⅱ.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材料种类很多,通常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复合材料。
(4)合金是被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①在原子反应堆中得以广泛应用的钠钾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说明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的熔点 (填“高”或者“低”)。
②下列有关合金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硬铝的强度比纯铝小但耐腐蚀,可用于制造宇宙飞船等
B.不锈钢是在碳素钢中加入其他合金元素,改变钢的结构使其具有耐腐蚀性
C.储氢合金可有效解决氢能源的安全存储和运输等问题
D.铁在地壳中的含量比铜丰富,所以人类发展经历了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再到青铜器时代
③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纳米铁粉还可用于处理含氧酸性废水中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该过程中体现了纳米铁粉的 性(填“氧化”或“还原”);在铁粉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废水中的溶解氧过多不利于的去除,原因是 。
18.(14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下列所给出的几组物质中:含有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标准状况下体积最大是_______;含有分子数最多的 。
①1gH2;②2.408×1023个CH4;③10.8gH2O;④标准状况下6.72LCO2
Ⅱ.在标准状况下15gCO与CO2的混合气体,体积为11.2L。则:
混合气体的密度是_______。
(2)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_______。
(3)CO2和CO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
(4)CO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19.(14分)铁元素是构成人体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影响人体的健康和发育。一个体重为 50 kg 的健康人体内约含2g铁元素,这2g 铁元素在人体中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
(1)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 mol/L的溶液。为防止Fe2+被氧化,FeCl2溶液中需加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补充亚铁盐。硫酸亚铁是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某兴趣小组为了检验硫酸亚铁补血剂的成分并测定铁元素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假设反应过程中无铁元素损耗)。
Ⅰ.成分探究:小组成员发现硫酸亚铁(FeSO47H2O)补血剂外面的糖衣是红色的,里面是淡蓝绿色固体,甲同学对其组成进行如下探究,请完成下面探究过程:
实验 探究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分析
探究一 将淡蓝绿色固体溶解于盐酸中,取上层清液2份: ①份液中 (滴加试剂及现象),说明含有 ②另1份溶液中 (滴加试剂及现象),说明含有Fe2+,不含Fe3+ 证明淡蓝绿色固体为FeSO47H2O
探究二 ③将红色物质研成粉末,滴加盐酸,无明显变化,再滴加 (填化学式)溶液,无明显现象 证明红色物质不是Fe2O3
④结合实验,推测糖衣的作用是 。
Ⅱ.含量测定:
①操作a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 。
②若实验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为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