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2课时 机械能及其转化【2025中考物理1轮复习考点梳理练 】(原卷版+解析版+讲解ppt)

(共28张PPT)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人教版
2025年中考物理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第11讲 功和机械能
考点梳理精练
二、力学
第2课时 机械能及其转化
考点1 
能量
做功

焦耳
考点2 
动能和势能
运动
质量
速度


重力
高度
质量
高度


弹性形变
弹性形变程度

考点3 
机械能及其转化
甲 乙

重力势
弹性势

重力势




丙 丁
弹性

弹性势
弹性势



保持不变
守恒
不会

减少
减小
(RJ八下P71
图11.4-2甲)
最小
最大
最大
最小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RJ八下P73
图11.4-6)




变小
变小
变大
变大

重力势
变小
变小
变大
变大
重力势

实 验
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距离
转换
钢球

同一高度
速度
速度


错误
没有控制钢球质量相同
斜面的倾斜角(合理即可)
减小
正确
若水平面光滑,钢球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可行
钢球在A、B两点时的速度不相同
重难点
机械能
C
甲 乙 丙
答案:C
命题点1
机械能及其转化
C
C
C
C
命题点2
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A
错误
没有控制钢球到达水平面
的速度相同
速度
谢谢
()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第11讲 功和机械能
第2课时 机械能及其转化
 考点1能量
定 义 物体能够 做功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能与功 的关系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 大 。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都是 焦耳 
 考点2动能和势能
能量 定义 影响因素
动能 物体由于 运动 而具有的能 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 质量 和 速度 有关。 (1)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 大 ,它的动能越大。 (2)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 大 
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受到 重力 并处在一定 高度 时所具有的能 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 质量 和所处的 高度 有关。 (1)质量相同的物体,所处的高度越 大 ,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2)所处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重力势能越 大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 弹性形变 而具有的能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 弹性形变程度 有关。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 大 。
 考点3机械能及其转化
机械能  动 能、 重力势 能和 弹性势 能统称为机械能。其中,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是常见的两种 势 能
动能和重力 势能的转化     甲    乙 (1)如图甲,重锤从高处下落,重锤的 重力势 能转化成了它的动能。 (2)如图乙,滚摆下降时,它的重力势能越来越 小 ,动能越来越 大 ,重力势能转化为 动 能。滚摆上升时,它的 动 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动能和 弹性 势能的 转化     丙     丁 (1)如图丙,蹦床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在与蹦床面将要接触时,具有一定的动能,与蹦床面接触后,床面发生 弹性 形变,运动员的 动 能转化成蹦床的 弹性势 能。 (2)如图丁,弯弓射箭时,弓的 弹性势 能转化成箭的 动 能
机械能 守恒 如果只有 动 能和 势 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的总和 保持不变 ,或者说,机械能是 守恒 的 注意:机械能守恒条件: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如出现“不计空气阻力”“不计能量损失”等条件时,物体机械能守恒
(续表)
机械能不 守恒的实例 如图戊,把一个铁锁用绳子悬挂起来,将铁锁拉到自己的鼻子附近,稳定后松手,铁锁向前摆去,铁锁摆回时 不会 打到你的鼻子。铁锁在摆动的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 内 能,铁锁的机械能逐渐 减少 ,铁锁摆回时能达到的高度逐渐 减小 
命题点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观察滚摆上下运动的高度、速度的变化,分析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1)在滚摆位于最高点时,它的速度 最小 ,高度 最大 ;在滚摆位于最低点时,它的速度 最大 ,高度 最小 。(均选填“最大”或“最小”) (2)滚摆在下降过程中动能 增大 ,重力势能 减小 。滚摆在上升过程中动能 减小 ,重力势能 增大 。(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RJ八下P71图11.4-2甲) 2.分析人造地球卫星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RJ八下P73图11.4-6) (1)卫星在近地点的动能最 大 ,重力势能最 小 ;在远地点的动能最 小 ,重力势能最 大 。 (2)卫星从近地点到远地点运动过程中,速度 变小 ,动能 变小 ,高度 变大 ,重力势能 变大 , 动 能转化为 重力势 能。 (3)卫星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动过程中,高度 变小 ,重力势能 变小 ,速度 变大 ,动能 变大 , 重力势 能转化为 动 能
 实验 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例】为了“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斜面、钢球、木块等器材在同一水平面上开展了如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通过观察木块被钢球撞出 距离 的长短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转换 法。
(2)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 钢球 (选填“钢球”或“木块”)的动能。
(3)由甲、乙两图可知,当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 大 。
(4)如甲、丙两图,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斜面的 同一高度 由静止滚下,目的是使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 速度 相同,可得出结论:当物体 速度 相同时,质量越 大 ,动能越 大 。
【分析与讨论】
(5)小明认为由乙、丙两图可以判断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你认为该观点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没有控制钢球质量相同 。
(6)实验中出现钢球将木块撞出桌面的情景,请你提出改进意见: 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合理即可) 。
(7)实验结束后,小明认为水平面如果光滑,就无法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小明的说法 正确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若水平面光滑,钢球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
【交流与反思】
(8)为了验证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小明设计的方案如下:如图丁,他先后两次将木块中点置于A点和B点(保证钢球均能撞击木块),让同一钢球从相同高度释放并撞击木块,比较两次木块滑行的距离。此方案是否可行? 可行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你的理由是 钢球在A、B两点时的速度不相同 。
