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字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共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P-3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为防治大气污染,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 加强扬尘管控 B. 使用清洁能源
C. 直接排放工业废气 D.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2. 下列有关硬水性质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 取样品 B. 滴加肥皂水
C. 振荡 D. 加热水样
3. “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汽油置于敞口容器中逐渐减少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 气体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压强增大,气体分子变小
D 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结构不同
A. A B. B C. C D. D
4. 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
A. 单质 B. 元素 C. 原子 D. 分子
5. 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能表示不同的含义。下列数字“2”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A. B. C. D.
6. 下表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O2和CO2 观察颜色,闻气味
B 除去铁粉中的碳粉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C 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的硬度 将它们相互刻画,观察现象
D 除去N2中的O2 通过灼热的木炭层
A. A B. B C. C D. D
7. 某小组用图1的装置探究 CO 的化学性质。相同条件下,分别将等体积的水、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集满CO2的锥形瓶中,测得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0~15s,压强迅速上升是因为向锥形瓶中注入了液体
B. 100s时,实验c中锥形瓶内的CO2已经被完全吸收
C. 实验a中反应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
D. 对比三组实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最好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空1分,共46分)
8.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钙属于_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科学家发现,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图2是其中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选填“分子”或“原子”)。
9. 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2023年7月12日9时整,我国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成功入轨并完成了飞行任务。它作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填补了国内液氧甲烷火箭的技术空白。推进剂是决定火箭动力的关键因素,下表是常见的三种液体火箭推进剂的特点:
液体推进剂种类 特点
液氧煤油 成本低、比冲较低、易积碳、结焦等
液氧液氢 成本高、比冲非常高、绿色环保、不易储存等
液氧甲烷 成本低、比冲较高、积碳不结焦、绿色环保、燃烧效率高、易制取等
(1)以上三种液体推进剂中______作助燃剂,煤油、液氢、甲烷作燃料。
(2)火箭向上推力来自燃料燃烧______(填“释放”或“吸收”)热量并喷出高温气体产生的反作用力。
(3)文中提到的煤油是由石油炼制而成,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 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 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氢气等
C. 石油是一种化工原料
(4)液氧甲烷推进剂燃烧效率高,甲烷(CH4)和液氧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液氧甲烷是理想的液体推进剂之一,其优点是______。
10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________(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4)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中连接上压强传感器如图一,测得实验过程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如图二。
①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ab段试管中液面_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不变”)。
③c点对应的操作是___________。
11.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金属铜被拉成细丝、制成导线主要利用了铜的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
(2)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并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制备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等。
(3)铜和金是人类利用较早的金属。在考古挖掘中,出土的青铜器锈迹斑斑,黄金器物却光亮如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对于寻找防止金属制品锈蚀的方法非常重要。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中,洁净无锈的铁钉在如图所示三种情况最易生锈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2. 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控制条件可以调控化学反应。“启航”小组以“调控化学反应”为主题展开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火有道】
(1)观察生活:小组同学观察到天然气、木炭能燃烧,而水和石头不能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实验探究:为继续探究燃烧的条件,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图1所示实验。
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磷燃烧时产生污染空气的五氧化二磷白烟。
【现象与结论】
(2)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②小红根据______现象,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评价与反思】
(3)①实验中小组同学认为图1装置存在不足,于是设计了图2所示装置。图2装置的优点为______。
②小明对小红的结论提出质疑,设计了图3所示装置,对燃烧过程中的氧气含量进行测定,得到图4所示图像。结合图像分析,“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应准确地表述为______。
【调控有术】
化学反应速率与多种因素有关,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小组同学分别取足量且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完成了下列实验。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二氧化锰粉末的质量/g 温度/℃ 10秒共收集到氧气体积/mL
① 3% 0 10 几乎无
② 5% 0 20 几乎无
③ 5% 0.5 20 14
④ 10% 0.5 20 80
(4)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序号是______;对比实验③和实验④,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上述实验无法探究出______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写一条即可)。
【应用有方】
(5)通过探究,小组同学认识到,生活中也可以通过控制条件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
①用天然气做饭,发现炉火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这时需要______(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
②炒菜时如果油锅着火,可采取的灭火措施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13.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从1世纪起,铁便成了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小张同学在实验室利用下图装置来进行冶炼铁的实验。
查阅资料得知:
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3Fe2O3+CO2Fe3O4+CO2
Fe3O4+CO3FeO+CO2
FeO+COFe+CO2
Ⅱ.Fe3O4、FeO都为黑色,Fe3O4有磁性,FeO没有磁性。
Ⅲ.铁的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和水,无气体生成。
(1)请写出该炼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从安全角度考虑,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先通CO再点燃酒精喷灯 B. 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CO
(3)实验过程中装置B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装置C的作用: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小张同学在硬质玻璃管中得到黑色粉末,请设计实验证明该黑色粉末中含有单质铁:___________。
14. 化学项目小组用图1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点燃红磷前电子天平示数为106.23g。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后,待白烟完全沉降取下橡胶塞,片刻后再一起称量,电子天平示数稳定为106.28g(图2)。
计算参加反应红磷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01g)。
2024-2025字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空1分,共46分)
【8题答案】
【答案】(1) ①. 金属 ②. 40.08 ③. 失去
(2) ①. ②. 原子
【9题答案】
【答案】(1)液氧##氧气##
(2)释放 (3)B
(4)
(5)燃烧效率高(或易制取等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10题答案】
【答案】(1) ①. 铁架台 ②. 分液漏斗
(2) ①. A ②. ③.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 ①. ②. C
(4) ①. ②. 下降 ③. 打开弹簧夹
【11题答案】
【答案】(1) ①. 延展 ②. 导电
(2)2Al+Fe2O3Al2O3+2Fe
(3)金的化学性质比铜更稳定
(4)A
【12题答案】
【答案】(1)可燃物 (2) ①.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②.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3) ①. 环保 ②. 可燃物与足够浓度的氧气接触
(4) ①. ②③ ②. 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③. 催化剂的种类
(5) ①. 调大 ②. 用锅盖盖灭
【13题答案】
【答案】(1)3CO+ Fe2O32Fe +3CO2 (2)A
(3) ①. 导管口产生气泡 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2CO+O22CO2
(5)取样,用磁铁吸引,取被吸引的黑色固体,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黑色粉末中有单质铁
【14题答案】
【答案】0.04g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增加质量为红磷消耗氧气的质量,则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106.28g-106.23g=0.05g,设参加反应的红磷质量为x,
答:参加反应红磷的质量为0.0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