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u-64;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保存至今仍不褪色(墨是由炭黑制成),其原因是( )
A.炭黑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B.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C.炭黑发生了变化 D.碳单质不溶于水
2、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的吸附性比活性炭强 B.一定条件下可用石墨制得金刚石
C.碳单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D.金刚石、石墨都是无色固体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验满 C.加入试剂 D.收集气体
4、一氧化氮无色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那么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时应选择哪种集气方法(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5、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有以下操作: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②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收集气体并验满二氧化碳。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红光,放热
B.蜡烛熄灭后,产生白烟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白色固体减少,固体表面产生气泡
7、下列实验现象既能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能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
A.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B.软塑料瓶变瘪
C.石蕊溶液变红 D.气球上浮
8、下列有关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
B.在炉火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转移到通风处
D.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
9、“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中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鼓励用水力、风力发电
B.汽车燃料中汽油改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
C.将废纸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
D.减少使用私家车,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
10、化学观念是一种重要的学科核心素养。下列有关CO和CO2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观:CO和CO2元素组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B.分类观:CO和CO2均属于空气污染物
C.微粒观:CO和CO2分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D.变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11、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中少量的 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B 鉴别金刚石和石墨 看颜色
C 除去自来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用活性炭吸附
D 鉴别空气与二氧化碳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
A.A B.B C.C D.D
12、学校兴趣小组进行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分别用注射器迅速注入20mL、10mL、60mL蒸馏水进行三次实验,测出反应过程中温度几乎不变(水温、环境温度均为25℃)。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通过抽拉注射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B.曲线中ab段对应的操作是迅速注入蒸馏水
C.该实验进行了2次振荡,第1次振荡时间是100s-150s
D.该实验条件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石墨烯(Graphene)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石墨烯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导电性比银还强,具有极强的导热性能和优良的透光性能的材料。有预言称,石墨烯将成为硅的替代品,计算机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将会快数百倍。石墨烯在电子、复合材料、医疗健康等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布如图所示。
氧化石墨烯薄膜与水接触后可形成约0.9纳米宽的通道,可让水分子可以快速通过,能高效滤去海水中的盐分,用于海水淡化。
石墨烯的基本化学性质与石墨类似,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的着火点在700-800℃左右。请回答:
(1)目前“石墨烯”应用占比最高的在 领域,“氧化石墨烯薄膜”可用于 。
(2)将石墨剥离成石墨烯的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石墨烯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
A.极强的导电性 B.极强的导热性 C.优良的透光性 D.极强的活动性
(4)由上图可见,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周围连接 个碳原子,其物理性质与金刚石不同的原因是 。
14、(6分)根据如图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不选用另一套发生装置的原因是 。
(3)仪器组装完毕,应进行的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
(4)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收集在装置 (填字母)中,收集装置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15、(6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我国科学家研制了全球首套捕集二氧化碳合成甲醇(CH3OH)的装置,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以下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CH3OH的工艺流程图。
查阅资料:甲醇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溶于水,熔点-97.8℃,沸点64.7℃。
(1)二氧化碳和甲醇中都含碳 (填“单质”或“元素”)。
(2)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
(3)小明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发现所得滤液仍然浑浊了,经检查滤纸和其他仪器均正常,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
(4)请写出铁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F
e
+
H
2
O
F
e
3
O
4
+
H
2
(5)根据资料,请你设计分离出CH3OH的一种方案: 。
16、(6分)某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为探究二氧化碳产生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老师的指导下是进行如下探究,老师提供的药品有,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5%和10%稀盐酸。
【提出问题】影响产生二氧化碳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
甲同学:与酸的浓度有关。
乙同学:与大理石颗粒大小有关。
【设计实验】同学们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按照如下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测得数据。
序号 x 大理石颗粒 盐酸的浓度(%) 收集50mL气体所用时间(s)
① 20 块状 5 56
② 20 块状 10 42
③ 30 块状 10 31
④ 20 粉末状 10 Y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不用稀硫酸 。
(2)要比较不同浓度的盐酸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选择实验 对比,由可得到的结论是 。
(3)Y的数据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42 B.45 C.26 D.58
(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
17、(5分)17.2g氧化铜和碳粉混合固体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剩余的固体重量为12.8g。
求:(1)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原混合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A B A A B C D
11 12
D D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1)电子; 海水淡化;(2)化学;(3)ABC;(4)三;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4、(6分)(1)锥形瓶;(2)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在常温下进行;
(3)检查装置气密性;(4) E;密度和溶解性。
15、(6分)(1)元素;(2)光合作用;(3)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4)3Fe+4H2OFe3O4+4H2;(5)蒸馏,将混合物加热到64.7℃(合理即可)。
16、(6分)(1)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2)①②;其他条件相同时,盐酸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3)C;(4) CaCO3+2HCl=CaCl2+H2O+CO2↑。
17、(5分)(1)4.4;
(2)解:设原混合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为x
x=16g
答:原混合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为1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