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内江六中2024一2025学年(下)高2027届入学考试
物理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满分46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一质点做曲线运动从M点到N点速度逐渐减小,当它通过P点时,其速度和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关系
可能正确的是()
A
B.
D.
2.2022年12月4日21时01分35秒,“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舱携三名航天员安全着陆,圆满完成6个月的在轨绕
行任务。返回时,返回舱先穿过大气层,然后打开巨大的降落伞减速,当离地1米高度时,反推发动机点火,使返
回舱的速度进一步减小,而后安全着陆。有关飞船的绕行和回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21时01分35秒6个月”分别指时间和时刻
B.返回舱在打开降落伞时,为了研究降落伞张开角度是否正常可将降落伞看成质点
C.返回舱受到反推发动机施加的力的单位是牛顿,且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D.返回舱打开降落伞减速下降阶段,航天员在舱内处于超重状态
3.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在1s末改变运动方向
↑W(ms)
B.物体在1一3s和3~4s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物体在前3s与后2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1
/5 tis
D.物体在最初1s与最后1s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1
4.关于下面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F/N
L/cm
46810

A,甲图为仰韶文化时期的一款尖底瓶,装入瓶中的水越多,瓶(含水)的重心一定越高
B.乙图中,碗对筷子在A点的弹力沿筷子斜向上,如图中箭头所示
C.丙图中,甲、乙两同学掰手腕,甲同学最终失败,因此甲同学对乙同学的作用力小于乙同学对甲同学的作用力
D.丁图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图像,由图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5N/cm,原长为6cm
5.小明从某砖墙前的高处由静止释放一个石子,让其自由落下,拍摄到石子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
内江六中高一年级,物理学科试卷,第1页(共4页)
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己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为6.0cm,照相机本次拍照曝光时间为
1.5×102s,g10m/s2,由此估算出位置A距石子下落起始位置的距离为()
A.4.5m
B.3.2m
C.2.5m
D.1.6m
6.如图所示,m=2kg的物体,在F=40N,F2=30N的两个相反的水平拉力及竖直向下的力F3的作用下仍处于静
止状态,若撤去水平外力F2,则物体的加速度不可能是()
A.0
B.5 m/s2
2
→F,
77777777777777777
C.15m/s2
D.20m/s2
7.如图,质量为m的小球用轻质细线拴住放在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倾角α=30°的斜面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用
水平力推动斜面体,使小球沿斜面缓慢升高,至绳与斜面平行的过程中,绳上的最小力为(
1
A.2mg
B.mg
C ng
D ma
a
77i7n7刀77nT7777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8.某同学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将轻质小圆环挂在橡皮条的一端,另一端固定,
橡皮条的长度为GE。在图中,用手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小圆环,小圆环受到拉力F、F2、F3三力的共
同作用,静止于O点,橡皮条伸长的长度为O。撤去F、F2,改用一个力F单独拉住小圆环,仍使它静止于O
点,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F、F2间的夹角越小越好
B.该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的物理方法
E
E
E
C.实验时必须记录F、F2的方向
F
G
G
D.实验前弹簧秤要进行机械调零
7
777777717
777177777



9.高铁站台上,5位旅客在各自车厢候车线处候车(各候车线间等间距),若动车每节车厢长均为,动车进站时可
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站在2号候车处的旅客,发现第1节车厢经过他用时为t,动车停下时该旅客刚好在2号车
厢门口(第2节车厢最前端),如图所示,则()
LLnn之
5
4
3
21
77717771777771777777777771771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A,动车第1节车厢最前端从经过5号旅客到停下,历时2t
内江六中高一年级,物理学科试卷,第2页(共4页)内江六中2024—2025学年(下)高2027届入学考试
物理学科试题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D B D A CD AC AC
11. 300 乙 0.3
12. 【答案】 ①. 不能 ②. 0.51 ③. k ④. A
13.(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则有:
此时货车的位移为:
警车的位移为: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为:
(2)已知,当警车刚到达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为:
此时货车的位移为:
警车的位移为:
因为,故此时警车尚未赶上货车,且此时两车距离为:
警车到达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时间追赶上货车,则有:
所以你撤发动后要经过才能追上货车。
14. 【答案】(1)0.22kg;(2)
【详解】(1)物块A能静止在图示位置,物体B质量最小(设为m1)时,A沿斜面向下运动趋势达到最大,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由平衡条件,对B可得绳子拉力:
对A有:,,
代入数据联立可得:m1=0.22kg
(2)F最大(设为Fm)时,对B,由平衡条件知绳子拉力最大,设为Tm,有:
此时A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趋势达到最大,受沿斜面向下的最大静摩擦力
,,
代入数据联立可得:
15. (1)4m/s2,0.5m/s2;(2)2.25m;(3)1.5s,2.625m
【详解】(1)对木块受力分析知木块做减速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1,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1mg=ma1
代入数据解得:a1=4m/s2
对木板受力分析,设木板加速度大小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1mg-μ2(m+m0)g=m0a2
代入数据解得:a2=0.5m/s2
(2)设经过时间t1二者共速,则有:v0-a1t1=a2t1
解得:t1=1s
设共速时的速度大小为v1,则有:v1=a2t1
解得:v1=0.5m/s,t1时间内木块的位移为:x1=t1
解得:x1=2.5m
木板的位移为:x2=t1
解得:x2=0.25m
所以木板的长度为:L=x1-x2=2.25m
(3)木块与木板共速后,二者一起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3=μ2g=1m/s2
设再经过时间t2停止,则有:v1=a3t2
代入数据解得:t2=0.5s
故木块运动的总时间为:t=t1+t2=1.5s
木块运动的总位移为:x=x1+t2,解得:x=2.625m。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Unit 3 The Internet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下一篇: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4-2025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