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生素质终期评价
九年级化学
2025.01
注意事项:
1.本科评价满分100分,时间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及考生号,并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涉及作图的题目,用2B铅笔画图,答在试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要折叠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氧 B. 硅 C. 铝 D. 铁
2. 五育并举,让劳动成为一种教育。在下列劳动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扫地 B. 生火 C. 采摘 D. 煮水
3. “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发射火箭用到了无污染的高能燃料。该燃料最有可能是
A. 液氢 B. 液氧 C. 酒精 D. 石油
4.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闻药品气味 B. 二氧化碳的验满
C. 倾倒液体 D. 移走蒸发皿
5. 下列行为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常识的是
A. 在实验室嬉戏打闹,吃零食 B. 远离火源存放易燃易爆药品
C. 酒精灯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 做铁粉燃烧实验带护目镜
6. 2024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垃圾扫入河里 B. 乱丢废旧电池 C. 发展清洁能源 D. 提倡毁林造田
7. C60也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和金刚石、石墨相比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原因是构成它们的原子
A. 种类不同 B. 排列方式不同 C. 大小不同 D. 质量不同
8. 实验室中存放有如图所示的氯化钾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溶液中的溶剂是水 B.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
C. 配制100g该溶液需要6gKCl D. 该溶液取出一半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3%
9. 在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时,做了如下图的两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 B. 左侧烧杯内壁有小液滴产生
C. 右侧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 D. 可得出甲烷含有氧元素
10.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实践与化学知识没有直接关联的是
A. 用活性炭等材料制作冰箱除臭剂——活性炭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B. 用碳酸钠和盐酸自制简易灭火器——碳酸钠和盐酸能反应生成
C. 自热饭的发热包加水来加热食品——水与发热包中的物质反应放热
D. 燃气燃烧出现黄色火焰时调大进风口——提供充足氧气使燃气充分燃烧
11. 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中相关量Y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则Y可以表示
A. 烧杯内水的质量 B. 烧杯内溶液的质量
C. 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 D. 烧杯内物质中氢元素的总质量
12. 将某碳酸饮料拧开,倒入装有冰块的杯中,如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拧开瓶盖后,二氧化碳溶解度变大
B. 产生气泡的原因是饮料与冰发生化学反应
C. 冒泡刚结束时,饮料仍然是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
D. 图中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溶解度与压强、温度的关系
13. 下面是关于水的网络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过程①可通过蒸馏实现
B. ②的过程中发生原子重新组合
C. 反应⑤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D. 反应③④都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4. 为进一步探究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小明同学将铜丝网放置在蜡烛火焰中上部,发现铜丝网下方蜡烛正常燃烧,上方没有火焰,如图所示。请分析铜丝网上方没有火焰的原因是
A. 铜丝网隔绝氧气或空气
B. 铜丝网上方没有石蜡蒸气等可燃物
C. 铜丝网散热,其上方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 灭火就是要同时破坏燃烧三个条件
15. 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周易》记载“泽中有火”,是指甲烷气体在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现象
B. 《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记载“抽薪止沸,翦草除根”,蕴含着灭火的原理
C. (神农本草经》记载“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其中水银指金属汞
D.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强水为盐酸
16. 下列概念间不符合图所示的从属关系的是
A. X:非金属单质;Y:单质;Z:纯净物
B. X:氧化反应;Y:化合反应;Z:化学反应
C. X:饱和溶液;Y:溶液;Z:混合物
D. X:氧化物;Y:化合物;Z:物质
17. CO2的捕集和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重要战略方向。下图是CO2的捕集与转化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FeO可以循环使用 B. 反应I属于置换反应
C. 反应Ⅱ固体质量增加 D. 铁的氧化物之间转化的条件相同
18. 向一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放入一片蓝色石蕊试纸,注入适量的蒸馏水,盖上玻璃片,上下振荡,再将其倒置(如图),把手移开,玻璃片没有掉下来。蓝色石蕊试纸在注入蒸馏水并振荡后变红。依据现象一定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
A. 玻璃片没有掉下,证明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 玻璃片没有掉下,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C. 振荡后试纸变红,证明CO2与水反应产生了酸
D. 振荡后试纸变红,证明CO2能与石蕊反应变红
19.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方案
实验目 A.比较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的硬度 B.探究的部分性质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C.探究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D.比较铝、铜、银金属活动性
A. A B. B C. C D. D
20. 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如图2是选用图1中某种固体进行实验时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2试管中固体对应图1中的丙
B 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 t3℃时,将40g甲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
D. 将等质量甲、乙、丙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得到溶液的质量:丙>乙>甲
二、填空
21.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氧气;②石墨;③氖气;④干冰;⑤铁;⑥铝,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食品冷藏保鲜的是___________。
(2)可用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___。
(3)可用于制作锤子、镰刀的是___________。
(4)可供给人类呼吸的是___________。
2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
