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秋季学期期末检测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八年级(上)物理
(本答案仅供评卷时参考,如有错漏请自行更正)
一、选择题(共 13题,共 26分。第 1~13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
得 2分,选错得 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C A B D B D A C D D B
二、多选题(每小题 3分,共 9分,第 14~16 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
选对得 3分,选对但不全得 2分,有选错得 0分。)
题号 14 15 16
答案 BC AC AC
三、填空题(每空 1分,共 12 分)
5 5
17. 振动; 空气 18. 2.40;5×10 或(10 、0.00001)
19. 色散; 蓝 20. (c); (a)
5
21. 超; 6×10 或 600000 22. 1.3; 1
四、作图题(每小题 2分,共 4分)
23.(1)画法线 1分;反射光线及标箭头方向 1分
(2)画一条折射光线及标方向 1分。
五、实验 题 6分,26题 7 分)请在
答题卡上作答。
24.(1)由下至上 均匀 (2) 晶体 固态 (3)a
25.(1)同一平面内或同一平面上 (2)确定像的位置 B
(3)10 或 10.0 放大 投影仪
26. (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或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
(2) 不均匀 (3)正在 液化 (4)吸收 不变 减少水的质量或用
热水加热(答案合理就可以给分)
3
27. (1)左端零刻度线;左;(2)72.2;(3)40;(4)1.125×10 ;(5)
③在空烧杯中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
④ ρ水。
六、综合应用题(28 题 6 分,29 题 8 分,30 题 10 分,共 24 分)列出
合理的式子、计算结果正确、结果带有单位的可给满分。请将解答
过程写在答题卡上。
28.解:
(1)由 v= 可得,测量船到达目的地的时间:................(1
分)
t= = =14400s。 ................(2
分)
(2)超声波从海面处传到海底的时间:
t′= t 总= ×4s=2s, ................(1
分)
由 v= 可得,海底深度:
h=s′=v′t′=1500m/s×2s=3000m。 ................
(2 分)
29.解:解:(1)瓶子中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m 水=0.7kg﹣0.1kg=0.6kg=600g ………(1分)
由ρ=m/V 可得空瓶容积:
3 3
V=V 水=m/ρ=600g/1g/cm =600cm ………………(2
分)
(2)溢出水的质量:m 溢=0.5kg+0.7kg﹣1.1kg …………(1分)
=0.1kg=100g …………(1分)
(3)金属块的体积:
V 金=V 溢=m 溢/ρ水
3 3
=100g/1g/cm =100cm …………(1分)
金属块的质量:m 金=0.5kg=500g, ………………(1分)
金属块的密度:
ρ=m 金/V 金 …………(1分)
3 3 3 3
=500g/100cm =5g/cm =5×10 kg/m 。 ……(1分)
30.解:(1)由ρ=m/V 可得钢球的含钢的体积为
V=m/ρ ……………………………………………(1分)
3 3
=234g/(7.8g/cm )=30cm …… …………………(1分)
3 3 3 3
因为 V 球=150cm -100cm =50cm >30cm 所以钢球是空心的(2分)
3 3 3
(2)钢球的空心体积为 V 空 =V 球-V=50cm -30cm =20cm …….(1分)
(3)空心部分灌满某液体的质量为 m 液=m 总- m 球
=506g-234g=272g………………(2分)
3 3
液体的密度为 ρ=m/V=272g/20cm = 13.6g/cm ………….(2
分)
所以该液体可能是水银 。 ………….(1分)天峨县 2024 年秋季学期期末检测
八年级 物理试题卷
注意: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为 100分,考试时间为 90分钟。
2.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时,请将答题卡交回,
本试题卷不用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5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
多选或选错的均得 0分,请你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下列测量工具中,用来测量时间的是
A.天平 B.停表 C.刻度尺 D.量筒
2.以下用品中,在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铁钉 B.铅笔芯 C.塑料尺 D.铜丝
3.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淋浴用热水的温度约 80 ℃ B.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 10 s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为 45kg D.一张期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 100 g
4.课堂上,教师能从学生讲话的声音中分辨出是谁在说话,是依据声音的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频率
5.某些影片中出现房屋倒塌的场景,但倒塌的房屋不会伤及演员,这是因为这些
房屋的材料可能是
A.沙石 B.泡沫 C.水泥 D.钢铁
6.如图 1中对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图 1
A. B. C. D.
7.冬天的清晨,人们有时会看到屋檐上或树叶上挂有霜,霜的形成属于
A.汽化 B. 凝华 C.液化 D.升华
8.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都有关
C.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D.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9.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铁块磨掉一个角 B.铁块熔化成铁水
