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 2024--2025 学年下学期 2 月联考
高一化学试题
本试卷共 8 页,19 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祝考试顺利★
考试范围:
必修一; 必修二第五章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
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
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
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仅有一项是符
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①同位素:1H、2H2、3H ②同素异形体:C60、金刚石、石墨
③酸性氧化物:CO2、NO、SO3 ④混合物:水玻璃、水银、水煤气
⑤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 ⑥干冰、液氯、乙醇都是非电解质
A.②⑤ B.②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一瓶无色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 H+、NH+4、Na+、Al3+、Fe3+、
I-、NO-3、CO2-3、SO2-4、AlO-2。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用 pH 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溶液适量,加入少量 CCl4 和数滴
新制氯水,振荡,CCl4 层呈紫红色 ③该溶液的焰色试验没有黄色;根据以上
实验结果,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共 8 页,第 1页
A.向该溶液中加入 BaCl2 溶液不一定能观察到白色沉淀
B.可以确定没有 Na+、Fe3+、CO2-3、AlO-2,不能确定是否有 NO-3
C.该溶液可能是 NH4NO3 与 HI 的混合溶液
D.一定没有 Al3+、CO2-3 和 NO-3
3、钢铁“发蓝”是将钢铁制品浸到某些氧化性的溶液中,在钢铁的表面形
成一层四氧化三铁的技术过程。其中一种办法是将钢铁制品浸到亚硝酸钠和浓氢
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到 130 ℃反应。其过程可以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
②Na2FeO2+NaNO2+H2O—→Na2Fe2O4+NH3↑+NaOH(未配平)
③Na2FeO2+Na2Fe2O4+2H2O===Fe3O4+4NaOH
A.碱性条件下,NaNO2 的氧化性比 Na2FeO2、Na2Fe2O4 都强
B.反应①、②是氧化还原反应,③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②配平后,H2O 的化学计量数是 6
D.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有 16.8 g Fe 参加反应转移 0.8 mol 电子
4、在甲、乙两个体积不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质量相等的 CO、CO2
气体时,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入的 CO 分子数比 CO2 分子数少
B.甲容器的体积比乙容器的体积小
C.CO 的摩尔体积比 CO2 的摩尔体积小
D.若将压强相同改为体积相同,则甲容器中的压强比乙容器的压强大
5、将标准状况下的某气体(摩尔质量为 M g/mol)溶于 a g 水中,所得溶液的
密度为 b g/cm3,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则该气体的体积是( )
A.22.4acM(1-c) L B.22.4cM L
C.22.4ac1000b-Mc L D.22.4ac1000b L
6、有一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 KOH 固体,经分析测知其含水 2.8% 、
含 K2CO3 37.3%。取 1 g 该样品投入 25 mL 2 mol·L-1 盐酸中,多余的盐酸用 30.8
mL 1 mol·L-1 KOH 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 )
共 8 页,第 2页
A.1 g B.3.725 g
C.0.797 g D.2.836 g
7、倒置的坩埚盖子上放硫粉,在硫粉中央放一小块钠,按图示搭建装置,
用胶头滴管向金属钠滴加一滴水,立即倒扣上大烧杯,发现坩埚盖子内火星四溅
,烧杯内出现大量白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钠与硫反应的催化剂
B.酚酞的水溶液可能变为红色
C.钠与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滤纸逐渐变黑
8、下列有关 Na2CO3 和 NaHCO3 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相同温度下,0.1 mol·L-1 盐溶液的 pH:Na2CO3>NaHCO3
C.相同温度下,溶解度:Na2CO3
度:NaHCO3>Na2CO3
9、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制取 Fe(OH)2 和观察 Fe(OH)2 在空气中被氧化时的
