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九年级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烧制陶器 B. 煤炭燃烧 C. 磨制石器 D. 铁锅生锈
2. 笔、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熔点高 B. 具有可燃性 C. 难溶于水 D. 常温下为黑色固态
3. 绚丽多彩的世界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波义耳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B. 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
C. 道尔顿提出原子论 D. 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获诺贝尔奖
4.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送入固体
C. 取用液体试剂 D. 转移蒸发皿
5. 实验室制氧气主要过程为以下几步:①给试管加热;②检查气密性;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装药品;⑤集气;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移出水面,正确顺序为
A. ②④③①⑤⑥⑦ B. ④②③①⑤⑥⑦
C. ④③②①⑤⑦⑥ D. ②④③①⑤⑦⑥
6. 一元硬币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是由铁制成的。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作出假设 B. 设计实验 C. 进行观察 D. 得出结论
7. 下列净水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静置沉淀 B. 砂石过滤 C. 活性炭吸附 D. 投药消毒
8. 下列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表示错误的是
A. 剧毒品 B. 易燃品
C. 禁带火种 D. 禁止吸烟
9. 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市场上有“含碘盐”“含氟牙膏”“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等商品,这里的“碘、氟、锌”应理解为
A. 原子 B. 元素 C. 分子 D. 单质
10.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 合理使用化肥减少水体污染 B. 利用喷灌和滴灌技术灌溉园林
C. 工业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D. 将生活污水、畜牧养殖场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11. 9月7日为“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氮气约占78% B. 空气质量指数越小,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C. 臭氧、氢气、氖气都属于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
12. 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 品红溶液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B. 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分子间有间隔
C. 气体受热膨胀——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D.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
C.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14. 2015年10月,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相对原子质量为235 B. 电子数为92
C. 核电荷数为92 D. 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1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牛奶 ②液氮 ③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剩余的固体 ④水蒸气 ⑤冰水共存物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16. 根据一些反应事实能推导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导错误的是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细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某双氧水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D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粉在空气中能燃烧 反应物种类
A. A B. B C. C D. D
17. 鉴别氮气、氧气、空气三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
A. 用澄清的石灰水 B. 闻气味
C. 用带火星的木条 D. 用燃着的木条
18. 某物质经分析后知道,其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单质 D. 化合物
19.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 化合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物质
C.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则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20. 如图是氧化汞受热分解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氧化汞由许多氧化汞分子构成 B. 氧化汞受热分解汞和氧气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21.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个酒精灯
B. 给烧杯中的物质加热时,可以用酒精灯给烧杯直接加热
C.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D.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没人的地方
22.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该实验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未冷却至室温读数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B. 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充分反应
C. 该实验中的铜粉换成木炭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 反应后,装置内气体体积约减少1/5
23.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结构观: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C. 微粒观: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 转化观: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水
24. 最能说明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现象是
A. 发出白光 B. 产生白烟 C. 放出热量 D. 生成白雾
三、填空与简答(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空每空1分,共33分)
25. 写出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或题目所要求的化学符号。
(1)2Cl___________;
(2)3个氮分子___________;
(3)铝离子___________;
(4)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_;
(5)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
26. 下列现象与空气中的什么成分有关,请用相应的序号答题。
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稀有气体 ④氮气 ⑤水 ⑦五氧化二磷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
(2)空气中使食物变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__;
(3)军事上,烟雾弹产生的白烟是___________;
(4)“霓虹灯”内通电后能发出五颜六色的光___________。
27. 2024年8月到9月,重庆市连续多日高温不退,有关部门采取人工降雨。碘化银(AgI)是人工降雨常用的物质之一,利用高炮,将碘化银炮弹发射到高空云团的零度层以上,碘化银在高空中见光分解生成银单质(Ag)和碘单质(I2),经过一系列变化实现人工降雨。结合图一、图二所提供信息,请回答:
(1)微粒C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___周期。
(2)碘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3)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电子(填“得”或“失”)。
(4)图二中A、B、C、D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共表示___________种元素。
