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
※理化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化学满分50分
注意: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写到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Al: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10分。)
1.《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记载的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机杼织布 B.楠木制舟 C.五谷酿酒 D.海水晒盐
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冰块 B.蔗糖 C.花生油 D.面粉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固体粉末 B.量取液体
C.加热液体 D.滴加液体
4.“茶是故乡浓”。泡茶时能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大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在不断运动
5.下列能源中,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潮汐能 B.太阳能 C.风能 D.煤
6.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用于切割玻璃 B.伍德合金熔点低——制作电路保险丝
C.氧气能助燃——用作燃料 D.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7.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电子数为92 C.核电荷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8.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
A. B.
C. D.
9.蔗糖()是一种常用的食品甜味剂。下列关于蔗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蔗糖中含有45个原子
C.蔗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g
10.、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50 60 80
溶解度/g 110 117 121 126 139
31.6 63.9 85.5 110 169
A.的溶解度大于 B.乙代表的溶解度曲线
C.t应在50℃~60℃之间 D.40℃时,饱和溶液中含63.9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小题,共40分)
11.(8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一种外观似冰且遇火即燃的结晶水合物,其分子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构成,具有笼状结构(如图)。
可燃冰主要蕴藏在深海沉积物和陆地永久冻土中,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结晶而成,当温度升高或压强降低时,会立即分解释放出天然气。
(一)天然气可以作能源,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生成两种氧化物,是较清洁能源。
(二)利用天然气重整的方法可以获取氢气,一种原理为:
、。
(三)天然气以及纯氢气()、甲醇()、乙醇(),甚至现在使用最广泛的汽油,都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以燃料电池作为汽车的动力,已被公认是二十一世纪必然的趋势。燃料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和外部电路四部分组成,其正极和负极分别通入燃料气和氧气(空气),负极上燃料气放出电子,外电路传导电子到正极并与氧气结合生成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离子通过电解质转移到负极上再与燃料气进行反应,最后形成回路产生电能,如图是甲烷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与此同时,因为燃料自身的反应及电池存在的内阻,燃料电池也要放出一定的热量,以保持电池恒定的工作温度。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冰、干冰、可燃冰虽外观相似,但却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________,由可燃冰释放出的天然气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天然气重整制氢原理的两个反应中,化合价保持不变的元素是________。
(4)天然气重整制氢存在的弊端是________。
(5)燃料电池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6)电解质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或名称)。
(7)燃料电池也要放出一定的热量,所用散热片通常为铝合金,原因是________。
12.(11分)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项目式学习。
【活动一】研究水的净化方法
河水含泥沙、细菌等杂质,需要净化处理成自来水,某市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1)沙滤池可将水中难溶性杂质过滤除去。
(2)活性炭常用于吸附池中,原因是它具有________的结构。
【活动二】用电解法探究水的组成
小组同学在图中的电解器里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
(3)一段时间后,a、b两个玻璃管中都收集到一定体积的气体。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检验b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由此可推测出水中含有________元素。
(4)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由氢分子的模型图可知:一个氢分子由________构成。
②在水的分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活动三】农业上用10%~20%的溶液来选种。
选水稻种子时将稻种倒入配好的盐水中,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勺捞去浮于上层的劣种,沉于底部的稻种及时处理后留用。
已知:20℃时,盐水的密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对照表如表:
密度() 1.0 1.03 1.07 1.09 1.10 1.12 1.13
溶质质量分数(%) 2 4 8 12 14 16 18
(5)某种子站技术人员选稻种时所用盐水的密度为1.10,由上表信息可知,该盐水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
(6)兴趣小组同学欲在实验室配制50g上述氯化钠溶液,步骤如下:
