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
班级: 姓名:
1.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5 g 硫和 5 g 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
为 10 g,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5 g 水和 5 g 酒精混合后,总质量为 10 g,遵 守质量守恒定律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2.在化学变化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子 的种类、元素 的种类、分子 的种类均 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 不变
④原子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过氧化氢分解 的微观示 意 图 如 下 ,方框 内 应是 ( )
A B C D
4.为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 气味的物质。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的产物 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 由此推测该物质 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C、H B.C、H、S
C.H、O D.C、H、S、O
5.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e”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A.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B. 图中共表示 3种物质 C.反应后元素种类增多
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6.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的数据如下 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8 g 35 g 5 g 8 g
反应后质量 2 g x 5 g 42 g
A.x=7 g
B.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为催化剂
C.该反应的类型是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6 g
7.钠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钠在二氧化 碳中燃烧生成炭黑和一种白色固体,此固体可 能是( )
A.氢氧化钠 B.硫酸钠
C.碳酸钠 D.碳酸氢钠
8.在化学方程式 aC2H5OH+bO2mCO2+nH2O 中,各 化学计量数间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a+b=m+n B.a=2m
C.a+2b=2m+n D.n=2b
9. 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 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 :
3CO2+4NaxR+C(金刚石)
则x和R分别为( )
A.1和Na2CO3 B.2和Na2CO3
C.4和Na2CO3 D.2和Na2O2
10. 下 列 实验 不 能 用 于证 明质量 守恒 定律 的 是 ( )
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 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 后,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的质量/g x 26 2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为 13 g B. 丙物质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之比为9∶16
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12. 下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请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甲 乙 丙
(1)请在乙图中补充相关粒子的图形,使其表 示正确。 。
(2)请从微观的角度说出此变化属于化学变 化的原因 。
(3)请据此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化学变化的实 质 。
13.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科学中的一条重要规 律,具体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
(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 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其中只有 A 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 律,B、C 装置则不能 。否定 B、C 装置的理 由是 。
(2)小明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所示。
①此实验的现象是 。
②待完全反应后,将该装置置于天平上称 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 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 原因是 。
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四个实验验 证质量守恒定律 (如 图所示),请 回答下列 问题。
(1)实验A 中小气球的作用除了密闭装置外, 还有 。
(2)实验 B 中,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 酸倒入烧杯中与石灰石小块充分反应后 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则天 平指针向 偏转。
(3)如图 C 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 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 10 cm 长的 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 ;然后用酒 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 1~2 分钟 。冷 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① ;② 。
(4)如图 D 所示的小实验,实验过程中,镁条 完全燃烧后,称量陶土网上留下的固体质 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 ;若用该实验验 证质量守恒定律,则应将该实验改在 的环境中进行。
15.在测定质量守恒定律时,某同学设计了如图 A、B 两个实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回答下列 问题 :
(1)通过实验知道,实验A 中反应前后质量总 和相等,在该实验中气球变化的现象是 ,实验 B 中测得反应前后质 量减小了,质量减小的原因是 ,若要使该实验测得的质量 相等,需要进行如何改进
。
(2)以上两个实验 中,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的 是 (填“A”或“B”)。
(3)某学生在课 外研 究 性 学 习 活动课上用 如 图 C 所示 的装置做实验,瓶 内放了足 量的硫酸,气球 内放 有 一 定量 的镁粉将 它紧紧拴在瓶口上,放在托盘 天平上称 量,质量为 W1,然后将气球内的镁粉全部 倒入瓶 内,反应 的方程式为Mg+H2SO4— MgSO4+H2 ↑ ,观察到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 气球逐渐胀大,充分反应后最终再次称 量,质量为 W2,结果 W1>W2 。 (装置不漏气) 反应后称得质量减小的原因是
。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与点拨
1.B 2.C 3.B 4.B
5.D [点拨: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中有一 种单质,A 错误 ; 图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两 种,共表示 4 种物质,B 错误 ;根据质量守恒定 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 变,C错误,D 正确。]
6.B [点拨: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少了 6 g,则甲是 反应物 ;反应后丙的质量不变,则丙可能是催 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 ;反应后丁的质量 增加了 34 g,则丁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 律可知,乙是反应物,乙参加反应的质量为 34 g-6 g=28 g,则 x=35 g-28 g =7 g,A 正确 ;该 反应中,丙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 与反应,B错误 ;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有一种, 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C 正确 ;在该反 应 中 , 参 加 反 应 的 甲 物 质 的 质 量 为 6 g,D 正确。]
7.C 8.C 9.B 10.D
11.A [点拨 : 由表中的信息可知,反应后乙的质 量增加了 25 g,则乙是生成物 ;反应后丁的质 量减少了 20 g,则丁是反应物 ;反应前后丙的 质量不变,则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 与化学反应,B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甲是反应物,反应后甲的质量为 13 g,A 正确。 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 5∶20=1∶4,C 错 误。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符合“多 变一”,是化合反应,D错误。]
12. (1)在乙图中补充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氯原子
(2)反应前有氢分子和氯分子,反应后生成氯 化氢分子
(3)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 合成新分子
13. (1)B 装置内发生的反应属于物理变化,C 装 置内产生的气体会逸出到空气中
(2)①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变大
②气球变大后,受到空气的浮力变大,导致天 平称量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时示数偏小
[点拨:(1)B装置内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C 装置是敞开装 置,装置内产生的气体会逸出到空气中,也不 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2)①稀盐酸和石灰 石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能看到锥形瓶内 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变大 。 ②气球变大 后,受到空气的浮力变大,导致天平称量反应 后物质的质量时示数偏小,所以产生了较大 的实验误差。]
14. (1)防止橡胶塞被弹出 (2)右 (3)①a 端 红色 固体变黑色 ② a 端下 降, b 端上升 (4)密封装置
[点拨:(1)实验 A 中, 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 热,瓶内压强增大,小气球的作用除了密闭装 置外,还有平衡装置内外气压,防止橡胶塞被 弹出。 (2)实验 B 中,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 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石灰石小块充分反应 后再称量, 由于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 置,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右 偏转 。 (3)由于在加热时铜和氧气反应生成 氧化铜,所以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 1~2 分钟,冷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① a 端 红色固体变黑色 ; ② a 端下降,b 端上升。 (4)如图 D 所示的小实验,实验过程中,镁条 燃烧生成的部分氧化镁逸散到空气中,完全 燃烧后,称量陶土网上留下的固体质量反而 比反应前镁条还轻 ;若用该实验验证质量守
恒定律,则应将该实验改在密封装置的环境 中进行。]
15. (1)气球先变大后变小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 体流失到了空气中没有称量到 让碳酸钠与 稀盐酸在密闭的容器中反应 (2)A (3)生 成的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使称得的质量减小
[点拨:(1)通过实验知道,实验A 中反应前后 质量总和相等,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热,因此 一开始气球膨胀,但燃烧消耗氧气,冷却后, 气球会缩小,因此在该实验中气球变化的现 象是先变大后变小 ;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
体流失到了空气中没有称量到,因此测得反 应前后质量减小了 ;若要使该实验测得的质 量相等,需要让碳酸钠与稀盐酸在密闭的容 器中反应。 (2)A 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化学 反应,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B生成气体,且容器 是敞口容器,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C 虽是密 闭容器,但气球膨胀,向上的浮力增大,不满 足质量守恒定律。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 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 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但因为生成的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会产生向上的浮力,使称 得的质量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