(5)图二中与碘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6)若E粒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则其化学符号为___________。
28.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该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A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个原子:
(2)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填图中物质字母):
(3)A分子、B分子、C分子的相同点是都含有氧_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或“元素”)。
29.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紧养。
(1)“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s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
(2)森林火灾现场,救援人员开挖三条隔离带来控制火情,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
(3)烧烤时,将燃着的木柴架空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等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 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 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5)可燃物在有限空间里急速燃烧可导致爆炸。下列物质漂浮在空气中遇见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氢气 B. 氮气 C. 酒精蒸汽 D. 面粉或煤粉
30. 我国为航天强国,叩问天穹,化学助力。为保证宇航员正常的生命活动,空间站内的空气需与我们周围的空气组成相近,主要采用以下循环系统。
(1)运载火箭发射,使用液氢与液氧。为了使其完全反应,加注液氢与液氧的质量比为_______。该反应中,体现氧气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
(2)空间站内空气中含量最多且不会被宇航员消耗的气体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以上循环系统中,补充氧气的化学反应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3)写出①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式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此循环系统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5)空间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解决“气体从哪里来”的问题必然伴生着“气体往哪里去”的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该循环转化系统,减少了氧气的携带量,减轻了火箭和飞船的载重
b.电解水在产生氧气的同时产生氢气,系统对氢气进行了转化
c.人体代谢产物中的水既有气态又有液态,设计系统时应考虑水的冷凝与净化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3分)
31.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⑤仪器的名称:______。
(2)可用作反应容器但不能直接受热的仪器是______。(填数字序号)。
(3)给少量液体加热时应选择的仪器有______(填数字序号)。
(4)小明取用15mL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从下方字母序号中选择)。
A. 10mL量筒 B. 20mL量筒 C. 50mL量筒 D. 胶头滴管 E. 玻璃棒
32. 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该选择发生装置___________(填字母),加入药品时先加___________(选填固体或液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3)若用装置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该装置存在不足之处,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
(4)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
(5)若用F装置装满水,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___(选“b”或“c”)进。
(6)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它的水溶液叫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与稀硫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____(从A-E中选编号)。
(7)为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下图所示装置的___________(填序号)。
33. 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 250 mL。
(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2)补全空白处的实验步骤。
①组装仪器,然后_____。
②如上图所示,在集气瓶中加入 50 mL 水,并夹紧止水夹;
③取足量红磷放入燃烧匙,点燃后立即伸入集气瓶,迅速塞紧胶塞;
④待红磷熄灭后,打开止水夹,记录此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3)同学们按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 30 mL,造成该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任填两条)。
(4)该小组同学尝试使用其它物质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 不能用于代替红磷进行该实验的有 (填字母序号) 。
资 料 金属镁在空气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①镁+氧气氧化镁 ②镁+氮气氮化镁
A. 木炭 B. 铁丝 C. 镁条
五、推断题(文字表达式2分,共8分)
34. 已知A、B、C、D四种物质中,B是空气中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一种气体,C是一种无色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属于反应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别)。
(2)黄色固体D在B中燃烧,反应时发出________色火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属于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别)。实验时,集气瓶预先放一些水,目的是________。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九年级 化学 简要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C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A
【20题答案】
【答案】D
【21题答案】
【答案】D
【22题答案】
【答案】C
【23题答案】
【答案】C
【24题答案】
【答案】B
三、填空与简答(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空每空1分,共33分)
【25题答案】
【答案】(1)2个氯原子
(2)3N2 (3)Al3+
(4)P2O5 (5)O
【26题答案】
【答案】(1)④ (2)②
(3)⑦ (4)③
【27题答案】
【答案】(1)三##3
(2)126.9 (3)得
(4)三##3 (5)D
(6)O2-
【28题答案】
【答案】(1)3##三
(2)D (3)原子
【29题答案】
【答案】(1)隔绝氧气 (2)隔绝可燃物
(3)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AB (5)B
【30题答案】
【答案】(1) ①. 1:8 ②. 助燃性
(2) ①. N2 ②. ①③##③①
(3)水 氢气+氧气
(4) ①. 二氧化碳+氢气 水+甲烷 ②. 水或氧气
(5)abc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3分)
【31题答案】
【答案】(1)坩埚钳 (2)④
(3)②③⑨ (4)BD
【32题答案】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B ②. 固体 ③. 过氧化氢 水+氧气
(3) ①.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②.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4) ①.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②. 收集的氧气不纯
(5)c (6)BD##DB
(7)丙
【33题答案】
【答案】(1)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 ①. 红磷不足 ②. 装置漏气 (4)ABC
五、推断题(文字表达式2分,共8分)
【34题答案】
【答案】(1) ①. 水氢气+氧气 ②. 分解反应
(2) ①. 明亮的蓝紫 ②. 硫+氧气二氧化硫 ③. 化合 ④.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