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讲 光现象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考点探究(人教版)

第二十讲 光现象
考点一 光现象
【微警示】(1)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而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和物到孔及屏的距离。
(2)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可能是放大的、缩小的,还可能是等大的。
(3)当光斜射到两种透明介质的界面上时,一般要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考点二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
项目 图示 相同点 不同点 警示
光的 反射 1.反射(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内; 2.反射(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3.反(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 增大(减小) 4.光路都是 可逆的 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 (1)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光线,后有反射光线。 (2)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无论光的传播方向如何,在空气一侧的角始终大于其他介质中的角
光的 折射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
考点三 平面镜成像
【微点拨】(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而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
(2)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教材包装练】
命题点一 光现象辨析
1.(人教八上P70图4.1-6原创)如图所示,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的像是 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实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光的直线传播 。
2.(人教八上P83图4.4-5原创)如图所示,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当你慢慢往茶碗中倒水时,就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这是由于光的 折射 现象造成的,人眼看到的是硬币的 虚 (选填“虚”或“实”)像,人眼看到的硬币比真实的硬币位置要 高 。
命题点二 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及应用
3.[沪粤八上P51图3-12(b)]我们站在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墙上的光斑,是由于墙面发生了 漫 反射。如果要使墙上的光斑上移,你有哪些方法  将桌面增高、将入射角减小、将入射光线向左平移等(合理即可) 。
4.(人教八上P84T4改编)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光斑将会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随着杯中水面的上升,折射角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命题点三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5.(人教八上P80T2改编)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A)
6.(人教八上P80T4改编)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5 m,该像是通过光的 反射 形成的 虚 像;当面镜时,镜中视力表的像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一 光现象的辨析
【典例1】(2024·重庆中考A卷) 下列关于白居易的《暮江吟》中描述的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B)
A.一道残阳铺水中——水中的“夕阳”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半江瑟瑟半江红——江面呈现出红色是江面反射红光的原因
C.可怜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夜空的弯月是自然界中的光源
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珠特别明亮是白光发生了色散的原因
【中考挑战】
1.(2024·南充中考)川北皮影,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项具有丰富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用灯光将受皮影的操纵者(拦门匠)操作的人物或物件表演的影投射到屏幕上,如图。图①②③④现象中与川北皮影成像原理相同的是(C)
A.①图:海市蜃楼
B.②图:南充清辉阁倒影
C.③图:手影游戏
D.④图: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的“鱼”的下方
2.(2024·成都中考)“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的诗句描绘了成都草堂门前浣花溪秀丽的景色(意境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能从各个方向看见黄鹂,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B.看到溪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C.阳光下的溪水波光,是水面对光的反射现象
D.目送白鹭高飞远去的过程中,眼睛的晶状体变厚
考点二 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作图
【典例2】(2024·潍坊中考改编)如图所示,水槽内装满水,槽底有一点光源S,紧贴右侧槽壁竖直固定一平面镜。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又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画出P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P'并将S点到P点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答:
【提分必备】光的反射、折射作图注意事项
(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要过入(或折)射点。
(2)实际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要画成实线,并用箭头表示光传播的方向。
(3)光的反向延长线要用虚线表示;法线也要用虚线,且与界面(反射面:镜面、水面等)垂直,并标上垂足。
(4)要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5)若题中要求标注角度,在画完光路图后,应标出相应的反射角、折射角或入射角的角度。
(6)光线与光线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注:箭头方向的记忆小技巧: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是“背离界面”的,入射光线都是“指向界面”的。
【中考挑战】
1.(2024·河南中考)如图,观光水池中,一束红光沿AO方向从水射入空气,折射光线为OA'。若另一束红光沿BO方向从水射入空气,请大致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对应的折射角r。
 答:
2.(2024·成都中考)如图甲,小孟利用一面小镜子隔墙看到院里的小猫要偷吃鱼。如图乙所示,AO表示来自小猫的入射光线,O点为入射点,B点为小孟眼睛所在位置。请在图乙中完成作图:①画出反射光线OB;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镜面。(镜面用表示,保留作图痕迹)
答:
考点三 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典例3】(2024·苏州中考)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答:
【中考挑战】(2024·绥化中考)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答:
广西三年中考
题组一 光现象的辨析
1.(2024·广西中考)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光比声音传播速度慢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2024·广西中考)小明将爸爸刷过鞋油的皮鞋,用软布反复摩擦使鞋面变得更亮,这是利用光的(D)
A.折射        B.色散
C.漫反射  D.镜面反射
3.(2023·广西中考)在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D)
4.(2022·梧州中考)早在公元前4世纪,墨家就做过小孔成像的实验,该实验的原理是光的 直线传播 ,像是 倒立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题组二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作图
5.(2024·广西中考)了解水深,防止溺水。人在岸边看水池池底的发光点A,感觉该点的位置升高,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请在图中画出从A点发出的光进入人眼E的光路图。
答:
6.(2022·桂林中考)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
 答:
7.(2023·广西中考)如图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
 答:
8.(2022·梧州中考)如图,小玲利用一块平面镜,将正午时分直射的太阳光引入一根水平管道内,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答:
题组三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