C.铁块轧成薄铁片 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
10.图 2是卡通人物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图 2
A. B. C. D.
11.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如图 3所示中,光路图正确的是
图 3
A B C D
12.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 500g 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 500g 的下列哪种物质,已
知ρ水银>ρ水>ρ煤油>ρ酒精>ρ汽油
A.煤油 B.酒精 C.汽油 D.水银
13.有甲、乙两金属,甲乙的密度之比为 3︰5,甲乙的体积之比为 1︰3,那么
甲乙的质量之比是
A.5︰1 B.1︰5 C.5︰4 D.4︰5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
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有选错得 0 分。请
你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4.下列做法不能加快蒸发的是
A.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B.植树时剪掉多余的枝叶
C.把装有酒精的瓶子的瓶盖拧紧 D.将湿衣服放在通风处晾干
15.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A.医院里用 B超检查病情 B.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用声呐技术测海底深度 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16.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 m-V 图像如图 4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密度比甲的小
3
B.甲的密度为 0.5g/cm 图 4
C.甲、乙的密度之比为 2∶1
D.乙的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八年级物理试题卷 第 2 页 (共 6 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65分)
三、填空题(每空 1分,共 12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7.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在防空演练中,师生们听到警报声后立即紧急
疏散,则警报声是通过 传播
到我们耳中的。
18. 图 5 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10000nm= m。 图 5
19. 生活中我们所看见的彩虹是光的 现象。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将红、
绿、 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
20.如图 6所示的(a)、(b)、(c)、(d)四幅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
情况的是图 ,其矫正做法是图 。(填图号)
图 6
21.声呐是利用 (选填“超”或“次”)声波工作的,可以用于航海探测;
8
已知光的的传播速度是 3×10 m/s,如果光从某处发射到对岸的时间为 2 s,
则光通过的距离是 km。
3 3
22.农业上需用密度为 1.1×10 kg/m 的盐水进行选种,现有某盐水样品的质量
3
为 650g,体积为 500ml。此盐水样品的密度为 g/cm ,为达到选种要
求,应往样品加水 kg。
四、作图题(每小题 2 分,共 4 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23.(1) 在图 7中画出入射光线 AO 的反射光线。
(2) 请在图 8中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图 7
图 8
五、实验探究题(24 题 5 分,25 题 6 分,26 题 7 分,27 题 7 分,共 25 分)请
在答题卡上作答。
24.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开展了“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探究,在标
准大气压下,利用如图 9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八年级物理试题卷 第 3 页 (共 6 页)
图 9
(1)在图甲装置中是 (选填“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组装
实验。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
受热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第 2分钟
时,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能反映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图像是图丙中的 。
25.学习了光学知识后,小华对图 10 中的探究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
图 10
(1)甲图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选用可弯折的白纸板做实验,
除了可用它呈现光路外,还可用它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
在 。
(2)乙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
为了便于 ;为了确定像的虚实,需在乙图中 (选填
“A”或“B”)位置放一个光屏。
(3)丙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
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班,测得凸透镜的焦距
是 cm。
(4)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放在丁图所示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
的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填
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八年级物理试题卷 第 4 页 (共 6 页)
26.图 11 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现象。
图 11
(1) 在图甲装置中,存在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纠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水在沸腾前温度变化是________(填“均匀”
或“不均匀”)的。
(3) 根据图甲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________(填“正在”或“将
要”)沸腾;烧杯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
称)形成的。
(4) 水沸腾过程中,要不断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若要缩短水加热至沸腾的
时间,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 。
27.为了测量酱油的密度,某实验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图 12 所示的实验:
乙 图 12 丙 丁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调至 处,此时发现天平的指针
位置如图甲所示,这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母,
使天平平衡。
(2)将待测酱油倒入烧杯中,按图乙所示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 g。
(3)将烧杯中的酱油倒一部分到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中酱油的体积
3
为 cm 。
(4)用天平测出剩余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丁所示,由此可知酱油的密度
3
是 kg/m 。
(5)另一实验小组同学发现自己桌上没有量筒,经过讨论后,他们想出利用
八年级物理试题卷 第 5 页 (共 6 页)
实验台上的天平、烧杯、水等物品也可以测量酱油密度,请把下面的实
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1;
②在空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2;
③将烧杯中的水倒出、并擦干烧杯, 的总质量 m3;
④酱油密度的表达式为ρ= 。(用所测的物理量和ρ水表示)
六、综合应用题(28 题 6 分,29 题 8 分,30 题 10 分,共 24 分)列出合理的式
子、计算结果正确、结果带有单位的可给满分。请将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上。)
28.我国南极科考队的一艘测量船,以 10m/s 的平均速度前往距离基地 144km
远的海城进行探测。到达目的地后,科考人员将一束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
射,如图 13 所示,从发射到接收所用时间为 4s,
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500m/s。求:
(1)测量船到达目的地所需要的时间;
(2)海底的深度。
图 13
29.小明从家附近的工地旁捡到一块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他想要根据已
学知识测其密度。他用天平测得金属块的质量为 0.5kg,然后在质量为
0.1kg 的空瓶内装满水,测得瓶和水的总质量为 0.7kg,再将金属块浸没
在瓶内水中,等停止溢水后再次测得瓶、金属块和剩余水的总质量为 1.1kg
3 3
(已知ρ水=1.0×10 kg/m )。求:
(1)瓶的容积 V 容。
(2)溢出水的质量 m 溢。
(3)金属块的密度ρ金属。
30.将一钢球放入盛有 100mL 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 150mL 处。又用天平称出
3 3 3 3
该球质量为 234g,ρ水=1.0×10 kg/m ,ρ钢=7.8×10 kg/m ,ρ水银=13.6
3 3
×10 kg/m 。
(1)此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
(3)如果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总质量为 506g,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大?可
能是什么液体?
八年级物理试题卷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