 重难点机械能
  【例1】图中重物上升过程经过M、N、O、P四点,其速度在MN段不断增大,在NO段不变,在OP段不断减小,忽略空气阻力,则重物在( C )
A.MN段动能不变 B.MN段机械能不变
C.NO段机械能增大 D.OP段重力势能减小
【例2】端午之际,学校走廊挂上了粽子,同学们跳一跳、顶一顶,寓意“一顶高粽(一定高中)”(如图甲),某粽子在空中运动轨迹简化如图乙所示,粽子经过A、B、C三点的能量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C )
甲  乙  丙
A.粽子在A点的机械能为5 J
B.粽子可能先后经过A、C点
C.粽子经过B点的速度比A点大
D.粽子在B点的高度比C点大
  动、势能的大小是否变化(或是否发生相互转化)关键看速度、高度、弹性形变程度是否变化,怎样变化。机械能是否守恒(保持不变)的判断方法是看三点:一是否做功,二是否只发生动、势能的相互转化,三是否不计空气阻力,不考虑摩擦。
 命题点1 机械能及其转化
1.(2024·武汉)如图,将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会在A、C两点之间来回摆动,最终静止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小球从A点摆动到B点,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小球能从B点摆动到C点是由于受到惯性
C.小球每次经过B点,其动能都比上一次小
D.小球最终静止在A点
2.(2023·荆州)2023年5月30日,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三名航天员乘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会师天宫(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飞船在升空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B.漂浮在空间站中的航天员重力势能为零
C.空间站组合体在轨稳定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空间站组合体在太空中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在近地点时动能最小
3.(2023·宜昌)如图,在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向下压跳板使之弯曲,跳板恢复原状时将运动员向上高高弹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是跳板形变产生的
B.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与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运动员起跳时的动能是由跳板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的
D.运动员在空中上升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大
4.(2022·荆州)打篮球是很多同学喜爱的运动项目。某次打篮球过程中,篮球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篮球经过相同高度的B、C两点时,机械能相等
B.篮球第一次反弹后到达最高点D时,动能为0
C.篮球经过B、E两点时,动能可能相等
D.篮球在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命题点2 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5.(2022·宜昌)小明和小红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钢球从斜槽上一定高度的位置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碰上木块C并将C推动一段距离,通过推动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动能大小。
(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 A (填字母)。
A.钢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B.钢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C.木块被钢球撞击后的动能
(2)如图甲、乙为小明两次实验的示意图,钢球A、B的质量mA>mB,高度hA>hB,距离sA>sB,他得出“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的结论,他的实验方法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没有控制钢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
(3)小红让钢球A分别从同一斜槽的不同高度由静止自由滚下,撞击木块,这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与 速度 的关系。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第11讲 功和机械能
第2课时 机械能及其转化
 考点1能量
定 义 物体能够 做功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能与功 的关系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 大 。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都是 焦耳 
 考点2动能和势能
能量 定义 影响因素
动能 物体由于 运动 而具有的能 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 质量 和 速度 有关。 (1)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 大 ,它的动能越大。 (2)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 大 
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受到 重力 并处在一定 高度 时所具有的能 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 质量 和所处的 高度 有关。 (1)质量相同的物体,所处的高度越 大 ,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2)所处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重力势能越 大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 弹性形变 而具有的能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 弹性形变程度 有关。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 大 。
 考点3机械能及其转化
机械能  动 能、 重力势 能和 弹性势 能统称为机械能。其中,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是常见的两种 势 能
动能和重力 势能的转化     甲    乙 (1)如图甲,重锤从高处下落,重锤的 重力势 能转化成了它的动能。 (2)如图乙,滚摆下降时,它的重力势能越来越 小 ,动能越来越 大 ,重力势能转化为 动 能。滚摆上升时,它的 动 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动能和 弹性 势能的 转化     丙     丁 (1)如图丙,蹦床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在与蹦床面将要接触时,具有一定的动能,与蹦床面接触后,床面发生 弹性 形变,运动员的 动 能转化成蹦床的 弹性势 能。 (2)如图丁,弯弓射箭时,弓的 弹性势 能转化成箭的 动 能
机械能 守恒 如果只有 动 能和 势 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的总和 保持不变 ,或者说,机械能是 守恒 的 注意:机械能守恒条件: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如出现“不计空气阻力”“不计能量损失”等条件时,物体机械能守恒
(续表)
机械能不 守恒的实例 如图戊,把一个铁锁用绳子悬挂起来,将铁锁拉到自己的鼻子附近,稳定后松手,铁锁向前摆去,铁锁摆回时 不会 打到你的鼻子。铁锁在摆动的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 内 能,铁锁的机械能逐渐 减少 ,铁锁摆回时能达到的高度逐渐 减小 
