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关中学九年级(上)月考
化学试卷(12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下列历史典故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火烧赤壁 B. 司马光砸缸 C. 刻舟求剑 D. 铁杵磨成针
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加热液体
C. 点燃酒精灯 D. 过滤
3.杭州亚运会上采用了碲化镉发电玻璃,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碲原子的中子数为 B. 碲的元素符号为
C. 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 碲属于非金属元素
4.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利用零碳甲醇点燃亚运主火炬,符合“碳中和”绿色理念。它是由焦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而得,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则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5.王安石在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到暗香”说明了( )
A.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分子间有间隔 C. 分子的质量很小 D. 分子由原子构成
6.超市中一些商品的包装袋上有“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等字样,这里的“铁”、“锌”、“硒”指的是( )
A. 单质 B. 原子 C. 元素 D. 分子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D. 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8.下列的相关推理: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性质完全相同 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 粒子得到电子,一定度为成阴离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9.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10.近日,天津大学旗下的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携手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成功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由石墨烯制成的功能半导体,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具有导电性,其结构与单层石墨相同,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定条件下可以燃烧 B.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 可做电极材料 D. 与结构相同
11.学习化学就是要学会用化学思维去认识世界。下列有关化学核心素养的选项正确的是( )
A. 宏观与微观:金刚石与石墨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相差较大,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变化与守恒: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模型与推理: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 探究与创新: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时集气瓶内装有少量水,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
12.绿原酸化学式为是中药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抗病毒有效药理成分之一。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为
B. 由三种元素组成
C.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D. 绿原酸分子由个碳原子、个氢原子、个氧原子构成
1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表示反应前的质量,“”表示反应后的质量
A.
B.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
14.元素的核电荷数为,它的阳离子与元素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的核电荷数是( )
A. B. C. D.
15.学会识图能发展化学思维。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 电解水 B. 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
C. 一氧化碳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 D. 足量红磷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二、综合题:共60分。
16.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两个氢氧根离子 ______ ;
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
17.如图中、、、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属于 ______ 种元素的粒子。
中 ______ 。
与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 。
18.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约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所示。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热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图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 ______ 。
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许通过的微粒是 ______ 用化学符号表示。
19.氢能源是最理想的“绿色能源”之一,有规划地开发和使用氢能源是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我国氢能源的发展规划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三个阶段,具体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煤炭生成“灰氢”属于 ______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通过反应制备的氢气属于 ______ 填“灰氢”“蓝氢”或“绿氢”。
水分解生成“绿氢”时的另一种生成物为 ______ 。
20.我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于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
“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较低的 ______ 填化学式气体排放;
下列说法与“碳达峰”、“碳中和”主题不符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我国承诺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所用时间远远短于其他发达国家,体现了大国担当
B.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C.为了方便卫生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D.能源结构应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2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用途有密切关联,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图表示的物质是由 ______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
图、所表示的两种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 。
图中向盛有红棕色气体的烧瓶中投入若干块木炭,连接好装置,稍待片刻,能看到红棕色变浅。从微观结构上分析,木炭具有 ______ 的结构,具有吸附性。
2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正确选择实验装置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如图所示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
图中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 ;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从图中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请指出该装置中存在的一处错误是 ______ ;
若选用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导管 ______ 填“”或“”端通入。
2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寻找新的催化剂”的实验中发现:将部分生锈的铁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于是他们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什么物质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铁钉表面的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猜想二:铁钉里的 ______ 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
请完善下面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Ⅰ:取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并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______ 猜想一成立
实验Ⅱ:取的过氧化氢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相同质量的铁粉,并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交流讨论】
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此实验结论不够严谨,实验Ⅰ还不能够确切地说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理由是 ______ 。
【继续探究】小组同学补做以下实验,进而确认了该实验结论。
实验前称量氧化铁粉末的质量为;
完成实验Ⅰ;
待反应结束,将实验Ⅰ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氧化铁粉末的质量为,且 ______ 填“”“”或“”;
把它再加到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多次重复实验Ⅰ仍可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
【拓展延伸】
为探究氧化铁的催化效果,小组同学将过氧化氯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和,只向中加入少量氧化铁,另一份不做处理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 ______ 填字母。
24.往某石灰石主要成分是样品中加入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稀盐酸的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当恰好完全反应时,计算:
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______ 克。
此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无过程不给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三
18.市政供水
19.化学变化 蓝氢 氧气
20.
21.分子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疏松多孔
22.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
23.铁 产生大量的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还未证明反应前后氧化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24.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