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县2024-2025学年上学期片区期中考
九年级物理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14×2分=2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B C A A B B C B A C D D 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5. 带电 吸引轻小物体 16. 37.5 37.5 17. 做功 化学 18. 吸收 凝固 19. 并 0.8
20. 6×106 1∶1 21. 50 25
三、作图题(2×2分=4分)
22. 如图11所示: 23. 如图12所示:
(
图12
) (
图11
)
四、简答题(4分)
24.答:冰棍上附着白花花的“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了小冰晶;“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30分)
25. (1) 自下而上 (2) B (3) 乙 (4) 98 气压 (5) 吸热
26. (1) 质量 (2) 让物质受热均匀 (3) 52 (4) 错误 (5) 小于
27. (1) 断开开关 (2) L1 0.5 (3) b -
28. (1) 1.9 (2) 开路 (3) 错误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 ①
29. (1) 液体 (2) 温度计上升的示数 (3) 4.2×103 (4) b
30. (1) 67 (2) 甲 (3) 78 (4) 固体 (5) 吸收
六、计算题(4分+8分+8分=20分)
31. (4分)解:
因灯L1、L2并联,则:
灯L1的电流 ……(2分)
灯L2的电流 ……(2分)
32. (8分)解:
……(3分)
……(3分)
33. (8分)解:
(3) 安全可靠、对环境无污染、可再生 ……(2分)诏安县2024-2025学年上学期片区期中考
九年级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4×2分=28分)
1. 下面四位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为电流的单位的是( )
A. 伏特 B. 安培 C. 欧姆 D. 焦耳
2. 将某种金属制成的勺放入15℃的水中,金属勺没有熔化;将该金属勺放入45℃的水中,发现金属勺逐渐熔化。该金属的熔点可能是( )
A. 10℃ B. 30℃ C. 50℃ D. 60℃
3. 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
A. 沸点较高 B. 凝固点较低 C. 比热容较大 D. 密度较大
4. 2023年5月30日,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火箭使用一种叫做偏二甲肼的液体燃料,是因为该燃料具有较大的( )
A. 热值 B. 比热容 C. 密度 D. 体积
5. 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剩下的一半汽油与原来一箱汽油相比较( )
A. 内能变为原来的一半 B. 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C. 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D. 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6. 如图1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锻造铁器过程中,属
(
图1
)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加热和锻打 B. 加热和淬火 C. 锻打和淬火 D. 都不是
7.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冬季在家里洗热水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 夏天吃雪糕觉得凉爽是由于雪糕熔化吸热造成的
C.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
D. 深秋的早晨看到草叶上覆盖薄薄的一层霜,霜是由水凝固形成的
8. 以下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25℃ B.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80℃
C. 70W家用电风扇的电流约为320mA D.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9. A、B、C是三个轻质塑料小球。将A与B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再将B与C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关于三个小球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小球不带电
B. B小球一定带电
C. B、C小球都带电,并且带有异种电荷
(
图2
)D. A、B小球都带电,并且带有异种电荷
10. 如图3,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迅速张开,下列关于这个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说明玻璃棒带电 B. 说明玻璃棒带正电
(
图3
)C. 接触金属球后,玻璃棒的电荷消失了
D. 两片金属棒带上了异种电荷
11. 如图4,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水珠都在a、b的上表面
B. 小水珠都在a、b的下表面
(
图4
)C. 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
D. 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
12. 如图5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
(
图5
)A. 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 冰的熔点是100℃
C. 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D. DE段表示当地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13. 用图6所示电路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
(
图6
)A. 电压表不能直接测量电源电压
B. 改变两个小灯泡的规格,重复实验,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C. 实验得到的结论为:串联电路电压处处相等
D. 若测量L1两端电压,需将电压表并联在a、b两点间,且电压表正接线柱接a点
14. 某同学为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均为1kg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获得如图7所示的甲、乙液体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像,已知甲、乙两种液体中有一种是水[C水=4.2×103J/(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都加热1min,甲液体吸收热量较多
B. 加热1min,甲液体吸收的热量为2.8×104J
(
图7
)C. 甲液体的比热容是2.1×103J/(kg·℃)
D. 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乙升高的温度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5. 教室的吊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很容易粘灰尘。这是因为扇叶转动时与空气发生摩擦而___________,有了_______的性质引起的。
(
图8
)16. 如图8,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若用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正常人的体温,测量结果是______℃。
17. 2023年9月21号第四次空中课堂开课,神舟16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面向全体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在演示“球形火焰实验”中,桂老师擦燃火柴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火柴头的内能,火柴头燃烧时,___________转化为内能。
18. 如图9是市面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炒酸奶”。将-196℃的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态氮迅速汽化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使酸奶瞬间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块。
(
图9
) (
图10
)
19. 如图10所示,闭合开关S,L1和L2______联,若A1和A2中的示数分别为1.5A和0.7A,则L1中的电流是________A。
