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 同步习题(解析版) 2024-2025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 同步习题
一、选择题
1.糖类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成分,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A.蔬菜 B.鸡蛋 C.玉米 D.豆油
2.“飞天”舱外航天服的制造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棉 B.羊毛 C.铝合金 D.氯丁橡胶
3.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环境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 D.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4.红薯是营养较为丰富的粗粮。它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属于
A.蛋白质 B.油脂 C.糖类 D.维生素
5.宜春温汤泉水“气温如汤,冬可浴”,以低钠、富硒、偏硅酸含量高闻名,属高温度优质矿泉。下列对该温泉水说法正确的是
A.温泉水为纯净物 B.可通过过滤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C.可用肥皂水鉴定是否为软水 D.硒元素属于人体所需常量元素
6.如图是某品牌维生素C泡腾片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已知柠檬酸具有酸的通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泡腾片可以预防坏血病
B.该泡腾片溶于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C.该泡腾片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为25%
D.用热水溶解该泡腾片可能导致效用降低
7.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都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D.酸雨呈酸性,则呈酸性的降水都是酸雨
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石墨 可以燃烧 作石墨电极
B 生石灰 与水反应放热 自热饭盒
C 食醋 能与碱、盐反应 除去水垢
D 合成纤维 强度高、弹性好 织成布料
A.A B.B C.C D.D
二、填空与简答
9.结合图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哪种?
(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哪种?
10.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 ;碘元素被称为“智力元素”,碘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11.“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身边”。请回答下列问题;
M老师经常在办公室给同事们分享钙片,钙是人体必需的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12.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人类冶炼金属的年代大致如下,某小组同学以金属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Ⅰ.历史悠久的铜
(1)由图可知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是 .我国的青铜文化历史悠久.秦朝《吕氏春秋》记载“金(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说明合金相较于成分金属具有的特性是 。古代通过敲打将青铜制成不同的形状,是利用了金属的 性.现代社会多用铜制作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 性。
(2)铜的制备:古代炼铜有“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
①火法炼铜:古代人们就发现了木炭在翠绿色的孔雀石[主要成分为]上燃烧会有红色的铜生成,其中第一步孔雀石受热分解生成一种黑色物质,第二步黑色物质与木炭反应生成铜.该黑色物质的化学式为 ,该过程体现了木炭具有 性。
②湿法炼铜:《梦溪笔谈》中记载“熬胆矾与铁金,久之亦化为铜”,叙述的就是硫酸铜溶液和铁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青铜器在放置过程中会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根据该化学式可知,铜生锈可能与空气中的、和 (填化学式)有关。
Ⅱ.应用广泛的铁
(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反应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5)金属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人体中的铁元素属于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人体缺铁会造成 。现在多用铁制炊具烹煮食物,说明铁具有的性质是 。某婴儿米粉中含有少量可食用铁粉,食用后与胃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帮助补充铁元素。
(6)铁制品应用广泛,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 。
Ⅲ.多元材料时代
(7)铝合金是制造高铁、飞机的常用材料,这主要利用了它的 (填字母序号)性能。铝制品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A.密度小、强度高 B.密度大、硬度大 C.熔点低、硬度小
(8)镁带燃烧发出 ,因此镁在军事上可作夜间行动的照明弹。
(9)18世纪科学家开始冶炼出钠、镁、铝等较活泼的金属,主要采用电解金属化合物的方法,请写出电解氯化镁制备镁的化学方程式: 。
Ⅳ.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0)根据“人类冶炼金属的年代”图分析冶炼金属的早晚主要和 有关。如图1是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实验过程观察到两个试管中溶液颜色均发生了变化。
①通过该实验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②写出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将试管A中剩余的铁加入试管B中,并回收试管B溶液中的金属.试管B中固体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至t时间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分析最后试管B中的固体成分是 (写出所有情况)。
13.北京冬奥会彰显大国风范。请回答:
(1)美味可口的中国美食深受各国运动员喜爱,翡翠白菜蒸饺(图1)就是其中之一。其主要食材是水、面粉、竹笋、香菇、小白菜、菠菜、食盐等,其中富含糖类的物质是 。
(2)“冰丝带”(图2)由3360块玻璃共同拼成。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已知中硅元素化合价为价,则x的数值为 。
(3)冬奥会使用氢氧燃料电池汽车。如图3所示为利用铁酸锌循环制氢气,其中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豆腐是一种营养丰富又历史悠久的食材。
(1)某100g豆腐中含各种营养成分如表所示。
蛋白质/g 水/g 油脂/g 铁/g 钙/g 磷/g X 维生素B1/mg
15.7 69.8 8.6 1.4 0.24 0.2 2.8 0.06
①豆腐中含有六大营养物质,则表中X代表 。
②上述元素中摄入 (填符号)不足,易贫血。
③豆腐中的 在消化道内逐渐被分解成可被人体吸收的多种氨基酸。
(2)以大豆为原料制作豆腐的主要工序有:选料、泡料、磨豆、滤浆、煮浆、点浆、成型等。
①“煮浆”时可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点浆”时要用凝固剂,即在豆浆中加入某种盐,使溶解在水中的蛋白质因溶解度变小而析出。则加入的盐可能是 (填字母)。
a.Hg(NO3)2 b.CuSO4 c.MgCl2
三、科学探究题
15.化肥和农药对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但也会带来环境问题,如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与土壤盐碱化相关的项目式探究活动。
任务一:土壤盐碱化的成因
(1)土壤的盐碱化是由不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的。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下列化肥属于氮肥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KCl B.NaNO3 C.CO(NH2)2 D.Ca(H2PO4)2
任务二:土壤酸碱性的测定
(2)配制土壤样品浸出液,用pH试纸测定,如pH>7,则浸出液显 性。
任务三:引起土壤盐碱化的物质的确定
(3)某地土壤盐碱化可能有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两种引起。教师模拟盐碱化土壤样品浸出液。
【查阅资料】BaCl2易溶于水,且溶液呈中性。
