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九年级数学检测试题(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正确答案的标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内相应的位置上)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 )
A.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一、四象限 D.第二、三象限
2.下列两个图形一定相似的是( )
A.两个菱形 B.两个矩形 C.两个正方形 D.两个平行四边形
3.斗拱是中国古典建筑上的重要部件.如图是一种斗形构件“三才升”的示意图及其主视图,则它的左视图为( )
A. B. C. D.
4.如图,为了估算河的宽度,小明采用的办法是:在河的对岸选取一点A,在近岸取点D,B,使得A,D,B在一条直线上,且与河的边沿垂直,然后又在垂直于的直线上取点C,并测得,.如果,则河宽为( )
A.30m B.35m C.40m D.45m
5.如图,如果,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不能确定与相似是( )
A. B. C. D.
6.如图,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点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轴,点C在x轴上,的面积为3,则k的值为( )
A.1 B.-1 C.2 D.-2
7.如图,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A的横坐标为2,当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或 B.或
C.或 D.或
8.如图,将沿边上的中线平移到的位置,已知的面积为9,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为4,若,则等于( )
A. B.3 C. D.
9.一种燕尾夹如图1所示,图2是在闭合状态时的示意图,图3是在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数据如图,单位:mm),则从闭合到打开B,D之间的距离减少了( )
图1 图2 图3
A.25 B.20 C.15 D.8
10.函数和()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12.验光师通过检测发现近视眼镜的度数y(度)与镜片焦距x(米)成反比例,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的矫正治疗后,小雪的镜片焦距由0.25米调整到0.5米,则近视眼镜的度数减少了_____度.
13.如图,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
14.黄金分割是汉字结构最基本的规律.借助如图的正方形习字格书写的汉字“晋”端庄稳重、舒展美观.已知一条分割线的端点A,B分别在习字格的边,上,且,“晋”字的笔画“、”的位置在的黄金分割点C处,且,若,则BC的长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
15.如图,在中,延长至点D,使,过点D作,且,连接交于点F.若,,则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5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用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每小题4分,共16分)
(1) (2)
(3) (4)
17.(本题7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三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1)以点B为位似中心,在点B的下方画出,使与位似,且位似比为3∶1;
(2)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3)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18.(本题6分)如图,在中,点D、E分别在边、上,,.
(1)求证:;
(2)若,,求的长.
19.(本题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P是x轴上一点,且满足的面积是6,请求出点P的坐标.
20.(本题7分)如图1,将一长方体放置于一水平玻璃桌面上,按不同的方式摆放,记录桌面所受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图1 图2
桌面所受压强P() 200 400 500 800 1000
受力面积S() 0.5 0.25 a 0.125 0.1
桌面所受压强P(Pa) 200 400 500 800 1000
受力面积S() 0.5 0.25 a 0.125 0.1
(1)根据表中数据,求出桌画所受压强P()关于受力面积S()的函数表达式及a的值;
(2)将另一长,宽,高分别为0.3m,0.2m,0.1m且与原长方体相同重量的长方体按图2所示的方式放置于该水平玻璃桌面上.若玻璃桌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000,这种摆放方式是否安全?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21.(本题9分)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为弘扬航天精神,某校在教学楼上悬挂了一幅励志条幅(即),小亮同学想知道条幅的长度,他的测量过程如下:如图,刚开始他站在距离教学楼18m的点B处,在点B正上方点A处测得,然后向教学楼条幅方向前行12m到达点D处,在点D正上方点C处测得,若,,均为1.65m,的长为6.65m.
图1 备用图
(1)如图1,请你帮助小亮计算条幅的长度.
(2)若小亮从B点开始以每秒1m的速度向点E行走至D(D正上方点C),经过多少秒后,以F、C、O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相似.
22.(本题13分)定义: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是平面内任意一点(坐标轴上的点除外),过点P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若由点P、原点O、两个垂足A、B为顶点的矩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数值相等时,则称点P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美好点”.
