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复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生活中一些常见食物的 pH 如下:
物质 柠檬汁 樱桃 纯水 牛奶 红豆
pH 2.0~2.5 3.2~4.1 7 6.3~8.5 10.2~11.4
上述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A.柠檬汁 B.西红柿 C.鸡蛋清 D.漂白液
2.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p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镊子夹取pH试纸
B.将pH试纸浸入碳酸钠溶液
C.把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D.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
3.下列各组离子在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B.、、
C.、、 D.、、
4.下列有关浓盐酸和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浓盐酸和浓硫酸都能用作干燥剂
C.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减小
D.浓盐酸和浓硫酸都能使纸张炭化
5.天宫课堂中,宇航员通过实验呈现了“奥运五环”,实验中使用了指示剂一溴百里酚蓝,溴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如下:
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
颜色 绿色 蓝色 黄色
下列溶液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黄色的是
A.氯化钠溶液 B.醋酸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 D.石灰水
6.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下列实验活动:每隔十分钟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其pH,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刻 5:05 5:15 5:25 5:35
pH 4.95 4.94 4.86 4.85
其中水样酸性最强的时刻是
A.5:05 B.5:15 C.5:25 D.5:35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的溶液中滴加的稀盐酸
B.用直流电电解水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D.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钙固体
8.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 B.段溶液的逐渐减小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1种 D.d点时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9.常温下,将CO2气体持续通入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①,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总的化学方程式为:
B.上述反应过程中刚开始观察不到明显现象,后观察到溶液变浑浊
C.反应②是生成NaHCO3沉淀的化合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无变化
D.将最终得到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于试管,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10.已知某溶液X是稀盐酸和溶液两者之一,甲、乙、丙是溶液、溶液、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溶液X,分别向其中滴入适量的甲、乙、丙三种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则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下列推断中,合理的是
所加溶液 甲 乙 丙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红褐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A.甲是溶液 B.乙是溶液
C.丙是溶液 D.溶液X是稀盐酸
11.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NH、Na+、NO、Cl- B.NH、Na+、NO、Cl-
C.K+、H+、CO、SO D.Ca2+、K+、CO、NO
二、填空题
12.如图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某溶液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后同);可能导致被测溶液的pH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 ,如果待测液是石灰水,那么测得的pH将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3.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范围:①厨房油污清洗剂(12~13);②84消毒液(11~12);③柠檬汁(2~3);④酱油(4~5);⑤苏打水(7.5~9);⑥纯水(7);⑦西瓜汁(5~6);⑧漂白液(13~14).其中显酸性的物质是 (填序号,后同);显碱性的物质是 ,其中酸性最强的物质是 ,碱性最强的物质是 。
14.如图所示:A、B、C、D、E、F为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图中用“一”连接的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A、B、D、E、F类别不同,D是一种温室气体,A是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和D不含相同元素,F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相关化学式:A ,C 。
(2)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B和E反应的现象是无色溶液中产生 。
15.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D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为黑色固体。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是 。
(2)写出B的一种用途 。
(3)写出B+D→A+E的化学方程式 。
(4)上述转化关系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6.学习了常见的酸、碱后,同学们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整理归纳,并进行以下实验活动:
(1)实验一中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说明KOH溶液显碱性,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 。
(2)实验二中产生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同学们发现实验三无明显现象,无法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于是继续进行探究:取少量实验三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观察到产生气泡,证明CO2和K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脱水性。老师演示了如下实验:在一定量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浓硫酸,可以观察到液体上部呈蓝色、下部为无色,出现白色固体沉积(如图所示),试管壁发烫。请回答。
(1)试管壁发烫的原因是 。
(2)请写出白色固体的化学式 。
(3)由此可知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质量会 (选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三、计算题
18.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进行“诚信商品”研究时,随机取出市售某种“纯碱”样品(成分说明见图),经检验杂质仅是氯化钠。准确称取样品10.9g,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使其完全反应,将反应生成的沉淀物经过滤、洗涤、烘干,干燥后得到白色固体10g。
品名:纯碱化学式:Na2CO3式量:106纯度:生产商:X化工厂
(1)计算10.9g样品中纯碱的质量。
(2)根据检验结果,此纯碱能否列入“诚信商品”。(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A
【详解】pH是衡量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所以A选项的柠檬汁在所列的各项pH中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2.B
【详解】A 、用镊子夹取 pH 试纸,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能将 pH 试纸浸入碳酸钠溶液,会污染试剂,应将 pH 试纸放在点滴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把 pH 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 pH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其 pH 大于 7,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详解】pH=4,显酸性,说明溶液中含有H+;
A、、、三种离子之间互相不反应,且与也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符合题意;
B、与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C、在水溶液中呈蓝色,不符合题意;
D、与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C
【详解】A、浓硫酸不具挥发性,打开浓硫酸的试剂瓶塞,在瓶口处无明显现象,选项错误;
B、浓盐酸不具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选项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溶质氯化氢气体挥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剂的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选项正确;
