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区域发展测评》同步练习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二章 区域发展测评》同步练习x》,以下展示关于《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二章 区域发展测评》同步练习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第二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城市群空间晶体结构是指城市群空间扩展过程中,城市群形成的节点网络结构类似于晶体结构,存在着分等级、分层级的有机组合规律,形成立面晶体结构组合图谱和平面晶体结构组合图谱。下图为城市群空间结构组合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图示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由大到小的是()A.单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B.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单中心组合城市群C.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单中心组合城市群D.单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2.下列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等级

2、最高的是()A.京津冀城市群B.山东半岛城市群C.辽中南城市群D.长江中游城市群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从单中心组合城市群到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再到多中心组合城市群,核心城市逐渐增多,核心城市的腹地范围逐渐重叠,对节点城市的单一辐射作用逐渐降低,故选D项。第2题,京津冀城市群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青岛为中心;辽中南城市群以沈阳、大连为中心;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北京为我国的首都,城市等级最高,故选A项。答案1.D2.A截至2017年3月底,我国已形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

3、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共12个国家级城市群。其中京津冀、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珠江三角洲五大城市群2015年GDP已占到全国的一半。据此完成34题。3.下列我国已形成的城市群中,作为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的是()A.京津冀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B.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C.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D.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4.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是()国际金融进出口贸易机械制造文化创意A.B.C.D.解析第3题,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是经济相对欠发达、劳动力密集地区,对比图中我国

4、已形成的五大城市群中,位于内陆地区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经济相对其他3个城市群欠发达,所以是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第4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首位城市是上海,在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国际金融、进出口贸易和文化创意等第三产业,所以选C项。答案3.D4.C2017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根据规划,北京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布局,促进主副结合发展、内外联动发展、南北均衡发展、山区和平原地区互补发展。下图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北京城市规划中布局

5、“多点”的首要目的是()A.加快城镇化进程B.缓解城市交通压力C.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D.改善城市生态环境6.在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体系的过程中,北京加强区域协作的主导方向是()A.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区B.聚焦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等主要发展轴C.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发展涵养区D.加快北京新机场建设、提升国际交往功能解析第5题,北京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布局,其城市规划中布局“多点”的首要目的是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减轻城镇化问题,C项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不是布局“多点”的首要目的,A、B、D

6、三项错。第6题,结合图中箭头表示的几个发展轴,在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体系的过程中,北京加强区域协作的主导方向是聚焦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等主要发展轴,B项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发展涵养区,不能体现区域协作的主导方向,A、C两项错;京津冀城市群体系协作发展,不能提升国际交往功能,D项错。答案5.C6.B清朝时武汉市就建立了汉阳铁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钢铁产业成为武汉市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武汉的钢铁产业不断转型发展。读19世纪末湖北省局部区域示意图,完成78题。7.19世纪时,与大冶相比,汉阳建设铁厂的优势条件有()近原料地水运便利近市场地水源充足技术人才优势A.B.C.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巴蜀中学2025届高三12月适应性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下一篇: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二章 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