9.(2022·河池中考)唐代卢仝《月蚀诗》:“烂银盘从海底出,出来照我草屋东。”(烂:光洁灿烂)诗句中描述的“烂银盘”是月亮在海水中的 虚 (选填“实”或“虚”)像,是由光的 反射 形成的。
10.(2022·柳州中考)如图,物体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S'。若在镜后放置一块透明玻璃AB,则像S'将(C)
A.变亮      B.变暗
C.不变 D.偏离原位置
题组四 光的色散
11.(2022·百色中考)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秘无穷。雨后天空出现七色彩虹,这是光的 色散 现象,其中红、 绿 、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全国一年中考
12.(2024·内江中考)安装电梯时,安装工人常常在电梯井底放置一台激光垂准仪,射出一道竖直激光,使电梯轨道与它平行,就能保证轨道又正又直,其利用了(A)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3.(2024·天津中考)清澈见底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为了安全不要贸然下水。池水变“浅”的原因是(A)
A.光的折射 B.平面镜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14.(2024·贵州中考)《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如图所示描绘了该记载中的场景。人能通过盆中水面及平面镜观察墙外情况均利用了(C)
A.光的折射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15.(2024·陕西A中考)中国古诗词不仅文字优美、意境高远,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四幅图与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涉及的光现象相同的是(B)
16.(2024·上海中考)有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平静的水面时,若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为(B)
A.0°  B.40°  C.60°  D.90°
17.(2024·成都中考)夜幕降临,横跨成都锦江两岸的安顺廊桥灯火璀璨,桨声灯影里,夜色让人陶然而醉,正所谓“锦江灯月遥相近,烟火市井三千年”。如图,水中“灯影”是由光的 反射 形成的;若锦江水面上涨,水中“灯影”到水面的距离变 小 。
18.(2024·扬州中考)如图所示,夜晚,小华通过可左右推拉的竖直窗户玻璃观察发光吊灯的像和自己的像。增大吊灯的亮度,观察到吊灯的像更 清晰 。小华靠近玻璃窗观察,她像的大小 不变 ,她与像之间的距离 变小 。向右推动玻璃窗,吊灯像的位置 不变 。(本题后3空填变化情况)
19.(2024·重庆中考A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在图中画出烛焰顶部A点在平面镜MN中的像A'。
 答:
20.(2024·广安中考)如图所示,请作出这束光从三棱镜斜面射出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答:第二十讲 光现象
考点一 光现象
【微警示】(1)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而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和物到孔及屏的距离。
(2)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可能是放大的、缩小的,还可能是等大的。
(3)当光斜射到两种透明介质的界面上时,一般要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考点二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
项目 图示 相同点 不同点 警示
光的 反射 1.反射(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2.反射(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3.反(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 4.光路都是 的 反射角 入射角 (1)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光线,后有反射光线。 (2)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无论光的传播方向如何,在空气一侧的角始终大于其他介质中的角
光的 折射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 入射角
考点三 平面镜成像
【微点拨】(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而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
(2)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教材包装练】
命题点一 光现象辨析
1.(人教八上P70图4.1-6原创)如图所示,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的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2.(人教八上P83图4.4-5原创)如图所示,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当你慢慢往茶碗中倒水时,就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造成的,人眼看到的是硬币的 (选填“虚”或“实”)像,人眼看到的硬币比真实的硬币位置要 。
命题点二 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及应用
3.[沪粤八上P51图3-12(b)]我们站在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墙上的光斑,是由于墙面发生了 反射。如果要使墙上的光斑上移,你有哪些方法 。
4.(人教八上P84T4改编)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光斑将会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随着杯中水面的上升,折射角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命题点三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5.(人教八上P80T2改编)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
6.(人教八上P80T4改编)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该像是通过光的 形成的 像;当面镜时,镜中视力表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一 光现象的辨析
【典例1】(2024·重庆中考A卷) 下列关于白居易的《暮江吟》中描述的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一道残阳铺水中——水中的“夕阳”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半江瑟瑟半江红——江面呈现出红色是江面反射红光的原因
C.可怜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夜空的弯月是自然界中的光源
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珠特别明亮是白光发生了色散的原因
【中考挑战】
1.(2024·南充中考)川北皮影,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项具有丰富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用灯光将受皮影的操纵者(拦门匠)操作的人物或物件表演的影投射到屏幕上,如图。图①②③④现象中与川北皮影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①图:海市蜃楼
B.②图:南充清辉阁倒影
C.③图:手影游戏
D.④图: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的“鱼”的下方
2.(2024·成都中考)“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的诗句描绘了成都草堂门前浣花溪秀丽的景色(意境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从各个方向看见黄鹂,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B.看到溪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C.阳光下的溪水波光,是水面对光的反射现象
D.目送白鹭高飞远去的过程中,眼睛的晶状体变厚
考点二 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作图
【典例2】(2024·潍坊中考改编)如图所示,水槽内装满水,槽底有一点光源S,紧贴右侧槽壁竖直固定一平面镜。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又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画出P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P'并将S点到P点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提分必备】光的反射、折射作图注意事项
(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要过入(或折)射点。
(2)实际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要画成实线,并用箭头表示光传播的方向。
(3)光的反向延长线要用虚线表示;法线也要用虚线,且与界面(反射面:镜面、水面等)垂直,并标上垂足。
(4)要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5)若题中要求标注角度,在画完光路图后,应标出相应的反射角、折射角或入射角的角度。
(6)光线与光线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注:箭头方向的记忆小技巧: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是“背离界面”的,入射光线都是“指向界面”的。
【中考挑战】
1.(2024·河南中考)如图,观光水池中,一束红光沿AO方向从水射入空气,折射光线为OA'。若另一束红光沿BO方向从水射入空气,请大致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对应的折射角r。
 