①计算:需氯化钠________g,水________mL。(水的密度是1.0g/mL)
②称量:需要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1g以下用游码)、药匙、量筒和________。
称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此时应________(填操作方法)直至平衡。
③溶解:溶解过程中,使用玻璃棒搅拌。
④存放: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7)反思:某同学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
C.药品、砝码的左右位置颠倒
D.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13.(10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Ⅰ.气体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图1所示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在实验室中防止其生锈的具体措施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溶液和制取一瓶纯净的,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填字母)。此发生装置也可用于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如图E所示,铁丝在中燃烧,实验后发现集气瓶底炸裂,其原因是________。
(4)图2下方蜡烛先熄灭,此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及________的性质。
Ⅱ.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示意图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5) 接通电路 小灯泡发光 铜具有________性
(6) 向试管中加入铁片和稀盐酸 铁片表面产生________ 铁与稀盐酸反应
(7) 向试管中加入铁片和硫酸铜溶液 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________(填“强”或“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4.(11分)某化学小组同学对家中“管道疏通剂”进行下列探究。
活动一:探究“疏通剂”的疏通原理
包装袋上部分信息如表。
品名:管道疏通剂 成分:氢氧化钠固体、铝粉,硝酸钠 注意事项:使用时要防明火 保存方法:密封 适用范围;毛发、残渣等淤积物
【查阅资料】1、硝酸钠易溶于水
2、铝和氢氧化钠固体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加快氢氧化钠对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的气体能增加管道内的气压,利于疏通。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该疏通剂在使用时要避免明火的原因是________,疏通剂需密封保存的原因之一是某成分会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疏通剂”能腐蚀毛发等淤积物。米米还想研究“疏通剂”对铜、钢材质下水道的腐蚀情况。进行实验时,除了控制下水管道材料的形状,还需要控制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活动二:探究“疏通剂”中各成分的作用
(3)苏苏同学取少量疏通剂加入适量水,充分反应后,无固体残留,说明疏通剂中的________一定已完全反应。
(4)通过科学方法检验,反应前后硝酸钠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改变。苏苏猜想硝酸钠是铝粉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设计实验验证________。
活动三:探究“疏通剂”中铝粉的质量分数
(5)取20g疏通剂和足量水放入如图装置,精确测得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0.6g,则样品中铝粉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6)苏苏操作规范,但测得样品中铝粉的质量分数比理论值偏大,原因可能是________。
活动四:探究能否用氢氧化钙代替氢氧化钠制作管道疏通剂
【查阅资料】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按表中数据将药品混合均匀后,分别加入20mL水,测量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温度升高值越大,疏通效果越好)。实验记录如表:
序号 质量/g 铝粉质量/g 硝酸钠质量/g 混合前后温度升高/℃
① 1.3 0.55 0.18 63
② 1.3 0.75 0.18 78
③ 1.3 0.95 0.18 89
④ 1.3 1.15 0.18 83
(7)同学们认为氢氧化钙能用于制作管道疏通剂,依据是________。
氢氧化钙、铝粉的质量比为________时疏通效果最好。
(8)该实验还探究了________对疏通效果的影响。
(9)分析实验记录,还可以继续设计实验探究________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老师鼓励同学们对于管道疏通剂的疏通效果可以继续开展实验探究。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此答案仅供参考,阅卷之前请做答案,答题中出现其他正确答案也可以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D D C D C A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11.(8分)(1)分子构成不同 混合物
(2) (3)氧元素(或O)
(4)和混合需分离(合理即可)
(5)化学 (6)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或、)
(7)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12.(11分)(2)疏松多孔 (3)木条燃烧的更旺 氧
(4)①两个氢原子 ②分子 (5)14%
(6)①7 43 ②胶头滴管 向左盘加氯化钠
(7)BD
13.(10分)(1)铁架台 喷漆
(2)BD
(3)瓶底没有事先铺一层细沙或加少量水
(4)密度大于空气
(5)导电
(6)气泡
(7)强
14.(11分)(1)反应生成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
(2)加入疏通剂的质量(或腐蚀时间或温度或水的体积等)
(3)铝粉
(4)硝酸钠是否可以加快铝粉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速率
(5)27%
(6)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水分蒸发,使氢气的质量偏大,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铝的质量偏大,从而导致样品中铝粉的质量分数比理论值偏大
(7)可以生成大量气体且温度有较大幅度的升高
1.3:0.95(或26:19)
(8)和硝酸钠质量相等的条件下,铝粉的用量
(9)硝酸钠的质量(或氢氧化钙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