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2025届高三一轮检测语文试卷(标准含答案)

《泰安市2025届高三一轮检测语文试卷(标准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泰安市2025届高三一轮检测语文试卷(标准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试卷类型:A 高 三一 轮 检 测 语 文 试 题 2025.03 本试卷共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材料一:泱泱中华,以农立国,以食为天。粮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生活美学的重要意象。食光变迁,历代诗人用笔墨记

2、录下这漫长的旅途,也将爱惜粮食的智慧与节约的美德镌刻在中华文化的深处。吃看似事小,却兹事体大。朱子家训余音犹在: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敬天惜粮、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穿越千年而延续不息的精神图腾。透过隽永千年的诗行,跟随粮食踏上诗意之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一粒粮食都凝结着耕种者的汗水,都值得被敬畏、被珍惜。春耕:土地上的日与夜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王维春中田园作 高三语文试题 第 1页(共 10页)春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田野间已响起叮叮当当的农具声。王维的诗带我们走入这样一个场景:村头,春鸠啼鸣,杏花吐露芬芳,这既是春的召唤,也是农忙的讯

3、号。田野间,农人扛着锄头,一步步测量泉水的位置,准备为新一季的作物找好水源。农业发展在古代是国家兴盛的重要基础。在王维的笔下,春天的田园不是风花雪月的消遣地,而是辛勤劳作的生活场。夏种:烈日下的生命律动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观刈麦是一幅夏收的劳动画卷,也是农耕社会集体协作的生动写照。麦田金黄,南风拂过,麦穗如波浪翻涌。在这一场紧张的夏种中,全家人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妇女和老人带着食物与饮水,奔波在田间送饭解渴;壮年男子顶着烈日,奋力挥舞镰刀;孩子们在田埂上跑

4、来跑去,或是帮忙,或是嬉笑。这一刻,生命的韵律随着镰刀的挥舞而跳动,丰收的希望在人们的汗水中迸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夏日田园杂兴以素朴之笔,描绘了南宋乡村平凡而温暖的田园生活。诗中轻描淡写地勾勒,一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画卷跃然纸上:白天大人们辛勤劳作,锄草耘田,夜晚还在昏暗的灯火下纺纱织麻;即便是年幼的童孙,也在桑树的浓荫下学着种瓜,悄然承接着劳动的传统。这首诗是古代农业文明的缩影,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了生命的传承与精神的延续。农耕社会中的孩子,或许对耕织这一生存技能尚未完全理解,但那份对劳动的敬重与对自然的亲近,却在耳濡目染

5、中自然启蒙、代代传递。当肩承扁担之重、手磨血泡之痛,我们感受到的是稼穑的艰难:田野间的每一滴汗水,都为生命注入了尊严。秋收:镰刀下的田间庆典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 在范成大的眼中,秋收是一场热闹的庆典。平整的打谷场如镜面般光滑,村民们抓住霜降后难得的晴好天气忙碌起来。挥动的连枷拍打着谷,声音如雷贯耳,却伴随着笑声与歌声,连绵到天明。这不仅是农民对丰收的欢庆,也是对生活韧性的歌颂。高三语文试题 第 2页(共 10页)冬藏:仓廪间的希望与敬畏 冬天的田野虽沉寂,却孕育着来年的希望。庄子有言: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这种安时的智慧在冬藏

6、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农人将一年的收获收入仓储,既是为家庭提供保障,也是对时节规律的顺应。冬藏不仅储存粮食,更储存了对未来的信心,涵养了农耕文明中生生不息的力量。冬日的粮仓充满生机,储存着春的希望,成为劳动的丰碑和未来的保障。罗隐笔下,这瑞雪兆丰年的景象虽令人欣喜,却也引发深沉的思考: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罗隐雪 丰年如画,却需深察画外之景。罗隐在瑞雪中的感慨不仅是对丰收的欢喜,更饱含悲悯的睿思:在封建社会,粮食丰收未必等同于家家饱暖,贫富分化和储运失衡常令部分人难逃饥寒,难享丰年瑞。粮食的珍贵不仅体现在满仓的喜悦,更休现在每一粒粮都能成为生命的支撑。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历览千年风华,诗经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的美好祈愿,如今已在中国大地上成为现实,丰年之景早已成为常态,但珍惜粮食的美德未曾褪色,反而愈加彰显。(摘编自关禾一粒粮食如何在古诗里度过农耕四季)材料二:材料二:2024 年 1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方案强调,把粮食安全教育、勤俭节约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等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学习实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4-2025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下一篇:(一模)2025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地理试卷(含官方答案)原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