颜色变化。实验提供的试剂:铁屑、6 mol·L-1 硫酸溶液、NaOH 溶液。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A.B 中盛有一定量的 NaOH 溶液,A 中应预先加入的试剂是铁屑
B.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活塞 E 关闭
C.生成 Fe(OH)2 的操作为关闭 E,使 A 中溶液压入 B 中
D.取下装置 B 中的橡皮塞,使空气进入,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
共 8 页,第 3页
(OH)2+O2+2H2O===4Fe(OH)3
10、已知锰的核电荷数为 25,下列有关基态锰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正确的是
( )
A.价电子排布图为
B.锰原子的 2p 和 3p 轨道的形状、能量均相同
C.锰原子失去电子形成 Mn2+时应失去 3d 轨道上的电子
D.核外电子排布时,先排满 4s 轨道,再排 3d 轨道
11、反应 Na2HPO4+NH3·H2O+MgCl2===NH4MgPO4↓+2NaCl+H2O 可
用于处理含磷废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径大小:r(Na+)>r(Mg2+)
B.酸性强弱:H3PO4>HClO4
C.电离能大小:I1(O)>I1(N)
D.电负性大小:χ(H)>χ(N)
12、“珍珠项链靠线穿,芝麻成球靠糖粘;微观粒子聚一起,全靠一种超魔
力”,这种超魔力实际就是化学键。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 和 O 生成具有极性共价键的 CO2
B.只含 H、N、O 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形成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也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 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D.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不可能是单质
13、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 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 NaOH。下列用来解释
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饱和 NaClO 溶液的 pH 约为 11)( )
A.该消毒液可用 NaOH 溶液吸收 Cl2 制备:Cl2+2OH-===Cl-+ClO-+
H2O
B.该消毒液的 pH 约为 12:ClO-+H2O ??HClO+OH-
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 HCl)混用,产生有毒的 Cl2:2H++Cl-
共 8 页,第 4页
+ClO-===Cl2↑+H2O
D.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可增强漂白作用:CH3COOH+ClO-===HClO
+CH3COO-
14、火山喷发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气体,二者相遇后可以发生反
应,生成硫黄,在火山口附近积累下来。下列关于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硫是一种黄色的难溶于水的晶体
B.在一定条件下,硫单质可与许多金属单质化合
C.硫蒸气与铜反应可得到硫化亚铜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5、用下列两种途径制取 H2SO4,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
法不正确的是( )
浓硝酸 途径① S H2SO4
O2 O2 H2O
途径② S SO2 SO3 H2SO4
A.途径①反应中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B.途径②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 O2 的浓度来降低成本
C.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 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 1 mol S,各转移 6
mol 电子
D.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6、(13 分)
今有一混合物的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
-、Ca2+、Ba2+、CO2-3、SO2-4。现取三份各 100 mL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份加入 AgNO3 溶液有沉淀产生;
第二份加入足量 NaOH 溶液加热后,收集到 0.08 mol 气体;
第三份加入足量 BaCl2 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 12.54 g,经足量的盐酸洗涤、
共 8 页,第 5页
干燥后,沉淀质量为 4.66 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由第一份进行的实验推断该混合物是否一定含有 Cl-?________(填“是”