(2)木炭与氧化铜反应___________。
(3)酒精燃烧___________。
(4)铁和硫酸铜反应___________。
23. 请参加“氯化钠欢乐之旅”的实践活动。
任务一:参观盐场
(1)晒盐池:利用风吹和日晒使海水不断蒸发,此过程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逐渐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结晶池:盐水之上是堆积如山的白花花的晶体盐,这里的盐水是NaCl的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任务二:提纯粗盐
(2)粗盐提纯的有关操作如图。
①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标号)。
②操作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任务三:应用食盐
(3)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在实验室用任务二制得的食盐配制该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___。
24. 调查近几十年来本地区家用燃料的变化发现:很早时烧柴做饭,点火要慢慢的吹气柴草才容易燃烧起来。
(1)这里“吹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现在家庭基本都用管道天然气,从柴草到天然气改变的意义是___________(写一条)。
【发现问题】小明对燃烧现象很感兴趣,思考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提出假设】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还需要氧气。
【查阅资料】白磷是一种可燃物,着火点是40℃。
【设计并实验】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向装甲中通入空气,甲中的热水逐渐压入到乙中,某一时刻甲、乙中的白磷都燃烧起来。
【分析和结论】
(2)甲中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___;乙中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___。
得到结论:假设是成立的。
【反思拓展】小明思考太空燃烧实验:航天员在太空舱的燃烧实验柜中点燃甲烷,发现火焰比地面上甲烷燃烧火焰短而圆,且微弱。
(3)制作燃烧实验柜的材料需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写1条)。
(4)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下列对燃烧实验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空间站甲烷燃烧,不需要氧气
B. 空间站失重条件下燃烧产生的热气流向四周扩散,地面上热气流向上扩散
C. 空间站失重条件下空气流动性差,甲烷燃烧的火焰比较微弱
25.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图1为教材中探究铁锈蚀条件的实验装置,约一周后能观察到明显现象。小组同学对部分实验进行了改进,使出现明显现象的时间缩短至5~10分钟,改进后的装置如图2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
(1)图1实验中,对比___________(填序号)可知,铁生锈与氧气有关。
(2)图2实验中,证明铁生锈与水有关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图2实验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到明显现象,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图2实验的优点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实验时间,但仍存在不足。请你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26. 小红看到很多精美的金属蚀刻画。她决定利用废弃的金属片亲手制作,请你参与。
任务一:到垃圾回收站筛选金属底板
(1)区分铝片和铁片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写1种)。
任务二:预处理金属底板和选择蚀刻液进行蚀刻
用砂纸打磨铝片和铁片表面,去除氧化膜。
用融化的石蜡均匀的覆盖在铝片和铁片上,待石蜡固化后用尖利的刀子划破石蜡,在铝片上画刻出“满分”的字样,在铁片上画刻出一朵小花。然后将铝片浸入足量的甲蚀刻液中,将铁片浸入足量的乙蚀刻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小心去除金属表面的石蜡。发现铝片上“满分”字迹凹陷,没有附着物:铁片上的小花图案呈突起的红色。
(2)则他们选择的甲蚀刻液、乙蚀刻液分别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硫酸铜溶液 ②硝酸银溶液 ③稀盐酸 ④氯化亚铁溶液 ⑤氯化钠溶液
任务三:废液回收利用
(3)铝片蚀刻废液处理,可加入足量铝片,得到的溶液溶质为___________,回收保存。
(4)铁片蚀刻废液处理,如下图所示:
过程②加入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7. 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是必备的化学素养。某化学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稀硫酸、稀盐酸、石灰水、石灰石、棉花以及下列仪器,利用他们进行实验,请回答。
(1)制取少量所需,试剂是___________,组装气体发生装置所需仪器有___________(填序号)。
(2)利用上述仪器和试剂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收集满氧气的用玻璃片___________(填“磨砂”或“光滑”)一面盖住集气瓶口。
(3)小明在家里利用塑料瓶等用品设计如图装置制取和检验二氧化碳。
①为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石灰石应放在A装置___________(填序号)。
Ⅰ.左瓶瓶底 Ⅱ.右瓶瓶底 Ⅲ.右瓶塑料羽毛球里
②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此装置的设计基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28. 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确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盛有20g该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反应中剩余固体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与稀盐酸不反应。)请计算:
(1)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生素质终期评价
九年级化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A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D
二、填空
【21题答案】
【答案】(1)④ (2)②
(3)⑤ (4)①
【22题答案】
【答案】(1)
(2)
(3)
(4)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增大 ②. 饱和
(2) ①. BCA ②. 引流
(3)量筒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提供充足的氧气 ②. 燃烧充分或污染小或方便或容易点燃(合理即可)
(2) ①. 接触氧气 ②.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防火或耐高温(合理即可)
(4) (5)BC
【25题答案】
【答案】(1)AB (2)U型管左侧铁丝生锈,右侧铁丝不生锈 (3)氧气浓度较大
(4)未能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氧气有关
【26题答案】
【答案】(1)用磁铁吸引
(2) ①. ③ ②. ①
(3)氯化铝##
(4)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 ②④⑤⑨
(2) ①. ②. 磨砂
(3) ①. Ⅲ ②.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三、计算题
【28题答案】
【答案】(1)75% (2)设生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
x=10.95g,
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8.3%。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5年广东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检测-第三章 物态变化(有答案)

下一篇: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2022-2023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