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7.1力课堂通行证 (含详解)


7.1力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许多比赛项目都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有关,假如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在①游泳、②跳水、③跳远、④划艇这些项目中,将无法进行的是( )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③④ D.①②③④
2.如图所示,用手拉弹簧使弹簧伸长,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B.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C.发生形变后的弹簧对手指产生弹力
D.手对弹簧的拉力不属于弹力
3.下列常见到的四种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③塑料直尺被压弯;④关闭发动机后缓缓向前运动的汽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我国自主研制的智能乒乓球机器人,能通过图像传感装置综合分析运动员的各项技术,并针对性地变换发球、回球等操作,以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被击出后,运动轨迹发生改变,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和乒乓球对球拍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乒乓球被击出后,从高处下落的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D.乒乓球被击出后,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5.成语“孤掌难鸣”的意思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你知道“孤掌难鸣”的物理道理吗?拿鸡蛋碰石头,鸡蛋破了,这是因为(  )
A.鸡蛋受到了力,石头没受力
B.鸡蛋受到的力比石头大
C.鸡蛋和石头受同样大小的力,只是鸡蛋易碎
D.石头受到了力,鸡蛋没受力。
6.如图所示,用手向上给弹簧6N的拉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弹簧对手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弹簧对手的拉力也是6N
D.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7.拿鸡蛋去碰石头,鸡蛋会被碰破而石头不会破,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受到了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力 B.石头碰鸡蛋的力大于鸡蛋碰石头的力
C.石头碰鸡蛋的力等于鸡蛋碰石头的力 D.石头碰鸡蛋的力和鸡蛋碰石头的力都作用在鸡蛋上了
8.下列几种情景中,不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 )
A.水母向下喷水可以上升
B.鱿鱼向前喷水可以后退
C.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
D.企鹅向后划水可以前进
9.我市各县(市)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容市貌越来越好。如图是环卫工人驾驶洒水车洒水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洒水时,洒水车一直具有惯性
B.洒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力一直在变小
C.洒水时,洒水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始终保持不变
D.洒水车刹车减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0.A、B两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推墙。A向前推B、B向前推墙,且保持不动。每人用力的大小都为F,方向水平向右。已知地面粗糙,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推墙的力与A推B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B给A的作用力与地面给A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B同学受到地面给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F
D.B同学不受摩擦力
二、填空题
11.制造撑杆的材料应具有较小的密度和较好的 性。如下图所示,运动员刘飞亮压杆腾空时撑杆弯曲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2.用手拍桌子,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用力捏一下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
13.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 。
14.科幻片《火星救援》中,航天员被困火星,在与救援小组对接时,由于飞行器燃料不够,他没能达到理想的高度,在离救援小组还有几十米时,他急中生智,在自己的航天服上戳破一个小洞,利用向下喷出的气体,使自己获得向上的力并成功对接上救援小组,最终获救。科幻片这样幻想的科学依据是 。
15.力是 的作用,用符号 表示。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 是物体,另一个是 物体。
16.如图所示,小强和大勇拉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情景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三、作图题
17.如图,小明用水平方向120N的力推车前进,画出推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18.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①,②,③,④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
(1) 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2) 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3)①③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有关;
(4)实验中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观察 来得知,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 。
五、综合题
19.力的示意图。
(1)在如图中分别画出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均为A点)。
①用150N的力向上提起一桶水 ;
②用6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左推木箱 ;
③用与地面成30°角的100N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车 。
(2)如图所示,一个人用力推一个物体。由图可知,该推力的作用点是 (选填“A”或“B”),力的方向是 ,力的大小是 。
《7.1力》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A C A C C C D
1.D
【详解】①在游泳项目中,人对水有一个向后的力作用,同时水对人产生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人才能向前游,假如“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水不会给人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人就无法向前游泳,故①无法进行;
②跳水运动员需要先踩踏跳板,利用跳板对人施加的向上的力而使人跳起来,假如“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就不会因受到跳板的反作用力跳起来,故②无法进行;
③ 跳远运动员需要向后蹬地时,地面给运动员向前的力而使运动员向前跳,假如“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就无法因受到地面的反作用力跳起来,故③无法进行;
④划艇需要用桨向后拨水,水给桨一个向前的力而使划艇向前运动,假如“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 也不会因受到水的反作用力而前进,故④无法进行。
因此①②③④均无法进行,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D
【详解】A.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弹力是由施力物体形变产生的,弹簧形变会对手指产生弹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手对弹簧的拉力是由于手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属于弹力,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3.B
【详解】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③塑料直尺被压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④关闭发动机后缓缓向前运动的汽车受到了阻力的作用,速度大小发生了变化,说明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A.乒乓球被击出后,在重力作用下,运动轨迹发生改变,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正确;