2.(2024·成都中考)如图甲,小孟利用一面小镜子隔墙看到院里的小猫要偷吃鱼。如图乙所示,AO表示来自小猫的入射光线,O点为入射点,B点为小孟眼睛所在位置。请在图乙中完成作图:①画出反射光线OB;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镜面。(镜面用表示,保留作图痕迹)
考点三 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典例3】(2024·苏州中考)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中考挑战】(2024·绥化中考)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广西三年中考
题组一 光现象的辨析
1.(2024·广西中考)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光比声音传播速度慢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2024·广西中考)小明将爸爸刷过鞋油的皮鞋,用软布反复摩擦使鞋面变得更亮,这是利用光的( )
A.折射        B.色散
C.漫反射  D.镜面反射
3.(2023·广西中考)在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4.(2022·梧州中考)早在公元前4世纪,墨家就做过小孔成像的实验,该实验的原理是光的 ,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题组二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作图
5.(2024·广西中考)了解水深,防止溺水。人在岸边看水池池底的发光点A,感觉该点的位置升高,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请在图中画出从A点发出的光进入人眼E的光路图。
6.(2022·桂林中考)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
 
7.(2023·广西中考)如图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
 
8.(2022·梧州中考)如图,小玲利用一块平面镜,将正午时分直射的太阳光引入一根水平管道内,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题组三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
9.(2022·河池中考)唐代卢仝《月蚀诗》:“烂银盘从海底出,出来照我草屋东。”(烂:光洁灿烂)诗句中描述的“烂银盘”是月亮在海水中的 (选填“实”或“虚”)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
10.(2022·柳州中考)如图,物体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S'。若在镜后放置一块透明玻璃AB,则像S'将( )
A.变亮      B.变暗
C.不变 D.偏离原位置
题组四 光的色散
11.(2022·百色中考)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秘无穷。雨后天空出现七色彩虹,这是光的 现象,其中红、 、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全国一年中考
12.(2024·内江中考)安装电梯时,安装工人常常在电梯井底放置一台激光垂准仪,射出一道竖直激光,使电梯轨道与它平行,就能保证轨道又正又直,其利用了(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3.(2024·天津中考)清澈见底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为了安全不要贸然下水。池水变“浅”的原因是( )
A.光的折射 B.平面镜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14.(2024·贵州中考)《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如图所示描绘了该记载中的场景。人能通过盆中水面及平面镜观察墙外情况均利用了( )
A.光的折射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15.(2024·陕西A中考)中国古诗词不仅文字优美、意境高远,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四幅图与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涉及的光现象相同的是( )
16.(2024·上海中考)有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平静的水面时,若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为( )
A.0°  B.40°  C.60°  D.90°
17.(2024·成都中考)夜幕降临,横跨成都锦江两岸的安顺廊桥灯火璀璨,桨声灯影里,夜色让人陶然而醉,正所谓“锦江灯月遥相近,烟火市井三千年”。如图,水中“灯影”是由光的 形成的;若锦江水面上涨,水中“灯影”到水面的距离变 。
18.(2024·扬州中考)如图所示,夜晚,小华通过可左右推拉的竖直窗户玻璃观察发光吊灯的像和自己的像。增大吊灯的亮度,观察到吊灯的像更 。小华靠近玻璃窗观察,她像的大小 ,她与像之间的距离 。向右推动玻璃窗,吊灯像的位置 。(本题后3空填变化情况)
19.(2024·重庆中考A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在图中画出烛焰顶部A点在平面镜MN中的像A'。
 
20.(2024·广安中考)如图所示,请作出这束光从三棱镜斜面射出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二讲 第4课时 实验1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原卷版+答案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考点探究(人教版)

下一篇:第九讲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原卷版+答案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考点探究(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