【提出问题】样品中的钠盐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2SO4 猜想三 。
【实验探究】取少量浸出液加入试管中: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向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含
2 向实验1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 含Na2SO4
【实验分析】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同学们得出猜想三正确。
四、综合应用题
16.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人类应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资源:海洋为我们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材,鱼肉和虾肉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 ,海带富含的 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2)矿产资源:海底蕴藏着大量的资源,如“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化学资源: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综合利用海水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据图回答:
①海水淡化: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 不同进行分离的。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
②海水晒盐:晒盐时,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海水晒盐后得到的卤水是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在用粗盐(含MgCl2、CaCl2杂质)制纯碱过程中,除杂时,先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产生的沉淀是 (填物质名称)。
③海水制镁:在用卤水制镁的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④海水制“碱”:利用食盐水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是饱和食盐水→碳酸氢钠→碳酸钠,第一步需要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加入的两种物质是 (填化学式)。第二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⑤氯碱工业:工业上常用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制取烧碱和氯气,该反应中的反应物是 。用烧碱低温制取次氯酸钠的反应原理为Cl2+2NaOH=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 。
答案和解析
1.C
【详解】A、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B、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C、玉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
D、豆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故选C。
2.D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详解】A、棉属于天然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A错误;
B、羊毛属于天然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错误;
C、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错误;
D、氯丁橡胶是合成橡胶的一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A、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能有效提高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减少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选项做法符合绿色环境理念;
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能够减少私家车的使用,进而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选项做法符合绿色环境理念;
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可以节约化石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既节能又环保,选项做法符合绿色环境理念;
D、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会造成“白色污染”,选项做法不符合绿色环境理念;故选D。
4.C
【详解】A、淀粉不属于蛋白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淀粉不属于油脂,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淀粉属于糖类,此选项符合题意;
D、淀粉不属于维生素,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详解】A、温泉水含有钠元素、硒元素、偏硅酸等属于混合物。A不正确;
B、通过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B不正确;
C、可以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硬水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将肥皂水加到硬水中,会出现浮渣;而软水中不含或含较少钙镁化合物,因此将肥皂水加到软水中,不会出现浮渣。C正确;
D、硒元素属于人体所需微量元素。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6.C
【详解】A、该泡腾片含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正确;
B、该泡腾片中含有柠檬酸、碳酸氢钠,柠檬酸具有酸的通性,柠檬酸中的氢离子和碳酸氢钠中的碳酸氢根离子结合为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该泡腾片溶于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正确;
C、100mg=100×10-3g=0.1g,该泡腾片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为,错误;
D、根据说明书可知,该泡腾片用冷水或温开水溶解后饮用,该泡腾片含维生素C,说明维生素C在温度高时可能容易被氧化分解,故用热水溶解该泡腾片可能导致效用降低,正确;
故选C。
7.B
【详解】A、有机物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故A错误;
B、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故B正确;
C、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盐氯化钙和水,其不属于中和反应,故C错误;
D、pH<5.6的雨水属于酸雨,故D错误。
故选B。
8.A
【详解】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制成石墨电极,与可以燃烧无关。即石墨用途与性质没有关联。A符合题意;
B、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热,因此可制成自热饭盒。即生石灰用途与性质相关联。B不符合题意;
C、水垢中含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碳酸钙属于盐,氢氧化镁属于碱,食醋中含有醋酸,能与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从而除去水垢。即食醋用途与性质相关联。C不符合题意;
D、合成纤维的强度高、弹性好,因此可织成布料。即合成纤维用途与性质相关联。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O)
(2)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Ca)
【详解】(1)由图可知,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O);
(2)由图可知,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Ca)。
10. 氧气/O2 微量
【详解】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是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气体;
碘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11.常量
【详解】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故填:常量。
