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气体的等温变化
【教材课后习题】
1.在做“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小组记录了一系列数据。但是,仅就以下表中的两组数据来看,小王和小李却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小王认为,这两组数据很好地体现了p跟V成反比的规律,因为两组数据p和V的乘积几乎相等;小李却认为,如果把这两组数据在纵坐标轴为p、横坐标轴为的坐标系中描点,这两点连线的延长线将不经过坐标原点,因此这两组数据没有反映p跟V成反比的规律。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序号 均匀玻璃管内空气柱的长度 空气柱的压强
1 39.8 1.024
2 40.3 0.998
… … …
2.一定质量的气体,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是不同的。图中的两条等温线,哪条等温线表示的是温度比较高时的情形?请你尝试给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一个足球的容积是2.5 L。用打气筒给这个足球打气,每打一次都把体积为125 mL、压强与大气压相同的气体打进足球内。如果在打气前足球就已经是球形并且里面的压强与大气压相同,打了20次后足球内部空气的压强是大气压的多少倍?你在得出结论时考虑到了什么前提?实际打气时的情况能够满足你的前提吗?
4.水银气压计中混入了一个气泡,上升到水银柱的上方,使水银柱上方不再是真空。当实际大气压相当于768 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时,这个水银气压计的示数只有750 mm,此时管中的水银面到管顶的距离为80 mm。当这个气压计的示数为740 mm水银柱时,实际的大气压相当于多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假设温度保持不变。
【定点变式训练】
5.呼吸机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吸气。一患者某次吸气前肺内气体的体积为,肺内气体的压强为(大气压强)。吸入压强为的气体后肺内气体的体积变为,压强为p,若空气视为理想气体,整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则吸入气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6.为防疫,学校配备了消毒用的喷壶。如图所示,喷壶的储气室内有压强为、体积为的气体。闭合阀门K,按压压杆A向储气室充气,每次充入压强为、体积为的气体,多次充气后储气室内压强为。打开阀门K,消毒液从喷嘴处喷出。假设充气过程储气室容积不变,气体温度不变,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则按压压杆的次数是( )
A.5次 B.7次 C.10次 D.15次
7.实验小组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他们将注射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逐一连接,在注射器内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实验中由注射器的刻度可以读出气体的体积V;计算机屏幕上可以显示由压强传感器测得的压强p,从而获得气体不同体积时的压强数值。根据获得的数据,做出相应图像,分析得出结论。
(1)关于本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移动活塞时应缓慢一些
B.封闭气体的注射器应密封良好
C.必须测出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质量
(2)为了能够最直观地判断出气体的压强p与其体积V是否成反比,应做出_______(选填“”或“”)图像。对图线进行分析,如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该图线是一条_______线,就说明在_______和_______时,气体的压强与其体积成反比。
8.某种供水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由水泵将水压入罐体,当罐内气体压强增加到时,水泵停止抽水。供水时罐内水位下降,罐内气体压强减小到时,水泵重新启动,可如此反复供水。罐容积为,第一次注水前罐内气体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强,此时罐内气体体积与罐容积相等,注水、供水过程中罐内气体总质量不变,罐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忽略温度变化。求:
(1)水泵停止注水时罐内气体的体积;
(2)当水的体积达到罐容积的40%,则此时罐内气体压强。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见解析
解析:小王和小李的看法都不准确。
小王:处理实验数据时应通过图像法作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才能判断两个物理量成反比。而小李的看法也是不对的,错误有二:第一,仅测两组数据就确定一条直线是不准确的,因为每一组测量值都有误差;第二,如果测量的是多组数据,在确定直线时,应使测量值的坐标点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如果有远离直线的点应舍去。
2.答案:见解析
解析:如图,在图像上作一条平行于p轴的辅助线,会与两条线各有一个交点,对应着两个压强,而压强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数密度有关,体积V相同,分子数密度相同。温度T高的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大,压强大,所以压强大的温度高,由图像分析可知,所以。
3.答案:见解析
解析:以后来在足球内的气体为研究对象
设大气压强为,根据玻意耳定律,有
解得
即打了20次后足球内部空气的压强是大气压的2倍。
得出结论时,认为打气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而实际打气时,由于压缩气体做功,气体的温度会升高。
4.答案:见解析
解析:以水银柱上方的空气为研究对象,当气压计的读数为740 mm水银柱时,水银面到管顶的距离为90 cm。这时实际的气压相当于高度为h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根据玻意耳定律,设水银气压计的横截面积为S,
则
即此时的大气压相当于756 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
5.答案:A
解析:由玻意耳定律可知可得吸入气体的体积为故选A。
6.答案:A
解析:设按压压杆的次数为n,根据题意,由玻意耳定律可得代入数据解得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7.答案:(1)AB(2);直;质量一定;温度不变
解析:(1)AB.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条件是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而言,因此需要保证封闭气体质量不变,故实验中不能出现漏气现象,保证温度不变应该缓慢推动活塞,如果太快的话,气体温度会发生变化,故AB正确;
C.等温变化的规律为
不必要测出气体的质量,只需看它是否满足变化规律即可,故C错误。
故选AB;
(2)是曲线,不容易判断,为了更直观地判断压强p与其体积V的数量关系,正比关系更能形象直观地体现二者的关系,故应做出图像;对图线进行分析,如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该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成立的条件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不变,故说明在质量一定和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其体积成反比。
8.答案:(1)
(2)
解析:(1)对罐内所封气体,根据玻意耳定律可知
解得
(2)当水的体积达到罐容积的40%,则此时罐内气体的体积为
根据玻意耳定律可知
压强