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二上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第 I卷(选择题 共 42 分)
一、单选题
1.“逐梦苍穹之上,拥抱星辰大海”,航天科技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北斗三号”导航卫星搭载计时铷原子钟,铷是第ⅠA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 s区
B.“嫦娥五号”探测器配置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C.“祝融号”火星车利用正十一烷储能,正十一烷属于饱和烃
D.“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使用塑料航天面窗,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2.化学用语就是化学的专用术语,是化学界统一规定的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特殊符号。下列
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Fe Ar 3d6.基态 的电子排布式: B.S2Cl2的结构式:Cl S S Cl
C.Mg2H2的电子式:Mg2+[:H]2- D.基态Cr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3.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亚硫酸的电离:H SO 2H SO2 2 3 3
B.磷酸二氢根离子的水解:H PO H O HPO 2 2 4 2 4 H O 3
C.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Al3 3HCO 3 Al OH 3CO2 3
D 2 .将硫酸钡固体投入水中,存在如下溶解平衡:BaSO4 s Ba aq SO2 4 aq
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46 g C2H5OH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 8NA
B 0.1 mol·L-1 HClO H+. 4溶液中含有的 数为 0.1NA
C.2 mol NO与 1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 2NA
D.1 L pH=4的 0.1 mol·L-1 K2Cr2O7溶液中 Cr2O72-离子数为 0.1NA
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 CH3COONa溶液从 20 ℃升温至 30 ℃,溶液中 c(CH3COO-)/[c(CH3COOH)c(OH-)]一定增大
B.向 0.1 mol·L-1的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显碱性的物质,CH3COOH的电离程度一定增大
C.向 0.1 mol·L-1的 NaHSO + + -3溶液中加入少量 Na2SO3固体,则 c(H )+c(Na )=c(HSO3-)+c(OH )+c(SO32-)
D.可用浓度大于 0.36 mol·L-1的 Na2SO4溶液给钡离子中毒患者洗胃[已知 Ksp(BaSO4)=1.1×10-10]
6.相同金属在其不同浓度盐溶液中可形成浓差电池。如图所示装置是利用浓差电池电解 Na2SO4溶液(a、b电极均
为石墨电极),可以制得 O2、H2、H2SO4和 Na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为电解池的阴极
B.放电过程中,Cu(2)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Cu-2e-=Cu2+
C.当电路中转移 2mol电子时,1molSO42-通过膜 d向右移动
D.电池从开始工作到停止放电,电解池理论上可制得 120gNaOH
试卷第 1页,共 5页
{#{QQABaQIEggAIABJAABgCUwXQCEEQkgCAASgGxBAIMAAACRFABAA=}#}
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有
①按 F2→I2的顺序,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故前面的卤素单质可将后面的卤素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②研制农药通常考虑元素周期表过渡元素
③碲化氢(H2Te)是无色、有毒,比 H2S稳定的气体
④ⅠA族元素(除 H外)全部是金属元素,第ⅢA族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13纵列
⑤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⑥Sr位于ⅡA族,推测 Sr(OH)2为强碱,SrCO3高温下能分解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8.如图三条曲线表示 C、Si 和 P 元素的前四级电离能变化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c>b>a
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a>b
C.最简单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a>b>c
D.第五电离能 I5:a>c>b
9.固体化合物 X由四种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开展如下探究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中的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ⅠB族
B.蓝色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制得胆矾晶体
C.黑色化合物隔绝空气分解的过程中,生成 1 mol砖红色化合物,转移 2 mol电子
D.固体化合物 X为 Cu2(OH)2CO3
10.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常数如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弱酸 H2CO3 HClO HF