12.(1) 青铜 硬度大 延展 导电
(2) CuO 还原
(3)
(4)
(5) 微量 贫血 导热性
(6)在铁制品表面喷漆(合理即可)
(7) A
(8)耀眼的白光
(9)
(10) 金属活动性 铁>铜>银 铜、银;铁、铜、银
【详解】(1)由图可知,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为青铜;
金和锡都较软,但金锡合金的硬度大,则说明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的纯金属的大;
通过敲打将青铜制成不同的形状,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
铜可作导线,说明铜具有导电性。
(2)①氧化铜为黑色固体,且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孔雀石中含有铜和氧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该黑色物质为氧化铜,化学式为CuO;
在该反应中,木炭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元素,体现了木炭的还原性。
②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铜锈中含有铜、氧、碳、氢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说明铜生锈需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有关,故填CO2。
(4)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铁在人体中含量较少,属于微量元素;
人体缺铁易患贫血;
铁可作炊具,是因为铁具有导热性。
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铁与氧气和水共同接触时会生锈,隔绝氧气和水可防止铁制品生锈,则可在铁制品表面喷漆、涂油等。
(7)铝合金可用于制造高铁、飞机,是因为铝合金密度小、强度高,故选A;
铝具有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在常温下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则可用作照明弹。
(9)电解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①人类使用金属的顺序为:铜、铁、铝,而金属活动性顺序:铝>铁>铜,则说明冶炼金属的早晚主要和金属活动性有关。
②试管B中,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铁>铜>银,则铁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则充分反应后,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铁。
13.(1)面粉
(2)2
(3)
【详解】(1)竹笋、香菇、小白菜、菠菜富含维生素,面粉富含糖类。故填:面粉。
(2)在NaxSiO3中,Na显+1价,Si为+4价,O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则,可得:(+1)×+(+4)+(-2)×3=0,解得:=2。故填:2。
(3)据图3可知,反应Ⅱ为Fe3O4和ZnO与H2O在太阳能条件下反应生成ZnFe2O4和H2。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14.(1) 糖类 Fe 蛋白质
(2) c
【详解】(1)①六大营养素包括: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则X为糖类;
②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摄入铁(Fe)不足,易贫血;
③豆腐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逐渐被分解成可被人体吸收的多种氨基酸;
(2)①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由于硝酸汞、硫酸铜中均含有重金属盐,对人体有害,则加入的盐为氯化镁,故选c。
15.(1)BC
(2)碱
(3) Na2CO3、Na2SO4 碳酸钠/Na2C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BaCl2+Na2SO4=2NaCl+BaSO4↓
【详解】(1)A、KCl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A错误;
B、NaNO3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正确;
C、CO(NH2)2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正确;
D、Ca(H2PO4)2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D错误;
故选:BC。
(2)配制土壤样品浸出液,用pH试纸测定,如pH>7,则浸出液显碱性;
(3)某地土壤盐碱化可能有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两种引起,根据已知猜想,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2SO4 ,则猜想三为Na2CO3、Na2SO4;
实验1:向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即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说明含碳酸钠;
实验2:向实验1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实验1中过量对的稀盐酸可检验并完全除去碳酸钠,根据实验结论含硫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则可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2中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2NaCl+BaSO4↓。
16.(1) 蛋白质 碘元素
(2)混合物
(3) 沸点 分子间隔 蒸发结晶 饱和 氢氧化镁、碳酸钙 NH3和CO2 NaCl和H2O NaCl
【详解】(1)鱼肉和虾肉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海带富含的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故填:蛋白质;碘元素;
(2)“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3)①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间隔变大,故填:沸点;分子间隔;
②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则晒盐时,采用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海水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钠,故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在用粗盐(含MgCl2、CaCl2杂质)制纯碱过程中,除杂时,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目的是除去氯化镁,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后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目的是除去氯化钙,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则先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产生的沉淀是氢氧化镁、碳酸钙,故填:蒸发结晶;饱和;氢氧化镁、碳酸钙;
③在用卤水制镁的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是盐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④海水制“碱”:利用食盐水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是饱和食盐水→碳酸氢钠→碳酸钠,第一步需要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加入的两种物质是氨气、二氧化碳,先加入氨气的目的是增大溶液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第二步发生的反应为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NH3和CO2;;
⑤工业上常用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制取烧碱和氯气,该反应中的反应物是氯化钠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种类均不变,反应前有2个Cl、2个Na、2个O、2个H,反应后有1个Na、1个Cl、2个O、2个H,相差2个Na、1个Cl,故X的化学式为NaCl,故填:NaCl和H2O;NaCl。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 .3 分与合 同步练习 (无答案)2024-2025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下一篇:Unit 4 When is the art show?Part A 巩固同步练习(含解析含听力原文无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