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检测 常见的酸、碱、盐(二)
常见的盐
满分:35分 建议用时:25分钟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2024云南]磷肥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下列属于磷肥的是( )
A. B. C. D.
2.氯化铵是“侯氏制碱法”的一种副产品。下列有关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组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B. 性质:能与发生反应
C. 用途:可用作氮肥
D. 分类:属于酸
3.[2024自贡]部分酸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溶、挥 溶、挥 溶 溶、挥
溶 溶 微 不
溶 溶 溶 微
A. 盐酸是挥发性酸
B. 室温下不溶于水
C. 室温下水中溶解度:
D. 室温下溶液与溶液混合可发生反应
4.[2024龙东地区]下列各组离子在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 B. 、、、
C. 、、、 D. 、、、
5.[核心素养]将新鲜蔬菜泡在低浓度食盐水中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生成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对人体产生危害。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产生亚硝酸和。结合材料分析,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化学观念: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
B. 科学思维:亚硝酸不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
C. 科学探究:测定盐酸和亚硝酸溶液的,探究两者酸碱度
D. 科学态度:合理利用物质能趋利避害,指导我们更健康地生活
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B.
C. D.
[主题情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是常见的盐,在生产生活中均
有广泛用途。
某品牌苏打水的标签部分内容如图。回答7~8题。
7.有关该苏打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苏打水呈弱碱性
B. 配料碳酸氢钠俗称“苏打”
C. 氯化钾在饮料中以和的形式存在
D. 苏打水瓶属于可回收物
8.下列有关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广泛用于玻璃、洗涤剂等的生产
B. 用于焙制糕点、治疗胃酸过多症
C. 加入足量稀盐酸能区分和
D. 侯德榜为制备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9.(6分)[跨学科实践活动]课外实践小组开展“探究土壤酸碱性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项目主题研究。
(1) 取土配液:将干燥土样与蒸馏水按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需用 (填仪器名称)搅拌,然后通过过滤把土壤浸液与不溶性物质分离。
(2) 测定土壤浸液的 。(根据上一步提示填写测定土壤浸液的操作)
(3) 改良土壤:土壤浸液中的氢离子 (填“多于”“少于”或“等于”)氢氧根离子时,土壤显酸性。向盛有该土壤浸液的烧杯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再缓慢加入 搅拌,到溶液恰好显中性,该反应过程的本质: 。
(4) 结合作物实际生长需求,实践小组设计土壤改良和作物种植方案时还需要考虑 等方面。
10.(6分)[九下P89习题改编]早在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就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制取以漂洗丝帛的工艺。大意是:先将干燥的木头烧成灰(含),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石灰即可。如图为模拟该法制取的工艺流程(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操作步骤已略去),请回答有关问题。(注: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
(1) “燃烧窑”中需要鼓入足量的空气,目的是 。
(2) “制浆”过程中温度明显升高,是因为 。
(3) “反应池”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化 是 。
(5) 在海边用贝壳作原料制生石灰,比用石灰石作原料更好,其优点是 ,整个过程中能够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1小题,每空1分,共7分)
11.(7分) [项目式探究]食盐(主要成分为)是重要的调味品,烹调时如果不放食盐,将食之无味。我国曾发生过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针对市场销售的某种盐是否含有亚硝酸钠及加碘食盐成分的性质进行了项目式探究。
项目一:鉴别工业用盐和食盐
【查阅资料】一般情况下,食盐和亚硝酸钠都呈白色,外观相似。食盐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其水溶液呈中性。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有毒,有咸味,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浅黄色沉淀。
【进行实验】
(1) 同学们对某集贸市场买回的一些散装盐进行以下实验: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 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样品溶解 样品是食盐
方案二 取方案一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方案三 取方案一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 溶液不变色
【实验小结】
(2) 方案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亚硝酸钠不能代替食盐用于烹调。
②上述方案 不合理,理由是 。
项目二:了解加碘食盐
【交流讨论】
(4) 碘是人体必需元素,在人体内不能生成,需从外界获取,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碘酸钾受热易分解生成一种常见的单质和一种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推 加入加碘食盐合理的时机是 。
/第十单元检测 常见的酸、碱、盐(二)
常见的盐
满分:35分 建议用时:25分钟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2024云南]磷肥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下列属于磷肥的是( B )