K 4.3×10﹣a1= 7
电离平衡常数(25℃) Ka=2.98×10﹣8 Ka=3.6×10﹣4
Ka2=5.6×10﹣11
A.氢氟酸与 NaClO溶液混合能够发生反应:HF+NaClO═HClO+NaF
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四种溶液:①NaF②Na2CO3③NaClO④NaHCO3,pH由大到小为:②>③>④>①
C.Na2CO3溶液不能与次氯酸发生反应
D ﹣.少量 CO2通入 NaClO溶液中的离子反应:CO2+H2O+ClO =HCO3-+HClO
1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醋酸浓度越大,电离
A 相同条件下,分别测量 0.1mol·L-1和 0.01mol·L-1醋酸溶液的导电性,前者导电性强
程度越大
B 常温下,分别测定浓度均为 0.1 mol·L-1 NaF和 NaClO溶液的 pH,后者的 pH大 酸性:HF<HClO
C 向 0.1mol·L-1H2O2溶液中滴加 0.1mol·L-1KMnO4溶液,溶液褪色 H2O2具有还原性
向 2mL 0.1 mol·L-1AgNO3溶液中,先滴加 3滴 0.1 mol·L-1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
D Ksp(AgI)<Ksp(AgCl)
成,再滴加 5滴 0.1 mol·L-1KI溶液,出现黄色沉淀
试卷第 2页,共 5页
{#{QQABaQIEggAIABJAABgCUwXQCEEQkgCAASgGxBAIMAAACRFABAA=}#}
A.A B.B C.C D.D
12.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除去 CuSO4溶液中的 Fe3+可加入适量 NaOH溶液调节 pH至 4左右
B.图乙是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a点可表示MgCO3的不饱和溶液,且 c(Mg2+)>c(CO32-)
C.图丙是室温下 AgCl和 AgI的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曲线,该温度下反应 AgCl(s)+I-(aq) AgI(s)+Cl-(aq)
的平衡常数 K=2.5×106
D.图丁是室温下 AgCl和 Ag2Cr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阴影区域中的点可以同时生成 Ag2CrO4和 AgCl沉淀
13.以酚酞为指示剂,用 0.100 0 mol·L-1的 NaOH溶液滴定 10.00 mL未知浓度的二元酸 H2A溶液,溶液 pH和温度
随加入 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滴定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2A溶液的浓度为 0.200 0 mol·L-1
B.a、c、d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关系:d>c>a
C.滴定终点时,溶液中 c(Na+)=2c(A2-)+c(HA-)
D.b点对应的温度下:Ka(HA-)=1.0×10-2
14.科学家利用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组合”成一种具有高效催化性能的超分子,
其分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短线代表共价键)。其中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Y>W
B.Y与W、X、Z均能形成至少两种化合物
C.氢化物的沸点: Y>X
D.l mol ZW与水发生反应生成 1mol W2,转移电子 2mol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8 分)
15.(18分)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对位置如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G H I J K
(1)基态 H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其核外未成对电子数 ;基态 A原子中占据能量最高的
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 形;图中位于 ds区的元素的名称为 。
(2)DB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在室温下,与 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
试卷第 3页,共 5页
{#{QQABaQIEggAIABJAABgCUwXQCEEQkgCAASgGxBAIMAAACRFABAA=}#}
气体。写出 DB与 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图中所列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含该元素的化合物的焰色试验的
焰色为 色。
(4)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E1)。
第二周期部分元素的 E1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其中除氮元素外,其他元素的 E1自左而右依次增大的原因是
,
氮元素的 E1呈现异常的原因是 。
16.(14分)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炼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硫废水(其中 S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2价),对设备、环境
等造成严重危害。已知:H2S有剧毒;常温下溶解度为 1:2.6(体积)。
(1)图为常温下 H2S、HS-、S2-在水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随 pH变化的分布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 pH≈8时,含硫废水中最主要的含硫微粒为 。
②NaHS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NaH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为: 。