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第二份进行的实验可知混合物中应含有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第三份进行的实验可知 12.54 g 沉淀的成分为____________。形成该沉
淀的原混合物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实验,能否确定有 K+存在?________(填“能”或“否”,以
下二选一填)。若能,请计算 K+的浓度范围________________;若不能,请描述
检验是否存在 K+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4 分)
高铁酸钠(Na2FeO4)为紫色固体,易溶于水,微溶于 NaOH 溶液,具有强氧
化性,可以杀菌消毒,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的水处理剂。某化学实验小组
利用 NaClO 在碱性介质中与 FeCl3 溶液的反应制备 Na2FeO4 并探究其性质,实
验装置如图所示。
甲 乙 丙 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橡胶管 a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
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去掉装置乙,其不足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 8 页,第 6页
(3)当装置丁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
关闭 K1;此时向装置丙中加入 FeCl3 溶液。
(4)装置丙中生成 Na2FeO4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后,向装置丙中加入饱和的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析出紫
色晶体,过滤、洗涤、干燥。
(6)取少量 Na2FeO4 晶体加入浑浊的泥浆水中,泥浆水很快澄清,同时产生
气体。请结合化学方程式分析 Na2FeO4 的净水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4 分)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的漂白剂和消毒剂,它在酸性条件下生成NaCl
并放出 ClO2,ClO2 有类似 Cl2 的性质。某兴趣小组探究亚氯酸钠的制备。
Ⅰ.制备亚氯酸钠
关闭止水夹②,打开止水夹①,从进气口通入足量 ClO2,充分反应。
(1)仪器 a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仪器 b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 A 中生成 NaClO2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亚氯酸钠的性质:
共 8 页,第 7页
停止通 ClO2 气体,再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①,打开止水夹②,
向 A 中滴入稀硫酸。
(3)开始时 A 中反应缓慢,稍后产生气体的速率急剧加快,请解释可能的原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 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4 分)
将 SO2 气体分别通入下列五种溶液中:
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①中的实验现象:酸性 KMnO4 溶液____________,证明 SO2 具有
____________性。
(2)试 管 ②中 的 实 验 现 象 : 品 红 溶 液 ____________, 证 明 SO2 具 有
____________性。
(3)试管③中能否观察到沉淀:__________(填“能”或“否”)。
(4)试管④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下同)。
(5)试管⑤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
表示产生沉淀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 8 页,第 8页
高一化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仅有一项是符 合题意。
1、解析:A H2 是单质,不是核素,①错误;C60、金刚石、石墨均是碳元
素形成的不同单质,②正确;NO 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不是酸性氧化物,
③错误;水银是单质,④错误;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
明矾、冰醋酸、石膏均是电解质,⑤正确;液氯是单质,不是非电解质,⑥错误
,故选 A。
2、解析:A 不能确定是否含 SO2-4,则向该溶液中加入 BaCl2 溶液不一
定能观察到白色沉淀,故A正确;一定不含Na+、Fe3+、NO-3、CO2-3、AlO-2,
故 B、C 错误;不能确定是否含 Al3+,故 D 错误。
3、解析:C 根据反应①可知碱性条件下,NaNO2 的氧化性比 Na2FeO2 强,
根据反应②可知碱性条件下 NaNO2 的氧化性比 Na2Fe2O4 强,A 正确;反应①、
②中 N、Fe 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中没有元素化
合价发生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 正确;反应②中 Na2FeO2 中 Fe 元素化合