图1 备用图
【尝试初探】:
(1)点________“美好点”(填“是”或“不是”);若点是第一象限内的一个“美好点”,则________.
【深入探究】:
(2)①若“美好点”()在双曲线(,且k为常数)上,则________;
②在①的条件下,在双曲线上,求的值.
【拓展延伸】:
(3)我们可以从函数的角度研究“美好点”,已知点是第一象限内的“美好点”.
①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②对于图象上任意一点,代数式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这个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23.(本题11分)小明和小刚走进教室,跟随李老师探究“矩形折叠中的相似三角形”问题.请你一同作答:
如图,已知在矩形中,,,点E为边上一点(不与点A、点B重合),先将矩形沿折叠,使点B落在点F处,交于点H.
图1 图2 图3
【观察发现】
(1)写出图1中一个与相似的三角形:
【迁移探究】
(2)当与的交点H恰好是的中点时,如图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拓展应用】
(3)当点B的对应点F落在矩形的对称轴上时,求的长.
2024年11月九年级数学检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到下面的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D C D A B A D
二、填空题:
11.2 12.200 13. 14.(不上括号扣1分) 15.3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5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用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每小题4分,共16分)
(1)解:
整理得:
,………………2分
解得:,;…………4分
(2)解:
配方得:,………………2分
故此方程无实数根;………………4分
(3)解:
,
整理得:…………2分
解得:,;…………4分
(4)解:,
配方得:,
即,…………2分
直接开平方得:,
解得:,.…………4分
17.(1)就是所做三角形(画图2分,结论1分,共3分)
(2)的坐标为…………5分
(3)20………………7分
18.(1)证明:∵,,
∴,…………1分
又∵,…………2分
∴;…………3分
(2)解:由(1)可知:,
∴,…………4分
∵,
∴,…………5分
∴.…………6分
19.解:(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B点,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2分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两点,
∴解得: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4分
(2)如图,作轴于C,则,
∴,
解得:,…………5分
∴点P的坐标为或.…………6分
20.解:(1)由表格可知,压强P与受力面积S的乘积不变,故压强P是受力面积S的反比例函数,…1分
设,
将代入得:,
∴,即所受压强关于受力面积的函数表达式为,………………3分
当时, 解得 即;…………4分
(2)这种摆放方式不安全,…………5分
理由如下:
由图可知,
∴将长方体放置于该水平玻璃桌面上,
,…………6分
∵,
所以这种摆放方式不安全.…………7分
21.(1)解:由题意的:,,,
∵,∴,…………1分
∴,即,解得,…………2分
∴条幅的长度为10m…………3分
(2)设经过t秒后,以F,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相似,则,,…………4分
当时,,即,解得,…………6分
当时,,即,解得,…………8分
∴经过12秒或秒后,以F,C,O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相似。………9分
22.(1)不是4…………2分
(2)①18…………4分
②∵
∴双曲线的解析式是:
∵在双曲线上,
∴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代入得: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令直线与x轴交于点G,
当时,
解得:,∴画出图如图所示:
(3)①∵点是第一象限内的“美好点”,
∴.…………5分
∴或.…………6分
解得 …………7分
∴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为或()…………8分
②代数式是定值…………9分
∵
∴.…………11分
23、解:(1)故答案为:或(写出一个即可);…………2分
(2)∵点H是的中点,
∴,
∴
∴,…………3分
∵,
∴
∴即
∴…………4分
∴ …………5分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6分
(3)①设的中点为K,的中点为T,直线为矩形的对称轴,当F在上时,如图所示:
∵,,,
∴
∴
设,则,
∵,
∴,
∵,
∴,
∴ 即
解之得:
;…………8分
②设的中点为N,的中点为M,直线为矩形的对称轴,当F在直线上时,如图所示:
∵,,,
∴,
∴,
∴由折叠得:
在中,,,
即 解得 …………10分
综上所述,当点B的对应点F落在矩形的对称轴上时,的长为或.………11分.
【注意:以上各题的其他解法,请参照此标准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