命题点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观察滚摆上下运动的高度、速度的变化,分析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1)在滚摆位于最高点时,它的速度 最小 ,高度 最大 ;在滚摆位于最低点时,它的速度 最大 ,高度 最小 。(均选填“最大”或“最小”) (2)滚摆在下降过程中动能 增大 ,重力势能 减小 。滚摆在上升过程中动能 减小 ,重力势能 增大 。(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RJ八下P71图11.4-2甲) 2.分析人造地球卫星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RJ八下P73图11.4-6) (1)卫星在近地点的动能最 大 ,重力势能最 小 ;在远地点的动能最 小 ,重力势能最 大 。 (2)卫星从近地点到远地点运动过程中,速度 变小 ,动能 变小 ,高度 变大 ,重力势能 变大 , 动 能转化为 重力势 能。 (3)卫星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动过程中,高度 变小 ,重力势能 变小 ,速度 变大 ,动能 变大 , 重力势 能转化为 动 能
 实验 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例】为了“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斜面、钢球、木块等器材在同一水平面上开展了如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通过观察木块被钢球撞出 距离 的长短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转换 法。
(2)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 钢球 (选填“钢球”或“木块”)的动能。
(3)由甲、乙两图可知,当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 大 。
(4)如甲、丙两图,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斜面的 同一高度 由静止滚下,目的是使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 速度 相同,可得出结论:当物体 速度 相同时,质量越 大 ,动能越 大 。
【分析与讨论】
(5)小明认为由乙、丙两图可以判断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你认为该观点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没有控制钢球质量相同 。
(6)实验中出现钢球将木块撞出桌面的情景,请你提出改进意见: 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合理即可) 。
(7)实验结束后,小明认为水平面如果光滑,就无法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小明的说法 正确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若水平面光滑,钢球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
【交流与反思】
(8)为了验证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小明设计的方案如下:如图丁,他先后两次将木块中点置于A点和B点(保证钢球均能撞击木块),让同一钢球从相同高度释放并撞击木块,比较两次木块滑行的距离。此方案是否可行? 可行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你的理由是 钢球在A、B两点时的速度不相同 。
 重难点机械能
  【例1】图中重物上升过程经过M、N、O、P四点,其速度在MN段不断增大,在NO段不变,在OP段不断减小,忽略空气阻力,则重物在( C )
A.MN段动能不变 B.MN段机械能不变
C.NO段机械能增大 D.OP段重力势能减小
【例2】端午之际,学校走廊挂上了粽子,同学们跳一跳、顶一顶,寓意“一顶高粽(一定高中)”(如图甲),某粽子在空中运动轨迹简化如图乙所示,粽子经过A、B、C三点的能量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C )
甲  乙  丙
A.粽子在A点的机械能为5 J
B.粽子可能先后经过A、C点
C.粽子经过B点的速度比A点大
D.粽子在B点的高度比C点大
  动、势能的大小是否变化(或是否发生相互转化)关键看速度、高度、弹性形变程度是否变化,怎样变化。机械能是否守恒(保持不变)的判断方法是看三点:一是否做功,二是否只发生动、势能的相互转化,三是否不计空气阻力,不考虑摩擦。
 命题点1 机械能及其转化
1.(2024·武汉)如图,将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会在A、C两点之间来回摆动,最终静止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小球从A点摆动到B点,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小球能从B点摆动到C点是由于受到惯性
C.小球每次经过B点,其动能都比上一次小
D.小球最终静止在A点
2.(2023·荆州)2023年5月30日,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三名航天员乘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会师天宫(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飞船在升空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B.漂浮在空间站中的航天员重力势能为零
C.空间站组合体在轨稳定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空间站组合体在太空中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在近地点时动能最小
3.(2023·宜昌)如图,在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向下压跳板使之弯曲,跳板恢复原状时将运动员向上高高弹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是跳板形变产生的
B.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与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运动员起跳时的动能是由跳板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的
D.运动员在空中上升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大
4.(2022·荆州)打篮球是很多同学喜爱的运动项目。某次打篮球过程中,篮球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篮球经过相同高度的B、C两点时,机械能相等
B.篮球第一次反弹后到达最高点D时,动能为0
C.篮球经过B、E两点时,动能可能相等
D.篮球在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命题点2 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5.(2022·宜昌)小明和小红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钢球从斜槽上一定高度的位置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碰上木块C并将C推动一段距离,通过推动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动能大小。
(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 A (填字母)。
A.钢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B.钢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C.木块被钢球撞击后的动能
(2)如图甲、乙为小明两次实验的示意图,钢球A、B的质量mA>mB,高度hA>hB,距离sA>sB,他得出“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的结论,他的实验方法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没有控制钢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
(3)小红让钢球A分别从同一斜槽的不同高度由静止自由滚下,撞击木块,这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与 速度 的关系。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十校联考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章末复习(含答案) 2024-2025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