D、浓盐酸不具脱水性,不能使纸张炭化,浓硫酸具脱水性,能使纸张炭化,选项错误,故选C。
5.B
【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黄色的溶液显酸性。
【详解】A. 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醋酸溶液显酸性,此选项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石灰水显碱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详解】pH<7的溶液显酸性,且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根据表中内容可知,5:35时,溶液pH最小,此时酸性最强,故选D。
7.D
【详解】A、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2的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被消耗,pH逐渐减小,当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继续滴加稀盐酸,pH小于7,最后pH无限接近于2,但是不会等于2,也不会小于2,不符合题意;
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即,则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本身含水,故水的质量从一定质量开始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由于稀硫酸中含水,故随着稀硫酸的不断加入,水的质量继续增加,只是增加幅度变小,不符合题意;
D、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钙固体,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消耗了水,且该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氢氧化钙结晶析出,故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小,待完全反应后,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温度降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加,部分氢氧化钙溶于水,溶液的质量增加,但是最后溶液的质量低于原来溶液的质量,符合题意。
故选D。
8.C
【分析】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详解】A、b点时,氢氧化钠恰好和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铜,则溶液中的阳离子有Na+、Cu2+,故选项说法错误;
B、段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溶液的酸性减弱,其逐渐增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C、c点时氢氧化钠恰好和稀硫酸、硫酸铜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1种,故选项说法正确;
D、d点时氢氧化钠过量,则d点时的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9.D
【详解】A、由 , 可知,总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选项说法正确;
B、上述反应过程中刚开始生成碳酸钠,观察不到明显现象,后生成碳酸氢钠沉淀,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②是生成NaHCO3沉淀的化合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无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D、将最终得到的混合液过滤,滤液中仍然含有碳酸氢钠,取滤液于试管,滴加稀盐酸,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A、碳酸钾稀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钾,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甲和X生成白色沉淀,则甲是碳酸钾,X为氢氧化钙,正确;
B、硝酸钠和氢氧化钙、稀盐酸均不发生反应,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错误;
C、氯化铁和稀盐酸不发生反应,氯化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钙,有红褐色沉淀生成,错误;
D、根据A知,X为氢氧化钙,错误。
故选A。
11.A
【详解】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A正确;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12. B C 偏小
【详解】测定某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把pH试纸放在干燥的点滴板或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值,不能将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操作正确的是B;
C 中潮湿的点滴板会导致待测液被稀释,从而导致被测溶液的pH发生改变;
石灰水显碱性,用C操作测定石灰水的pH值,潮湿的点滴板会导致石灰水被稀释,因此会导致测得的溶液pH偏小。
13. ③④⑦ ①②⑤⑧ ③ ⑧
【解析】略
14.(1) NaOH AgNO3
(2)Fe+2HCl=FeCl2+H2↑
(3)气泡
【分析】A、B、C、D、E、F为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D是一种温室气体,D是二氧化碳,A是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A是氢氧化钠,E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和二氧化碳不含相同元素,E是盐酸,F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F是铁,A、B、D、E、F类别不同,且B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B是碳酸钠,C能与铁、碳酸钠、盐酸反应,所以C是硝酸银,带入验证,推理正确。
【详解】(1)由分析可知,A是氢氧化钠,C是硝酸银,化学式为:NaOH、AgNO3;
(2)E和F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3)B和E反应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现象为:有气泡产生。
15.(1)Fe3O4
(2)作燃料(合理即可)
(3)
(4)复分解反应
【分析】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D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故D为氧化铁,A能生成B和C,B能与D氧化铁反应生成A和E,E能与C反应生成F,F为黑色固体,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水,铁与氧气点燃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A为水,B为氢气,C为氧气,E为铁,F为四氧化三铁,代入验证,推论合理。
【详解】(1)由分析可知,F为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为Fe3O4;
(2)由分析可知,B为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合理即可);
(3)B+D→A+E即为氢气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氢气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水,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铁与氧气点燃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故上述转化关系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16.(1)/氢氧根离子
(2) 产生蓝色沉淀
(3) 稀盐酸(合理即可)
【详解】(1)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均显碱性,溶液中均含有氢氧根,符号为OH-。
(2)硫酸铜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氢氧化铜沉淀,则可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而碳酸钾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和水,则可滴加稀盐酸(答案不唯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1)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2)CuSO4
(3)增加
【详解】(1)浓硫酸加入饱和硫酸铜溶液中试管壁发烫,这是因为浓硫酸稀释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当浓硫酸加入到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时,虽然不是简单的稀释过程,但浓硫酸与水结合的过程同样会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2)在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当加入浓硫酸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溶液中的水,由于水被吸收,硫酸铜会结晶析出,形成硫酸铜晶体为CuSO4 5H2O是蓝色的,浓硫酸具有脱水作用,在将过五水硫酸铜脱水,形成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而析出,其化学式为CuSO4;
故答案为:CuSO4。
(3)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当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时,它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吸收了水蒸气后,浓硫酸的质量会增加;
故答案为:增加。
18.(1)解:设10.9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答:10.9g样品中纯碱的质量为10.6g。
(2)样品中纯碱含量为,因此属于合格产品,属于“诚信商品”。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