③由图判断,NaHS在常温下发生水解的平衡常数 Kh= 。
(2)沉淀法处理含硫废水:
向 pH≈8的含硫废水中加入适量 Cu2+的溶液,产生黑色沉淀且溶液的 pH降低。
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溶液 pH降低的原因:
。
(3)氧化还原法处理含硫废水:
向 pH≈8的含硫废水中加入一定浓度的 Na2SO3溶液,加适量酸,
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
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不同 pH时,硫化物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试分析本工艺选择控制体系的 pH≈6,而不是去除率更高
的 pH=3的主要原因: 。
17.(14分)某重金属离子处理剂M(Na2CS3·xH2O)为红色固体,易溶于水,性质与碳酸钠类似,
水溶液显碱性,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Ⅰ.M的制备:
①向三颈烧瓶中加入少量磁力搅拌子,再加入 10.00mL(密度为 1.26g/mL)CS2。
②用恒压滴液漏斗向三颈烧瓶中加入 50mLl.00mol/L的 Na2S溶液,再向球形冷
凝管中通入冷水,打开磁力搅拌器和加热装置,控制温度在 25°C反应 15min,
关掉磁力搅拌器和加热装置。待溶液冷却后, (实验操作),得M的溶液,
通过处理后得M晶体(Na2CS3·xH2O)。
③再将温度分别控制在 30°C、35°C、40°C、45°C,重复以上操作,可得反应温度对全硫碳酸钠产率的影响如图乙;
硫化钠和二硫化碳分别在 40°C和 45°C反应时,反应时间对全硫碳酸钠产率的影响如图丙。
试卷第 4页,共 5页
{#{QQABaQIEggAIABJAABgCUwXQCEEQkgCAASgGxBAIMAAACRFABAA=}#}
已知:CS2易燃,有毒,不溶于水,沸点为 46°C,能与 NaOH溶液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 ①三颈烧瓶中加入的 CS2是否过量 (填“是”或“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制备过程不能用明火加热的原因是 。
由图,温度应控制在 °C,原因是 。
Ⅱ.M的性质探究:
(3)M 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向M溶液中滴加硫酸酸化的 K2Cr2O7溶液,溶液中有绿色的 Cr3+产生。某同学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通过测定产生的白色沉淀的质量来求所用 Na2CS3质量,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18.(12分)镍、钴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以含镍废料(主要成分为 NiO,含少量 FeO、Fe2O3、CoO、
BaO和 SiO2)为原料制备 NixOy,和碳酸钴(CoCO3)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Ksp[Co(OH)2]=2×10-15,请回答以下问题:
(1)“滤渣 I”主要成分是 。
(2)“氧化”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为证明添加 NaClO3已
足量,可用 (写化学式)溶液进行检验。
(3)“调 pH”过程中生成黄钠铁钒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若起始时 c(Co2+)=0.02mol L-1,“沉钴”过程中应控制 pH<7.5的原因是
。
(5)资料显示,硫酸镍结晶水合物的形态与温度有如表关系。
温度 低于 30.8℃ 30.8℃~53.8℃ 53.8℃~280℃ 高于 280℃
晶体形态 NiSO4 7H2O NiSO4 6H2O 多种结晶水合物 NiSO4
由 NiSO4溶液获得稳定的 NiSO4 6H2O晶体的操作依次是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
试卷第 5页,共 5页
{#{QQABaQIEggAIABJAABgCUwXQCEEQkgCAASgGxBAIMAAACRFABAA=}#}2026届高二上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答案
1-5.BBCAD 6-10.DBDDC
11.CCDB
15.(18分)
(1) 3d54s1 6 哑铃 铜
(2) AlN+ OH- +H2O=AlO2- + NH3↑
(3) KOH 紫
(4) 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的电负性增大,得电子的能力增强,故结合一个
电子释放的能量逐渐增大 N原子的 2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相对稳定,不易得电子
16.(14分)
(1) HS- - -碱性 HS +H O H S+OH 10-7.12 2
(2)含硫废水中存在 HS H++S2 ,加入适量 Cu2+的溶液,S2 +Cu2+== CuS↓,c (S2 )减小,使 HS 的电离平衡正向移
动,c (H+)增大,溶液的 pH降低
(3) 2HS +SO2- +4H+3 == 3S↓+3H2O pH<5时,溶液中-2价 S元素主要以 H2S的形式存在,常温下 H2S的
溶解度为 1∶2.6,酸性强使 H2S更易逸出,H2S有剧毒会污染环境
17.(14分)
Δ
(1) 是 CS2+Na2S Na2CS3
(2) 所用的 CS2沸点低,易燃 40 CS2沸点低(46℃),且 40℃达平衡产率高
(3) CS 2- +H O HCS -3 2 3+OH-
(4) K Cr O 2-否 硫酸酸化的 2 2 7溶液中混入了SO4
18.(12分)
(1)SiO2、BaSO4
(2) 6Fe2++6H++ClO - 3+ -3=6Fe +Cl +3H2O K3[Fe(CN)6]
(3)3Fe3++Na++2SO 2- 2-4 +3H2O+3CO 3 =NaFe3(SO4)2(OH)6↓+3CO2↑
(4)防止沉钴时生成 Co(OH)2
(5)冷却至 30.8℃~53.8℃之间结晶
答案第 1页,共 1页
{#{QQABaQIEggAIABJAABgCUwXQCEEQkgCAASgGxBAIMAAACR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