A. B. C. D.
2.氯化铵是“侯氏制碱法”的一种副产品。下列有关的认识,错误的是( D )
A. 组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B. 性质:能与发生反应
C. 用途:可用作氮肥
D. 分类:属于酸
3.[2024自贡]部分酸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溶、挥 溶、挥 溶 溶、挥
溶 溶 微 不
溶 溶 溶 微
A. 盐酸是挥发性酸
B. 室温下不溶于水
C. 室温下水中溶解度:
D. 室温下溶液与溶液混合可发生反应
4.[2024龙东地区]下列各组离子在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D )
A. 、、、 B. 、、、
C. 、、、 D. 、、、
5.[核心素养]将新鲜蔬菜泡在低浓度食盐水中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生成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对人体产生危害。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产生亚硝酸和。结合材料分析,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B )
A. 化学观念: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
B. 科学思维:亚硝酸不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
C. 科学探究:测定盐酸和亚硝酸溶液的,探究两者酸碱度
D. 科学态度:合理利用物质能趋利避害,指导我们更健康地生活
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
A. B.
C. D.
[主题情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是常见的盐,在生产生活中均
有广泛用途。
某品牌苏打水的标签部分内容如图。回答7~8题。
7.有关该苏打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 苏打水呈弱碱性
B. 配料碳酸氢钠俗称“苏打”
C. 氯化钾在饮料中以和的形式存在
D. 苏打水瓶属于可回收物
8.下列有关和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 广泛用于玻璃、洗涤剂等的生产
B. 用于焙制糕点、治疗胃酸过多症
C. 加入足量稀盐酸能区分和
D. 侯德榜为制备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9.(6分)[跨学科实践活动]课外实践小组开展“探究土壤酸碱性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项目主题研究。
(1) 取土配液:将干燥土样与蒸馏水按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需用 玻璃棒 (填仪器名称)搅拌,然后通过过滤把土壤浸液与不溶性物质分离。
(2) 测定土壤浸液的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试纸,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土壤浸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土壤浸液的 。(根据上一步提示填写测定土壤浸液的操作)
(3) 改良土壤:土壤浸液中的氢离子 多于 (填“多于”“少于”或“等于”)氢氧根离子时,土壤显酸性。向盛有该土壤浸液的烧杯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再缓慢加入 熟石灰 搅拌,到溶液恰好显中性,该反应过程的本质: (或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
(4) 结合作物实际生长需求,实践小组设计土壤改良和作物种植方案时还需要考虑 农作物生长所适宜的阳光、湿度和温度的影响(合理即可) 等方面。
10.(6分)[九下P89习题改编]早在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就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制取以漂洗丝帛的工艺。大意是:先将干燥的木头烧成灰(含),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石灰即可。如图为模拟该法制取的工艺流程(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操作步骤已略去),请回答有关问题。(注: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
(1) “燃烧窑”中需要鼓入足量的空气,目的是 让木头与氧气充分接触,使燃烧更充分 。
(2) “制浆”过程中温度明显升高,是因为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热 。
(3) “反应池”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 古人不提前制备大量氢氧化钾的原因是 氢氧化钾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而变质 。
(5) 在海边用贝壳作原料制生石灰,比用石灰石作原料更好,其优点是 开采方便 ,整个过程中能够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碳酸钙(或)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1小题,每空1分,共7分)
11.(7分) [项目式探究]食盐(主要成分为)是重要的调味品,烹调时如果不放食盐,将食之无味。我国曾发生过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针对市场销售的某种盐是否含有亚硝酸钠及加碘食盐成分的性质进行了项目式探究。
项目一:鉴别工业用盐和食盐
【查阅资料】一般情况下,食盐和亚硝酸钠都呈白色,外观相似。食盐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其水溶液呈中性。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有毒,有咸味,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浅黄色沉淀。
【进行实验】
(1) 同学们对某集贸市场买回的一些散装盐进行以下实验: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 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样品溶解 样品是食盐
方案二 取方案一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方案三 取方案一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无色酚酞 溶液 溶液不变色
【实验小结】
(2) 方案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评价】
(3) ①亚硝酸钠不能代替食盐用于烹调。
②上述方案 二 不合理,理由是 若样品中含有亚硝酸钠,亚硝酸钠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的浅黄色沉淀可能溶于了稀硝酸 。
项目二:了解加碘食盐
【交流讨论】
(4) 碘是人体必需元素,在人体内不能生成,需从外界获取,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碘酸钾受热易分解生成一种常见的单质和一种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推测在烹调时加入加碘食盐合理的时机是 烹调时,需等食物熟后再加入加碘食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