B.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和乒乓球对球拍的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乒乓球被击出后,从高处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高度降低,所以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减小,故C错误;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乒乓球被击出后,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5.C
【详解】AD.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碰石头,鸡蛋和石头都受到了作用力,故AD不符合题意;
B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所以鸡蛋受到的力和石头受到鸡蛋的力一样大,只是鸡蛋壳的承受能力弱,容易破碎,故C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A.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手对弹簧的拉力是手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簧对手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要恢复形变的过程中产生的给手的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手给弹簧的6N拉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则弹簧也给手一个力,大小也是6N,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但超出弹性限度就不再符合该规律,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C
【详解】ABC.拿鸡蛋去碰石头,鸡蛋会被碰破而石头不会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此过程,鸡蛋受到了力的作用,石头也受到了力的作用,石头碰鸡蛋的力和鸡蛋碰石头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B错误,C正确;
D.石头碰鸡蛋的力和鸡蛋碰石头的力分别作用在鸡蛋和石头上,故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A.水母向下喷水对水施加向下的力,同时水对水母施加向上的力使水母上升,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鱿鱼向前喷水对水施加向前的力,同时水对鱿鱼施加向后的力使鱿鱼后退,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没有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符合题意;
D.企鹅向后划水对水施加向后的力,同时水对企鹅施加向前的力使企鹅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
【详解】A. 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洒水时,洒水车一直具有惯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洒水时,车的重力在减小,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力压力等于重力,所以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力一直在变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洒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力一直在变小,洒水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随压力的减小而减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 洒水车刹车时受到刹车片阻力的作用而减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详解】A.B推墙的力作用在墙上,A推B的力作用在B上,这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B给A的作用力与地面给A的摩擦力都作用在A上,所以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D.先对A同学水平方向受力分析,B对A的向左的弹力和地面对A的向右的静摩擦力;对B同学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受A对B向右的推力和墙壁对B向左的弹力,由B同学静止可知,B同学受到的A对B向右的推力和墙壁对B向左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又因A同学和B同学之间的作用力为相互作用力,B与墙壁之间的作用力也为相互作用力,所以,A对B向右的推力和墙壁对B向左的推力大小均为F,所以B同学不受摩擦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 弹 形状
【详解】[1]撑杆在撤去外力作用时,能很好的恢复原状,物体具有的这种性质是弹性。
[2]运动员压杆腾空时,压力改变了撑杆的形状,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12. 相互 形变
【详解】[1]用手拍桌子,手会感到疼,手对桌子有一个力的作用,桌子对手也有力的作用,所以感觉到很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用力捏一下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易拉罐发生了形变,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13.作用效果
【详解】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些要素共同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从而影响物体的形变或运动状态的改变。
1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详解】在自己的航天服上戳破一个小洞,利用向下喷出的气体,使自己获得向上的力并成功对接上救援小组,最终获救。科幻片这样幻想的科学依据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5. 物体对物体 F 施力 受力
【详解】[1][2]力是描述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概念。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物理学中,力通常用大写字母F来表示。
[3][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表示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对这个物体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在力的作用关系中,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就是施加力的那个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也就是接受力的物体。
16.大小
【详解】由图示可知,小强拉力小,弹簧的形变量小,大勇拉力大,弹簧的形变量大,由此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17.
【详解】由图可知,用12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推 车,方向水平向右,作用点可以选择在手与小车的接触点,以该点为起始点水平向右画一条线段,线段的末端画箭头,标明力的符号、大小,作图如下所示:
18.(1)①、②
(2)①、④
(3)方向
(4) 钢条的形变程度 转换法
【详解】(1)要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需要选择力的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同,但力的大小不同的实验方案,故①、②两图符合题意。
(2)要探究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即需要选择力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同,但力的作用点不同的实验方案,故①、④两图符合题意。
(3)①、③两图,力的作用点相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4)[1][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实验中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钢条的形变程度来体现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转换法。
19.(1)
(2) A 与水平线成30°角斜向右上方 40N
【详解】(1)①[1]用150N的力向上提起一桶水,力的作用点为A点,以A为起点,沿竖直方向向上画一条有向线段,在末尾标上力的方向,图上标记力的名称和大小,如图所示:

②[2]用6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左推木箱,力的作用点为A点,以A为起点,沿水平方向向左画一条有向线段,在末尾标上力的方向,图上标记力的名称和大小,如图所示:
③[3]用与地面成30°角的100N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车,力的作用点为A点,以A为起点,沿斜向右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末尾标上力的方向,图上标记力的名称和大小,如图所示:
(2)[1][2][3]图中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即作用点是A处,力的方向是与水平线成30°角斜向右上方,大小是40N。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小数的大小比较”练习(含答案)

下一篇:湖南省郴州市金海学校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