20. 焦炭的热值是3×107J/kg,则完全燃烧200g的焦炭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J。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2∶1,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是1∶2,则甲、乙两物体比热容之比是__________。
21. 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为3000r/min,那么它每秒活塞往复______次,对外做功______次。
三、作图题(2×2分=4分)
22. 如图11,在两个虚线框内,选填“电源”和“开关”的符号。要求:当开关都闭合时,两灯组成并联电路。
23. 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12中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
(
图12
) (
图11
)
四、简答题(4分)
24. 小鹭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她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支冰棍,发现冰棍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棍在冒“白气”。请用所学的物态变化知识解释上文提到的“粉”“白气”物理现象。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30分)
25.(6分)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13。
(
图13
)
(1)按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装置,便于调整石棉网的高度,确保能用酒精灯外焰进行加热,提高效率。
(2)如图甲,A、B、C三种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3)实验中,小明观察到烧杯内水中的气泡如图乙、丙所示两种情况,表示水正在沸腾情景是图______。
(4)小明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他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此时水沸腾时的温度低于100℃。那么,水的沸点可能与______有关。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
温度/℃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98
(5)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______。
26. (5分)某小组同学比较沙子和水的比热容,实验装置如图14甲、乙所示。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温度/℃ 沙子 18 22 29 37 45
水 18 19 21 23 25 27
(
图14
)
(1)在两个相同的易拉罐内分别装入初温、______相同的沙子和水;
(2)用两盏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沙子和水,加热过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
(3)5min时,温度计显示沙子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
(4)加热相同的时间,发现沙子的温度升得更高,有同学认为此过程中沙子吸收热量比水吸收热量多,该观点______(正确/错误);
(5)分析数据可得沙子的比热容______(小于/等于/大于)水的比热容。
27. (5分)如图15甲所示,是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实物连接图,请按要求回答:
(
图15
)
(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______;
(2)如图甲中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______(填“L1”或“L2”)的电流,如果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测出的电流是______A;
(3)如果要用电流表测通过L1和L2的总电流,且只允许移动一根导线,应将导线______(填“a”、“b”或“c”)的右端接在电流表的______(填“3”、“0.6”或“﹣”)接线柱上。
28. (5分)如图16所示,小明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
(1)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灯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 V;
(
图16
)
(2)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L1、L2均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且大小接近3V,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L1发生了_______(选填“短路”或“开路”);
(3)排除故障后,小明在测量了灯L1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 然后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闭合开关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小明的做法是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
(4)小明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寻找普遍规律 ②减小实验误差
29. (4分)利用如图17所示的两套装置探究①“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以及②“不同燃料燃烧放热的现象”,两套装置完全相同,液体和燃料的质量以及种类根据实验的需要和方便进行正确选取。
(
图17
)
(1)两个实验都要控制的是___________的质量相等(选填“液体”、“燃料”或“液体和燃料”);
(2)在探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的现象”时,燃料燃烧放热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上升的示数”或“加热时间”);
(3)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时,根据所测数据画出了如图丙所示图像(不计热量的损失,两液体温度都未达到沸点),如果已知a液体的比热容是2.1×103J/(kg·℃),则b液体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 J/(kg·℃);
(4)冬天,如果你想自制暖手袋,应选液体___________(选填“a”或“b”)作为供暖物质,其效果更佳。
30. (5分)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甲的温度/ ℃ 70 72 74 76 78 67 78 78 81 84 87
乙的温度/ ℃ 70 71 73 74 76 77 79 82 84 86 89
(1)该组同学在记录物质甲的数据时,记录中有一明显错误的数据是______ ;
(2)在甲、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 (填“甲”或“乙”);
(3)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 ℃;
(4)该晶体在76℃时,处于______ (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
(5)从实验的数据可分析得出,固态物质在熔化时需要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六、计算题(4分+8分+8分=20分)
31.(4分)如图18所示,如果电流表A1的示数为1.2A,电流表A3的示数为0.5A,则通过L1的电流和L2的电流分别是多少
(
图18
)
32.(8分)用酒精灯给质量为0.8kg的水加热,当水的温度升高50℃时,消耗了10g酒精。[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 ]
(1)0.8kg的水温度升高50℃,需要吸收多少J热量
(2)10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多少J的热量
(3)此酒精的加热效率是多少
33.(8分)小丽同学家原来是用液化石油气烧水的(每天至少用65℃的热水100kg),参加“探究性学习”活动后,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制作了一台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这台热水器6月份平均每天可将100kg水从15℃升高到65℃.
(1)这台太阳能热水器6月份平均每天水吸收多少能量?
(2)若液化石油气的热值为8.0×107J/kg,改用太阳能热水器后,6月份平均每天可节约液化石油气多少千克?[液化石油气燃烧放热的70%被水吸收、C水=4.2×103J/(kg·℃) ]
(3)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比使用燃料烧水,除了节约能源外,还有哪些优点?(至少写出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