价由+2 价升高到 Na2Fe2O4 中的+3 价,升高了 1 价,NaNO2 中 N 元素化合价
由+3 价降低到 NH3 中的-3 价,降低了 6 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
平方程式为6Na2FeO2+NaNO2+5H2O===3Na2Fe2O4+NH3↑+7NaOH,所以H2O
的化学计量数是 5,C 错误;16.8 g Fe 的物质的量为 16.8 g56 g·mol-1=0.3 mol
,Fe 元素最终均被氧化为 Fe3O4,平均化合价升高 83 价,整个过程中没有其他
元素被氧化,且 Fe 元素全部被氧化,所以转移 0.3 mol×83=0.8 mol 电子,D 正
确。
4、解析:D n(CO)>n(CO2),则充入的 CO 分子数比 CO2 分子数多,A 不
正确;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相同,则两容器内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
比,由于 n(CO)>n(CO2),所以甲容器的体积比乙容器的体积大,B 不正确;温
度、压强相同时,气体的摩尔体积相同,所以 CO 的摩尔体积与 CO2 的摩尔体积
相同,C 不正确;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可知,同温同体积的气体,压强与
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由于 n(CO)>n(CO2),所以甲容器中的压强比乙容器的
压强大,D 正确。
5、解析:C 设气体的体积为 V L,则 V22.4÷MV/22.4+a1000b=c,化简
共 5 页,第 1页
整理得:V=22.4ac1000b-Mc。
6、解析:B 分析整个过程,再根据元素质量守恒可知,最终溶液中的溶
质为 KCl,其质量为 2 mol·L-1×0.025 L×74.5 g·mol-1=3.725 g。
7、解析:A 钠与水反应放热,放出的热量引发钠与硫的反应,所以水不
是催化剂,A 错误;硫化钠为强碱弱酸盐,溶于水后,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所以酚酞的水溶液变为红色,B 正确;钠与硫反应引发后,不需要加热就能继续
反应说明其为放热反应,C 正确;硫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化铜黑色固体,D
正确。
8、解析:C A 项,NaHCO3 受热易分解,Na2CO3 受热不易分解,正确;
B 项,相同温度下,0.1 mol·L-1 盐溶液的 pH:Na2CO3>NaHCO3,正确;C 项
,相同温度下,Na2CO3 比 NaHCO3 的溶解度大,错误;D 项,NaHCO3 与盐酸
反应一步完成,而 Na2CO3 与盐酸反应分两步进行,相同条件下 NaHCO3 比
Na2CO3 反应放出气体剧烈,正确。
9、解析:B 制取硫酸亚铁需要铁屑,在烧瓶中应该先加入铁屑,A 正确;
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实验开始时应打开活塞 E,用氢气排出装
置中的空气,B 错误;铁和硫酸反应有氢气生成,关闭活塞 E,导致 A 装置中压
强逐渐增大,将 FeSO4 溶液压入 B 中进行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C 正确;氢氧
化亚铁不稳定,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4Fe(OH)2+O2+2H2O===4Fe(OH)3,D 正确。
10、解析:D 按洪特规则知,基态锰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3d 能级上 5 个
轨道各有 1 个电子且自旋状态相同,价电子排布图为 ,A 错误;
4s 轨道能量比 3d 轨道低,故核外电子排布时,先排满 4s 轨道,再排 3d 轨道,
D 正确;锰原子失去电子形成 Mn2+时应先失去 4s 轨道上的电子,C 错误;锰
原子的 2p 和 3p 轨道的形状均为哑铃形,能量高低不同,2p 轨道能量低于 3p 轨
道,B 错误。
11、解析:A 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
,半径越小,故 r(Na+)>r(Mg2+),A 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强弱:H3PO4
共 5 页,第 2页
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 N、O 的第一电离能大小:I1(O)
12、解析:C CO2 中 C 与 O 形成极性共价键; 中只含有极
性键;H、N、O 可以形成 NH4NO3,为离子化合物,也可以形成 HNO3,为共价
化合物;离子键的形成必须有阴、阳离子。
13、解析:B 已知饱和 NaClO 溶液的 pH 约为 11,这是由于 ClO-的水解,
而该消毒液的 pH 约为 12,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一定量的 NaOH,B 项错误。
14、解析:D 硫单质俗称硫黄,黄色晶体,难溶于水,A 正确;硫单质具
有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铁、铜等许多金属单质化合,B 正确; 由于硫
的氧化性较弱,加热时硫蒸气与铜反应得到硫化亚铜,C 正确; 硫在空气中燃
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 错误。
15、解析:A 途径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6HNO3(浓)===H2SO4+6NO2
↑+2H2O,浓硝酸只体现了强氧化性,没有体现酸性,故 A 错误;氧气来源于
空气,价格较低,增大氧气的浓度可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从而降低成本,故
B 正确;途径①和②中硫元素的价态都是从 0 价升高到+6 价,故 C 正确;途径
①中会产生 NO2 有害气体,故 D 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6、(13 分)
解析:第一份加入 AgNO3 溶液有沉淀产生,与 AgNO3 溶液有沉淀产生的离
子有:Cl-、CO2-3、SO2-4;加足量 NaOH 溶液加热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氨
气,故一定含有 NH+4,并且物质的量为 0.08 mol;不溶于盐酸的沉淀 4.66 g
为硫酸钡,物质的量为 4.66 g233 g·mol-1=0.02 mol;12.54 g 沉淀是硫酸钡和
碳酸钡的混合物,碳酸钡的质量为 12.54 g-4.66 g=7.88 g,碳酸钡的物质的量
为 7.88 g197 g·mol-1=0.04 mol,故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CO2-3、SO2-4,则
一定没有 Ca2+、Ba2+;再根据电荷守恒,n(NH+4)=0.08 mol,2c(CO2-3)+
2c(SO2-4)=0.12 mol,正电荷总物质的量小于负电荷总物质的量,故原溶液中
一定有 K+,至少为 0.04 mol;综合以上可以得出,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NH+4、
共 5 页,第 3页
K+、SO2-4、CO2-3,一定没有的离子为 Ca2+、Ba2+,可能存在 Cl-。
答案:(1)否 Ag+与 CO2-3、SO2-4 也会产生沉淀 (2)NH+4 0.8 mol·L-1
(3)BaCO3、BaSO4 n(CO2-3)=0.04 mol、n(SO2-4)=0.02 mol (4)能 c(K+)≥0.4 mol·L-1
17、(14 分)
解析:(1)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甲中橡胶管 a 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便于浓
盐酸顺利流下;装置甲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
△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l(浓) MnCl2+ Cl2↑+2H2O。(3)若装置甲中生
成的氯气将装置中的空气完全排出后,过量的氯气将氯化亚铁氧化为氯化铁,
FeCl3 与溶液中的硫氰化钾反应,使溶液变为红色。(4)装置丙中在碱性条件下,
次氯酸根离子与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铁酸根离子、氯离子和水,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 3ClO-+2Fe3++10OH-===2FeO2-4+3Cl-+5H2O。
△
答案:(1)平衡气压,便于浓盐酸顺利流下 MnO2+4HCl(浓) MnCl2+ Cl2↑+
2H2O
(2)挥发出的氯化氢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干扰 Na2FeO4 的制备 (3)溶液变为红色
(4)3ClO-+2Fe3++10OH-===2FeO2-4+3Cl-+5H2O (5)NaOH
(6)Na2FeO4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和氧气:4Na2FeO4+10H2O===4Fe(OH)3( 胶体)+3O2↑+8NaOH,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泥浆达到净水的作用
18、(14 分)
解析:(1)仪器 a 为圆底烧瓶,仪器 b 为球形干燥管,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
止倒吸;(2)根据实验步骤,装置 A 中加入 NaOH、H2O2 和 ClO2,产物是 NaClO2,
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即 ClO2 作氧化剂,H2O2 作还原剂,H2O2 的氧化产物是 O2,
因此有 ClO2+H2O2+OH-―→ClO-2+O2+H2O,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得出
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lO2+2OH-+H2O2===2ClO-2+2H2O+
O2;(3)NaClO2 在酸性条件下能生成 NaCl 和 ClO2,发生的反应是 5NaClO2+
2H2SO4===NaCl+4ClO2↑+2H2O+2Na2SO4,开始时 A 中反应缓慢,稍后产生
气体的速率急剧加快的原因可能是 NaClO2 与 H2SO4 反应生成的 Cl-对反应起催
化作用;(4)ClO2 的性质与氯气相似,即 ClO2 的氧化性强于 I2,ClO2 把 I-氧化
共 5 页,第 4页
成 I2,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即 B 中现象是溶液变蓝色。
答案:(1)圆底烧瓶 防止倒吸
(2)2ClO2+2OH-+H2O2===2ClO-2+2H2O+O2
(3)NaClO2 与 H2SO4 反应生成的 Cl-对反应起催化作用
(4)溶液变蓝色
19、(14 分)
答案:(1)褪色 还原
(2)褪色 漂白
(3)否
(4)BaSO4
(5)BaSO3 SO2+2OH-===SO2-3+H2O、Ba2++SO2-3===BaSO3↓
共 5 页,第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